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接管浙江省德清县武康县综述

Admin 发表于 2015-01-10 22:52:38
  1949年5月3日,德清解放。5月16日,中共浙江省第一地委(同年10月改称为“中共嘉兴地委”)派盛平、路凤翔率山东南下干部纵队八大队九中队的43名干部到达德清县余不镇(1950年5月改名城关镇),5月17日,中共德清县委、德清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盛平任县委书记,路凤翔任县长。
  1949年5月2日,武康解放。武康县由于山东南下干部纵队在编队时,遗漏配备武康县的接管班子,中共浙江省第九地委(同年10月改称为“中共临安地委”,1953年2月7日撤销)立即从第九地委管辖的各县班子中抽调干部,组建接管武康县的班子。5月20日,派强世贤、杨在浩率43名南下干部奔赴武康县,5月21日,中共武康县委、武康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强世贤任县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杨在浩任县长。
  德清、武康两县县委、县政府成立后,团结带领两县人民群众,执行省委、地委指示,开展反特除奸、剿匪反霸、生产自救、征粮支前、恢复民生,然后进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民主建政,巩固了新生政权,谱写出一幅壮丽的历史篇章。
一、南下干部的由来、背景与特点
  1948年,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解放,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根据迅猛发展的解放战争形势,明确提出了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干部。10月28日,党中央根据政治局会议确定的基本方针,作出了《中共中央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决议》。1948年12月25日,华东局在山东省闵家庄召开各区领导干部会议,部署抽调干部随军南下,并作出了《关于执行中央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决议的指示》,指出:中央分配华东局准备一万五千个干部的名额,全部由山东来负责。南下的干部按照原有的地方建制,以地区为单位成立大队,以县为单位成立中队,各级班子一分为二,一套留原地工作,一套准备南下,到新解放区就直接一个中队接管一个县。为了便于行动,南下干部实行军队编制及军事化管理,统一着军装,配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
  从山东各地、县抽调的南下干部,进华东局党校训练后,统一整编为“华东南下干部纵队”下设4个支队,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后,人民解放军迅速突破长江防线向南推进,随军南下干部纵队紧跟解放军第八、第九兵团渡江,从镇江、无锡直奔湖州、杭州。接管德清县的是以山东渤海区的吴桥县为主,43名南下干部有35名来自吴桥县的县、区干部。接管武康县的南下干部多数来自山东鲁中南区的新泰、沂水、沂南等县的县、区干部。德清·武康两县的南下干部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政治立场坚定,革命信心坚强。南下干部中大多数是中共党员,武康县43名干部全部是中共党员,德清县南下干部中中共党员占88.4%。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革命到底的思想很牢固;二是大多数是担任县、区的脱产干部和领导干部,有做群众工作的丰富经验和革命斗争的经历。多数人是贫苦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三是年富力强,有吃苦耐劳精神,不怕艰苦,勤政为民。如德清县委书记盛平,南下时才32岁,在1938年就入党、入伍了。武康县委主持工作的副书记强世贤,南下时才26岁。大多数南下干部的年龄在18岁至30岁之间,四是组织观念强,革命热情高,团结精神好。
  二、南下干部为德清、武康两县建立的历史功绩。
  1、接收旧政权,建立人民政权。1949年5月2日和3日,武康、德清两县相继解放。在两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之前,由解放军实行军管,主要是维护地方治安,收缴游杂部队武装,遣散游杂人员,接收伪自卫队和警察局的枪支弹药,为全面接管做好准备。5月16日和21日,南下干部到达后,两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全面开展接管旧政权。5月18日,德清县委、县人民政府举办国民党政府公职人员和乡、镇长学习班,宣布接管工作政策和办理移交各项纪律,责令他们维持乡、保秩序,保护好文件档案及国家财产。至6月11日,先后接收了国民党县党部、县政府、参议会、警察局、电信局、邮政局等54个机构的档案和财产,涉及旧职人员378名,其中68名留用,310名人员发给遣散费回家劳动。武康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后,贴出布告,责令全体旧职人员回单位接受训话,办理移交手续,然后逐个机构进行清点。两县在完成县级机构接收后,又对区、乡(镇)进行接管,到6月底,两县接管工作全面完成。在完成接管工作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转向基层,发动群众摧毁国民党基层政权,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区、乡(镇)、村各级组织,把政权掌握在人民手里,确保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2、建立人民武装,巩固新生政权。德清·武康两县解放之后,解放军开赴前线,撤离县城。有些国民党匪特、恶霸和隐藏的反革命分子,认为反攻时机已到,蠢蠢欲动,相互勾结,企图推翻新生政权。采取杀害区、乡干部、袭击区、乡政府,抢掠群众粮食和财产。如1949年7月23日,洛舍区委组织委员王书元和区中队战士姚水庆在曲园乡(今钟管镇)工作时被土匪杀害在南湖漾边,劫走步枪2支,短枪1支。7月10日,县公安局政工队长韩书荣、区武装干事吴安平,押解匪首谢明强等5名土匪头子,从新市押往德清途中的韶村时,新市区中队14名战士哗变与土匪里应外合,劫走5名在押匪首,抢走轻机枪1挺、步枪14支、短枪2支。韩书荣、吴安平(南下干部)遭土匪袭击,奋力挣脱,跳下韶村漾泳渡脱险。为了打击敌人破坏活动,保卫胜利果实,巩固人民政权,两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相继建立县人民武装大队和各区中队,以乡(镇)为单位组建民兵队和自卫队。德清县大队设1个营、1个连和5个区中队,总人数达240名,配备轻机枪18挺、步枪170支、冲锋枪2支、卡宾枪1支、短枪7支。武康县建立1个连和5个区中队。到1949年底,两县民兵和自卫队员发展到6300名。民兵和自卫队的任务:站岗放哨、查夜巡逻、监督地主、恶霸、反革命分子、护路护粮,协助政府维护社会治安等。
