沂水县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机构(来源/组织史)

沂水后人 发表于 2019-10-14 19:50:54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

八年抗战中,沂水党员队伍迅速壮大,各级党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全县人民坚持抗战,并为赢得战争胜利做出了应有贡献。

抗日战争开始时,沂水县战前入党的党员尚没有恢复与上级党组织的关系。大敌当前,国难当头,党员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为了有组织的联系党员,投入抗日救亡洪流,1937年10月,党员较多的沂水西北乡,部分党员协商组成临时县委。他们在职务上没有明确分工,只公推李贵德为负责人。

1937年底,邵德孚出狱,1938年1月,他与山东省委取得联系,省委派他与李伸林回到鲁南从事抗日救亡的组织领导工作。他俩首先到沂水西北乡埠前等村,审查战前党团员的情况,与一批党员取得了联系。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建立抗日武装,对组建县级党的领导机构问题没来得及考虑。

1938年7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制定的《发展和坚持山东游击战争的战略计划》,计划的内容之一,是在鲁中地区创建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省委将沂水县划为直属县,并派陕北根据地来山东的干部刘建中任沂水县委书记,组成县委。10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移驻沂水县王庄村。在省委的直接指导、具体帮助下,沂水县党组织恢复发展很快,到本年底,10个区全部建立区委,还建立了部分乡、村支部。翌年春,全县党员达900余名。

1939年9月,在二区百鼓村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县、区和部分村党组织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选举了新的县委成员,并选举出席一区党委党代会的代表,布置了发展党组织,巩固民主政权,扩大抗日武装等项工作。会后,县委书记刘建中调淄博特委,王翰卿接任县委书记。一区党委建立后,沂水县委直属一区党委领导。1939年夏季之后,日伪军在青沂路沂水段的马站、沭水、高桥、韩家曲、凤凰头、沂水城、斜午、苏村,在泰石路沂水段的黄山铺、匡庄、朱位,在沂博路沂水段的葛庄、东里店等重要村镇设立据点,对沂蒙抗日根据地分割、包围。为适应战争的需要,1939年10月,根据上级关于“县界应以地形及战争需要重新划分”的指示,将沂水县以灵山山脉为界分为南、北沂蒙两部分,南沂蒙部分建立南沂蒙县委,沂水县委部分干部被派到南沂蒙县委任职。北沂蒙部分仍设沂水县委。原沂水县委的大部分干部留在北沂蒙。沂水县委下辖原沂水县委所辖的1、2、3、4、7、8六个区委,书记山王翰卿任。沂水县委先属一区党委,1940年10月,鲁中区党委建立后,隶属于鲁中区党委,1941年2月鲁中区党委二地委建立后,隶属于二地委。1942年8月,沂水县又一分为二,北部设立沂北工委(次年改县委),其余部分建立沂巾县委,原沂水县委组织部长武杰任沂北工委书记,组建工委班子,原。沂水县委班子改为沂中县委班子,王翰卿、崔杰千,刘夏峰先后任县委书记。沂中县委仍隶属于鲁中区党委二地委。沂北工委先属鲁中区党委二地委,1944年1月鲁中区党委四地委(后改为三地委)建立后,隶属于四地委。

1942年2月开始缩区废乡,沂水县由中心根据地到边缘区先后设立以地名称谓的小区。1942年8月沂水县委分设为沂中县委和沂北工委后,仍继续进行缩区废乡工作。至抗日战争胜利时,沂中县委辖12个分区委,沂北县委辖7个分区委。

沂水县民主政权的建设工作从1938年9月开始,其时,在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所在地岸堤村召开9区民主选举区政权的代表会,选举马月如为区长,组成9区民主政府。由此揭开了民主政权建设的序幕。1939年夏天,日军对沂蒙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国民党行政人员大都弃职退进深山里,在山东分局、山东抗日军政千校帮助下,沂水县委一边领导军民反“扫荡”,一边领导各级党组织,在垒县普遍开展恢复建立区、乡政权的工作。区长和区政府的组成人员,乡长和乡政府的组成人员全部自下而上选举产生。区,乡政府的组成人员贯彻“三三制”的原则,吸收坚持抗战的民主人士参政。到本年秋,除敌人驻兵较多的10区外,其余9个区均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区属的地方武装一区中队也随之组建。1939年10月,最立起具有县民主政府职能的北沂蒙联防办事处,江海涛(江衍坤)任主任,下设民政、司法等科和公安局等办事机构。1940年8月,召开沂水县临时参议会,选举邵德孚为参议长和另外两名副参议长,选出11名县政委员,江海涛任县长,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组成。县人民政府所属武装县大队已在6月先期组成,这时山东分局又派来大队长和教导员,县大队得到加强。1944年5月,沂巾县参议会召开,大会选举杨希古为参议长,李贯一为县长。抗战爆发后,各抗日群众团体组织相继建立健全,到1938年底,职工,农民、青年、妇女等抗日救国会的县区领导机构全部建立。抗日自卫团是半武装性质的群众组织,1938年冬至1939年春该组织有迅猛地发展,自卫团员达650.00名。

