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解放初期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文/青岛党史)

Chief 发表于 2018-05-02 14:33:07

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国营经济

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迅速组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使之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转变到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步骤和关键所在。新中国国营经济的建立,主要是从接管城市过程中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入手的。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是建立国营经济最重要的物质前提,并构成国营经济的主体部分。根据官僚资本企业的经济属性,党确定对这类企业采取与对待旧政权不同的办法,即保持其原来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系统,“原职、原薪、原制度”不变,先完整地接收下来,实行监督生产,然后逐步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把官僚资本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

青岛没收官僚资本的工作,是随着城市的解放逐步进行的。根据党制定的方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关于“凡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码头、铁路、邮政、电报、电灯、电话、自来水和农场、牧场等,均由人民政府接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1457页。)的规定,青岛解放后,青岛市军管会所属的生产、工矿、金融、房产等16个部,分别对口接管官僚资本企业。青岛解放当月,中共青岛市委发出《关于清查官僚资本的通知》,设立敌伪产业清理处。7月2日,青岛市军管会发出布告,继续清理官僚资本和敌伪战犯财产。9月11日,青岛市军管会又发出布告,公布了《清查官僚资本及敌伪战犯财产奖惩办法》。至9月底,全市接管没收官僚资本工作顺利结束,共接收403个官僚资本单位。

青岛市接管没收官僚资本的范围,包括原被国民党政府和官僚资本所控制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码头以及铁路、港口、电信、邮政等部门。在接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属于工矿系统的,包括原中纺公司青岛分公司所属纺织厂、化工厂、印染厂、针织厂等14个单位,原齐鲁企业公司所属面粉厂、植物油厂、啤酒厂、玻璃厂、橡胶厂等9个单位,原中国蚕丝公司青岛办事处所属1个纺织厂、1个绸丝厂,原青岛区敌伪产业处理局所属维新化工厂、大德袜厂、天隆造纸厂、建华印染厂等8个单位,以及国民党政府经营的青岛烤烟厂、中国植物油料厂、益中油厂、青岛电厂、青岛造船所、四十四兵工厂、四方机厂等,共计59个工矿企业;属于金融系统的,包括中国、交通、中央、农民四大银行设在青岛的分行,山东省银行青岛分行等,共计7个单位。

接收官僚资本企业后,青岛市军管会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律按原薪原职留用,让他们继续履行生产经营管理职责。对其中个别反动破坏分子、贪污分子以及冗员,留待调查了解后逐步淘汰。这套符合企业生产规律的接收办法,有效避免了新旧交替中可能发生的损失和混乱,保证了接收工作顺利进行和企业内部的稳定,促进了生产的迅速恢复,一批接管干部逐步学习和掌握了过去不熟悉的组织、管理企业生产的本领。

青岛市军管会、市委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后,立即实行军管,将原企业转变为全民所有的国有企业,绝大多数企业很快恢复了生产。青岛解放当月,青岛电厂、四方机厂、齐鲁橡胶厂、青岛卷烟厂、青岛造船所、青岛自来水厂以及中纺公司青岛分公司所属各厂等即恢复生产。随后,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等部门相继全面复工。至1949年底,全市被接管的官僚资本企业不仅全部恢复了生产,而且不少企业的生产均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水平。

1951年春,根据政务院颁布的《企业中公股公产清理办法》等政策法规,青岛市又在全市范围内对隐藏在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官僚资本股份进行了清理。至此,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的工作全部完成。

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官僚资本在旧青岛控制了全市的经济命脉,收归国有后,对其实行监督生产,然后逐步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把官僚资本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构成了青岛市国营经济的最主要部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青岛市恢复生产、统一财政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依靠工人阶级恢复生产

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城市工作中,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并把恢复和发展国营工业的生产放在第一位。青岛解放后,青岛市军管会、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紧紧围绕恢复、发展生产这一中心任务,充分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领导开展了工业生产的恢复工作。

