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南下干部入丽(文/丽水党史钟春雷)

鲁小楠 发表于 2015-06-27 18:03:58

1948年10月,中共中央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作出抽调干部南下接管新解放区的战略决策。华东局于1948年12月召开各战略区党委负责人会议,会议决定把中央分配给华东局的1.5万名南下干部的任务全部交给山东解放区。渤海战略区积极响应中央和华东局指示,各地委、县委、区委层层发动,动员各级各类干部报名南下。在报名、政审、批准和统一编队基础上,南下干部于1949年2月参加华东局党校 统一组织的短期培训,于3月24日出发南下。经过4月21日渡江战役, 5月上旬,8000多名南下干部进入浙江境内。当时温州、丽水、衢州各 地已经解放,5月19日晚,由山东德州地区抽调组成的华东南下干部 纵队第三支队第一大队全体人员由省委安排到达衢州,开始接管衢州专区,其中由庆云县抽调组成的第一大队第七中队的101人于5月27日到达遂昌县(时属衢州专区)。

7月中旬,经省委安排,第四大队干部一分为二,一部分留温州,另 一部分到丽水。在四大队党委书记、政委彭瑞林,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刁筠寿,副大队长傅光汉带领下,四大队二、四、五、八中队全体人员及九 中队(直属中队)的40多人,共528人(含后勤人员)被安排到丽水专区 工作。加上当时属于温州专区的青田县南下干部36人和属于衢州专区 的遂昌县南下千部101人(6月调回衢州14人),以及当年先接管上海、 再于9月到达丽水的山东渤海战略区清河专区(后并入淄博专区)派出 的三支队三大队南下千部和济南华东大学学员等45人,减去原宣平县 已划归武义县区域南下干部54人和6月遂昌调回衢州的14人,在今 天丽水市范围内,有当年南下干部642人(含后勤人员)。

一、精心组织,挥师南下

渤海战略区位于今山东省西北部,区域大多在今山东省境内,也包括今河南省、天津市部分范围。为了摸索经验,渤海区党委于1948年11月开始在一地委(今德州市)抽调南下干部,组成渤海三支队第一大队,集中阳信县何家坊(渤海区党委所在地)进行整训,之后南下益都进华 东党校学习。被抽调的庆云县(当时属河北省)南下干部编入渤海三支 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1949年2月,渤海区党委就抽调南下干部向所属的四个地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做好这一工作。当时的四地委(即惠民地区,现山东省滨州市、东营市)南跨黄河下游,辖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县、蒲台、利津、垦利等8县,均系老解放区。 在组织南下干部宣传发动过程中,地委和所属各县县委都分别召开各级干部大会,进行动员,自愿报名,要求各县都要分别准备好留任和南下两套班子,同时要求在解放战争中因部队北撤在山东解放区工作的干部原则上都要南下,南下的千部一律不准带家属。这些干部包括党务、政府、军事、民运、经济、财政、银行、贸易、机要、通讯、新闻、教育等 各个方面。按照各县实际情况及标准条件,落实抽调南下干部任务。

四地委所属县、区、乡干部和青年学生热情高涨,争相报名,为了解 放和建设新中国,他们甘愿舍小家,为大家。当时,华东局、渤海区和四 地委机关,分别驻阳信县的商家店、何家坊和河流店三区,党政军机关干部多,还有随华东局北上的华东工作团千余人,加上阳信县的县、区、 乡三级干部,报名人数很多。渤海区党委和四地委把阳信县作为南下干 部宣传发动基点县,以点带面。随后,地区机关和沾化、滨县、垦利等县干部纷纷报名。经组织审查批准,各县张榜公布南下干部名单。阳信县、惠民县被批准的干部大大超过一个中队的编制,只好将部分小队编入其余的中队;沾化县的赵文祥、房树杰等家庭独子原已报名,但未被批准,又纷纷找到组织恳求南下,得到第二次批准。他们中被选定南下的同志,多数是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县、区骨干成 员;大多数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最小的不到20岁,年长的彭瑞林当时也不过37岁。

