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战热潮激荡
发源于沂源境内的鲁山和艾山的沂河,浩浩荡荡,汹涌奔腾,一路流经沂水南下,至一代名相诸葛亮的故里阳都古城,即沂南县孙家黄疃村北,汇入一股史称“桑泉水”的支流。沂河水因此更加凶猛、湍急和不驯服;每逢夏季雨水较多的时候,沂河水、桑泉水在此交汇处便决口泛滥,使袁家口子以南30余村的上万亩良田遭受水灾。逆这条支流而上,蜿蜒曲折,九曲十八弯至源头蒙山之阴的聚粮山、青山,几近300里。据《水经注》:桑泉水上源之一叟崮水,俗称汶水;宋元以来,遂通称桑泉水全流为汶水,今名东汶河。源出山东蒙阴县西,东南流经县南,至沂南县南入沂河。
千百年来,滔滔沂河、汶河从大山深处流来,在这片古朴的土地上,一步三回头,九曲十八弯,造化出三河六岸的方方绿洲和片片平原。有道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是这碧绿河水、巍巍青山,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滋润培育着两岸的肥田沃野,使此地年年岁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以其博大坦荡的胸怀容纳、庇护着这一域的黎民百姓,使之养成了勤劳善良、坚韧勇敢、朴实厚道的品格和秉性,并且还孕肓了这里古老而灿烂的阳都文化,造就了多少英雄豪杰和一代代风流人物。在汶河左岸下游、岸堤村附近一个叫北寨的小村庄里,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汉墓中发掘出的42块汉画像石,曾因代表了整个汉代绘画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而被写进了中国历史教科书,当时在史学界的轰动程度几乎赶上了后来出土的安阳甲骨文和西安兵马俑。就连考古大师郭沫若亦曾叹为观止。由此足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先人的智慧才华与创造精神。在汶河、沂河的交汇处右岸,1800年前的阳都故城遗址至今犹在;在沂河岸边的田地里,具有典型特色的汉代断砖、碎瓦、陶片到处可见,俯拾皆是。这就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蜀国丞相诸葛亮的故里。一代智慧圣人靠喝沂河水吃蒙山粮,在沂蒙山的怀抱里度过他的童年……钟灵毓秀的沂蒙山汶河水,在千古岁月中铸成了历代叹为观止的灵异;在物换星移中造就了人人击掌赞叹的神奇……
一片青山一溪绿水,对生活在此地的芸芸众生情有独钟。而栖居于此地的黎民百姓对汶河也有着深情眷恋和强烈依赖。仅从汶河两岸那些村庄的名字上,就可以窥见他们对汶河的依恋程度。在汶河中上游岸边,有岸堤村,依汶村,孙祖村,代庄村;在中下游,有南沿汶,北沿汶村,一溜河阳村;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依汶,不就是依托汶河而居、依靠汶河而生存吗?沿汶,不就是沿着汶河而栖、建村于汶河边沿上吗!至于岸堤,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江河湖海等水边陆地上建筑的堤坝;而在这里,它还有着另一层意思,即还是一个村庄的名称。
像岸堤、马牧池等村作为一个普通平常的山乡村镇,坐落于沂蒙山腹地的深山沟里,“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名不见经传,亦不见于口碑流传,经年累月默默无闻,除了历史悠久、村落大一些之外,其他本无什么可说道之处。然而,岁月悠悠,沧桑变迁。而岸堤就是随着边区省委和干校的到来从而名声大振的。
1938年6月中旬,边区省委机关和四支队在泰安南上庄决定兵分两路,由郭洪涛率一部南下滕峄地区,以四支队政委林浩、支队政治部主任周赤萍率一部,南下沂蒙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至费县仲村召开七七事变纪念大会以后,该决定方才付诸实施。林浩所率部队很快到达蒙阴县的坦埠、旧寨、沂水县的岸堤一带,并与第三支队廖容标、姚仲明带来的一个团会师。林浩等率部来此后,很快确定岸堤作为边区省委的落脚点。