沂水县一直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之一,从1939年夏季开始,日伪军加紧对这块根据地的封锁、包围、“扫荡”、“清剿”,沂水县各级党组织在艰难的环境中建设,巩固、发展自己,并带领全县军民有力地支援了战争。这期间,县委为加强名级党组织建设,采取了如下一些主要措施;1940年,全县开展“审查党员、巩固党”的活动,1941年底到1942年初,对经历敌人1941年秋季大“扫荡”之后的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1942年下半年到1944年,根据地各级党组织普遍开展了整风运动,县、区机关实行了精兵简政。这些活动,提高了党员的党性,纯洁了党的组织,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县委还根据上级指示,在根据地内实行减租减息,推行民主文化运动,从而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

1944年春,敌人开始收缩兵力,马站、沭水、葛庄等据点相继放弃,八路军收复沂水城,拔除城周围各据点,县委在巩固老根据地的同时,在新收复区开展反奸诉苦、减租减息、建立政权、恢复群众组织、发展生产、健全党组织等工作。沂水党组织在领导全县人民进行艰苦的八年抗战的过程中锻炼、壮大了自己,到抗战胜利时沂中县党员达5700名,沂北县达到6163名。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党组织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沂水党组织县级机构有四次较大变化:1937年10月,成立了临时县委,这届县委未得到上级党组织确认}1938年8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派刘建中到沂水任县委书记并组建县委,1939年10月,沂水县分为南、北沂蒙两部分,北沂蒙部分仍设沂水县委,1942年8月,在沂水县的北部又设沂北工委(次年改为县委),沂水县委改为沂中县委。沂中县委与沂北县委并存。沂水、沂中县委主要负责人有四次更迭:1939年10月刘建中调离,王翰卿接任,1940年底,王翰卿去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学习,崔杰千接任,1941年8月,王翰卿学习结束复任,崔杰千调离,1944年10月王翰卿调离,刘夏峰接任。县委所属工作机构的变化是:1938年8月设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军事科与青年部,妇女部,1939年底增设民运部、社会部,军事科改军事部。1940年春设秘书,1942年春增设敌工部。1941年撤销统战部,社会部,同时撤销民运部,代之以群众工作委员会。1941年秋撤销军事部,在县政府设立武装科,1943年上半年撤销武装科,代之以武装工作委员会。县委所辖区委数变化较大。县委建立时,全县设置以数字为序的十大区,至1938年底全部建立区委;1939年10月,自沂水县划出南沂蒙后,沂水县委辖l、2、8、4,7、8等6个区委;1942年春,缩区废乡,在根据地内重划以地名称谓的小区,县委辖长安、城子、朱陈、灵阳、峙阳、扈山、柴山、荆山、郭庄、金泉、夏蔚、王庄等12个分区委,此后长安划归沂北,朱陈,灵阳、城子先后撤并,并又在新收复区设立一些新区,至抗日战争胜利时,辖扈山、峙阳、金泉、荆山,郭庄、夏蔚、王庄、沂城、柴山,东里、金星、城郊12个分区委。沂北工委建立后,书记一直山武杰担任,所属工作机构的变化与沂中县委大体一致,工委(县委)先辖诸葛、葛庄、长安、道托、高桥、柴山、崖庄、马站、韩旺等9个分区委,后几经变化,至抗日战争胜利时辖诸葛、葛庄、道托(长安、道托合并而成)、高桥、崖庄、马站,韩旺7个分区委。1939年10月,沂水县曾于百鼓村召开党员代表会,选举新一届县委,并选举出席一区党委党代会代表。

一、沂水县临时委员会(1937年秋至年底)1937年“七•七”事变后,沂水县战前党员尚未恢复与上级党组织的关系。为协调步骤,推动垒县的抗日救亡工作,西北乡的几位党员经过商讨,成立起沂水临时县委。临时县委成员没有明确分工,只推举李贵德为负责人,也没设办事机构。1937年底,邵德孚出狱,并与山东省委接上关系。临时县委自行解散。

负责人  李子荣(李贵德)