  3、开展剿匪反霸、稳定社会秩序。解放初,德清、武康两县匪患严重,武装土匪活动猖獗,县境内共有17股武装土匪,其中德清有11股,武康有6股。反动会道门组织相当庞大,一贯道、同善社人数众多,有道坛327只,道首、道徒2.6万人。武装土匪活动猖狂,1949年7月,匪首李国恒与武康许贵庆股匪合伙,在二都杀害干部1名,截劫船只,绑票勒索。8月18日,匪“国防部挺进游击纵队”分队长唐少斌,带领土匪在洛舍西南王母山水路抢劫船只,打伤群众。9月1日,莫干区全部干部步行去武康开会,途径庾村大湾斗时遭土匪袭击,区通讯员刘长根牺牲,1名干部负伤。武装土匪的顽抗活动。妨碍了党和政府工作的开展,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稳定社会秩序,两县作出部署,开展剿匪斗争,配合解放军剿匪部队,由县武装大队、公安干警密切联系,协同作战,依靠群众,军民积极配合,经过一年多时间清剿,到1950年10月,共计击毙匪首6名,俘获257名、迫降330名,收容散兵游勇338名,缴获轻机枪1挺、冲锋枪1支、步枪68支、手榴弹55枚、子弹1700发。军马1匹、电话机2部及大批军需物资。剿匪反霸斗争的胜利,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不仅肃清了国民党在乡村中的残余努力,打击了土匪恶霸的猖獗活动,稳定了社会秩序,而且起到了教育发动和组织群众的作用,启发了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为随后开展的减租减息做好了准备。
  4、实行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解放初期,为了减轻农民受剥削的程度,提高农民群众的阶级觉悟和组织程度。县委、县政府派出干部,组织农村工作队深入农村,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工作队大胆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启发和引导农民控诉地主阶级重租剥削的种种罪行,与地主开展面对面的说理斗争,鼓励贫下中农积极分子组织起来成立农民协会,并把权掌握在贫下中农手中。在农会支持下,组织债户与债主、佃农与地主进行谈判,确定减息比例。经过一年多时间,到1950年6月,两县减租减息运动基本完成,农民减轻了租谷负担,废除了农村高利贷,贫困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推动了粮食征收任务的完成。紧接着两县开展土改运动,德清县以盛平书记为主组成土改委员会,训练了乡村干部及积极分子240名,随后组成三个工作队与区乡干部配合,先在城关区城东乡、洛舍区东衡乡、新市区士林乡搞点。武康县抽调县机关干部在千秋乡、塔山乡进行试点。通过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地主土地,进行合理分配。通过土改,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改变了农村土地关系。德清县划定地主882户、半地主式富农25户、富农618户、中农16万户、贫农1.7万户、雇农1035户、小土地出租273户、大佃农83户、其他937户,有1.49万户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4.02万亩。在土改中培养了一大批积极分子入党,发展壮大了党的组织。
  5、开展生产自救,减灾渡荒。刚解放的1949年,连遭二次洪水侵害,至1950年春,青黄不接,两县人民遭受断粮威胁。据武康县统计,当年农村困难户(半粮户、靠瓜菜杂粮度生)有800户、3153人;绝粮户724户、2030人,外出讨饭户213户、477人,有的靠挖野菜、剥树皮代粮充饥。严峻的形势,迫切要求两县县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了发动群众生产渡荒,县委领导带领干部深入受灾严重的村,发动群众多种瓜菜,广种粮食早熟品种、多养家禽、多养春蚕、增加经济收入,渡过荒季。同时,由县银行、供销社发放困难贷款,预购农副产品,政府发放救济粮40.14吨,救济款2.30万元,帮助极困户渡过困难。两县还发动群众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制订六条有力措施:一是进行宣传发动,树立劳动光荣,生产发家,鼓励农民通过勤劳耕作增加产量,克服困难;二是制订开荒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多开荒,增加耕作面积,多种马铃薯,玉米等早熟旱地作物。当年春季武康县共开荒2314亩;三是提倡多积肥、多施肥、多产粮;四是爱护养好耕牛、多养猪羊鸡鸭;五是多种棉麻,发展蚕桑、茶叶;六是大规模开展治虫,减轻虫害。并广泛开展治水治山、兴修水利。