林浩率部所踏上的土地,是一片英雄、光荣的土地。她北依沂山、鲁山,南至临滋公路,东跨沂河,西接新泰莱芜,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反抗反动统治和外敌侵略,前赴后继,进行了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沂蒙地区一些进步青年在外出读书时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教育,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沂水县下胡同峪村的李清漪、李清潍兄弟,沂水九区垛庄(今属蒙阴县)的刘晓浦、刘一梦叔侄,沂水县门家庵子村(今属沂南县苏村镇)的刘鸣銮,沂水城里的王敬斋(后叛党)等,先后分别在青岛、上海、淄博等地参加了党、团组织。1926年后,他们先后回到家乡传播共产主义,发展党员。1927年春,中国共产党沂水支部建立。党的组织一经建立,就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后,沂蒙地区有些在外地和国民革命军中的共产党员,遵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陆续回到家乡,增强了党在基层的领导力量。沂蒙地区的党组织曾一度迅速发展,群众斗争也一度比较活跃。
七七事变发生以后,沂蒙地区的党组织和散处各地的党员,积极响应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号召,恢复发展党的组织;组织抗敌后援会、抗日救亡协会,宣传党的全面抗战的路线;放手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带领群众,共同投入抗战的洪流。沂水西北乡成立了“抗日救亡协会”,小诸葛村共产党员袁子扬任主任,陈梯山任副主任。垛庄村爱国青年刘增浩,从临沂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垛庄、泉桥、西师古庄等村进行抗日救国活动。争取了垛庄乡乡长刘立泉、副乡长刘长年、文书戴滋园和部分乡丁,把垛庄周围几个村的枪支集中起来,在刘增浩家中召开会议,成立了联庄会。声明其宗旨是抗日救国保卫家乡,维护社会治安。联庄会一成立,就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汉奸王立庆部曾企图占领垛庄,被刘增浩率联庄会打退。后将这支武装改名为“抗日救国联合会”,刘增浩任会长,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沂水县的共产党员、爱国青年邱也民、李道德、李贵德、秦昆等也行动起来,深入农村,宣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沂水城里及其附近村的爱国知识分子李贯一、武克潜、刘邑周,基于爱国热情,发动组织了沂水县“抗敌后援会”,募集了大量款项寄往抗日前线。沂水西北部的共产党员李洪标、李贵德、李道德、耿启明、王翰卿、孔楚白、李桂五,在埠前村自动成立了中共沂水县临时县委,李贵德为主要负责人。确定以埠前村为中心,分片负责,联络失掉联系的党员,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酝酿成立抗日武装。费县党组织也在尚明等人的发动下,在80余村庄建立了临费边抗日联庄会;等等。
1937年12月下旬,中共山东省委负责人在泰安接见了被释放出狱的李仲林、邵德孚;确定派李仲林、邵德孚去沂水、莒县、临沂等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恢复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武装。1938年1月初,李、邵二人到沂水,与失掉组织关系的部分党员取得联系,听取了他们几年来在与上级党组织失掉联系的情况下继续坚持斗争的情况,传达了目前抗战形势和省委的部署;并给他们恢复了组织关系,要求大家联合各地战前党员和爱国青年建立抗日武装。此时,在济南乡村师范学校入党的宋焕臣也回到家乡悦庄、埠村一带开展抗日活动,不久便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游击队。2月,沂水五区朱家里庄(今属沂南县依汶镇)战前党员杨萌田找到邵德孚和李仲林,恢复了组织关系。又和五区(依汶)乡农学校代理校长朱亦皆、十区乡农学校代理校长朱遂初以及朱寿年等一起,在朱家里庄村东的崖子崮回龙寺拉起一支抗日队伍。2月中旬,省委发出指示,从莒县、沂水两县抗日武装中各抽调200人,组成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六大队。3月下旬,第四支队六大队在沂水公家疃成立。沂水县女知识青年于烈、刘浩、邵英、毛洪、孙涛、王卓、董玉桂等踊跃参加六大队,成为当地女青年参加革命的带头人。
