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利津县干部南下纪略(文/罗先哲)

Chief 发表于 2017-07-26 10:48:38

1948年底,淮海战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发展迅猛,令人鼓舞,国民党政府摇摇欲坠。1949年1月1日,党中央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利津县党政军机关干部和农村广大群众,沉浸在无比欢乐的气氛中。

“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已成为解放区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战斗口号。在新的形势下,党中央决定抽调一大批干部,随军南下,开辟新区。

1949年底至1949年初,中共利津县委遵照渤海区党委和四地委的指示,多次召开县、区干部会议,由县委代理书记张雨村、副书记魏俊哲、副书记兼县长邢钧,在大会上讲国际国内形势,讲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光辉前景,讲开辟新区的重要,讲干部南下的光荣。同时,县委组织县直机关干部反复学习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将革命进行到底》等重要文章。号召_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到前线去,到新解放区去,到党所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夺取全国解放而努力奋斗。

通过学习中央指示和听取形势报告,广大党员干部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从县委、县政府领导成员到区委书记、区长,从县直机关部委科局负责人到县区一般干部,总共210多名,纷纷报名南下,响应党的号召,到新解放区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1949年1月下旬,利津县委研究确定了南下干部人员,召开大会进行公布。全县共批准了135名干部南下。当时,县委按照上级党委的指示和有关规定,将抽调的干部编为一个中队,南下后即为一个县的领导班子。中队政委即是县委书记,中队长即是县长,并配备好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民运部长,县委秘书(相当县委办公室主任)及公安、民政、建设、财政、税务、粮食、工商、文教等科局长。中队以下设分队,每个分队作为县辖区的编制。分队指导员即为区委书记,分队长即为区长,并配好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民政、财粮、文教等助理员。

1949年农历正月十七日,利津县南下干部在利津县委副书记魏俊哲、组织部长宋砚田和利津县政府秘书(相当县府办公室主任)张洪勋的带领下,离别了故乡,离别了亲人,肩负行装,踏上了南进的征途。后于农历正月十九日,抵达渤海区党委和渤海军区驻地阳信县何家坊(今属惠民县)。在那里参加了渤海区党委和渤海军区组织的短期集训,听取了渤海区党政军领导人张晔、王卓如、周贯五的重要报告,提高了认识,武装了头脑。同时,对渤海区的南下干部作了统一编制。利津县南下干部被编为“华东南下干部纵队第三支队第四大队第七中队”,中队政委魏俊哲,中队长张洪勋,下设9个分队(县直机关干部编为3个分队,各区的干部编为6个分队)。1分队,队长吴鹤云,指导员姜贵玉;2分队,队长马伟才,指导员孔昭祥;3分队,队长刘志良,指导员张建功;4分队,队长丁慎丛,指导员郭呜远;5分队,队长酆象观,指导员吴长钧;6分队,队长孙吉瑞,指导员宁衍庆;7分队,队长吴树祯,指导员张景臣;8分队,队长张汝楷,指导员崔书田;9分队,队长李晓梦,指导员王子美。

1949年2月底,利津县南下干部同整个渤海区南下干部一起,离开渤海区驻地,浩浩荡荡,向南挺进。在行军途中,先后在山东省滕县和安徽省巢县进行过短期学习集训。主要学习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文件和中央关于开展新解放区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指示。参与练兵活动,做好支前家属工作。随着形势的迅猛发展,南下干部的集训活动也就提前结束了。

1950年4月21日,就在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草案”上签字的第二天,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号令一下,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迅即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兵三路发起渡江战役。

4月21日晨,我军万炮齐鸣,万船竞发,强渡长江天险成功,彻底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长达三个半月的“千里江防”。

在渡江战役中,利津县南下干部是随聂凤智军长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渡江的。4月20日进到安徽省芜湖市荻港镇,于21日夜从荻港镇渡江。渡江后,利津南下干部的任务是参与从南面包围南京国民党政府。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天险后,于4月23日一举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