1949年6月7日,青岛市军管会召开第二次全体委员会会议,提出四项任务:继续争取恢复正常状态,巩固治安,建立革命秩序;继续做好接管工作,恢复发展生产,安定民生;开展工青妇群众工作;做好统一战线工作。8日,市军管会又召开全市各业职工座谈会,中纺公司各厂、齐鲁公司各厂、铁路局各厂段、电信局、自来水厂、电厂、华新纱厂等36个单位的工人代表347人参加会议。向明、彭林、马保三、薛尚实分别讲话,要求青岛工人阶级团结各界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做好工作,迅速将青岛的生产恢复起来。向明特别强调恢复发展生产是长期的基本任务,完成这个任务要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全体工人、职员、工程师,团结广大的劳动群众、知识分子及私营工商业者共同努力。

为动员广大群众把思想统一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青岛市军管会、市委还召开文化教育界、工商界座谈会,讲解党的城市政策,动员学校尽快复课,工商业尽快复工复业,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工会、青年团、妇联组织也相继召开会议、组织学习班,号召青工、女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市军管会、市委以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广泛发动群众,掀起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劳动热潮。

为更好地发挥国营企业职工当家作主的作用,促进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青岛市军管会、市委对原官僚资本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各种不合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实行工厂民主管理。1949年冬,全市国营企业相继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充分发挥工人的积极性,解决了许多生产和职工福利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废除过去搜身、惩罚等制度,初步建立责任制度。通过这些改革,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有力调动了广大工人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青岛市军管会、市委的领导组织下,全市工人阶级以饱满的热情和主人翁的责任感投身于生产劳动。国营企业工人始终站在复工和恢复生产第一线。青岛解放前夕,青岛电厂800多名职工始终坚持护厂、供电,解放当晚市区灯火通明,6月10日起实行全日供电。青岛自来水厂工人坚守岗位,6月2日紧急抢修被炸坏的管道,6月4日早晨全部管道恢复供水。铁路职工积极抢修线路,6月3日青岛至城阳段通车,7月1日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公共汽车管理处原有职工121人,6月3日即报到114人,工人日夜抢修损坏的汽车,6月5日部分线路通车。邮电通信职工迅速恢复业务工作,6月2日市区9050门自动电话开通,第二天实现与解放区通邮,3天内收寄信函约3500件,电报、长途电话分别于6月3日和4日与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开通业务。青岛解放当月,中纺公司各厂、齐鲁公司各厂以及四方机厂、青岛造船所等企业纷纷复工。至1949年底,铁路局机务段工人完成全部“死车复活”任务;电信局职工除完成业务工作外,还修理收讯机16部、电话机685部;公路运输职工修好汽车415部。四方机厂、自来水厂、电厂、中纺公司各厂、公路运输公司等单位的工人为完成生产任务,自动发起义务加班。1949年11月,四方机厂以团员青年为主,经全体职工共同努力,抢修好一台废旧机车,及时进京献礼,被命名为“中苏友好号”。1950年9月27日,四方机厂又修复组装出新中国第一台机车“国庆周年号”,并于当晚开往北京。

与此同时,青岛市私营工商业的生产也迅速得到恢复。针对解放前夕私营工商业纷纷停产、倒闭的现状,青岛市军管会、市委、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扶持其恢复发展生产。青岛解放初期,全市召开私营企业座谈会50多次,大力宣传“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等政策,努力消除私营工商业者的顾虑。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业,政府公布减征营业税,并发给营业证、购销证,以利于到各地采购原料、推销产品。此外,国营企业也积极帮助私营企业解决原料供应方面的困难。国营棉业公司在私营华新纱厂面临原料紧张、开工困难的情况下,两次拨给棉花1080担,使其出现新生机。国营粮油公司在私营企业双蚨面粉公司生计难以维持的情况下,拨给270万斤小麦,使其恢复正常生产。同时,通过订货加工、收购成品、生产贷款等,给予私营工商业必要的扶持。在党和政府扶持下,全市私营工商业户纷纷复工开业,迅速恢复发展起来。8月,据对20余个行业、1633家工厂的调查,全部开工者达774家,局部开工者达640家。

