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然而,火在带给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在历史上,南昌就是一个火灾多发的城市,曾有“火城”之称。
据消防老兵回忆,早在民国时期,商办民办的消防队——南昌商团救火会曾在江西大旅社(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建造了一座36米高的火警瞭望台。在通讯极不发达的时期,这座火警瞭望台曾对消防灭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消防部门在发展和壮大的同时,现代化装备也得到加强,其灭火救援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
旧时火灾高发 南昌曾有“火城”之称
旧时的南昌城人口较为稠密,房屋紧密相连,且材质结构多为草木,一旦发生火灾则容易燃烧蔓延。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南昌就常发生火灾,唐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七月,“洪州火,燔民舍万七千家”。
据考证,造成火灾多发的原因,与当时南昌地区的房屋结构有着极大的关系。隋唐时期,南昌地区的民居多为茅舍,其建构材料多为竹或茅草,结构十分简易且所处的位置低矮狭窄。由于房屋连接紧密,火灾蔓延迅速,每当旱灾时节来临,火魔肆虐给当地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当时民间为了预防火灾,邻里之间相互联合日夜巡逻。直至唐朝官员韦丹任江南西道观察使后,为了去除火灾隐患,他开始广征工匠,教百姓烧砖制瓦建房,并由官方出资建造一批砖瓦房,平价或降价卖给百姓,这才让当地得到了遏制。
另据史料记载,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3月7日,南昌顺化门内的硝局火药爆炸引发大火,火灾造成地面下陷,附近江西贡院及西昌书院等建筑墙壁均被震裂,烧死数十人。1949年9月9日,嫁妆街49号杨振兴木器店发生火灾,大火殃及嫁妆街、象山南路、渊明路等6条街巷,烧毁房屋166栋,共有243户863人受灾,60人在大火中受伤,造成经济损失约15294万元。从史料中不难发现,旧时南昌火灾高发,因此才有了“火城”之称。
官办消防组织与民间义务救火队并存
光绪年间,南昌开始实行火甲制度,每一条大街上设一火甲,内设总甲一人,甲兵三至五人。火甲人员主要负责沿街鸣锣振铃,提醒居民小心火烛,并担负瞭望值守任务。清末时期,我国开始创立新的近代消防组织形式,即消防警察。中国最早的消防警察1902年在天津建立。而江西地区最早的消防警察于1911年建立,是年10月,江西巡警道改称警视厅,下设消防队,负责南昌消防事宜,这也是江西省最早的官办消防组织。
1927年8月1日,江西省会警察局消防队青壮年靖远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1929年5月,江西省政府规定各县成立县公安局,下设消防科,各县公安分局设立消防组。1939年5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昌,南昌市成立伪警察局消防队。1944年3月,南昌市伪政府组织防护团,下设防勤组以加强灭火力量。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恢复了省会警察局。1947年8月至全省解放时,新建、丰城等十几个财政较为充裕或范围较大的县设立了消防队(组),而大多数县均因地方财政困难未设立官办消防组织。
在此期间,为更好地组织火灾扑救工作,当时民间也自发地成立了义务救火队,1914年,由几位商人筹资创办的商团救火会在南昌成立,1916年商团救火会由南昌市商会接管,改称“商团救火总部”,救火人员从各大商店抽调组成。随着商业的发展,义务救火团体逐渐演变成为专业消防组织。1936年,南昌市商会救火总部更名为商会救火总会部,后又改称商会救火总会。日寇占领南昌时,商会救火总会被迫解散,1946年,商会救火总会予以恢复。由于当时的商会救火总会所有的消防器械均为商团自行采购,其装备较为简陋,一旦发生重大火灾,仍然无法进行有效扑救。
早期消防人员装备远不能满足灭火需求
在民国初年期间,南昌的救火工具主要为火钩、斧锯、绳索等。街巷内配有大型木质“太平水桶”。人们通常会在祠堂、宅院内的天井蓄满水,或是在院内放置大水缸,用来扑灭零星火灾。直到上世纪30年代,随着南昌滤水站的建立,才开始设置自来水海亭(消防栓)。至民国36年,南昌共有自来水海亭65只。
1949年5月,南昌市公安局接管国民党江西省会警察局消防队,同年10月,又接管南昌市商会救火总会,12月两队合并,组成南昌市公安局消防队,下设江东庙消防分队、广润门消防分队、船山路消防分队三个分队,共有队员138人,当时全市只有3辆消防车、2台普球拖泵及3台拉瓦斯唧筒。此时的消防器械极为薄弱,消防设施远不能满足灭火需求。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万亚平从南昌市公安人防指挥部调到当时的消防处担任处长一职,兼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据他回忆,当时南昌消防的装备及设备大多都是民国时期留下的,灭火设备大多都是依靠手推,进口的消防车也都已经破旧不堪。