被批准的南下干部集中于渤海区党委所在地何家坊,进行统一编队。中共中央华东局成立了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渤海区从区级党政军各 领导班子中选配5位领导干部组成南下区党委(即华东南下干部纵队 第三支队党委)班子,由渤海战略区党委副书记刘格平任第三支队党委 书记兼政委,军区副政委周贯五任支队长。四地委抽调的干部组建了第 三支队第四大队。第四大队由渤海区党委委员、四地委书记彭瑞林担任 党委书记兼政委,渤海区第四专署副专员李铁锋任党委委员、大队长,阳信县委书记王文长任党委副书记兼副政委,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司 令员杨信任党委委员、军分区司令员,高青县委书记王耕野任党委委 员、组织部长,蒲台县委书记刁筠寿任党委委员、宣传部长,蒲台县县长 傅光汉任副大队长。四地委所属8个县的南下干部各编一个中队,中队 领导由有关县区级领导干部组成。各中队根据具体情况下设若干小队 和服务性班、组,其中:阳信县南下干部被编为二中队,沾化县南下干部 被编为四中队,惠民县5个区、阳信县3个区和滨县县级机关抽调的南 下干部被编为五中队,蒲台县南下干部和阳信县一小队被编为六中队, 垦利县南下干部被编为八中队,地区机关的南下干部编为第九中队(直 属中队),军分区的南下干部、战士与直属中队协同行动。

1949年2月25日,第四大队1200名干部踏上南下的征程,从阳 信县到济南市399里平川大道,徒步行军,一路晓行夜宿,经数天到达 济南北郊泺口附近的鹊山火车站,稍息数日后,乘敞篷货车、闷罐车途 经泰安、兖州等城市,翌日清晨抵达微山湖畔的沙沟火车站。华东局党 校就设在附近的村庄里。渤海区第一大队1000名干部也随华东局机关 南迁来到这里学习。党校学习的宗旨是:围绕如何接管城市主题,提高 南下千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 性,明确干部南下的任务、目的与要求。学习结业后,穿上人民解放军军 装,挥师南下。

当时百万解放大军已集结在长江沿岸,加紧渡江准备。3月24曰, 为了配合大军渡江作战,渤海区第四大队提前结束学习,赶赴长江前线 随军渡江筹粮,其余大队随后随军南下。下午4时许,四大队集合于沙沟火车站,乘火车顺津浦线向南开拔,夜半到达江苏徐州。25日下午乘火车继续南下,至28日进入安徽蚌埠。3月31日,四大队转由淮南铁路继续南进,次日拂晓到达合肥。队伍在合肥住了 3天,经四大队党委 与华东局前线指挥部联系,由华东局与总前委有关部门决定,四大队跟 随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二十七军和二十五军过江。从合肥去长江前 线300余里,全靠步行,日行程80里。4月9日,四大队顺利抵达巢县 城关宿营。接着,四大队正式编入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所属第二十七军 和第二十五军。各中队编入军下面的师,小队分配到师所属的团、营和 连队,大队部暂跟兵团司令部行动。4月11日,大队由部队同志带队出 发,进驻运漕以北的村庄中,进行战前准备:一是学习政策,学习《约法 八章》、《中央关于新解放区筹粮工作的政策》等;二是精减行装;三是每 人必须自带6市斤炒熟的大米,以备渡江行军、作战吃不上饭时临时充饥。4月19日凌晨,四大队各中队、小队分别离开原来的建制,到达沿 江驻地的各自岗位和部队一起临江待命。由于前方就是战场,而长期步 行给各中队随军的女同志(尤其是怀孕的女同志)、体弱有病的男同志 带来体力上的困难,大队部决定女同志及体弱有病的男同志共30余人 暂编一个小队,由七中队兼管,刘波负责,暂留安徽蚌埠,以便于照顾, 待大军过江后再过江。

4月20日,国共谈判已告破裂。当日下午7时,九兵团第二十七和 第二十五两军各梯队开始向江边运动,四大队1200余名随军千部紧跟 其所属梯队进入阵地。夜幕降临,晚8时许,根据中共中央向江南进军 的命令,部队开始抢渡长江。随军干部紧随部队同舟前进。21日凌晨,守敌的前沿阵地已全线崩溃,九兵团两军主力迅速涌上南岸,乘胜追击。天亮,第二十七军先头部队已进至繁昌,第二十五军很快攻下三山。 四大队的全体千部与解放大军一起,一路上吃炒米步行行军。在渡江战 役中,四大队有10多人先后光荣负伤。

过江后,部队所处的都是新解放区,粮食供应不可能再从大后方调 运,只能就地解决。筹粮,就成为随军干部的首要任务。筹粮工作,必须乘部队休息、宿营或停下来围歼敌人的时候,抓住时机外出筹粮,或边 行军边筹粮,确保部队军需供应。随军干部日夜兼程,奔波筹粮,保证了野战部队的粮草供应。