成员  李道德  李桂五  王翰卿  耿启明 孔楚白(孔庆珩)二、沂水县委 (1938年8月至1939年10月)

1938年6月,邵德孚根据组织决定,由八路军四支队六大队回到沂水组建八路军驻沂水办事处。办事处除负责八路军与地方的联系外,还负责沂水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工作和其他工作。

1938年8月,沂水县被列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直属县,省委派陕北根据地来山东的干部刘建中到沂水住县委书记,并组建县委。开始县委只有三名成员,后省委陆续派一批干部到沂水县任职。

书记:刘建中  委员:刘建中  邵德孚  王翰卿张健(1938年9月至12月)彭瑞林(1938年9月任职)王耕之(1938年12月至1939年6月)杨刚(女,1938年11月至1939年6月)

1.县委工作部门

组织部部长:王翰卿  副部长:彭瑞林(区委书记兼,1939年10月至11月)

宣传部部长张健(1938年12月离职)王耕之(1938年12月任职)

统战部部长:邵德孚

军事科(部)科(部)长王永才(1938年9月至11月)周洪恩(1938年11月任职)

青年部部长王照华

妇女部部长杨  刚(女,1938年11月至1939年6月)

2.所辖各区委

1930年,国民党政府在沂水境内设十个区,以数字顺序排列。1938年,沂水县委组建区委时,仍沿用十个区的建制。1939年6月,为了便于领导,在灵山以南设南沂蒙中心区委,秋,正式设沂南县委。沂水县5、6,9、10区4个区委划归沂南县委领导。

一区区委(1938年下半年至1939年10月)书记高复隆

二区区委 (1938年5月至1939年10月)书记陈朋(1938年6月离职)王同庆(1938年6月任职)

三区区委(1938年下半年至1939年10月)书记耿迪甫(1939年7月离职)耿启明(1939年7月任职)

四区区委(1938年8月至1939年10月)书记秦昆(1938年11月离职)李松(1938年11月至1939年9月)刘鼎普(1939年9月任职)

五区区委(不收资料)

六区区委(1938年下半年至1939年10月)书记张希成(1939年8月离职)牟正世(1939年8月任职)

七区区委(1938年12月至1939年10月)1938年12月,八路军L、八支队奉命南下沂蒙山区,一部分驻沂水县七区,他们派张涛等人在该区开辟工作,发展党员并建立起区委。稍后,县委派李道德到七区接张涛任区委书记。

书记:张涛(1939年3月离职)李道德(1939年3月任职)八区区委(不收资料)

九区区委(不收资料)

十区区委(不收资料)

三、沂水县委(1939年10月至1942年8月) 1939年10月,县委书记刘建中调出,原县委组织部长王翰卿接任。1940年底,王翰卿去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学习,崔杰千接任县委书记。1941年8月王翰卿学习结束,复任沂水县委书记。书记王翰卿(1940年底离职)崔杰千(1940年底至1941年8月)王翰卿(1941年8月复任)委员:王翰卿崔杰千(1940年底至1941年8月)郝心昌(王林岗1940年1月至1941年1月)邵德孚(1941年春离职)刘滋泉(1940年4月离职)赵涤尘(1940年4月任职)阎娟(女1939年12月至1940年10月)武杰(1941年1月任职)江海涛(1939年秋至1940年11月)李贯一(1940年11月任职)郭宜春(1939年底任职)王同庆(1942年春离职)

1.县委工作部门秘书:黄填(1940年春任职)张兆美(1941年底任职,任职时间很短)

组织部部长:郝心昌(1940年1月至1941年1月)武杰(1941年1月任职)副部长耿启明(1940年夏至1941年春)

宣传部部长:刘滋泉(1940年4月离职)赵涤尘(1940年4月任职)

统战部:1941年春之后,县委不再设统战部,统战工作由县委委员李贯一兼管。部长邵德孚(1941年春离职)

民运部  1941年上半年,根据山东分局指示,撤销民运部;设群众工作委员会。部长  王同庆

群众工作委员会书记王同庆(1942年春离职)

军事部1941年秋,县委不再设军事部而在县政府设武装科。部长郑斌

社会部  该部于1939年冬设,1941年上半年根据山东分局指示撤销。部长郭宜春

敌工部:1942年春设该部,部长多由县委成员兼任。部长武杰(组织部长兼,1942年夏离职)李贯一(县长兼,1942年夏任职)

青委书记刘露泉(1939年10月至年底)杨琳(1939年底至1942年春)

妇委书记阎娟(女,1940年11月离职)武杰(组织部长兼,1941年初至1942年春)阎娟(女,1942年春至8月)