由于正确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青岛市工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216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为185亿元,重工业产值为031亿元;195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4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为287亿元,重工业产值为053亿元。

救济失业工人

青岛解放前夕,由于国民党青岛当局横征暴敛,工厂倒闭,商店歇业,生产停滞,物价飞涨,全市25万人失业,还有大量的领粥“难民”。这成为城市不堪忍受的重负。市区“粮荒”严重,实行粮食配给,每人每月配售粮食15市斤,市场上基本无粮可买,同时“煤荒”也很严重。严重的失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演变成政治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也有悖于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因此,救济失业工人成为青岛市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1949年5月青岛市军管会成立后,在胶东解放区支持下,筹备540万余斤粮食、400万余斤花生油和豆油、910万余斤棉花、36万余吨煤炭以及其他生活生产资料。青岛解放后,这些物资迅速运进市区,初步改善了物资供应紧张的局面,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有了保障。

6月14日至16日,青岛市军管会、市政府连续召开会议,研究紧急赈济灾民问题,并成立临时救济委员会,市长马保三兼任主任。全市第一次发放救济粮小米50万斤,救济最为困难的失业工人、贫苦市民、烈军工属13万余户、近7万人。接着又投入以工代赈粮100万斤,组织失业劳动力与生活困难的市民、逃荒灾民68万多人次参加市政工程建设,以工代赈。

1950年2月,青岛市召开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提出开展生产自救运动、逐步解决失业人员就业等工作任务,通过《青岛市失业市民登记处理办法》。《办法》规定,凡取得青岛户籍、曾在青岛谋生现仍失业者,不分性别,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均可登记。登记后,一般失业职工及失业劳动人民,由市劳动局在可能的条件下,逐渐协助其转入生产就业;一般失业的公教人员及失业的烈军工属,由市劳动局在可能的条件下,逐渐协助其解决职业;遇有就业机会,分别由市民政局、市劳动局按照登记人员的能力和生活条件,依次在报纸发布通知、接洽就业。

随后,青岛市成立生产救济委员会、失业市民登记处,开展生产自救和失业市民登记工作。3月至4月,组织烈军工属、失业工人、贫苦市民共3171人投入各种形式的生产自救,组织消费合作社8处、生产合作社4处,同时在机关、学校、厂矿和社会团体开展“节约一两粮”运动,在全市发动生产救灾突击周,以募集资金和物资救助最困难的失业者,为失业者捐款6000多元、粮食近7万斤。

7月28日至8月3日,中共青岛市第二次代表会议召开。会议提出救济失业工人要贯彻“以工代赈为主,以生产自救、转业训练、还乡生产、发给救济金为辅”的方针,通过了《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意见》。《意见》提出:(一)贯彻落实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筹集救济基金。(二)成立救济工作机构。(三)国营、私营企业在恢复生产、扩大经营及创立新工厂企业时,优先录用原来解雇的工人和职员;在招雇新工人、职员时,原则上应由劳动介绍所统一介绍。(四)加强对失业工人的调查研究工作,适当予以解决失业问题。(五)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救济失业工人。(六)加强对失业工人的宣传教育。8月,青岛市成立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下设失业工人救济处,具体办理失业工人登记、救济工作。

1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失业救济问题的总结及指示》,要求各地做好救济失业工人工作。根据中央指示,青岛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在全市逐步建立16个救济分会、39个救济支会,系统地开展失业工人的安置工作。

在做好工人失业登记的基础上,青岛市积极开展介绍失业工人就业的工作,大多数失业工人得到妥善安置。至1950年底,市劳动介绍所、失业工人救济处先后介绍就业工人4977人、教员646人、职员246人,共计5869人,其中失业工人4325人,烈军工属241人,知识分子890人,贫苦市民413人。从1950年11月至1951年底,全市帮助就业的失业工人达5717人。