5月3日,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进入杭州。这时,四大队部及分散在三野部队各师的中队都收到华东局电令四大队归还建制的通知,于是各中队相继告别了所在部队,开赴杭州集中,筹粮工作即告结束。5月上旬,第四大队恢复了原来建制。由于从安徽蚌埠开始至浙江湖州吴兴县都是步行行军,四大队南下干部十分疲倦,经与浙江省军管会联 系,省军管会安排4辆汽车把四大队南下干部接到杭州,安排在杭州城 北卖鱼桥、拱宸桥一带休整。与此同时,由庆云县南下干部组成的华东 南下干部纵队三支队第一大队第六中队全体人员也和四大队人员有过 相近的南下经历,并于5月初进入浙江境内。

华东南下干部纵队第三支队第四大队的南下干部抵杭后,中共浙 江省委决定,大队党委副书记王文长即留省政府工作,司令员杨信率原军分区机关工作人员到绍兴组建军分区。除此之外,第四大队全部分配 到温州工作。5月中旬,第四大队干部乘火车去金华,刘波率领的暂留 安徽蚌埠的30多人也抵达杭州归队,分别回到各自中队,一同到达金 华。此后,从金华开始一路步行,经永康、缙云、丽水、青田去温州。行军途中,发生一件趣事:在经过金华婺江小木桥时,一条20多斤的大鱼跳到木桥板上,第二中队的同志喜出望外,齐心协力,马上抓到了这条大鱼,大伙一起抬着大鱼步行到永康县城,吃了一餐美味的大鱼餐。从永康出发经丽水到达青田温溪后,再转乘小船顺瓯江而下,四大队全体干部抵达温州,开始边学习、边等待分配工作。

7月中旬,省委根据温州、丽水专区的实际,决定由李铁锋、王耕野 率第一、三、六、七4个中队及九中队(大队部)20余人留温州专区分配工作;彭瑞林带第二、四、五、八4个中队及九中队40余人到丽水专区分配工作。浙南特委书记龙跃陪同彭瑞林一行从温州乘船逆瓯江而上到青田温溪告别。随后,彭瑞林带领的队伍健步进入青田县城,第二天 顺利到达丽水县城。

山东庆云县南下干部组成的华东南下干部纵队三支队第一大队第七中队(原为第三中队)人员由衢州专区分配,已于5月27曰先期到遂昌县工作。

二、南北干部会师,建立新政权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解放南京后,转战皖、苏、浙, 追击国民党溃败之军。5月1日,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十一、十二军 和第五兵团第十六军分路进入浙江,在浙西南地下党组织和革命武装 组织的配合下,在不到10天时间里,就解放了浙西南全境。5月8曰, 遂昌县城首先解放。5月9日至20日间,处属八县和温州专区的青田 县县城全境解放。随着丽水县城5月10日的解放,浙西南地区党的领 导机关——中共处属特委,于5月14日抵达丽水城关镇,中旬建立了政权组织——处属专员公署,特委、专署的办公地点在城区孔庙。由处 属特委书记、浙南人民解放军第三支队政委傅振军任专员,处属特委委 员、浙南人民解放军第三支队队长宣恩金为副专员。从此,浙西南地区 人民政权的雏形已经形成。各县人民民主政府在此时也相继宣告成立。

由于丽水是山区,行政区域大,解放后百废待兴。新的考验摆在处 属特委和各县委的领导面前,其中最缺的就是干部,需要相当数量的千 部,充实到各级党、政、军领导班子中去,从事政治、军事、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6月,省委决定任命浙南特委委员、组织部长、浙南游 击纵队副司令员兼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郑丹甫为特(地)委书记 (因故未到任),傅振军改为副书记,并从浙南特委(温州)派出一部分干 部来到丽水工作。地委一方面请求省委安排一定数量千部来丽水工作,另一方面办好短期青训班,招收进步青年通过短期学习到各县工作。南 下干部的到达,为补充、健全专区、县、区各级党、政、军领导班子提供了 大量的干部资源。

同年6月,经衢州地委任命,组建成立了新的中共遂昌县委,原一 大队第七中队政委崔玫光任县委副书记,中队长张芳春为县委委员、副 县长。温州专区的青田县,由于南北干部会合较早,四大队第六中队中队长田云涛5月担任县委执行委员、10月担任青田县县长。

7月中旬,彭瑞林、刁筠寿、傅光汉带领的528名南下千部(含山东 当地招收的后勤人员)抵达丽水,与中共处属特委领导傅振军、宣恩金 等胜利会师。7月15日,彭瑞林从杭州开会返回丽水后,在丽水县城 天妃宫召开了誓师大会,宣布了 5个中队的工作去向。除彭瑞林等大队部的领导留在地委、专署机关外,第二、四、五、八中队和第九中队(大队 部)的分配去向如下:

第二中队125人,由中队政委杨景云带领40多人到松阳县工作, 中队长宋江萍带另一部分人员到丽水地委机关工作,副中队长白华带 少数人员到云和县工作,另有少数人在丽水县工作;第四中队124人, 由政委许铁夫带大部分人员分配在丽水县工作,中队长江巩带少部分 人员在丽水地区公安处工作;第五中队108人,由政委晨光带领62人 到宣平县工作,中队长李宏带另一部分人员到云和县工作,副中队长孔 鲁留地委宣传部工作;第八中队117人,由政委崔振华带领56人到缙 云县工作,中队长王子欣带57人到龙泉县工作;第九中队(大队部),即 地、专机关干部,除留在温州20余人外,40多人留在专署机关工作。当 时庆元、景宁两县没有分配南下干部。8月,因庆元、景宁两县剿匪等任 务较重,地委决定派九中队政治教导员田烈带3人到庆元县工作,10 月,地委派丽水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原四中队宣传部长张万样夫妇、二 中队李维隆夫妇等4人去景宁县工作。与此同时,应浙江省委请求,中 央华东局决定从上海派出筹建华东革大的200名南下干部到浙江省工 作,其中有45人被安排到丽水专区,第七(丽水)地委决定把他们充实 到景宁、庆元、云和3县。留在温州专区的第四大队六中队的南下干部, 由中队长田云涛带领36人分配到青田县工作。

7月22日,省委决定,处属特委改为浙江省第七地方委员会,彭瑞 林被任命为七地委代书记,傅振军为副书记,宣恩金为丽水专员公署专 员,刁筠寿为地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傅光汉为专员公署副专员。在地 委机关,南下干部分别在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和工青妇等机关工作; 在专署机关,南下干部分别在秘书室、人事、民政、财政、粮食等重要部 门工作,并在银行、邮政、电信、贸易、医院、学校等部门派出指导员和骨干。

第四大队各中队南下干部分配到丽水专区各县后,也于同年7月 成立新的县委、县政府,其领导班子成员由南下干部和本地干部组成。 四大队第四中队政委许铁夫任中共丽水县委书记,四中队党委委员、组 织部长刘冠军任县长,四中队副中队长柳林任副县长;四大队第八中队政委崔振华任中共缙云县委书记;四大队第二中队政委杨景云任中共 松阳县委书记;四大队第五中队政委晨光任中共宣平县委书记;四大 队第八中队中队长王子欣任中共龙泉县委副书记;四大队第五中队中 队长李宏任中共云和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同年8月,建立中共庆元县 委,四大队第九中队党总支部书记兼教导员田烈任中共庆元县委副书 记(主持工作)、县长。当时,景宁县没有南下干部,县委领导班子仍由本 地干部组成。至10月份,南下干部张万祥到景宁任中共景宁县委副书 记。南下各中队的组织、宣传、民运部长、秘书,一般在各县委担任组织、 宣传、民运三部和秘书处的领导职务。各小队的指导员(党支部书记)、 小队长和组织、宣传、妇女、青年等干部在各县下属的区委、区政府和县 委、县政府所属部门、单位担任相应领导职务。

在浙南人民游击总队第三支队(原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 即地委武工队)基础上,浙江省军区第七军分区建立,受浙江省军区和 七地委(丽水地委)的双重领导,下辖1个警备团和丽水、缙云、龙泉、云 和、庆元、松阳、景宁、宣平8个县大队和29个区中队。第七军分区由傅 振军兼任司令员,彭瑞林兼任政委,南下干部黄益元、熊飞、杨秀章分别 担任副政委、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同时,浙南人民游击总队第三支队 第二大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丽水县大队,刘冠军兼大队长,许铁夫 任政委。1949年7月至8月,各县都在县区武工队的基础上建立县大 队,除遂昌、青田县设专职大队长、政委或由当地干部兼任外,担任县委 书记、县长的南下干部分别在其中担任大队政委、大队长;担任各县下 属的区委书记、区长的南下干部分别在其中担任区中队指导员、中队 长,还派出一些南下干部担任县大队、区中队其他领导职务或者骨干。 至此,解放初丽水地区各级党、政、军领导机构的组建已告完成。

