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苏鲁边境的峄、滕、铜、邳地区,是联结华中、山东两大解放区的战略要地。富有革命传统的峄、滕、铜、邳地区人民,对于抗日战争这场中华民族在近百年无数次反帝斗争中,第一次完全取得胜利的伟大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峄、滕、铜、邳地区的人民子弟兵一一五师运河支队以自身坚持抗战的胜利实践,丰富了全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内容,也为山东人民抗日斗争史册,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作为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她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始终坚持战斗在战略要地徐州东北地区,开辟和保卫了由华中通往延安的交通线,成为联结山东八路军和华中新四军两大主力部队的一个枢纽。她在徐州、枣庄日军频繁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四处威胁的严酷环境中,不避艰险,百折不挠,同日军进行了数百次的战斗。以弱小的兵力,对付十倍、二十倍于我而又装备精良、训练良好、凶暴残忍的日本法西斯侵略军,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有效地牵制了敌人,出色地完成了在峄、滕、铜、邳地区异常尖锐复杂的三角斗争中坚持我党全面抗战路线的重任。她维系了峄、滕、铜、邳人民对抗战前途的信心和希望,成为一把插进敌人心脏的尖刀。运河支队的抗日斗争史绩,又一次体现了抗日战争这场人民战争的正义性及其伟大意义。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气慨。她的功绩曾受到当时山东和新四军的领导人罗荣桓、陈毅同志的肯定和赞扬。她的事绩在峄、滕,铜、邳地区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在党的领导下,峄,滕、铜、邳地区人民和运河支队抗日斗争的胜利,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战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峄、滕、铜、邳人民辉煌胜利,光耀史册,为峄、滕、铜、邳地区抗战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运河支队坚持抗战直至最后胜利,其斗争经验及其教训是极为丰富的。综观运河支队全部抗日历史,她之所以能够在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坚持到抗战的最后胜利,主要原因就在于牢牢坚持了党的领导,正确执行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注意抓紧部队的自身建设。现就这三个主要方面的体会,简略叙述如下:
第一、牢牢坚持党的领导
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对抗日战争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布署,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前提。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对山东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视,给予了许多指示。1938年1月15日,党中央、毛主席给山东省委的指示信指出:山东党应以发动群众,发动游击战争与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中心任务。5月,中央军委、毛主席又多次电示十八集团军总部派遣部分主力部队入鲁,作为山东人民起义武装的骨干。为了加强山东工作的领导,中央派郭洪涛,张经武等大批干部来山东,并作详尽指示,强调要广泛地发动群众,大量的组织武装,在各区县普遍成立游击队,以发展分散的游击战争,并选择较好的游击队,逐渐培养成为主力,要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建山东根据地,使山东成为八路军在华北的一个战略要点。这些指示和决策,给山东的抗战指明了方向。一一五师主力部队进入鲁南打开局面,初创鲁南根据地,为运河支队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有科的先机。正因为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运河支队才得以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动员一切爱国力量,在组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运河支队建立之后鲁南地区党组织始终坚持对运河支队的绝对领导,峄县县委成员朱道南、县委书记纪华、孙振华、郑平先后兼任运河支队政治委员,直接领导运河支队的军事斗争。党组织派遣了许多红军干部、抗大学生作为运河支队建军骨干,在部队中积极发展党的组织,适时整顿部队的思想。