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枭猖獗的年代
“当时,税警总团移驻于海州,此地是淮徐的中心地带,出产著名的‘淮盐’。但当地人民却被盘踞在四周的土匪所苦,无一安宁之日。这些土匪以纠集武装贩卖私盐为主,故淮徐的‘盐枭’却比‘淮盐’更为出名。”我市地方史专家李彬为记者介绍道。
据李彬介绍,当年,这些盐枭势力极大,把淮徐一带的盐税破坏殆尽。经常1000多条盐船在盐枭的武装保护下,浩浩荡荡地开过了海关卡口。“当地税警及地方政权与盐枭勾结,大干其走私漏税的勾当。而且盐枭与上海的‘青洪帮’有密切联系,也与国民党的某些上层人物串通一气,正是官匪一家。”他说。
故“盐枭”在这鱼米之乡为所欲为无所顾忌,他们甚至用轻重机枪向前驻海州的国民党独立第六师师部猛烈扫射,师长王若周吓得躲在屋内,不敢还击一枪。“那一次,盐枭的行动让独立第六师颜面尽失,王若周没有想到,盐枭竟然猖獗到明目张胆的地步了。”后来王若周慑于“盐枭”的势力,又不愿意同流合污,便将师部迁出海州。
“税警总团进驻海州后,由于这支部队实际上是宋子文的‘私家军’,并没有负管理或保障税收的责任,空有‘税警’之名而已。”李彬说。在此匪患严重的情况下,这支武装部队是不能视若无睹的。“我在宋子文面前申述了剿灭‘盐枭’的要求,力陈消灭‘盐枭’能增加他的收入,于是宋子文答应了。”当年的税警总团代团长莫雄在回忆录里如是说。实际上,最早向宋子文请示剿匪的是税警一团团长赵君迈——1932年7月,赵君迈向宋子文报告海州匪患严重的情况,并提出由税警一团出面剿灭盐枭。宋子文当即同意了他的请求。
全力摸排侦察敌情
据莫雄回忆:回到司令部,我马上召集了八大处长及德国顾问等高级官员,研究了剿匪方案。在研究部署剿匪的工作中,我司令部参谋长蒋汉槎至为得力,他是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亲侄,是一位耿直的保定军校毕业生。“我经常与他一道研究策划,并将剿绝盐枭的重责委托他负责。”莫雄回忆道。“我派出了40余名精悍的侦察员(大多数是营连级干部),分别到四处侦探‘盐枭’的活动规律、据点设施、战斗力,以及其与地方官吏的勾结情形。”
而实际上,据《赵君迈传》记载,莫雄的这些话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关于这些搜集到的海州盐枭情报,实际均是由赵君迈及其幕僚等人搜集,“在剿灭盐枭的战斗打响前,莫雄除将税警总团赵君迈等人收集的海州盐枭情报,拿去向蒋介石邀功不说,还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撇开宋子文、赵君迈他们,私自向蒋介石要官。”
这里不细究剿匪背后的“官斗”故事,总之,经过三个月反复侦察,几个最重要的“盐枭”据点详细情报已被税警总团掌握了——查淮徐地区“盐枭”约有2万余众,他们的山寨居然碉堡林立,枪炮齐全,而白宝山匪巢的军事设施更为坚固。
“匪首白宝山,是前北洋军阀的一个师长,之前认识。由于我深知这帮匪徒与国民党政要人物暗中勾结,若我大张旗鼓地进剿,必受‘越权’的责难。于是我秘密电告蒋介石,说明此处匪患之烈,并表明我剿匪的决心。电报结尾我要求蒋介石委我为淮徐地区剿匪司令。蒋遂回复批准。”莫雄在回忆录中写道。
三个月剿灭盐枭
经过周密的部署,1932年9月,税警总团向所部发出了剿匪命令。
“凭借税警总团优良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强大战斗力,经过三个月,便将淮徐地区盐枭巢穴全部捣毁,捉得匪首及与匪勾结的官吏80多人,其中有公安局长、县长多人。大头目白宝山则闻风逃窜,捉来的80多名匪首及不法官吏,全部在海州问斩。”李彬说。
而莫雄后来也在回忆录中说:未斩之前,我接到了行政院长孙科及上海‘青洪帮’头目杜月笙的电报,要求我‘刀下留情’,放出几个头目。我虽与孙科及杜月笙颇有交往,但我仍是决心将他们杀掉。于是我便电复孙、杜二人,说他们的电报来迟了,所保之人已于“昨日”正法。然后我立刻命令将这批恶贯满盈的匪首及不法官吏全部杀掉。有些匪首家属曾抬来几万元大洋要求保释,被我严词斥退。
据莫雄回忆:杀了这批强盗后,民心大快,淮徐地区从此安宁。老百姓及当地绅耆老父为了表示对的感戴,竟在海州树了一块石碑,着碑文加以称颂。但实际从《赵君迈传》中,记者了解到,莫雄一直是个“爱慕虚荣”的人,这块碑实际由他自己操作的成分居多。但说到底,“盐枭”剿灭后,淮徐地区的正常盐税收入大幅度增加,莫雄也因此受到传令嘉奖。
“税警总团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和海州剿灭盐枭的战斗中,让英美等国的重要政治人物见识了中国在黄埔系之外还存在着另一支武装力量,这也鼓舞了八国银行的信心。”李彬说。因此,在财力上税警总团比之前的底气更加充足。“当时,美国对税警总团有着很特殊的感情,因为这个团半数以上的将领都毕业于美国军事院校。美国军方为了加强与宋子文这支武装力量的合作,从各方面开始装备这支队伍。”
(来源:连云港日报 张晨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