林浩率部来到坦埠不久,沂水九区垛庄刘氏大家族“燕翼堂”的爱国青年、著名烈士刘晓浦之侄刘增浩率李先候等四人即来到坦埠,主动找第四支队联系抗日救亡等工作事宜。原来,早在一年前,刘增浩就在垛庄、泉桥、西师古庄等地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抗日救国、保卫家乡、维持社会治安的“联庄会”。而今,当他们听说坦埠驻有八路军时,刘增浩即带领李先候等四人前去联系。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周赤萍、供给部长马馥塘出面接洽。马馥塘说他认识刘增浩的叔伯哥哥刘一梦,也听说过著名烈士刘晓浦的事迹。周赤萍、马馥塘二人代表边区省委和第四支队对烈士的全家表示慰问。同时,要他们回去认真发动群众,组织青年,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并说队伍很快就会到垛庄的。不久,第四支队派第一团在团长徐化鲁带领下先行到达垛庄。一团政治部主任杨纯(女)同垛庄抗日救国联庄会内的共产党员们接洽了组织关系,其中有戴子元、刘滋泉(刘晓浦之侄)、刘露泉(烈士刘晓浦之子)、刘增浩等。在杨纯的帮助下,垛庄抗日救国联庄会建立了共产党支部。从此,垛庄抗日联庄会便在杨纯指导下开展工作,正式成为边区省委领导的一支地方武装。
在沂水九区驻地岸堤镇,在八路军第四支队联络员李慧(女)的教育争取下,素有爱国热情的国民党沂水九区副区长马月如认识到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和希望,只有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所以,他毅然决定摆脱国民党旧政府的束缚,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跻身于抗日队伍之行列。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抗日救国”的号召,坚决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马月如利用自己在当地的声望,积极宣传抗战,组织抗日救亡活动。他和刘醒吾在九区利用联庄会组织起近千余人的自卫团并拉到岸堤,自愿加入第四支队抗日。第四支队司令员兼第四团团长廖容标和第四团政委姚仲明亲切接见了他,勉励马月如为抗日救国继续作贡献。
两个月后,郭洪涛率南下部队北返到达岸堤村,与前来迎接的林浩、廖容标所率部队会合。山村里骤然增添了几千人马,使沉寂多年的岸堤村顿时热闹起来。人喊马嘶声、欢歌笑语声从村里一阵阵传出。人来人往,俱行色匆匆,忙忙碌碌,一派紧张繁忙、活泼有序的景象。随着边区省委不断派出工作人员到附近村庄开展工作,这种抗日救亡的气氛逐渐向四周村庄蔓延辐射,使汶河两岸大大小小的村庄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朴实厚道的沂蒙山人开始觉醒,开始扬眉吐气;古老偏僻的山川大地也随之焕发了勃勃生机。第四支队半年来两度分兵,转战南北;而今在岸堤扎下营盘,开始着手创建鲁中抗日根据地。
1938年9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在岸堤召开会议,研究开辟沂蒙山抗日根据地的问题。认为沂蒙山区地处山东腹地,是山东省的战略中心地带,有着创建抗日根据地、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有利条件。沂蒙山区以蒙山为中心,南至鲁南抱犊崮山区,北接沂(山)鲁(山)山区至胶济铁路,东至沂河,西至津浦铁路。境内有泰山、沂山、蒙山、鲁山等。这些山脉连绵起伏,峰峦叠嶂,地势险要;沂河、汶河纵横交错贯穿其间。在地理位置上,向南可以连接抱犊崮山区,向西可以控制津浦铁路,向北可以控制胶济铁路,是一个理想的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要地;鲁中广大农村被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控制着;另外,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三区督察专员张里元及当地的一些社会名流士绅保持着较好的统战关系。战略意义是重大的。9月下旬,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紧接着在岸堤村南油坊召开了县委书记联席会议;清河、泰西、鲁东南特委书记及鲁中区蒙阴县委书记苏杰、沂水县委书记刘建中、新泰县委书记董琰等参加了会议。