罗荣桓同志亲自关怀和培育了这支队伍,重要的转折时刻或遭到严重挫折的关头,多次接见运河支队的领导人,给以热情的鼓励,扶持和具体的指导。鲁南区党委和鲁南军区不断对运河支队进行组织整顿、思想整顿,派遣得力干部充实和加强支队的领导。1943年9月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同志回延安参加党的“七大”,路过微山湖,专门听取运河支队领导干部的工作汇报,对运河支队在困难时期党的领导和各项工作作了详尽的指示,对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运河支队划归新四军淮北军区的问题,作了具体的安排和亲笔致信给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和政治委员邓子恢介绍运河支队情况。同年12月,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同志由淮北军区路过鲁南,经过运河支队驻地黄邱山套,向运河支队的首长宣讲了国际反法西斯战场的大好形势,做了许多指示,并要求四师在军事上、物资上给运河支队以大力的支持。在1942年春和1943年冬几次险恶的形势下,主力部队给予及时的支援。这一切使运河支队指战员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而和党领导的抗日斗争事业心心相印,始终如一地充满着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而能够顽强地坚持了运河南北的抗日游击战争,以武装斗争的节节胜剩,有效地配合党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造成了强大的声势,打击瓦解了敌人,振奋了群众。这项成功的业绩,充分体现了“党指挥枪”的这个重要原则。
党的组织形式,必须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实施党对根据地的一元化领导,是峄、滕、铜、邳地区军民坚持对敌斗争,直到最后胜利的必要条件。1940年,峄、滕、铜、邳地区的抗战形势,处在第一个发展时期,取得不少胜利,终因党的领导未能适应客观对敌斗争的需要,以致遭到了第一次重大挫折。1941年,仍然是很好的恢复发展时期,虽然已有党统一领导的形式,但由于领导上缺乏经验,对统一领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加上在军队的组织上和工作上的某些处置失当,以致在遭到敌人强大压迫时,又遭致新的挫折。组织国民党抗协自卫军峄山支队,在政治上是严重的失策,部队多头领导,造成部队干部思想混乱,部队不能实行统一领导指挥,有时由于对敌斗争的需要,在形式上也有统一的领导,但山头主义、分散主义作怪,不能达到真正统一领导指挥的目的。在坚持微山湖的斗争方面,虽然领导思想上对多头领导不能适应对敌斗争需要有所认识,’但认识不够深化,未能提出解决党的统一领导问题,而只是设一个政府行政机构,这只能对政府经济工作起到协调作用,难以在军政工作中取得统一领导指挥之目的。这样,1942年春,坚持微山湖斗争受挫,就成为必然的结果。这方面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1942年9月1日,党中央发布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正各组织关系的决定》,党、政、军负责人对党的统一领导问题的认识,才有一个飞跃。因此在指导以后的对敌斗争时,虽然客观上的困难较前更为严重,却能够顺利地战胜一个接一个的困难,胜利地渡过了最严重的困难时期,安然转入又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运河北岸由敌占区变为隐蔽的游击区,由隐蔽游击区变为公开的游击区,继而成为根据地,是峄县县委,运北工委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出色地发动武装斗争,组织游击小组到党政军一体化的游击队,进而公开建立一面抗日政权的典型事例。而贾(汪)柳(泉)区从组织党、政、军一体化的武装工作队,进入敌占区,开展敌区工作,由隐蔽活动到公开活动,由日伪一面政权进而组织敌我两面政权,最后成为完全一面的抗日政权,部队由区武装升级为主力部队,则是县委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而获得又一形式的成功典型。这些都说明了党的领导是峄、滕、铜、邳地区的抗战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主要经验。
第二、正确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峄、滕、铜,邳地区,是个比较狭窄的地区,国民党的基础远比我党我军占优势。从抗战一开始,这个地区就呈现异常错综复杂的三角斗争局面。抗战开始,峄、滕、铜、邳地区的党组织,从组织抗日游击队起,就是依靠团结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中的进步人士和其他爱国人士,使自己的军队走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条建军道路。1939年春,峄县县委有了一支有几十支人枪的游击队,就遇到一个在日本帝国主义特务的支持下,并有群众基础的反动红枪会的进攻,在抗日的前提下,经过我党的工作,一些国民党游击队甚至反共色彩很浓的五O支队三梯队副司令刘毅生,也都被我们动员一起坚决和红枪会斗争,终至红枪会垮台,从而取得我党在运河南岸站稳脚根的胜利。