南京解放后,利津县南下干部随军徒步跋涉,冒雨行进,昼夜兼程,追击溃敌。于4月28日奔赴浙江省桐乡乌镇。在乌镇休整数日,又随军拟攻打上海市区。刚到上海郊区淞江,突然接到上级指示,令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渤海三支队第四大队前往浙江。利津南下干部中队即随军沿铁路线向杭州挺进,于5月3日解放杭州。渤海三支队第四大队的南下干部在杭州停住四五日,其间听取了浙江省委领导人谭震林和谭启龙同志的报告。遵照省委决定,利津县南下干部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进军温州。5月14日部队到达温州时,温州已在一周之前由浙南游击队解放。不久,利津县南下干部部分领导成员参加了温州地委召开的扩大会议。会上,地委决定利津县南下干部,除宋砚田留任温州地委民运部副部长,崔书田留任温州地委组织部组织科长以外,由中队政委魏俊哲带领89名干部去永嘉县;由中队长张洪励带领21名干部去瑞安县;由原利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子甫和王景相等4名同志去平阳县。其任职情况是:

赴永嘉县的利津干部,魏俊哲任县委书记,单国栋任县委宣传部部长,孔昭祥任县委民运部副部长,王洪祥任县委秘书,扬寿兰(女)任县妇联副主任,吴树侦任县府秘书,刘志良任财粮科科长,马伟才任教育科科长,郭鸣远任实业科科长。到县辖各’区任职的有:孙吉瑞任区委书记,唐杰任区委副书记,吴长钧任区委副书记,王子美任区长,张相三任副区长等。

赴瑞安县的利津干部,张洪勋任县长,姜贵玉任县府秘书,酆象观任农林科科长,黄祥霭任教育科副科长,张福泰任粮食局副局长,王希圣任公安局协理员,李东桥任粮库主任。到县辖各区任职的有:郭玉德任区委书记,张汝楷任区长等。

赴平阳县的利津干部,李子甫任县委宣传部部长。其余成员,在县区机关担任一般职务。

1949年7月上旬,利津县的南下干部愉快地分赴新的工作岗位。在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里,为新解放区的开辟和建设,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1月至1949年1月,利津县以杨华真、李敬海、孙守增等为主带领轮战营1500余人,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2月初,利津县参加淮海战役的27名脱产干部奉命到华东支前司令部集合。按照支前司令部的安排,渤海区各县支前脱产干部集合后,暂时分配在安徽省巢县专区工作,待命南下,开辟新区。当时,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巢县地区建立地方政权,组织民工,筹划船只,做好渡江南下的准备工作。

1950年4月22日,利津县支前干部随军在安徽省裕溪口渡江。渡江后进入芜湖地区。在芜湖市,渤海区干部被编为华东支前司令部第四办事处,四办下辖3个站,9个分站。利津、阳信、惠民、无棣等县属第三分站。当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筹集粮食,支援宁、沪、杭等新解放城市,供应军队和城市居民需用。至同年7月,华东支前司令部的3000余名支前干部,集中南京学习。主要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央关于开展江南新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定,听取了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宋任穷、张霖之等第二、第三野战军领导同志的重要报告,至9月底学习结束。原拟定这批支前干部要去上海做城市接管工作,后来接到中央指示,便迅速组成西南服务团,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奔赴西南地区开辟工作。西南服务团主要以华东支前司令部所属的地方支前干部为骨干,另外还有从新解放区招收的部分爱国知识青年。10月1日,我们从南京启程,后经武汉、过岳阳,穿越洞庭湖,又绕道贵州,方进人四川。途中,我们栉风沐雨、风餐露宿,艰苦跋涉4000华里,最后于1949年12月下旬到达四川万县地区。

1951年1月初,经万县地委研究决定,利津县这批赴西南地区的干部,除孙子振被分配万县专署任民政科长、张庆松任万县专署法院秘书和李敬芝调出万县地区工作外,其余人员被分配到开县、万县、忠县、巫山等县工作。其任职情况是:杨华真任巫山县委组织部长,李镜海任忠县副县长,刘汉俊任奉节县财政科长,李维庚任开县民政科长,张光增任巫溪县粮食局局长,李非任开县财政科长,巴文任云阳县府秘书,孙树林任巫溪县财政科长。到县辖各区任职的有:李焕章去万县任区委书记,郭学文去奉节县任区委书记,綦积善去云阳县任区长,石福全去巫山县任区委书记,李炳庚去云阳县任区长,刘观英去开县任区长,巴乃奎去巫溪县任区长,刘程谦去忠县任区长,程立仁去奉节县任区委书记,石金铎去巫溪县任镇长。其余人员在县区机关担任一般职务。利津县这批支援淮海战役的干部,分赴四川万县地区各县后,即投入了开辟新解放区的紧张工作。为建设祖国的西南地区做出了贡献。(作者:罗先哲)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