“随着社会发展,易燃易爆工厂越来越多,当时的消防人员紧缺,年龄普遍偏大,总体素质也偏低。”万亚平说,为了解决消防人员不足的问题,他们从工厂工人、学校及专业军人当中挑选了一批人员,这才让问题得以缓解。
“以前有辆水罐车和泡沫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万亚平回忆,当时的消防车辆及设备主要靠公安部分配,而消防车则为国产的“解放牌”,水罐车较为常见,主要扑灭各类常规火灾,而二氧化碳车则主要用于扑灭油类火灾。而南昌地区的消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就已经开始添置二氧化碳车。
“当时全市只有六个中队,分布在肖公庙、羊子巷、阳明路、象山路等市区人员集中地域,每个中队三十多人,因为资金有限,中队规模也相对较小,位于阳明路的中队就在临街位置,只有一个店面大小,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小商铺。”万亚平说,当时南昌并没有设置水上中队,而是在中山桥附近的江边置放了一条小木船,由专人值守,防止水上船只发生火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昌也逐渐出现了十层以上的房屋,高层火灾的扑灭在当时来说存在困难。“只有两节梯和单梯,灭火时必须逐层挂上去,灭火人员存在危险。”万亚平告诉记者,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南昌增加了一部可以上高层的云梯车,但高度有限。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消防的装备及设备才不断增加。据记载,1978年,南昌市消防支队只有20辆消防车,至1988年消防车已有近40辆。
消防火警瞭望台曾是南昌最高的建筑
在老一辈南昌人的记忆里,消防火警瞭望台曾经是南昌城内最高建筑。在通讯尚不发达的时期,新老两座火警瞭望台的存在,对消防灭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3年,在江西大旅社(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东侧,南昌商团救火会建造了一座高36米的火警瞭望台,配有警钟、警灯、警旗及瞭望员,瞭望员在瞭望台内值守,发现火情后便敲钟以警示。而这座火警瞭望台一直沿用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直到2006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改、扩建时,才被爆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白天看烟雾,晚上看火光,塔内人员实行24小时轮岗值班制度。”万亚平告诉记者,当时的消防同样设有报警中心,有一处房间摆放了交换机及电话设备,市民发现火情后通过电话报警,但由于当时电话并不普及,往往市民还没来得及报警,瞭望台的值守人员就已经发现了火情。
“当时的南昌柴油机厂属于南昌较大的企业,有一次深夜厂内发生大火,火警瞭望台发现了情况,得到通知后我们很快到了位于广场南路的厂房外,敲了很长时间的门,里面才有人应答。”万亚平回忆,那次火灾,直到消防人员抵达后,值班人员才知晓厂内着火。由此可见,当时火警瞭望台的反应十分迅速,在火灾蔓延前及时发现火情,有效缩短了火灾救援的时间。
1984年,南昌市政府在羊子巷新建了南昌消防指挥大楼,主楼高12层,新的火警瞭望台高110.7米。上世纪90年代,瞭望台直接观察火情的作用虽然已经不大,但仍然能通过观察烟雾和火光,确定火场准确位置,判断火势大小及是否需要调集力量增援。
“上世纪80年代末期,通讯设备虽然不发达,但对讲机的出现,还是为灭火救援提供了便利。”万亚平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火警瞭望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消防部门各类消防器材装备,也由以往的落后装备向现代化消防装备换代升级,灭火救灾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除了沿袭旧时消防队“灭火”这一工作重心外,现代消防部队还增加了对火灾隐患的排查及对普通市民的消防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此外,在各类抢险救援当中,同样能够看到消防官兵的身影。消防部门在发展和壮大的同时,现代化装备也得到加强,其灭火救援能力也得到提升和完善。(来源:南昌晚报《解放前南昌建起36米高火警瞭望台》 作者:辜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