我党我军在鲁南地区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峄、滕、铜、邳地区的党组织争取了曾是国民党峄县复兴社头面人物孙伯龙等参加建立了运河支队。由于孙伯龙坚持追随共产党,而使国民党开除了他的国民党党籍,最后孙伯龙战死在峄、滕、铜、邳的抗日战场上。对待坚决反共的黄僖堂、梁继路、刘毅生等部在几次反共高潮中,我们始终采取不抱幻想、针锋相对的方针,最后他们脱离人民而遭到彻底溃灭的下场.对起初和我军尚保持一般友好的孙业洪部,则因我们对几个问题处理措施失当,而使其走上坚决反共的道路。对时而中立,时而反共的韩治隆部,由于我们自始至终根据从斗争求团结的策略正确处理和他的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和平相处。我们首先利用他和国民党铜山县蓝伯华的矛盾,打败了铜山蓝伯华和峄县梁继路的联军,消灭了梁继路赖以在南北许阳地区立足的地头蛇王治尧部,因而使我军插进南北许阳。其次,在打败韩治隆部为首的反共联军之后,又送还他的人枪,争取了他在近4年之久和我军保持友好关系。我们虽然和他背靠背地相处,而在建立政权工作上未作过激的处置,因此我党我军在1942,1943两年对敌斗争最为困难的时期,还能站稳脚跟。这种长期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实践,证明了毛主席所说的.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他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而要达此目的,必须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这是不可分离韵三个环节,而以斗争为达到团结一切抗日势力的手段。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④”正确运用统一战线政策,必须正确分析估计形势,依据对方的实际表现,正确区分左、中、右势力,灵活运用策略,充分利用国民党顽固派之间的矛盾,争取自己在斗争中处于优胜地位。在反磨擦斗争中,切实掌握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以政治为前导,以军事为后盾,不先发第一枪,后发制人。坚持打击首要顽固分子,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之后,适可而止并从政治上巩固发展自己的胜利。这些就是我们在具体执行统一战线政策上的成功实践。重视争取中间势力,在执行统一战线的政策中,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原已参加我军的运河北岸大绅士地方实力派孙云亭,因为斗争环境恶化而带着部队脱离我军。峄县县委依据其抱着脚踏两只船的心理,仍然决定对他进行争取工作。由于他的影响,坚持反共的汉奸头目孙茂墀对我文峰游击队的行动,不得不受到一定的牵制。我军在运北敌区的存在和发展,这也应算是一个胜利的因素。在坚持敌占区的武装斗争,必须特别重视争取农村地方上层的头面人物和医生、学校校长等中间势力同我们的合作,这些人物分散在农村中,各有其特殊的影响,有的影响一片,有的影响一个方面。特别是那些小的地主或者并非地主绅士上层实力派人物,而和伪方、国民党方面有来往的所谓几开人物,影响则更大。我们能在1942、1943年形势最为困难时期,仍然坚持在运河、新河之间的夹河套地区,是同我们下大功夫争取当地七位头面人物所谓“五鬼二贤”是分不开的。困难时期黄邱山套通往运北交通上仅有的杜安山口,虽然唐庄据点近在咫尺,我们的队伍仍然可,以安全通过,这里除了我们具有力量因素之外,唐庄上层人物在那种险恶形势下,依然和我们保持友好关系也确实起了作用,这和重视农村统一战线,争取中间势力的工作是密切相关的。另外我们允许独立活动部队的军政干部在共同一致抗日前提下利用旧的形式和地方上层人物结拜仁兄弟广交朋友,还可利用三番子的封建帮会形式,摆香堂收徒弟,为发展进步势力,扩大部队服务,这对于在基层统一战线工作中如何正确的运用革命的策略,也是一个成功的实践。
第三、重视抓紧部队自身的建设
不断加强部队本身建设,提高部队军政素质和战斗力,是峄、滕、铜、邳地区党组织和部队领导经常关心并注意解决好的重要课题。运河支队本身的建立,就是由几位爱国人士带领的游击队编组而成。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和政治工作,是改造这支部队使之成为我党绝对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的两个重要环节。在抓好这两个环节问题上,解决好干部问题又是第一位的。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队伍建设的诸问题中,有两个方面必须抓好。其一是团结使用培养本地干部问题。部队组建之后,虽然选派了一些红军和一批军政干部学校训练的干部充当骨干,这毕竟只是干部的少数,多数是本地的党外干部。本地党外干部的长处是土生土长,他同战士以及当地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熟悉本地民情地形,对我党的认识及其抗战热情和担任专职工作的水平,则有不同的情形。高层领导和多数中层干部在政治上是完全可以信赖的,部分中层干部中则因斗争环境的变化,存在可能异变的情况。因之对本地干部必须因不同的情况采取实事求是的政策,对于高层领导和中层干部中的多数应该大胆使用,在政治上爱护和帮助他们,这是工作的主要方面,对政治上要求进步的都要采取欢迎态度。