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干部南下浙江情况概述(文/莱芜党史)

泰安南下 发表于 2017-11-14 17:21:36

一、配备县区机构  整套南下浙江

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之时,抽调干部支援、开辟新区工作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要准备5.3万名干部支援新区。其中,要求华东地区抽调1.5万人,于1949年3月集中待命出发。12月25日,华东局做出《关于执行中央准备5.3万干部决议的指示》,指出,因目前华中的干部特别缺乏,1.5万名南下干部的任务全部由山东来承担。华东局分配给鲁中南区外调干部的任务是:组成1套区党委班子、10套地委班子、50套县委班子、400套分区委班子。每套地委班子配备干部60名,县委配备75人,共3680名干部。所调干部分两期集合,第一期600人,年底出发;第二期3080人,2月底集合。

鲁中南区党委下达调干南下的指示后,各地、市、特委根据区党委“顾全大局、服从调配、选强留弱”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抽调精干力量准备南下。此时,莱芜整顿党支部的工作已基本结束,776个基层党支部得到了巩固和充实。县、区两级党组织也得到了加强。1.3万余名党员的政治觉悟、组织纪律性有了很大提高。数百名区、村干部到各级党校进行了培训,具备了迅速、大批抽调、选拔干部的基础条件。因此,泰安地委决定:第一期南下干部主要由莱芜和地直机关组成,地委宣传部长金韬任大队长,莱芜县县长亓汉三、县委宣传部部长徐畹珍参加大队部的领导工作。2月底以前,莱芜提拔500名分区以上干部,县、区配备两套班子,做好第二批南下干部的准备工作。

莱芜县委接到任务后,立即召开县、区干部会议,仅两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70名干部的抽调任务。莱芜所调干部分为7个班,县长亓汉三任中队长,后编为鲁中南南下干部第八大队第二中队(大队为地委级,中队为县委级,班为分区委级)。这批干部1949年元旦到达济南,后到安丘集中训练。训练期间,亓汉三等3名同志奉命到山大、济中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宣传动员,建立了300余人的“青年学生南下大队”。3月中旬,莱芜县第一期南下干部全部由安丘出发,路经徐州、镇江、上海等几十个重要城镇,于5月11日到达杭州附近。5月3日杭州解放后,莱芜除亓汉三等少数同志留杭州市军管会工作外,大部分被分配到嘉兴地区。

第一期南调干部出发后,县委开始了提拔分区以上干部和编制两套班子的工作。提拔干部的主要对象是,经过长期考验,敢于领导群众斗争,出身成分好,历史清白的村干部。配备班子的原则是,在不太影响当地工作的情况下,优先加强南下干部队伍。

1月底,泰山地委决定:泰山区第二期南下干部大队(后编为鲁中南下干部第一大队)由莱芜、泰安、章丘、历城和地直机关组成,莱芜县委书记王醒任大队长(专员兼军分区司令员),李境远接任莱芜县委书记。自此,莱芜加紧了提拔干部和南调干部的编制工作。2月下旬,莱芜提拔干部和配备县、区班子的工作基本完成,共抽调第二期南下干部127人,大部编为第四中队,县委宣传部长周效儒任中队长,张照田任副中队长。其余干部(主要是鲁西、羊里、仪封等区的干部)与历城县合编为第六中队,其中莱芜6个班,历城4个班,莱芜县武装部长英宜之任中队指导员,王裕民任中队长。

2月25日,第二期南下干部大队全部集结到莱芜寨里(泰山地委驻地),进行了短期的学习和训练。3月,奉命到达临(薛)城,与山东各地南下干部大队会合;4月初到达蚌埠。21日,人民解放军攻占浦口,奉命参加了浦口的接管工作。24日,渡江到达南京,又奉命参加了南京机场和医院的接管工作。5月10日,顺利到达杭州,由浙江省委分配到宁波地区,莱芜干部大部分分配到奉化和定海两县。当时,这些地区刚刚解放,封建势力和土顽还很猖狂。在清剿土匪中,莱芜县干部曹普云、陈荣祥等光荣牺牲。

两期干部南下,莱芜共出干部近200人,配备了两套半县级班子,数十名同志担任了地、县主要负责人,为落实中央政治局9月会议决定、为全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随军支前  辗转川东

淮海战役结束后,莱芜县支援淮海战役的6000余名民夫陆续复员回家,泰山区带队干部大部分留下,继续支援渡江战役。他们在莱芜县委副书记芦云亭等带领下,进行了集中学习训练。3月,到安徽省帮助开展渡江战役的宣传、支前工作;4月22日,随“百万雄狮过大江”;25日,进驻南京;5月初,随军到达浙江湖州地区,进行了解放区的政策宣传和征粮工作。6月,大部调回南京,准备参加西部服务团。7月2日,西南服务团在南京原国民党行政院大草坪召开成立大会。莱芜县近50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大会,并被编为川东支队壁山大队綦江中队。

10月1日,服务团从南京出发,经过千里行军,于10月底到达湖南常德。在常德进行了10余天的休整,研究了进入新区后的工作,配备了县、区委班子,宣布了各县负责人。壁山地区辖7个县,莱芜干部大部分配在綦江和江津两县,分别担任了县、区的主要负责人。从常德到四川,主要靠步行。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经过一个多月的急行军,于12月中旬到达壁山地区。从此,他们在川东开始了工作,为川东的解放和建设做出了贡献。

在支援川东地区的同时,莱芜县还根据鲁中南区党委《关于外调川黔干部的决定》精神,抽调20余名区级干部,支援了川、黔、桂等省,为这些地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中共莱芜市委党史研究室)

你的回应
  • 甘玛

    2017-11-15 17:57:46 甘玛

    支前干部南下到达川东后,已在新区开展了接管,剿匪,征粮,工作,后西南局撤消,他们中的一部分干部从1952年开始又再度南下云南,这些干部到达后奔赴了更加艰,苦边远的边境一带,当时几乎与世隔绝,继续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