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俘虏的教育与转化(文/夏继诚)

Chief 发表于 2018-06-06 18:38:42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重视做好俘虏处理工作。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为中国工农红军制定了优待俘虏的政策:一不打,二不骂,三不搜腰包;受伤的给予治疗,自愿留下的就接收当红军。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中共中央提出了以下新的工作方针:一、对俘虏释放或留用,应权衡利弊,灵活应用,应以积极争取为主,不应以消极放走了事;二、俘虏教育问题,是争取俘虏的极重要工作;三、大胆使用俘虏,进行对敌军的瓦解工作极为重要。

此后,莱芜战役歼灭国民党军7个师,共计56800人,其中俘虏46800人;孟良崮战役则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及附属第83师一个团,共计32680人,其中俘虏19680人。当时战场形势紧张、复杂多变,野战军实行运动战,所以,部队长期处于高度流动之中。而山东解放区地瘠民贫,群众生活困难,野战部队一下子增加了约两万俘虏,其供应之重、工作难度之大,可以想见。为做好孟良崮战役的俘虏处理工作,我军依据中央指示精神,采取了大量得力措施。

陈毅亲自接见并宴请已被俘的第74师高级军官

根据华野首长指示,我军对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被俘官兵“提高一级待遇”,而对于上校团长级别以上的军官,则都按将级军官对待。1947年6月1日下午,被俘的十余名将校级军官们集中起来,召开了一次时事座谈会。

第74师师参谋长魏振钺发言说:“在政治上我看不清楚,按军事看,国民党的物力、人力都不够,战是战不下去了。我们眼见到大批民夫用担架热情支援解放军,这个力量是了不起的。”

少将副参谋长李运良操着河北口音大声说:“国民党借外债、印钞票,是无法稳定物价的。印的钞票越多,物价就越高,老百姓生活就越困难。”

第57旅少将旅长陈传钧说:“我认为,目前政府(指独裁卖国的国民党政府)军事无大进展,不断受挫折,内战使全国人民饥饿,后方学生、工人反饥饿反内战的力量是很浩大的。从各方面看,政府打内战是打不下去的。”

第58旅上校副旅长贺翊章说:“政协决议政府没做到,给全国人民很大失望。总之一句话,时局潮流使国民党专政下去是不可能的了。当军人的,表面要服从,但内心哪个喜欢打内战啊!”

师运输团上校团长黄政激愤地说:“抗日时期,不抗日要当亡国奴,所以人人奋勇。可是打内战,这句话就说不出口了,士气自然就提不高。到了解放区,情况就不同了。山东有三千万人口,人人都认为应当拿出力量。这样一比,我们几十万军队进入解放区,力量就渺小了。”

师参谋长魏振钺提出,要呼吁和平、反对内战。陈传钧旅长、黄政团长等不断点头,说:“呼吁就是力量!”大家一致公推,由李运良起草通电,反对内战。

1947年6月12日,山东《大众日报》全文刊登了这些已放下武器的整编第74师高级军官们的反内战通电。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由于原整编第74师是国民党“王牌军”、“五大主力”之一,所以,这份反内战通电发出后,当即引起很大的反响。它对于在当今了解过往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政治情况以及军心、民心,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现全文抄录于下:

南京主席蒋、部长白(崇禧)、总长陈(诚)、徐州总司令顾(祝同)、临沂副总司令汤(恩伯)暨全国各党派社会贤达各学校公鉴:查我国经八年抗日战争,民生凋敝,国本摧残殆尽。幸获胜利以后,正拟休养生息,从事建设和平、统一、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不意好战分子迷信武力,破坏政协决议,借美帝国主义支援,发动内战,残杀无辜同胞,消耗无限国家物力,以致通货膨胀,物价昂贵,民不聊生,言之痛心疾首。某等八年抗战,历经枪林弹雨,百死余生,对国家民族已尽愚忠,对内战实非所志愿。惟望当局悬崖勒马,速即停止内战,废止现行政策,取消一党专政,重开国民大会,新制宪法,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某等为国计民生,挽救危局,并以国民立场,呼吁和平,尤望恢复和平,共谋建设和平、统一、民主、富强新中国。临电迫切,请希鉴察。