对于一时难以就业而又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青岛市则通过以工代赈、转业训练、生产自救以及长期救济、临时救济等办法给予救济和安置。根据市政建设需要,动员已登记的失业人员参加以工代赈,如拓宽道路、疏河清沟、修建公园等。同时,根据生产建设需要,开展转业训练工作,对失业人员进行政治、文化、技术教育,并通过包训、代训等方式分配他们到各厂学习技术,增加就业机会。1950年11月至1951年4月,配合市政建设,动员1619名失业工人参加以工代赈;安排543名失业工人到工厂学习技术,104名失业工人学习会计;组织1912名失业工人参加生产自救;单纯救济失业工人及其家属7371人;动员60户115名失业工人回乡生产。至1952年8月,全市共投入救济粮近200万斤、救助金180万余元;至1953年底,全市共救济安置失业、无业人员10万余名。

通过救济、安置失业工人,有效缓解了失业状况,稳定了工人群众的情绪,稳定了政治社会局势,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发展,为各项社会民主改革和新民主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0年,青岛纺织业开展了以增产节约为主要内容的“红五月”劳动竞赛活动。全市棉纺织厂细纱车间建立个人皮辊花过磅制度,以此作为考核依据。在活动中,青岛国棉六厂细纱车间甲班青年女工郝建秀出皮辊花最少,每天只有五六两,最少时仅二两,连续7个月平均皮辊花率达到025%,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

1951年2月,山东省工矿企业检查团到青岛检查工作,认为郝建秀少出皮辊花的情况全国罕见,应很好地研究并予以推广。3月,国棉六厂开始对郝建秀的操作方法进行总结。6月2日,在前两次总结的基础上,中国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组织全国纺织业工程技术专家和细纱操作能手来到青岛,会同青岛市总工会等部门联合成立研究委员会,对郝建秀的操作方法进行第三次总结。经过研究、分析,找出了郝建秀少出皮辊花的原因,即一切工作围绕着减少断头和缩短接断头时间进行,主要特点是巡回有规律,善于计划工作时间,把各项工作适当分配在每一次巡回中,把节约下来的时间用在清洁工作上,因此减少了断头,降低了皮辊花率,提高了细纱质量。最后,总结出郝建秀操作方法的四条主要经验,即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工作认真负责;虚心学习,肯动脑筋,提高技术;工作有计划,善于分配劳动时间,能分轻重缓急进行操作;不浪费劳动时间与劳动力,做到一切围绕减少断头为中心,以少出皮辊花为目的。

6月26日,青岛市委成立“郝建秀工作法”推广组。推广组首先在青岛国棉一厂进行为期两周的试验,取得经验后即在国棉三、六、七厂推广,同时国棉二、四、五、八厂及私营华新纱厂等都派出技术人员和细纱工人随同学习。这批学员回厂后,各厂分别组成“郝建秀工作法”推广委员会,负责全厂推广工作。7月31日,青岛市委召开研究推广“郝建秀工作法”专门会议,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个学习、推广“郝建秀工作法”的热潮。

“郝建秀工作法”的推广,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促进了纺织等产业的发展。一是全市掀起学习纺织技术高潮。各厂细纱生产普遍降低皮辊花率30%—50%。二是在全市纺织业中引发一批新工作法和创造发明。例如,创造了“扫车工作法”“捻线值车操作法”“股线不上胶工作法”“穿扣法”等,研制出锅炉通风挡渣板、大裁机、扫皮圈机、割胶机等。另外,集体创造的“织布工作法”“织布机保全工作法”,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郝建秀工作法”。三是推动其他产业的创造发明。青岛纺织机械厂创造“循环工作法”,提高工效一倍多。市北区创造的“天桥装车法”和青岛建筑公司推广的“苏长有砌砖法”,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四方机厂创造的“动轮弹簧吊环模”,提高工作效率两倍。据青岛8个棉纺织厂推广“郝建秀工作法”3个月后统计,皮辊花率平均降低517%,细纱看锭数提高三分之一左右。