  6、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解放前,德清、武康两县国民党反动统治基础极为深厚,各种反革命组织极为庞杂,武康县是国民党的模范县,有武装匪特17股,还有国民党、三青团、中统、军统、青年团、民社党、旧警察机构共7个反动党团组织,还有名目繁多的反动会道门,这些反动组织势力长期进行统治,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解放后,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政府镇压这些反革命分子。德清、武康两县遵照省委《关于坚决镇压反革命分子,保卫秋征土改,加强保卫工作》的指示,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坚决镇压一切危害人民的反革命分子。同时成立反动党团特务人员登记处。到1950年12月底,共登记反动党团骨干、特务人员、反动军官、土匪、道会门头子共2318人(其中德清1170人,武康1148人),收缴各种委派令、关防、党团证、特工证件等罪证共2776件(其中德清996件,武康1780件),以及档案、文件、武器、弹药等一大批材料与器械。两县根据《惩治反革命条例》和《惩治不法地主暂行条例》的规定,依法镇压了汉奸县长嵇少梅、国民党参议长朱旭、土匪大队长刘开江等,为民除害群众拍手称快。接着深入发动群众,控诉揭发反革命分子罪行。据统计,德清县在镇反运动中,共逮捕642名,其中死刑278名、死缓刑19名、有期徒刑331名、管制14名。武康县共逮捕608名,其中死刑129名、死缓刑10名、有期徒刑464名、管制5名。
  此外,两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开展禁毒、禁赌、禁娼斗争,发展国营工业,建立国营商业体系,组织供销合作、农业合作、信用合作社,稳定物价,保证市场供应等一系列有利民生的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三、有益的启示
  山东南下干部初到德清、武康两县时,遇到的困难很多: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治安情况严峻,经常遇到土匪扰乱,各项工作开展难度大。但是,在省委、地委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群众,克服困难,打开局面,各项工作迅速展开,取得成效。时至今日,虽然已过去60多年,有许多好的经验仍值得借鉴,对现实工作有不少启迪。
  (一)树立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革命必胜的信心,是南下干部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撑。到德清、武康两县共有86名南下干部,都是贫苦农民出身,极大多数是中共党员。南下前,他们在党的领导和启发下,以高度的阶级觉悟,自觉参加革命队伍,培养成为当地的县、区脱产干部,有的还担任县、区委书记、区长,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展开斗争。他们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革命胜利有坚强信心,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事业有坚定信念。南下后,他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复杂的环境,与武装匪特和反革命分子展开斗争,团结和依靠群众,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完成各项艰巨任务。究其原因,就是靠党的坚强领导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干革命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如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第一任武康县长杨在浩生前在回忆稿中写道:“当时县里秩序很乱,逃往山里的国民党残匪、土匪恶霸、反动道会坑通一气,为非作歹四处作孽,一些留遗的旧公职人员、乡公所保甲长也在消极对抗,多数群众也在观望。南下干部接管政权后,立即深入到各乡发动贫苦农民,团结起来废除保甲制,组织农会和民兵队伍,与武装大队一起狠狠打击敌匪的嚣张气焰。通过剿匪和“镇反”斗争,稳定了社会秩序,稳定了人心,进而尽快恢复生产,提高了党的威信。在工作中,我们有一股战胜困难的勇气,有革命必胜的信念,坚定政治信念,是做好工作的精神力量。”
  (二)坚持依靠群众,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南下干部做好工作的基础。南下干部人数少,工作多,人生地不熟,要完成任务,只有靠群众。那时,县委、县政府的干部,除了开会和集体学习住在机关,基本上都在农村工作,吃住在农家,白天与群众一起劳动,晚上开会宣传党的政策,进行形势教育,干部与群众关系密切。经常说“干部与群众是鱼水关系,把干部比成为‘鱼’群众比成为‘水’,鱼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干部住在农村、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每餐饭都按规定付给搭伙费,干部成了农民的贴心人。村里发生什么情况,阶级敌人有什么动向,都能及时向干部报告。南下干部韩书荣在回忆中说:“当时我们掌握匪特的动向,主要靠群众报告,出动剿匪时也是由民兵参与,离开了群众就办不成事”。南下干部朱林先在回忆中说:“我在山里工作,单枪匹马,靠群众保护,有一天深夜到区委开紧急会议,从村到区委走10多里山路,几个民兵陪着走路,防止土匪袭击,才安全到达区委,因此,可以说,依靠群众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三)领导以身作则,工作认真负责,做好表率带好队伍,是南下干部做好工作的保证。当时担任县委书记、县长、部长、科长等领导干部,都是站在第一线,做最艰苦、最困难的工作,处处带头,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非常和谐,“革命队伍親如一家”。因此,团结一致战斗力很强。在工作中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依靠,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奋斗。每个干部组织观念强,对执行上级指示不折不扣,对分配的工作坚决服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德清县史志办整理)
你的回应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