魏振钺 李运良 陈传钧 皮宣猷

陈嘘云 贺翊章 谢岂常 黄政

六月八日

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在戎马倥偬之中听取了汇报,阅读了已拟好的通电稿,很高兴,特地于1947年6月9日下午会见了这十余名高级军官。

当他来到会场时,这些第74师的军官们都肃立致敬。他请他们入座,并请他们各抒己见,有什么说什么,不要有拘束和顾虑。陈毅逐个询问了每位到会将校的情况,并问起第57旅少将旅长陈嘘云未能与会的原因、他负伤的经过及目前的伤情等,交代工作人员要向医院转达,一定要好好给陈嘘云治疗。

第74师运输团上校团长黄政首先发言。他说:“政府军事连连失败,或者会恼羞成怒,接连打下去。但是目前中国的潮流,学生工人反对内战,兵心厌战,政府应该回过头来,从事政治解决才是。”

少将参谋长魏振钺摇摇头,接着说:“下面的意见,国防部是很难采纳的。”

少将旅长陈传钧说:“我在此可以透露一个消息,即去年南京召开高级将领会议时,将领们认为国共问题决不能以军事解决。但这个意见就没有敢在蒋(介石)面前去说,你推我,我推他,结果无一人敢说而作罢。蒋现在很难离开政治舞台。如果国民党不放弃一党专政,是很难求得政治解决的。”

少将参谋长魏振钺补充了他亲耳听张灵甫生前说过的一件事。去年(1946年)张灵甫师长穿了一套缴获的解放军服装去见蒋介石。蒋一见,惊讶地问:“共军还有军衣吗?”张灵甫回答:“共军不仅有军衣,而且军衣较国军更好,更适用。”魏振钺说:“这虽是一件小事,也可以说明国民党方面实在是太昧于实情了。”

听至此,陈毅插话问大家:“贵师此次何故向坦埠(笔者注:坦埠是蒙阴通往沂水公路上的一个小镇,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曾驻于此)挺进?”在座人员先后发言,一致认为:是因为判断解放军主力不在该地,又因左右是第25师、第83师作依托,我部(第74师)不算冒险,即令有危险也可以突围,总不致于全军覆没。不料事与愿违,一面受到解放军重重包围,退路不及保障;一面友邻部队增援不力,以致失事。自然主要原因还在于“国防部”作战计划太主观,太不了解前线实情了。

谈至此,陈毅作了如下一段插话:“历来国民党失败,均归咎于国防部,归咎于陈诚(笔者注:陈诚时任国民党军参谋总长。国防部长白崇禧不担负实际指挥)。我在此替陈诚分辩几句。其实陈诚本人也很难作主,一切都有蒋介石老头子紧紧控制着。陈诚是一个奴才,主人不放手,哪有奴才活动的余地。蒋介石自北伐中期叛变人民,走上了法西斯独裁专政的道路。蒋介石这一条反人民的错误的政治路线,必然产生错误的战略路线。在蒋介石独裁媚外的政策和战略的双重错误下,国民党军队遭受失败是必然的。例如贵军在抗战中的战功表现很好,战斗力亦堪为国民党军队之冠,可是一到内战战场,仍然逃不脱被歼灭的命运。各位应深深研究其中的原因。陈诚、白崇禧、顾祝同(笔者注:顾时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兼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司令,统一指挥徐州、郑州两个绥署的部队)等辈,他们不会有独立的见解,故不必深怪。”

座谈会气氛热烈而融洽。会议历时几个小时,直到傍晚才结束。最后陈毅说:“对于各位此来,我应负责照料大家、爱护大家”,“各位留在解放区好好研究问题,重新认识问题,各位应视为最大幸事。我们能帮助你们的地方,一定尽量帮助你们,绝不为难。”这席话,使在座的人员深为感动。