三、南北干部紧密协作,做好解放初期丽水的各项工作

1949年5月,刚刚解放的丽水山区很不太平。水南的余崇书部、丽 东与缙云县交界处的蔡洪登部、碧湖郑献南部、赵万宗部等土匪包围着 丽水县城,他们经常趁夜晚之机,伺机进城制造枪杀、爆炸、杀人、抢夺 的事件。为了保卫地委、专署机关驻地孔庙的安全,除地委警卫队(武工队)外,还从温州调来一个武装排驻守梅山背,负责地委、专署机关和领 导千部进出的保卫工作,应对突发事件。为接管旧政权,建立新秩序,地 委、丽水专区各县县委和遂昌、青田两县县委认真落实省委统一部署的 剿匪、反霸、生产、征粮、减租、发动和组织群众“六大任务”。在重点开展 剿匪的同时,发动广大群众开展减租反霸斗争,进行征缴公粮和生产度 荒工作。

当时的丽水山区有武装土匪40余股,匪徒8000余人,集结于偏 远山区的县与县交界地区。他们中有潜伏下来的一批国民党残余势力、 当地的恶霸、流氓地痞和一些仇恨新政权的其他势力。他们相互勾结,遥相呼应,成为一股与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长期作对的势力,并伺机反扑。其中势力最大的是陈迪化部。陈迪化(原名陈培章)在浙江解放前 夕在宁波接受浙东义勇总队司令、国民党国防部少将陈庆尚委任,担任 “国防部青年反共救国军浙东义勇总队十一支队支队长”,后来到丽水, 搜罗国民党军队李延年在丽水的残余势力,发展成员1200多人,在宣 平畎岸进行整编,其活动区域分布于丽水、青田、缙云、宣平、松阳等县山区;还有活动于浙闽山区的陈启新部、遂昌与江山交界的王中道部、与温州有关联的青田土匪、海匪等,其中王中道部与江山县国民党骨干 人员勾结,成立“中国青年救国党”和“中国青年救国军”遂昌县机构,收集社会反共人士和蒙蔽群众1000多人。自解放初至1950年8月,丽水 全区遭武装土匪行动队袭击、伏击、围攻、烧杀等27次,先后遭土匪杀 害的干部、群众300余人,杀害地方武装人员35人。尽早彻底、干净地 消灭丽水山区的土匪,是当时第七(丽水)地委、专署、军分区和公安机 关以及各县县委、政府的首要任务。

1949年下半年,第七(丽水)军分区、各县大队和全区公安机关紧 密配合,山东南下干部积极参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大股匪特。7月, 通过公安机关周密布局,抓获并处死了陈迪化部的行动队长陈智中,丽 水县城的恐怖活动有所减少。11月,通过黄弄战斗,击毙、俘虏和打散 土匪300多人,抓获了前来丽水“视察工作”时‘浙东义勇总队司令”陈 庆尚,剿匪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至11月底,全区先后自新的土匪共计 1020人。从1950年开始,在地委统一领导下,丽水军分区各独立营和全区公安机关进行分散驻剿,重点消灭分散各地的小股武装股匪。陈迪化 等一批匪首先后被抓获。至4月,有400多名土匪向我公安机关和区乡 组织自首,缴械投降。

从1951年开始,在地委领导下,开始跟踪追剿、肃清残匪。在这期 间,发生了丽水县碧湖高溪、遂昌县湖山姚岭等激烈的战斗,丽水县大 队碧湖区中队中队长刘祥岭等南下千部在残酷的剿匪斗争中牺牲。至 1952年6月,全区武装土匪基本肃清,共歼灭武装土匪7979人(内含击 毙704人、俘虏3019人,自首投降4256人)。

在这期间,南下千部和地方干部一起,组织群众,开展反霸斗争,惩 处了一批长期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恶霸地主和反动官员、绅士;积极 组织农业生产,开展减租减息、反“黑田”运动,使原丽水专区内的良田 面积从原来的90多万亩增加到130多万亩,从而保证了群众对征粮的 积极性。丽水专区从1949年11月到1950年2月间,完成征粮4061. 32 万斤,从1950年开始,由于开展土地改革,对省下达5500万斤任务有 了较好的完成。遂昌县在1949至1951的三年征粮中,入仓粮食分别达 到1490.86万斤、1140.87万斤和1318. 2万斤,占衢州专区下达该县 任务数的98. 7%、97. 1%和98. 7%。征粮支前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支援了 大军对西南、南部各省等地的解放。与此同时,公安机关开展清除丽水 境内的反动会道门和邪教组织,开展禁毒、禁赌和禁娼活动,净化了丽 水风气,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丽水建立做出了贡献。

(执笔:钟春雷)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