9月26日,省委书记郭洪涛作了题为《目前战争形势及我们的当前任务》的报告,会议认为,沂蒙山区党的工作基础好,地势险要,有利于坚持游击战争,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坚持山东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基地。因此,省委进一步确定了在沂蒙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方针。此时,还在延安的黎玉同志正在那里选调赴山东工作的干部。实际上,选调干部工作从1938年4月就已经开始了。黎玉赴延安搬兵,党中央、毛泽东决定派一批干部到山东。对于领导山东军事工作的负责人,黎玉打算请担任过红军第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来担任,后赴武汉同周恩来协商,因罗炳辉另有重任,中共中央就改派了张经武。8月,奔赴山东工作的干部抽调出来,其中有一部分红军干部、一部分原白区工作干部,大多数是抗大、陕北公学毕业的学员,共200多人。这批干部,除黎玉、张经武外,知道名字的还有:江华、胡奇才、徐斌洲、徐元泉、华楠、宋登华、高锐、鲍奇辰、高峻、马千里、徐忻、肖松圃、李林、华山、童邱龙、靳怀刚、杜前、洪林、吴克华、吴仲廉、刘海涛、梁海波、王凤麟、林元超、袁健、王涛、杨心培等等。赴山东干部队在黎玉、张经武率领下,于1938年8月21日离开延安向山东迸发。1938年11月6日到达边区省委驻地岸堤,受到边区省委机关和干校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边区省委进驻岸堤后,在注重民主政权建设和开展群众工作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党的宣传文化教育工作。为了进一步做好抗战的宣传教育工作,活跃抗日根据地的文化生活,各级党委逐步建立健全了宣传机构,形成了从边区省委、区党委到地委、县委的宣传文化系统。1938年9月,边区省委从干校第二期学员中选拔了一部分为骨干,在岸堤成立了八路军山东战地服务团。该服务团曾多次到岸堤周围村庄和驻苏村的友军部队演出,积极开展文化宣传活动。1939年6月,日军大“扫荡”后该服务团与山东鲁迅艺术学校合并为王绍洛任大队长、李薇冬任指导员的鲁迅宣传大队。
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边区省委还于1938年11月在岸堤西北的白佛寺创办了省委党校(开始叫党员训练班),郭洪涛兼任校长,干校政治处主任潘维周负责具体工作;教职员有陈侠、孙彭等。党校对外称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分校。学习时间为两个月。边区省委改为山东分局并迁至沂水王庄,党校亦移至沂水县王庄附近的夏蔚村。该校共办五期,培训学员1000余人。1940年10月鲁中区党委成立后,改称鲁中区党委党校。山东分局于1940年2月在临费沂边联县青驼寺东部的王家圈村创办了山东分局高级党校。1938年12月,边区省委在岸堤作出了抽调干部南下、成立陇海游击支队、开辟苏皖边区的决定。任命干校政治处主任钟辉为陇海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干校副校长梁海波为副司令员,干校组织科科长李浩然为政治部主任。1938年12月9日,钟辉、梁海波、李浩然、谢锡玉(岸堤干校第二期大队长)一行21人奉命从岸堤出发,到邳北整顿和发展抗日武装,创建苏皖边区抗日根据地。他们途经费县、苍山到达邳县铁佛寺,与地方党负责人栗培元、冷启英、刘杰三、王仁东取得了联系;12月21日到达邳县许楼村;建立了陇海游击支队。从此,鲁南苏北地区诞生了第一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抗日武装部队。