在晚宴上,第74师上校副旅长贺翊章向陈毅敬酒。他感动地说:“陈军长的讲话太好了,真诚坦率,实在感动人。有机会我们还想见见粟裕将军,聆听教诲。”陈毅表示一定转达。

对第74师被俘官兵采取两项特殊政策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人民奋起自卫反击,解放战争亦由此开始。在华东地区,新四军所属的山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和华中野战军(粟裕任司令员)及1947年1月由新四军改编的华东野战军,先后进行了多次自卫反击战,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俘虏总数多达261395人。其中俘虏较多的有:津浦路中段(徐州至济南)反击作战俘28037人,苏中战役(即七战七捷)俘31200人,两淮(淮安、淮阴)保卫战俘12200人,宿北战役俘13360人,鲁南战役俘36030人,莱芜战役俘46800人,泰蒙战役俘14000人,孟良崮战役俘19680人。据此,在战俘处理方面,我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比较成熟的方针政策,建立了从上到下的工作机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对于如何处理好孟良崮战役后原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的约两万名俘虏,华东野战军领导进行了审慎的研究。最后确定,在原有俘虏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两条特殊政策:一、所有被俘官兵提高一级待遇;二、俘虏不能自由地放,轻伤兵在内,一个不放。

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号称“王牌军”,是嫡系中最受宠信的部队。蒋介石政府对该师官兵政治上灌输了大量反共反人民思想,武器装备上优于其他国民党军,全副美式军械,甚至连军装也都是美军式样,大炮、坦克、装甲车数量众多。因而,该师战斗力为国民党军之冠,自视为骄兵悍将而狂妄不可一世。孟良崮战役失败后,他们普遍不服气、不认输,说什么“如果在平原作战,摆开战场,施展开来,我们七十四师打遍天下无敌手,战斗力胜过日本和美国军队,决不会败给你们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该师官兵的文化水平较高,即使是士兵,也具有相当的军事知识、组织能力和战术水平。

我军确定对该师被俘班长提高一级待遇,这就使尉级以上的俘虏增加了约2000人。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所辖俘虏管理处,已在孟良崮战役后扩编为5个大队、27个中队。而华东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直接管理人数太多了(此前莱芜、鲁南、宿北等战役所俘的将级军官,一直由联络部直接管理),为此,将第74师被俘将级待遇军官,放到俘管处进行优待。所俘上校团长提高一级待遇,享受将军级待遇。

对于被俘的第74师官兵,华野首长决定一个不放。陈毅在华野团以上干部会上说:“蒋介石如果没有干部和士兵,看他如何反动?我们花那么大的力气把俘虏抓来,为什么随便放?”

陈毅批评某纵队不经批准,擅自释放被俘的第74师一个团长、一个副团长。他说:“团级正精强力壮,反动有劲,最嚣张。一日纵敌,累及子孙。你怕一时疲劳、麻烦,更大的疲劳、麻烦还在后面等着你。”

孟良崮战役中,华野歼敌3.2万,但本身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伤亡1.2万人。可见仗打得非常残酷、惨烈。战后我军必须补充兵员,其来源一部分是解放区的翻身农民,可是青壮年参军太多,就会影响生产,不利于解放区的建设。因此,被俘后经过教育改造的原国民党士兵,就成了我军补充兵员的重要来源。

1947年12月,陈毅应召到陕北参加中共中央的会议。他在向有关部队介绍华东自卫战争的经验时,谈到改造俘虏、扩大兵源的经验。他说:“昨天放下武器的蒋军士兵,今天就拿起枪打仗,且打得不错。每次战役后,每个团要补充一千多俘虏兵。他来后就发枪打仗。我们改造俘虏有一套经验:一是用老解放战士争取俘虏兵;二是用翻身农民战士教育俘虏;三是不搜俘虏的腰包,打仗时失掉东西给一定的赔偿;四是用民工教育俘虏。再经过评功论功,挂上红布条,升为班长,他们就高兴得很,说在蒋介石那里当兵,一辈子升不了,到解放军不几天就升了班长。我们补充兵员十分之三是翻身农民,十分之七是解放战士。自卫战争一年来,我们补充了20万解放战士,做到了以战养战。”