2.所辖各分区委

1939年10月到1942年2月,沂水县委辖l、2、3、4、7、8等6个分区委,区划仍沿用战前之大区。

1942年2月,为便于领导,实行小区划,沂水县从中心根据地开始缩区废乡,设立长安,柴山,朱陈,城子,扈山、峙阳、灵阳,金泉,荆山、郭庄,夏蔚,王庄12个小区,敌伪顽占据的2区、8区、7区暂保留大区区划。

一区分区委(1939年10月至1942年2月)书记高复隆(1940年秋离职)陈志经(代理,1940年秋至冬)杨成栋(1940年冬任职)

二区分区委 (1939年10月至1942年2月)书记王同庆  (1939年冬离职)李子仁(1939年冬至1940年9月)李德民(1940年9月任职)

三区分区委 (1939年10月至1942年2月)书记耿启明(1940年初离职)耿中奎(1940年初至5月)郭廉泉(1940年5月至8月)陈步先(1940年8月任职)副书记张学伟(1941年2月至6月)

四区分区委 (1939年10月至1942年2月)书记刘鼎普(1941年复离职)李子仁(1941年夏任职)

七区分区委(1939年10月至1940年8月)自1940年1月起,该区为国民党51军和国民党沂水县保安大队占据,七区区委撤出该地区,而指定李锤荣负责该区党的工作。书记李道德(1940年1月离职)

八区分区委(不收资料)

长安分区委(1942年2月至8月)书记徐农

城子分区委 (1942年2月至8月)书记张勇

朱陈分区委(1942年2月至8月)书记杨成栋

灵阳分区委(1942年2月至8月)书记张之礼(1942年5月离职)张学伟(1942年5月任职)

峙阳分区委(不收资料)

扈山分区委(1942年2月至8月)书记耿涛

柴山分区委(1942年2月至8月)书记杨成忠

荆山分区委 (1942年2月至8月)书记李子仁  副书记曹长贵  李焕章(1942年5月任职)

郭庄分区委(1942年2月至8月)书记刘  毅

金泉分区委 (1942年2月至8月)书记张华

夏蔚分区委(1942年2月至8月)书记黄日城 

王庄分区委(1942年2月至8月)书  记  王富元

二区分区委(1942年2月至8月)书  记  李德民

三区分区委(1942年2月至8月)书记  张利一

四、沂中县委 (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

1942年8月,在沂水县内的沂水城以北地区建立中国共产党沂北工作委员会,它相当于县委一级的党组织。同时,沂水县委更名为沂中县委,1944年10月,沂中县委书记王翰卿调任鲁中区党委四地委(后改三地委)组织部长,刘夏峰接任沂中县委书记。书记王翰卿(1944年10月离职)刘夏峰(1944年10月任职)委员  王翰卿  刘夏峰  李子仁  孙绍勋(1944年10月任职)李贯一  郭宜春(1944年10月离职)薛亮(1944年10月任职)

1.县委工作部门

秘书:黄镇

组织部:部长:桑芳国(代理,1943年底离职)李子仁(1943年底任职)副部长  李子仁(2943年底离职)宣传部部长赵涤尘(1943乍8月离职)陈岱  (1943年8月至1944年11月)王传斌(1944年11月任职)

群委:书记吴金鹏(1943年夏任职)副书记杨琳(1942年11月至1943年夏)

敌工部:部长  李贯一(县长兼,1944年底离职)李子仁(组织部长兼,1944年底任职)

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1943年上半年,设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县地方武装。主任许子杰(1944年10月离职)孙绍勋(1944年10月任职)副丰任刘立封(县大队副政委兼,1943年夏任职)彭林柏(1945年春至5月)青委  根据山东分局指示,该委于1943年夏撤销。书记刘春生(青救会长兼,1942年10月离职)张兆美(青救会长兼,1942年10月任职)

妇委:根据分局指示,该委于1943年夏撤销。书记史培力(妇救会长兼)

2.所辖各分区委

1942年2月所设小区,有几个撤销、合并或划出:1942年底撤销朱陈区;1943年春撤销灵阳区,1945年春,城子区并入扈山区长安区划归新设的沂北行署,柴山区1942年8月划归沂北行署,次年春又划回。随着抗H根据地的扩大又陆续设立一些新区:1942年底设沂城区;1943年秋设东里区,冬设金星区;1944年8月设城郊办事处。

朱陈分区委(1942年8月至年底)书记刘民(代理)城子分区委(1942年8月至1945年春)书记张勇(1944年8月离职)。徐华(代理,1944年8月任职)

