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一分校挺进东北和校史研究(编著/郑德厚)

Chief 发表于 2018-01-22 11:29:42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简称“抗大一分校”),创建于1938年12月25日,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山东敌后办学7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培养了2.4万余名干部。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北渡渤海湾,进军东北,归属总校建制。

抗大一分校迁址示意图.png

(一)城市青年队的开办

1944年6月15日,第七期开学,学员共654名。该期经过一年多的军政训练,于1945年5月上旬在鲁中地区浦江一带毕业离校。不久,学校受领了开办城市青年队的任务。

1944年以后,各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已经露出了地平线。战争形势的发展,把搞好和加强城市工作的任务提到了重要日程。8月,山东分局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决定由分局城工部和抗大一分校合办一期城市青年队,其分工是城工部负责学员对象的审查、选调和毕业分配,抗大一分校负责教育训练工作。

这期城市青年队的学员,是地下党通过秘密交通线,从北平、上海、济南、青岛等城市选调的进步青年,其中济南的学生最多。文化程度多数为初中、高中,少数为大学;年龄18岁左右的占绝大多数,男生多于女生。学员在学习期间都改名换姓,不准谈真实姓名和家庭社会关系等情况,彼此只谈学习方面的问题。这是当时工作环境的要求。城工部事先向学员进行了教育,学员对此既无怨言,也不感到意外。

青年队的学员,由敌人统治下的城市来到抗日根据地的学校,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充满革命朝气。他们热情高,学习认真,文化生活开展得活跃。主要课程是学习党的有关城市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学习期间,教员和队干部的热情关心,耐心教育,以及他们身体力行的模范作用,与抗大一分校的其他教育融为一体,取得了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的效果,给这些城市青年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期青年队毕业后,由分局城工部接回分配工作。

(二)北渡渤海,归建总校

1944年7月,山东军区政治部发出通知,决定在8月份召开全区英模代表大会。学校根据通知精神,民主推选宋锡纯、杜平斋、赵立苍、郭绍仪为教育英雄,余兴华、张尊吾为文化学习模范,郭树科、徐国栋为工作模范,司东初为一等工作模范。8月13日,山东军区英模代表会议隆重召开。宋锡纯、赵立苍、郭绍仪、郭树科和徐国栋代表学校出席会议,受到军区首长的亲切接见。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接近最后胜利。敌人在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打击下,已日暮途穷。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胜利召开。在大会确立的“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鼓舞下,山东党政军民齐心协力,不失时机地奋力扩大根据地和人民武装。抗大一分校为适应大反攻的形势,根据党中央“使我军扩大一倍数倍”的指示,迅速将6个学员队扩大为3个大队,上干队继续开办。4月2日,在费县城内举行了第八期开学典礼,学员名额扩大了一倍,达到1200多名。这是学校七年来第一次在县城举行开学典礼。大家心情兴奋,典礼热烈隆重。曾国华、梁必业在会上讲话,要求学员为迎接抗战胜利而努力学习。开学典礼后立即对学员进行编队。9月3日,传来了日本国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人们欢喜若狂。全校在费县召开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会。15日,山东军区发布命令,学校除留下部分干部编入第十二步校外,其余干部、学员由参教处处长邸怀珍、政治处代主任徐洪才率领于近期开赴东北,归属抗大总校建制。

政委梁必业、团长曾国华分别于9、10月调山东军区分配工作。

11月1日,全校人员分乘机帆船和木船,在龙口和栾家口出发,北渡渤海湾。8日,全校人员安全抵达庄河。14日到安东(今丹东)。在这里全校人员听取了东满军区司令员肖华作的《关于东北及东满形势报告》,使大家对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了基本的了解。同志们兴奋地说:“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今天打到鸭绿江边,实现了驱除日寇于国土之东的愿望。”接着从安东出发,途经沈阳、抚顺,最后抵达吉林省通化市。此间,部分人员调至军、兵种部队工作,部分人员参加了地方政权建设。特务连调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1946年2月,何长工率领的抗大总校抵达通化后,奉命编成东北军政大学。抗大一分校立即归属总校建制,并编成东北军政大学第三支队。不久,学校转移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同山东带来的第八期学员先后毕业分配工作。至此,抗大一分校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七、编写校史,总结经验

(一)抗大一分校校史研究会的成立、

为弘扬抗大精神,促进四化建设,1986年6月成立了抗大一分校校史研究会筹备会,并做编写校史的各项准备工作。

1989年2月-23日在京西宾馆,成立了抗大一分校校史研究会。李培南当选为名誉会长,阎捷三当选为会长,刘建国、王德、欧阳平、裴宗澄为副会长。会后全国各地也先后成立了校史研究机构。对研究会的工作,阎将军明确提出:“我们是一群老红军、老八路,离休后,集体撰写抗大一分校校史,目的是为了弘扬抗大精神,宣传抗大光荣传统。我们这是在集体发挥余热。”随后,经多方面努力,《在敌后的抗大一分校》上册编撰成稿。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济南召开了审稿定稿会议,老同志重访学校旧址,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题写了《在敌后的抗大一分校》书名。