生活上优待,审查方法创新,军统特务无一漏网

第74师被俘官兵在生活上受到了充分的优待。虽然比不上原先在国民党军时的待遇,吃不到美国罐头,但他们和解放军的干部战士们吃一样的伙食标准,还能优先供应。况且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普遍困苦,解放军指战员们也都节衣缩食。这些被俘官兵们曾在孟良崮荒山上挨饿两天两夜,刚送到后方时衣衫褴褛,面色黯然,双目无光,解放军给予这样好的优待,真可谓生死两重天。

对于负伤的该师中下级军官530余人,专门编成5个伤号队,抽调医务人员给予精心治疗,并增加了营养。行动时,重伤号由担架抬。这一切,使第74师负伤官兵由衷感恩。

由于国民党长期的反动灌输,第74师被俘官兵普遍存在着对我党我军的误解和恐惧心理,如什么“共产共妻”“杀人放火”“每到一地把年轻妇女带走”“对俘虏抽筋、灌辣椒水、针戳、电刑、刀砍、活埋、黑夜秘密杀害”等等。因此,很多俘虏隐瞒历史,对真实姓名、职务、军阶(衔)、军龄、受过何种训练、特长、籍贯、党派、经历、家庭出身、社会关系等等问题,或避而不谈,或伪造隐瞒,不愿或不敢坦白交代。最初询问、笔录填表时,出现了“三少、四多”:政工少、谍报少、主官少,书记文书多、军需特(事)务多、军医看护多、军士多。

当时国民党军正准备发动新的进攻,山东解放区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第74师俘虏面广量大,因此,除采取以往的处理方法外,我军决定创新审查方法,剪头去尾,加紧审查,先把校以上军官、政工、谍报人员和特务分子清理出来。具体方法是:

一、编表。先从缴获文件中找出相关档案,再物色到师、旅人事部门人员,编写出师、旅、团的编制和人员,然后将几处所编写的材料集中,上下对照,左右参酌,去伪存真,互相补遗,几经核实后,最后编写出师、旅、团的组织建制系统表和各单位的人员编制表。虽然不可能一处不错、一个人不漏,但这份表格为审查俘虏提供了主要依据。

二、自认(自报)。经过简单动员,由每人填写表格,写明个人的所有情况,当时叫“认职就位”。但初步结果表明,师部军需处编制仅十余人,而自己填写“军需”有百余人。“副官”的编制人数和自报人数,相差十几倍。又经过反复动员,谎报职位的人才不得不老实承认了原先的职务。但是还有一些人谎报了自己的情况。

三、指认(互认)。也叫“按图索骥”或“对号入座”。由华野俘管处统一组织十余名“知情”人,如师部人事科长,各旅人事科长,一个新闻室主任,一个副团长,一个师部副官主任,两个谍报组长,一个参谋处长等,分别到各大队、中队当面指认,也就是按编制表寻找尚未“就位”的人员。这一招效果很明显,有300多人被证实并更正了职务、军阶,尤以谍报人员为多。有的俘虏反映,这个办法是让自己人指认自己人,想说谎、隐瞒都不行了。第57旅少将旅长陈传钧,就是被指认出来的。

第74师特务组织繁多。接收该师俘虏后,我军即注意搜集材料,加强监控,并配备力量进行了重点审查。具体做法是“以特认特”,使军统在该师谍报队和新闻处的特务分子无一漏网。