同月,为了加强对山东各地武装起义部队的领导和政权建设、群众工作,中共中央根据抗战形势的发展变化,决定成立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1938年12月8日,边区省委在岸堤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郭洪涛、张经武、黎玉为委员;郭洪涛任书记,程照轩任组织部长,孙陶林任宣传部长,郭子化任统战部长,刘居英任社会部长。12月16日,山东分局由岸堤迁往沂水四区王庄。l2月27日,八路军山东纵队在王庄宣布成立,张经武任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江华任政治部主任,王彬任参谋长。山东纵队统一领导山东各抗日起义部队。八路军山东纵队的成立,标志着山东人民起义武装已由若干分散的游击队成为在战略上统一指挥的游击兵团,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1939年6月,因日军扫荡,山东分局等机关又迁回岸堤一带,长时间住在岸堤、孙祖、青驼寺等村庄。7月,在青驼寺成立了以林浩为书记的第一区党委。及至1939年10月11日至17日,中共山东第一区党委在岸堤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泰山、鲁南等五个特委、第一纵队随营学校以及沂水、蒙阴等直属县的代表110多人。会议首先由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致开幕词,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作工作报告;第一纵队政委朱瑞作反顽斗争问题的报告;林浩、张经武分别在会上讲话。会议选举并批准了一区党委领导成员;选举徐向前、朱瑞、郭洪涛、张经武、黎玉等20多位同志为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下旬,各区党委、第一一五师、山东纵队选出的代表相继到岸堤集合;由郭洪涛、张经武率领从南沂蒙牛王庙村(今沂南县马牧池乡牛王庙村)启程赴延安。后因七大延期召开,多数代表留延安学习和工作,郭洪涛亦留延安。山东分局由朱瑞代理书记。不久,中共中央决定朱瑞任山东分局书记。
在边区省委和第四支队的领导下,岸堤一带的抗日救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岸堤一度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中枢所在地,成为山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岸堤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延安”。
(二)扎根东汶河畔
边区省委进驻东汶河岸边的岸堤村,为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干校的扩大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随着创建措施的逐步落实和根据地的日渐扩大,边区省委和干校在东汶河畔扎下了根。鲁中抗日根据地创建之初,部队仅有三个团5000多人。为了进一步加强军事力量,开辟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边区省委继调廖容标、姚仲明率领的第三支队一个团到鲁中后,于1938年10月又调驻清河的八路军山东第三支队第八团到鲁中。该团在团长程绪润的率领下,南越胶济铁路进入鲁中,与前期进入鲁中的廖容标、姚仲明部合编为第四支队第四团,廖容标兼任团长,姚仲明任政委。11月,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全军4000余人在司令员马宝三、政委张文通率领下分批南下陆续抵达沂鲁山区。
为了团结各方面人士共同抗战,边区省委认真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积极团结驻鲁中的国民党第六十九军石友三部合作抗日。郭洪涛等多次到石友三驻地,与石交换对山东抗日局势的看法,探讨共同抗日的途径和方法。在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石友三部抗日情绪高昂,多次和八路军协同作战,打击日伪军。7月,边区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对石友三继续采取争取方针的指示》,通过张友渔,建议石友三在新泰县龙廷召开了山东军政人员会议。山东境内的各党派及其军队领导人或代表百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达成口头协议:各部队必须团结抗战,不得互相磨擦,不得互相瓦解部队,不得向友军防地扩张地盘等;并成立了联合参谋部和民运指挥部。会议期间,山东八路军代表还单独与石友三达成协议,八路军供给石友三部粮食,石友三部支持八路军第四支队在鲁中的活动。