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伟大的战略决策——“干部南下”
1949年初,为响应党中央、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中共华东局按照中央的部署.从山东抽调并组成华东南下干部纵队随军南下。
新中国成立前后,华东局根据福建工作需要.又从山东多部门和已南下上海、江苏的山东干部中.多批次抽调到福建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山东南下福建干部约5000多人。其中,有华东南下干部纵队第七大队,负责接管福建永安地区:有从已分配在上海和苏南行署的山东南下干部随军南下福建的:有华东财办南进总队预备进入上海的山东南下干部中抽调到福建的(其中包含有华东大学、华东军政大学、山东商业专科学校、山东卫生干校、山东粮政干校、山东交通专科学校、华东工商干校、华东警官学校抽调的南下干部);还有从山东财政、银行、粮食、邮电、盐务系统抽调的南下福建的干部。当年,大家还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怀着满腔的革命热情,告别了家乡和亲人.冒着弥漫的硝烟战火,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南下征途。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时半年多,行程2500多公里,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炎热的夏季进入福建,与各路大军会师,拉开了解放福建、夺取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序幕。
在解放福建、剿匪反霸和反敌袭扰的斗争中.齐鲁子弟兵有7000多人英勇牺牲,献出了他们年青的生命.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山东儿女为解放福建、建设福建、保卫福建作出了重大贡献。党和祖国不会忘记,福建人民不会忘记.
干部南下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山东干部南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各个批次的山东南下干部虽然具体任务不尽相同.但在党中央决议指导下,无论是在随军筹粮、城市接管、组建政权、支前土改,还是剿匪反霸、发展经济等项工作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奉献意识和全局观念,展现了齐鲁儿女英勇奋斗的革命意志,彰显了山东人民在全国解放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二、山东南下干部的历史功绩
(一)解放初期
解放初期,一批又一批的山东南下干部被分配到福建省直部门及地、县、区单位。福建全省百废待兴,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其中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政权、土地改革、剿匪反霸、稳定社会、发展生产;建立健全财政金融体系,用人民币占领市场,从而搞活全省城乡物资交流,保证军需及民用的供应,稳定市场,稳定物价。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全省各地的山东南下干部偕同其他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投入建立政权的各项工作中去.向党、向人民交出了一份份圆满的答卷。
宣传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创建。以一批山东南下福建的新闻工作者为骨干.创办了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仅仅几天,就出版发行了第一张报纸;新华社福建分社的领导工作也是由一位山东南下福建的老新闻工作者负责。省文工团的骨干力量来自胶东国防剧团。华东军区第一重伤医院受命接管国民党福建旧政府的卫生系统.在该院参加接管福州市和全省各地县卫生单位的干部和医护人员中.山东籍的占半数以上.共有430余人,足迹遍及全省各地。一批大中专学校抽调来的山东南下干部充实了教育系统的领导班子.加强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推动了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把齐鲁文化传播融入八闽文化,使这两种文化相得益彰。
剿匪反霸、十地改革,一大批山东籍部队转业干部组成了“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特殊队伍,参加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等工作。他们坚决按照党和政府的安排,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在剿匪部队和当地群众大力支持下,积极参与剿匪战斗,坚决保卫新生政权,有胆有识,不畏艰险,屡立战功。
公检法战线打击犯罪活动。在福建省公检法战线上,长期以来有一批忠于党、忠于人民、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的山东南下干部及军队转业干部,其中不少人还是各部门、各基层单位负责人。他们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坚决打击各种邪恶势力的犯罪活动,从而保证全省城乡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消灭鼠疫,确保健康。解放前,福建是全国鼠疫的重灾区。从1949年秋季起,福建省新一届人民政府号召全省军民集中各方力量,积极防治严重危害全省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尤其要消灭鼠疫。上千名原野战军部队官兵集体转业到福建卫生战线.如山东南下干部乔忠政就这样穿着旧军装.被分配到省防疫大队,成为扑灭鼠疫战线上的一名新兵。1950年2月,接到政和县发生鼠疫的报告后,建阳专区第四防疫分队立即决定派9人组成武装防疫队,携带9支枪去政和扑灭鼠疫,由乔忠政作为这支防疫队负责人。他接到命令后二话不说,马上出发,火速前往救治。当防疫分队完成任务,在县大队护送下返回建阳时,在政和河口一个山谷中突然遭到武装土匪的伏击.乔忠政指挥队员沉着应战。土匪最后被及时赶来的我军主力部队及县大队击退,但我方也有3人当场牺牲.他们的鲜血洒在了政和的大地上。
保障供给,壮人经济促发展。解放初期,为了保证当时11万入闽军队和干部的粮食供应,福建省委书记张鼎丞曾经给部分南下干部下达了向地方群众“借粮”的艰巨任务。为此,山东南下干部申平、王恒康、李云斋等带人深入全省各乡镇农村,反复宣传党的政策,终于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其中,山东南下干部王德太在从南平向福州运粮途中,不幸因公壮烈牺牲,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生命。一批又一批从各地借到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目的地,对保证军供、安定民心、稳定全省粮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来,各级地方政权建立并巩固后,当年所借的粮食,都按照“借粮队”所开出的收据全部付给现金.兑现了人民军队有借有还的诺言,也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整顿市场,稳定物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确保全省人民生产、生活稳定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大问题,为此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用最短的时间建立健全全省财政金融税务体系。有相当一部分财政金融税务系统负责人由山东南下干部担任,接管了原国民党在福建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等四大银行,以及属于原地方系统的福建省银行。同时,立即对外宣布国民党旧政权发行并使用的金圆券作废,也禁止黄金银元及外币在市面流通及使用。此举不仅大力整顿货币,让人民币迅速占领市场,而且还切实稳定了物价,深受城乡人民好评。