国民党军统人员对共产党深怀仇恨,也最惧怕共产党,因此被俘后隐藏得也最深。他们受过特务训练,应付我之审查有一套办法,一般的动员教育无济于事。加之军统特务组织在国民党军中也是秘密的,一般俘虏官兵对他们不了解,即使知道一些,也存有戒心,不敢向我军揭发。这一切,给我军识别、审查特务分子增加了很大难度。

第74师有个军统组长,名叫郑孝悫,被俘后向我方坦白交代了真实身份。他说,组内有个特务何均,苏中战役时曾被我军俘虏,后经教育,予以宽大释放,所以何知道我们的政策。另外,郑在军统内部素受排挤,与该师军统负责人毛兆德(公开身份是师部谍报队长)矛盾较深。在郑的揭发、指认下,毛兆德及几个组长,被一一清查出来。如谍报队副队长肖文龙、组长肖笙波、参谋处第二科科长秦纪贤、谍报参谋关政、第57旅谍报队长黄结因、副队长毛家富,等等。

根据毛兆德等主要军统特务的供述,我军整理出一份第74师中潜伏特务的名单,并指定专人和各大队、各中队相配合,查清了该师的特务组织及人员。

一、军统,直属“国防部”二厅。毛兆德交待,孟良崮战役前,他向二厅三处处长巩梦辰发过五次密电汇报军情。毛兆德1941年即由军统派到第74军(整编前称军),以公开军职作掩护,对该师官兵进行暗中调查、监视,发现有“通共”分子即予以逮捕、暗杀。例如:第57旅军统组长(公开身份是师部参二科科长)秦纪贤,派到该师时带来12人,每人都有美式手枪,组长黄结因还配有秘密电台,可直接与“国防部”二厅秘密联系。他们发现旅部参谋处中尉书记周德广曾说“政府太不行,内战何时了!”又暗中通过邮件检查,发现了一封从上海寄给他的信,遂认定他有“通共”嫌疑,即将他逮捕暗杀,对外声称他“开小差”,发了一份“通缉令”了事。第171团三营在一次与解放军作战时,损失较大,营长被俘,军统认定两个连长“有反战思想”,作战不力,通过行政首长给两个连长降职处分。两人不服,脱离部队逃到镇江躲藏。军统特务、师部谍报队副队长毛家富,亲带军统行动队,追踪至镇江,将两个连长暗中杀害。

二、第74师中的特务组织,除军统外,还有参谋总长陈诚于1947年3月秘密组成的“防谍反间小组”。其主要任务为:1.防止“奸匪”混入;2.对新兵和俘来的“匪军”进行严密考察;3.保管好重要文件,防止被盗、被卖;4.防止有人“煸惑军心”,或发生“临阵叛变”事件;5.防止官兵“开小差”;6.发现“奸匪”混入,立即报告,必要时予以逮捕。

三、师长张灵甫为了加强对全师官兵的掌控,也于1946年担任正职主官后成立了一个秘密组织,名叫“精神小组”。他说:“凡排内的精神小组成员,见排长临阵畏缩不前或后退,可当场格杀。同连精神小组成员,见连长临阵后退,也可格杀,以上类推,如见我本人临阵不前,你们也可以打死我。”

“精神小组”以团为基础,由团长选择亲信的连、排长为小组长。再在各连选择亲信士兵,通常每班一人,填写表格,由团长签定。名单送旅、师参谋处报参谋长。“精神小组”成员的发展是秘密进行的。任务是监视官兵,防止思想“赤化”、反战厌战、“赤色”活动、逃亡现象,进行战场督战等等。有个连长对全连讲话时,说:“现在连里有精神小组,是团长亲自选定的,我也不知道是哪个,以后大家注意点!”这使士兵在精神上产生了神秘感和畏惧感。

从蒋介石到陈诚、张灵甫,为了驱使第74师官兵反共、反人民、打内战,除了公开的反动宣传,又通过秘密的特务组织,加强对广大官兵的监视、控制,手段多样,隐蔽、毒辣,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治觉悟,开展立功运动

加强对第74师被俘官兵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使他们回到人民的行列,有条件的则争取其参加人民解放军。这是俘虏处理工作的目的。但思想教育从何处入手呢?