8月17日至19日,中国纺织工会青岛委员会、青岛纺织管理分局召开青岛市棉纺细纱职工代表会议。全国各地130余名棉纺细纱职工代表参加会议。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立三、中国纺织工会主席陈少敏等人到会指导。会议一致通过研究委员会关于郝建秀细纱工作法的总结报告,将其正式命名为“郝建秀工作法”。会议决定在全国推广“郝建秀工作法”,号召全国细纱工人向郝建秀的创造性劳动态度学习。21日至30日,中国纺织工会一届三次全国委员会议在青岛召开,确定下半年将以总结群众创造、推广先进经验、大力推广“郝建秀工作法”为中心任务。8月22日,国家纺织工业部和中国纺织工会在青岛举办“郝建秀工作法”学习班,来自全国各地的细纱工人、技术人员和工会干部共119人参加学习。

通过大力推广,全国纺织企业迅速掀起了学习“郝建秀工作法”的热潮。各地普遍采取“重点试验,示范推广”“办训练班”“培养小先生”“带徒弟”等办法,由点及面逐步铺开,收效显著。一些非纺织企业也借鉴“郝建秀工作法”,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取长补短,促进了企业增产增效。

1951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代表毛泽东复信郝建秀(1951年,郝建秀在参加国庆典礼期间给毛泽东写信,汇报了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予以勉励。13日,团中央作出《关于奖励郝建秀同志的决定》。同月,纺织工业部发出《关于普遍开展“郝建秀工作法”的指示》。从此“郝建秀工作法”通过各级组织和各地优秀工人推广到了全国。

1951年,郝建秀所在的青岛国棉六厂细纱车间甲班第七生产小组在推广“郝建秀工作法”和生产中发挥带头作用,取得显著成绩。1952年1月,第七生产小组被命名为“郝建秀工作法推广模范小组”(简称“郝建秀小组”)。4月29日,为响应中共中央发出的开展“红五月”劳动竞赛的号召,“郝建秀小组”向全国棉纺厂细纱车间各小组发出挑战倡议。5月14日,全国纺织工会发出通知,要求全国纺织细纱工人向“郝建秀小组”应战。这一竞赛的开展,对进一步推广“郝建秀工作法”和广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郝建秀小组”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纺织工业部、团中央及山东省、青岛市授予“标杆小组”“模范小组”“全国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等称号,全国纺织企业推广其经验,开展了创建郝建秀式班组活动。

“郝建秀工作法”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纺织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全国纺织工业系统全面推广,大大鼓舞了广大纺织职工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各地棉纺织厂不断刷新生产纪录。在“郝建秀工作法”影响下,一个“能手成林、标兵机台成列、表演竞赛成网、互助协作成风、先进经验成套”的生动局面很快形成,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纷纷涌现。“郝建秀工作法”带动了全国纺织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全国纺织生产的发展,为全国增产节约运动做出巨大贡献。

统一财政经济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十分困难。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使财政金融陷入崩溃局面;为维持解放全国大陆的后期作战,开支依然巨大;接管城市对国民党政权留下的旧人员采取“包下来”的政策,全国军政公教人员开支巨大,给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此外,迅速恢复生产和交通运输,赈灾救济,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全国的财政工作仍处于分散状态,各地的公粮和各种税款主要用于当地的支出,对上缴任务尚无明确的规定和办法,造成财政状况极为困难。

1950年1月,全国开始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发行的以若干种类和数量的实物市价为募集和还本计算单位的公债。其单位定名为“分”,每分以上海、天津、汉口(今武汉)、西安、广州、重庆六大城市的大米(天津为小米)6斤、面粉1斤半、白细布4尺、煤炭16斤的平均批发价的总和计算。第一期公债于1950年1月至3月间定期发行,年息5厘,分5年偿还。第一期公债发行超额完成,第二期公债因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已经基本好转没有再发行。),加快了货币的回笼。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财经会议,决定节约支出,整顿收入,统一管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以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和金融物价稳定。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和《关于统一管理1950年度财政收支的决定》,决定统一全国的财政收入、物资调度、现金管理。同时要求各地采取发行公债、紧缩编制、清理仓库、加强税收、节约开支等措施。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中央作出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管理的重大决策,使财政经济从分散管理变为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