这次会议,争取了石友三,团结了一些地方实力派和民主人士,孤立了山东境内最大的国民党顽固派沈鸿烈和秦启荣。中共中央对与石友三的统战工作非常重视。毛泽东曾亲笔致信石友三,赞扬石友三决心留在敌后抗战的行为,表达了中共同其合作抗日的真诚愿望。9月7日,毛泽东、刘少奇等就与石友三共同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问题致电郭洪涛,指示要根据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敌后战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石友三商定共同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纲领,逐渐恢复鲁中南的秩序。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边区省委进一步采取了积极步骤和措施,对石友三部的统战工作取得了成效,产生了积极作用。石友三在一段时间内在山东敌后坚持抗战,为遏制山东顽固派的力量,挫败顽固派的阴谋,发展抗日进步力量,创建鲁中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为了坚持鲁南地区的抗日斗争,边区省委和鲁南党组织坚持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国民党山东省第三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张里元等地方实力派的合作抗日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1938年6月到12月,边区省委曾三次派党员干部到张里元部工作。第一次是在1938年夏天。第四支队一部在郭洪涛等率领下,抵达鲁南,试图与张里元共同建立抗日根据地。因张里元态度暖昧,未能达成协议。尽管如此,边区省委为了团结张里元共同抗日,还是将我党早期在鲁南地区创建的抗日义勇第一总队在不改变建制不变更人员的情况下,改称张里元的番号,成为他的直辖第四团。与此同时,边区省委还公开派中共党员刘其人、戴维珍和张恺(女)到张里元的嫡系部队保安二旅工作。1938年11月,边区省委又派去了第二批干部:张锡荣(张力平)、翟盛棠、韩绥瑗、狄井芗。这批干部到达张里元部驻地费县上冶后,张里远很快把他们分配到政治部工作,狄井芗还担任了组训科科长职务。这时期,张里元的政治态度还比较进步,也愿意抗战。他在接见狄井芗等人时说:“大家来了很好,我表示欢迎;这里不仅缺下级干部,而且缺中级干部。只要大家愿意做,能够吃苦,咱们就干!可是目前财经困难,这儿从我到兵,每天都是四分钱的菜金。除此之外,一个子儿也没有。只要咱们能吃苦,就一定能坚持抗战,一直到战争终结。就是别人不抗,咱们自个儿也是要抗战到底的!暂且在政治部吧,把它建立起来,再分配其他工作。”狄井芗他们也当即表示:一定能吃苦耐劳,团结抗日,坚持到底。
狄井芗,原名狄景襄;曾用名狄于青、狄之桐,山东曲阜县人,1936年秋在省立高级中学参加“民先”组织。1938年6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4日的《大众日报》在第四版上刊登了一篇署名“执桐”的文章,专门描述这批干部到费县上冶的事情经过。现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寄自上冶
将近半年的别离,你们将很愿意知道我的消息吧111月8日,我别了你们!别了岸堤!别了两个月来熟悉的一切景物!别了我们伟大的母校!兴奋地踏上了征途!
也许,你们还记得,在清早出发的时候,我脆弱地感染了一些别离情绪。尤其在喝了几杯酒后,还说了一些豪爽的话!朋友!现在想来,那是怎样可笑的行为啊!当我自己临走前,我也恐怕会再陷入那样情绪;然而,朋友!我终生克服了自己脆弱的感情,兴奋地离去了你们,兴奋地走上路途,兴奋地到了目的地!朋友!向我祝福吧!我终于还是一个英勇的孩子啊!
离开岸堤十几里后,我们走错路了,走进旷无人迹的荒山中,看不见一个人,也找不到一条路。于是,我们有些受窘了!然而,朋友!两个月的教育,使我们知道怎样的斗争了!于是,我们战胜了一切,爬了一座山又一座山,终于找到了大路……所谓大路,也是崎岖的山路。下午,离王庄十几里的时候,天黑了。在月色下走着,唱着,听着山谷的回音,我们该是怎样地兴奋啊!晚间,就在王庄的一家窄小然而整洁的客店住下,吃了白面条和炒鸡子后,便是一夜熟睡。第二天,起来后,天已经大亮!到庄外散步,走着,唱着“流亡三部曲”,凄凉和兴奋相伴合的声音,扰乱着我们自己!