孟良崮战役只打了三天,蒋介石的“宠儿”便一下子从天下跌到地下,成了共产党的“阶下囚”。对此,第74师被俘官兵却认为,自己之所以当了俘虏,是主帅无能,把全师置于绝地,发挥不了美式装备的战斗力,英雄无用武之地;解放军打仗不按规矩,晚上偷偷摸摸地来(我军于黄昏发起战斗),打得自己昏头转向,而如果在白天拉开阵势,对方肯定输;我们抗战时打过日本人,多次较量过,把日本军队都打败了,也曾和美军、英军一起作战过,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如第74师。以上种种,致使他们骄傲、狂妄,目中无人。

经过调查研究,为了使思想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更富有成效,华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领导和俘管处负责人决定开展一场“战斗力谁是最强者”的大辩论。华野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吴宪曾总结说:“在训俘工作上,应当承认第74师在战斗力上是国民党军中最强的部队,在现代化装备部队中也是佼佼者,他们在战术上有三大特点:小兵团战术,以班、组为单位,可以独立作战;夜间战斗;善于进行迂回作战。这是事实,无可否认。不承认这一点,不仅俘虏不服,我们也不智。如果说第74师战斗力不强,我们打败了他们,也没有什么值得说的,正因为如他们所说,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军队,却败在了我们的手下,正说明我华野的威力以及指挥艺术的高超!试问天下谁能敌?”

经过热烈辩论,第74师被俘官兵们心服口服。他们说,解放军虽然武器装备差,火力弱,但士气高昂,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人民大力支援。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此乃古训。

第74师的士兵,强迫抽壮丁来的约占80%,自愿入伍的约占10%,顶替入伍的约占10%。下级军官中,一部分入伍前是农民,缺乏文化,没上过军校,家庭受到过剥削迫害,由于作战勇敢,经过很长时间才“熬”成下级军官,但得不到晋升。还有一部分是学生出身,有理想、有抱负,想干一番事业,但看到社会黑暗,军队腐败、欺凌百姓,自己又不愿随波逐流,因而思想苦闷。针对以上情况,我军组织开展了控诉运动,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穷兵黩武,用美国武器打中国人,破坏和平建设的罪行,控诉反动军队烧杀抢掠,强奸妇女,欺压普通民众的罪行。有的官兵虽然受欺骗受压迫,但也跟着做过一些错事、坏事,在控诉运动中联系自己,主动坦白交代,不但没有受到处理,反而得到了群众尤其是俘管干部的谅解和宽恕,放下了包袱,灵魂也得到了升华。通过控诉运动,他们划清了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界线。

为了教育、争取、改造第74师被俘官兵,我军还开展了立功运动,其目的是使俘虏改变原有的反动政治立场、反动政治观点,使他们能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立功、为革命立功。人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尊重其人格,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为革命服务,为人民立功。

运动开始时,俘管部门领导宣布了华东野战军政治部颁发的立功受奖条例,从正面给第74师的战俘们树立了行为标准,号召人人立功,大事立大功,小事立小功。立功受奖者记入档案,随人调动,分配到部队参加工作后,新单位也会知道他们过往的功绩。当时虽然经费紧张、物资匮乏,对立功受奖者主要以精神奖励为主,如戴红布条等,但也会给予少数的物资奖励。战俘们对此非常看重,认为这是共产党、解放军所给予自己的信任,是非常光荣的事,是自己的进步,表明自己经过改造,已经为人民、为革命做好事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教育、审查、争取、改造,第74师被俘官兵除少数人继续教育、老弱病残发给路费回家外,绝大多数官兵,尤其是年轻士兵,都被补充到部队,成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中的一员,不少人还在后续的战斗中立了战功,有的被提升为干部,充分彰显了我华东野战军改造俘虏工作的新经验、新成功。■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