扈山分区委 (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书记耿涛(1944年12月离职)王焕闾(1944年12月至1945年5月)徐华(代理,1945年5月任职)

峙阳分区委(不收资料)

金泉分区委(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书记 张  华(1944年8月离职)刘洪洲(1944年8月任职)

荆山分区委(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书记李焕章(1944年春任职)副书记曹长贵(1942年8月至1944年2月)李焕章(1943底至1944年春)

郭庄分区委(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书记刘  毅(1943年秋离职)翟象坤(1943年秋任职)

夏蔚分区委(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书记黄日诚(1943年10月离职)张学伟(1943年10月任职)

王庄分区委(1942年8 月至1945年8月)书记 王富元(1944年3月离职)曹长贵(1944年冬任职)

沂城分区委(1942年底至1945年8月)书记李建民(1943年1月离职)徐化之(代理,1943年2月至7月)魏鉴清(1943年7月至1944年12月)耿涛(1944年12月任职)副书记曹长贵(1944年2月至5月)

柴山分区委 (1943年春至1945年8月)1942年8月,沂北行署成立后,柴山划归沂北。1943年春复划回沂中县。书记:杨成忠  副书记: 耿泰三 丁企琛

隶里分区委(不收资料)

金星分区委(1943年冬至1945年8月)书  记  黄日诚副书记  李香成(李树森,1945年春任职)

城郊办事处委员会(1944年8月至1945年8月)书记王翰卿(县委书记兼,1944年10月离职)刘云峰(代理,1944年10月任职)

灵阳分区委 (1942年8月至1943年3月)书记  张学伟

以下三个区这一时期属沂东县,1949年8月划归沂中县,现仍在沂水县政区内。

丰泰分区委(1943年11月至1945年8月)书  记  田景坡

英山分区委(1943年8月至1945年8月)书记王日新

双泉分区委(1944年底至1945年8月)双泉区先称玉皇山区。书记姚明

五、沂北工作委员会、沂北县委(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1942年8月,在沂水城以北地区建立中共沂北工委,它相当于县一级党组织。1943年春改为沂北县委。书记:武杰  委员:武  杰  李德民  李怀德  崔杰千(1943年春离职)余  辉(1943年存任职)

1.工委、县委工作部门

秘书   曹子久

组织部:部长李德民(李德民到党校学习期间,刘京茂曾主持工作)

宣传部:部长 刘亚明(1943年1月任职)

武委会:主任李怀德  副主任:孙毓亭

敌工部:部长吴英甫(1943年春至1944年8月)

青委书记:王明贞

妇委书记:孙文彬

    2.所辖各分区委

刚建立沂北工委时,工委所属的二、三、七区暂时未划小区,不久从二区开始划小区。

三区分区委(1942年8月至1943年初)书记张利一

七区分区委(1942年3月至1943年夏)书记李树平

长安分区委(1942年8月至1945年2月)该区于1945年2月并入道托区。书记赵干

道托分区委(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书记:徐永三(1943年冬离职)王彦东(1943年冬至1945年2月)张继庆(1945年2月任职)

高桥分区委 (1942年11月至1945年8月)书记张继庆(1945年2月离职)王树芝(1945年2月至4月)于庆义(1945年4月任职)诸葛分区委 (1942年9月至1945年8月)书记杨成栋(1944年8月离职)张京祥(1944年8月任职)副书记丁企琛(1942年秋至1943年春)

葛庄分区委 (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书记陈古山(1945年4月离职)程世光(1945年4月任职)

柴山分区委(1942年8月至1943年春)书记杨成忠

崖庄(泮池)分区委 (1943年夏至1945年8月)

1943年夏,国民党51军撤出沂水七区一带,我随之设泮池区、马站区。两区机关均活动于原沂水七区西部山区,1944年8月,泮池区改称崖庄区,马站区委重新组建。书记李树平 

韩旺分区委(不收资料)

大泉分区委(不收资料)

马站分区委(1943年7月至1945年8月)书记刘子敏(1943年7月至10月)徐永三(1943年10月至194d年8月)杨成栋(1944年8月至1945年4月)陈古山(1945年4月任职)以下二区这一时期属莒沂边县,1946年7月并入莒沂县,1953年划入沂水县,现仍在沂水行政区划内。

莒沂边县杨庄分区委(1943年夏至1945年8月)书记:兰陵(组织部长兼)

莒沂边县箕山分区委(1943午夏至1945年8月)书记:国春城

莒沂边县荆山分区委 (1944年8月至1945年8月)

该区始称鸡叫山区,后称荆山区。书记:曹保善

(未校对谢绝转载)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