根据中共中央、政务院、山东分局的指示精神,青岛市委、市政府大力做好统一财政经济工作,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和市场物资供求平衡。全市重点完成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任务。青岛市成立折实公债推销委员会,号召全市人民特别是工商业者和殷实富户发扬爱国精神,踊跃认购公债,以此作为拥护政府、报效国家的一次机会和实际行动。1950年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分行受市政府委托负责向全市发行公债。2月8日至12日,青岛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提出了厉行节约,完成折实公债的发行,稳定金融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克服财政困难等工作任务。经过广泛宣传发动,全市各界群众积极认购折实公债。至3月,全市顺利完成所承担的152万分公债的认购任务。

在完成发行折实公债的同时,青岛市还采取了一系列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好转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加强管理,发放生产贷款,促进工商业发展;清理仓库,加强税收,努力增加收入;划分地方收支范围,建立地方金库。3月25日,为统一税务工作,合并税务机构,地方税务局与青岛市税务局合并为青岛市人民政府税务局。此外,还根据实际情况,动员国营企业职工突击增产,供应市场需要。至6月底,全市财政收入共折合小米2亿斤(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财政收支一度以小米为计量单位,此方法1952年底停止。)(不包括关税、盐税),其中货物税占58%,私营企业营业税占128%,公营企业营业税占96%。

6月,由于市场工业品供不应求以及朝鲜战争爆发,一些投机商开始活动,引起物价波动。为保证物价的稳定,青岛市委、市政府、市财委于11月8日发出通知,其中规定:(一)各公营企业和政府、部队、机关团体,凡在11月5日前在人民银行的存款一律冻结,如因生产生活所必需少量现金,均需先申请市财委批准方可动支。(二)11月5日后,各单位下拨经费及政府部门对临时费用的开支应尽量紧缩,收购资金、生产资金及回笼货币仍按现金管理、企业金库办法执行。(三)为保证生产及经费的需要,11月15日以后存入银行的现款仍准支用,不在冻结范围内。根据《通知》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促进了全市物价的稳定和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

在统一财政经济工作中,青岛市委还部署实施了整编机构工作。1950年4月5日,市委决定将原精简节约委员会改为编制委员会。12日,山东省编制委员会规定,青岛市因工业较发达且系对外贸易港口及海防要塞,按人口70万的115%比例定编。13日,市编委召开会议,根据省编委下发的编制比例,研究整编工作和各系统的编制方案。5月13日,市委召开全市区委委员、支部书记、行政科长以上干部大会,部署整编机构工作。市委副书记薛尚实在会上作动员报告,指出当前生产建设、支前、财经、救济灾荒等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财政开支、减轻人民负担、保证各项任务完成,达到克服财政困难、支援国家建设和支援前线的目的,必须搞好整编工作。14日,市编委发出指示,要求把实行新编制与改造各级领导机构和整顿干部思想结合起来,教育干部发扬艰苦朴素优良作风,反对贪污浪费和享乐思想;建立按级按人负责制,克服无制度、无计划的忙乱现象;建立正确迅速严肃一致的正规化作风。通过调整机构,6月一个月就节约开支折合小米30万斤。至1950年底,全市机构整编工作基本完成,健全了委、局、处、院等27个机构,其附属的45个机构也完成了整编任务。根据“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将编余的1260人进行了妥善处理。

通过统一财经工作与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努力,再加上工商业的调整和城乡物资交流的不断扩大,全市终于在1950年下半年扭转了长期的通货膨胀局面,稳定了物价,使整个财政经济状况开始趋向好转。195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34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98亿元,财政收支结余231万元,初步实现了全市财政经济的统一,为顺利恢复国民经济奠定了基础。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