回到店里,早饭是豆腐面卷……朋友!这真是不可多得的“口福”……吃过早饭,又出发!
就是在这一天的下午,到了费县上冶……我们的目的地。当时,因为张专员(张里元)身体不舒服,我们暂住在酒店里。第二天,蒙张专员接见,一切很好。他说:“大家来了很好,这里不仅缺下级干部,而且缺中级干部。只要大家愿意做,能够吃苦,咱们就干!可是,这儿自我至兵,都是每天四分莱钱,一个子儿也没有的。你们能吃苦,咱们就抗战到底,一直到战争终结!就是别人不抗,咱们自个也是要抗战到底的!暂且在政治部吧!把它建立起来,再分配其他工作……”
于是我们就在政治部了!
因为内部秩序尚不能立刻建立起来,所以整日闲着。不久我们就在地方上发动民众。
朋友!你们向我祝福吧!我们的动员工作是非常成功啊!我和同来的一位及别的几位同志,同时分到四个庄中,先是组织儿童,以后就与村中领袖、塾师等,弄得感情甚笃。他们请我们吃过一顿饭,而且非常诚挚。最近几天,简直要与我们拜把兄弟了!主要的,由于几天的工作努力,已在他们的心目中建立起信仰。无论说什么,他们都认为对。别的庄,压根儿召集不起来,可是,在我们这里,老头儿、老太婆、少妇们,一聚就很多!朋友!第一次工作的结果,获得意外成功,我们该是怎样兴奋和增强对于工作前途的信心啊!
政治部终于改组了,请六十九军政治部张克辛先生为主任。同时,因为我们的部队已改为暂编第二军,政治部也要扩大,于是展开一个新的工作局面。张主任是坚决地站在统一战线的立场上进行工作的。现在我们的政治部里,所贴的新标语,完全和我们岸堤的一样!于是,唤起我们过去熟悉的亲切的记忆……
我们的工作是派定在组训科,事情相当忙。而且,又是政治工作制度刚才建立,将来的困难,自然是免不了的。朋友!你们放心吧!我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去进行工作……
1938年11月30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成立后,于1939年1月又派童陆生同志去张里元部任副司令员;还派了张克辛、曹光彬同志,分别担任政治部主任和宣传科副科长。当时政治部下设组训、宣传、民运和总务四个科;除总务科之外,都是共产党的干部任实职。因此,张里元的政治部基本上由共产党所掌握。
在实施创建、建设鲁中抗日根据地方面,边区省委从四支队抽调了数十名干部到地方工作;干校也调出部分干部加强地方党组织领导。从8月底开始至年底,鲁中区先后建立健全了蒙阴、沂水、新泰、莱芜、泗水、费县、淄川、博山等县的党组织;所辖地区的区委、村支部以及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自卫团等群众抗日团体也相继建立。为了创造经验,指导全省的建党建政工作,省委直接领导了鲁中各县的工作,派出大批干部、到沂水、蒙阴、临费边等县任职。
接着,边区省委将蒙阴、沂水确定为直属县,建立了沂水、蒙阴县委,直接领导了这两个县的党的工作,并派出人员大力协助开展地方工作。1938年8月,中共沂水县委恢复,边区省委派岸堤干校生活指导部主任刘建中担任沂水县委书记。刘建中来沂水前,邵德孚去岸堤。刘建中和邵德孚就组建沂水县委人选问题请示了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和省委组织部长程照轩。郭洪涛提议沂水县委暂由刘建中、邵德孚、王翰卿三人组成;刘建中任县委书记,邵德孚任统战部长,王翰卿任组织部长。10月,边区省委派干校一期学员、在五区动委会工作的王照华任沂水县委青年部长,杨刚(张经武同志的爱人)任妇女部长。中共沂水县委进一步健全。在沂水,除了第七区外,建立了9个区委;推动建立了沂水县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和地方武装。