几易书稿后,上册终于定稿。中央军委领导听了汇报十分高兴,欣然命笔题词。刘华清的题词是:“以史为鉴,开拓未来”;张震的题词是:“继承发扬抗大优良传统,加强军队全面建设”。迟浩田为该书作序,明确指出:“它的出版将给我们提出一本坚信共产党的领导、坚信社会主义信念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将给人们以振奋、鼓舞和启迪的精神力量。”《在敌后的抗大一分校》上册于1993年12月,赶在抗大一分校成立55周年时出版发行。上册出版时,时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根据阎将军的建议,特举行了首发式,时任国防部长的迟浩田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仪式,《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媒体作了报道。经过大家的努力,又于1994年、1995年和1998年相继出版了中册、下册和续集,历时10个春秋圆满地完成了编撰任务。

(二)历史的基本总结

抗大一分校7年多的历史,是一部敌后办学的成功史。它为党培养了2.4万多名干部,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也为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一大批大智大勇、赤胆忠心的中高级干部。在抗大一分校工作和学习,后来成长为共和国将军的有88位,其中上将有5位,他们是周纯全、韦国清、杨得志、迟浩田、杨德中;中将20位,他们是曾国华、梁必业、孙继先、聂凤智、刘浩天、杜义德、张仁初、何德全、邓逸凡、田震环、朱光、许乐夫、向孝书、刘立封、张明、林虎、侯书军、徐春阳、钱抵千、高克;少将有张雄、阎捷三、欧阳平、王德、裴宗澄等63名。在全国和省、市、自治区担任领导职务的有何长工、黄欧东、铁瑛、苏钢、张再旺、白介夫、官俊亭、张玉华等。还有著名作家白刃、曲波、刘知侠;词作家沙虹;曲作家王久鸣、吴白桦;摄影家柳成行;高级记者吴化学、孔迈、阎吾、于冠西;战斗英雄张积慧、高月明等。

敌后办学的成功,是我国军事教育史上的伟大创举。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评价,概括起来,主要有:

1.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毛主席制定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这是抗大一分校办校的根本,办校的方向。各级领导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进行宣传,从而使全体人员不断加深对这一方针的理解,并结合斗争实际认真加以贯彻落实,才把抗大一分校办成了颇有名气的、培养合格军队干部的学校。实践证明,这个教育方针是十分正确的。

2.“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抗大一分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当时的教育对象,既有从部队选拔的基层干部,又有奔向革命的广大知识青年,他们富有一定的革命热情和工作经验,但缺乏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为了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世界观,学校通过政治教育,和参加各种实际的斗争锻炼,首先使其成为优秀的抗日战士,继而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3.培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校风

学校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常抓不懈。通过思想教育和自觉养成,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紧紧地团结成一个战斗集体,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军地之间,情同手足,亲密无间。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坚定乐观,朝气蓬勃。学校一直把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革命传统,作为考验教职员工的重要标准。学校不断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要求全体人员具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战斗到底。抗大一分校在大青山突围等多次战斗中,不少同志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业绩永留青史。

4.建设坚强有力的各级领导班子,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建校之初,党中央,中央军委就选调了久经斗争考验,具有作战经验又有办学经验的同志但任学校的领导。学校也把一大批理论修养较好、领导水平较高的优秀干部配备在教学第一线和各级领导岗位上。这些同志胜任工作,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校建设的带头人,深受教职员工的拥戴。

5.认真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学校要求政治教育,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去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学校经常进行形势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学员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斗争中的和自己头脑中的各种问题。军事技能教育从部队需要出发,贯彻战教一致、以战教战的原则,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收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学中实行少而精,采用启发式的群众自我教育方法,生动活泼,卓有成效,深受欢迎。

6.认真贯彻“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的敌后教育原则

正确处理教学与战斗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非战斗时,一切服从教学,以教学为中心;在战斗时,一切服从战斗,以战斗为中心。学校又以战场为课堂,一方面学习战争中的新鲜经验,一方面把作战所需要的各种军事技能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7.始终不渝地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学校培养了一支政治坚强、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员队伍。建校之初,教员奇缺。学校一方面从上级请调,一方面从全校人员中选择军政素质好的干部,设班培养;以后又从本校的毕业学员中和曾受过日本、友军军校训练的干部中陆续选调。学校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使教员处处感到温暖,更加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教员不辞劳苦、循循善诱的工作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

8.政治工作坚强有力,充分体现了生命线的作用

学校十分注意各级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在战斗中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在生活上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带领广大群众完成了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学校注意加强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在建校之初就选调优秀的同志进行培训,使政工干部队伍不断得到充实。政工干部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深入实际、耐心疏导、富于牺牲的精神,受到人们的称赞。政治工作围绕中心任务,适时开展各种有教育意义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活动,表现了政工人员丰富的创造力。

9.在完成教育训练任务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宣传队、工作队和战斗队的任务

这是我军宗旨和学校所处的斗争环境决定的。从全局讲,只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鱼水相依才能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从局部讲,只有把群众工作做好了,才能争得较好的办学环境。为完成战斗队的任务,学校实行军事化,随时进行战斗。在完成宣传队和工作队任务方面,文工团和民工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10.后勤工作保证了教学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在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学校主要依靠根据地人民的支持,同时组织全体人员开展大生产运动,尽量减轻群众的负担。后勤人员千方百计筹措物资,以有限财力物力,保障教育训练及各项工作得以正常进行。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种群策群力、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战胜困难的无价之宝。


你的回应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