(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
坚持“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财政税收政策.长期以来.为了确保福建省各项经济建设事业稳步发展.在全省财税金融系统工作的山东南下干部积极参与了多项经济改革工作,始终坚持“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财政税收政策,为全省财政年年增收作出了贡献,也确保各地金融稳定、市场繁荣,出现了购销两旺的大好局面。
抓建设,攻坚克难。在工业基地建设、港口与机场建设、铁路与公路建设等方面,都有一批山东南下干部和山东籍军队转业干部辛勤工作的身影.其中有不少人曾担任过厂长、书记、工地指挥员等职务,他们团结广大职工群众,锐意改革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50年代修建鹰厦铁路。从各段指挥到骨干人员大部分是山东人,他们为福建铁路交通大动脉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山东南下干部齐德芳、许子斌分别担任漳州飞机场和福州义序飞机场建设任务,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带领民工日夜奋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受到表彰。兴建鹰厦铁路时,齐德芳又带领民工修漳浦段铁路.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提前完成任务。他修完鹰厦铁路回来之后,又参加修筑漳浦县石井水库,提前两年完成。
山东南下干部张维兹在1953年担任厦门市市长兼任厦门海堤工程建设总指挥时,负责组织海堤施工的具体事宜。海堤在施工时,曾多次遭国民党飞机空袭,造成现场施工人员伤亡。张维兹对此全然没有惧色,在三年多的施工过程中,亲临现场指导施工,与广大建设者一道出谋献策,屡闯难关,为海堤建设和铁路通入厦门作出贡献。1958年,张维兹又奉命担任三明市重工业建设委员会书记兼主任,他带领几万名建设者艰苦奋斗、土法上马、两条腿走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有条不紊地抓好各项建设工程.修建了一座座高大的厂房。仅用三年时间,就把三明市建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建水库解决饮水和灌溉。山东南下干部原鲁山在1955年12月担任莆田副县长时,为减轻莆田县北洋平原的水涝压力,并解决沿海群众饮水和农田灌溉难题,他提议建设东圳水库。在国家水利部的重视和支持下,东圳水库于1958年6月破土动工,原鲁山担任工程总指挥。他吃住在工地,率领2万余人整整奋战3年,终于建成了一座蓄水2.5亿立方的大型水库,解决了几十万群众饮水及三四十万亩耕地灌溉问题。1997年原鲁山逝世,莆田数万干部群众自发参加追悼会,送葬队伍中有人扛着由《人民日报》社记者写的挽联:“原出鲁山勤耕闽地自北至南二万五千日尝无数苦成酸辣不窃一丝甜味:端居县府安位州衙从民而仕四十如一年经许多珠玉金银只偷两袖清风。”后来,当地群众还捐建“原鲁山纪念馆”,并为他塑了石雕像,表达对这位来自齐鲁大地的好干部、好领导的怀念。
(三)改革开放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山东南下干部在党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勇于解放思想,积极投身新的战场.纷纷成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在福建的发展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他们有的参与推行农林生产责任制,有的参与三农建设和改革,有的参与公交企业和商业流通领域的改革,有的参与了思想战线上的拨乱反正,他们共同为建设福建、发展福建作出了新的贡献。改革开放当先锋,55名厂长经理呼叮“松绑放权”。山东南下干部汪建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福建二化担任厂党委书记兼厂长。由于亲身体会到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他迫切希望早日放权松绑。他的意见反映了企业负责人的共同心声,1984年3月下旬.他与三明钢铁厂、福建机器厂、厦门橡胶厂等55个国企厂长经理共同呼吁“松绑放权”,要求得到任命权、销售权、经济支配权,破除领导终身制、扩大厂长责任制等。此事得到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时任省委书记项南亲自指示《福建日报》全文刊登55名厂长经理的呼吁书,标题为《请给我们“松绑”》。这篇文章影响极大,这项改革呼声轰动全国,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开放粮食市场,建设副食品生产产基地。根据福建省委的统一部署,部分山东南下干部在改革开放期间积极投身各项改革之中,为此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参与制定调动实体经营企业参与活跃粮食市场、满足军需民用供给的政策,还提出了允许私人企业贩运粮食并减免粮食市场营业税、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保证全省粮食军需民用起了重要作用。又比如为解决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副食品消费越来越多,而猪禽蛋等副食品的商品量越来越少的矛盾,经过南平试点后,1985年部分山东南下干部参与了全省猪禽蛋菜副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生产基地的建设,使居民购买副食品时不仅花钱少,而且商品量集中.较好地解决了城镇副食品供应这个难题,结束了向外省讨肉吃的历史。拥军支前当模范。福建省支前办公室,是全国唯一设此机构的省份。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主持工作的部分人员为山东南下干部,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他们对国防战备建设等做了大量工作。驻闽三军部队拉练、两栖作战训练、登陆海岛训练及特殊生存训练,只要军队需要地方提供粮食、副食品、燃料及有关设备和人员,支前办公室均按照军队的要求及时足额到位,保证了军队训练的需要。他们还多方筹集资金,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及时解决了部队缺水、缺电、公路修建等问题,帮助部队加快了国防建设。另外,为了大力帮助部队发展生产,省支前办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制定了福建省支持部队发展生产、搞好副食品基地建设的14条优惠政策,并组织全省有关厅、局与部队师以上单位对口定点挂钩,起到很好效果。《解放军报》对福建省支前办的工作曾经做了大量报道.当时的支前办主任、山东南下干部张华被誉为“不穿军装的后勤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福建省“全国拥军支前模范省”光荣称号。