对有吸毒嗜好而在戒毒后、经过整风而自觉要求入党的领导人,为了鼓励和帮助他,批准他为特别党员的入党要求,这种情形在鲁南地区树立了团结改造高层领导干部的典型。这对推动整个中层干部的进步,带动整个部队在政治上的进步,使其成为在我党绝对领导之下而又有具有战斗力的野战兵团的一个重要经验。对待非党的本地干部,在政治上要采取极其关心的态度,尊重他们的职权,使他们了解党的各项政策,有事和他们商量,视他们为可靠的力量,因而运河支队中大量的本地干部成为建军和打仗的骨干,不少的同志为抗日事业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但在某些工作上也有相反的情形,有的党内同志抱着宗派主义的观点,不大信任他们,对他们的缺点,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他们在各方面和党内干部一样要求,对他们的进步要求脱离实际,操之过急,处理党籍问题采取关门主义和某些左的倾向,这就给部队带来某些不利的影响,甚至给部队带来一些局部的损失。对待少数人在恶化环境中可毹异变的情形,我们也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采取正面教育,让他到干部学校学习或者调离现职担任另外适当的工作,措施得当,就挽救了干部本人,其日后仍然不失成为党的建军和打仗的骨干,而迁就放任,就害了干部本人,并使革命利益受到损失,实行整风政策,有意识的选调党外干部参加整风学习,是提高这类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环节。
建设干部队伍的第二个重要课题,是把培养基层干部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就是在战斗极为频繁而又艰苦的时期,也派最得力的干部培养基层干部的工作。运河支队建立后,自行举办了五期教导队(包括干部轮训队),选派班排长和优秀的战士到教导队进行四、五个月的军政训练,在训练中既训练又打仗。办好教导队或干部轮训队首先重要的是物色好办队的军政负责人,他们必须是既会行政管理而又能亲自授课并能带队打仗的全面人才,本身思想作风好,既会言教,又能身教,真正做到对学员能传、帮、带,各方面都成为学员的榜样。第一期教导队的军政负责人都是选的红军干部,尔后各期的主要负责人有的是从司政机关干部中选派,有的从连队会办教育的干部中选任。教导队的课程设置,必须是军政并重,使学员在政治上受到形势任务,建军宗旨、革命传统和革命人生观的教育,在军事上要从基本训练开始、到班排长必须具备的战术技术的基本知识。在授课内容上做到少而精的原则,做到使学员能懂会做,能真正成为优秀的班、排干部。到反攻时期,部队中的连排长,绝大多数都是由干部教导队或干部轮训队培养出来的,他们具有带领部队训练、打仗的本领,因此部队做到了适应由游击队到游击兵团再到主力兵团,逐步升级提高的过程。
在加强政治工作方面,核心是抓好连队的政治工作。在连队政治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建党的问题。毛泽东主席说过部队建党原则之一是“支部建在连上”,运河支队在连队中普遍公开建党还是1942年开始的事,连队建党工作做到思想教育领先,不关门,不拉夫,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做到班有党员,排有小组。在党员中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党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党员成为执行一切任务的带头人,平时事事起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打仗时不怕死,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连队的建党工作抓好了,政治工作的其他方面就都有了基础。连队要经常在复杂环境中独立坚持斗争,政治工作抓好了,在完成任务中就有了组织上的保证。这些就是部队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
部队本身的建设除上述情况外,还有军事建设,供给工作,卫生工作等诸方面的问题。建立兵工,军需工厂,建立后方医院,都是运河支队独立坚持峄、滕、铜、邳地区抗日斗争的重要方面,这些都和建设根据地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地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地方建党,开展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等重大问题。这些都有很好的经验。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我们党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运河支队的抗日斗争实践,又一次证明了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峄、滕,铜、邳地区坚持抗日斗争的胜利,就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来源《运河支队抗日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