在边区省委的直接领导下,沂水、蒙阴等先后成立了职工抗日联合会、妇救会、农救会及农民自卫团等各抗日群众团体。至年底,沂水、蒙阴等县先后成立了职工抗日联合会、妇救会、农救会及农民自卫团等各抗日群众团体。至年底,沂水全县农救会员达10万余人,自卫团发展到4万余人。沂水九区的妇女工作十分活跃,第九区区政府和所辖的4个乡都配备了女区长、女乡长,相继涌现出了段大娘(张新民)、彭大娘(杨振兰)、韩大娘(谢德甫)、于大娘(王换于)、李大娘(吴刚)等著名拥军模范。她们的事迹在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传遍四方,远近闻名。中共蒙阴县委建立了5个分区委,并在县、区建立动委会;县成立独立营,各区成立农民自卫团和各种群众抗战团体。沂水、蒙阴两县的抗战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工作十分活跃。
边区省委还将沂水九区等划为省委直属区,直接派干部到沂水四区、九区担任领导职务。九区位于沂水西南部,辖岸堤、塘子、垛庄、崖子四个乡,区公所驻地设在岸堤村。在这里,边区省委直接领导了沂水九区区委及九区民主政府、动委会。孙陶林兼任区动委会主任,刘希伊为副主任,委员还有干校二期学员刘萍(女)等人。8月25日,由边区省委组织部科长宋子成主持,中共九区区委在岸堤成立。边区省委派干校二期学员、战前老党员彭瑞林任书记,刘增浩任组织委员,张子升任宣传委员,干校二期学员牟景途任军事委员,张林夫、刘萍(女)、李慧(女)分别负责青年、妇女工作。
同月,郭洪涛到岸堤,鞍马劳顿尚末恢复,当即在省委驻地光裕堂召见了进步人士马月如,与之商谈建立民主政权问题。
马月如,沂水九区兴旺庄人氏,当时为国民党沂水九区副区长,著名开明士绅。抗战开始不久,在八路军第四支队联络员李慧的教育争取下,素有爱国热情的马月如毅然摆脱旧政府的束缚,在九区组织起千余人的农民自卫团,自愿加入八路军第四支队参加抗日斗争。从此,马月如踏上了革命道路。
而今,共产党的边区省委书记向他开诚布公地征求意见,并且恭敬有加,使马月如深受感动。他欣然接受了郭洪涛的意见,从而积极地参加抗日民主政权的组建工作。经过充分酝酿协商,边区省委于8月底直接召集了各界群众代表会议。马月如作为开明士绅,受到了与会各界人士的一致拥戴,被选为沂水九区抗日民主政府区长。从此,沂水县第一个区级抗日民主政府宣告成立。几个月后创刊的《大众日报》曾报道说:九区的区政委员会,在民主方式下由九区民众选举了出来,大家都异常拥护他们。
干校来到岸堤,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校舍、招生以及给养供给等;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干校第二期的招生和如期开学。马月如得知这一情况,马上与孙陶林校长联系,共同研究解决办法。马月如仔细考虑后认为岸堤村空闲房屋不多,只有坐落在汶河边上的面积15亩、房屋数十间的南庙旧址,尚可容纳干校办学。但当时一部分庙房被改做小学校舍,一部分庙房被废弃。马月如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多方奔走协商,在士绅和群众中间斡旋游说,终于使各方面都接受了把南庙旧址改为干校校舍的意见。马月如又发动群众义务出工整修已废弃的庙房,使学校院落焕然一新。干校及时搬进了宽敞的校舍。接着马月如又为干校多方筹集钱粮,使干校二期如期开学。在以后的岁月里,马月如和九区人民大力支持、帮助干校办学,干校的后勤供应有了根本保障,学员的生活有了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