各项事业大发展,各类人才齐涌现。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起,全省各地认真贯彻“双百方针”。文化艺术出现了繁荣景象,促进福建文化、教育的大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为福建社会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些战线上的山东南下干部不少都是各基层有关部门负责人,他们一向兢兢业业,为福建的建设和发展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也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确实功不可没。
扎根福建,献了青春献终身。回首往事,山东南下干部无不豪情满怀;展望未来,山东南下干部个个信心百倍。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老了,总要逐步退到第二线、第三线,让中青年人顺利接班。目前山东南下干部都成为离休老同志。但他们离而不休,仍然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并为之发挥余热。不少老同志加入到关心下一代的队伍中,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好顾问。他们说:“随军南下来福建,只为革命作贡献。暮年尚有凌云志,继为四化谱新篇”;“山东好汉不言老,献了青春献终身。扎根八闽无怨言,献了终身献子孙”。
山东南下干部在福建做出了丰功伟绩.他们的后代继承优良传统,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又立新功。正如当年带领南下干部到福建的老首长、福建省委原书记伍洪祥题词:“齐鲁儿女入八闽辉煌业绩载史册。”
三、南下干部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
总结山东南下干部的优良传统,这就是:
1.保持坚定的信念,忠于党、忠于人民,做到革命信念永不动摇。当年我们这些山东青年就是在党的指引下才走上革命的道路,矢志不渝跟党走.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奔向哪里,为福建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牺牲和贡献。今后还要坚决遵循党的领导,从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永远跟着党走,紧密联系福建实际,加快海西建设步伐。
2.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征程中.我们所以能得到福建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就是由于我们在各条战线上与广大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山东南下干部大多数在中层和基层工作,他们默默无闻,始终任劳任怨,不计名利得失,扎实苦干,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树立了良好的思想作风。
3.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克己奉公、不谋私利。从参加革命队伍南下福建那天起.我们就牢记党的教导和人民的重托,始终做到不贪不占,不靠不要,刚直不阿,遵纪守法。这既是我们这支革命队伍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山东南下干部的传家宝。有了它,就可以得民心,为民爱;拒腐蚀,不变质。
总结山东南下干部精神,这就是:听党指挥,恪尽职守;胸怀坦荡,服从真理;艰苦奋斗,不畏艰险;顾全大局,任劳任怨;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我们要永远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作为南下干部后代、时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王美香同志在2011年10月22日福建省山东南下干部历史研究会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南下干部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历史名词被载入史册。然而,每一位山东南下干部都是一部情节丰富、耐人品读的历史书,他们身上那种不畏艰险、敢于献身、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品德,值得每一位南下干部的后代和八闽儿女学习与铭记。
传承革命传统,我们要学习南下干部忠于党、忠于人民,坚持革命信念永不动摇的精神。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永远跟党走的志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振兴、福建的腾飞紧密结合起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以优异的业绩奉献给党和祖国,奉献给福建人民!
传承革命传统,我们要学习南下干部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的精神。扎根福建、奋发向上、知难而进,在海西建设中施展才华,勇敢地挑起建设海西的重任。
传承革命传统.我们要学习南下干部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深入实践、勇于先行、争当先锋,抒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老前辈、无愧于山东和福建父老乡亲的光辉篇章。
四、结束语
2001年6月6日,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山东南下干部所致贺信写道:“山东南下干部扎根第二故乡,与福建人民风雨同舟,并肩战斗,无私地奉献出宝贵的青春年华.为福建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继续发扬耕耘不止、奋斗不息的优良传统.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山东南下福建干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革命经验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山东南下干部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而且要代代传承下去。”南下干部为我们后代树立起了一座丰碑、一面旗帜、一种精神。我们为山东南下干部在福建的解放和建设中取得丰功伟绩而感到无上荣光和自豪!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年。
2.山东省档案局编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本文作者福建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研究员,福建省山东南下干部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