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区位于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处在徐州、宿州、商丘、菏泽、济宁、枣庄等城市之间。因其大部位于山东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湖以西,故称湖西地区。全区基本区主要包括鱼台、金乡、单县、成武、丰县、沛县、嘉祥、巨野、砀北、铜北、萧北、济(宁)南、邹西、滕西、沛滕边等县。全区除金乡、嘉祥有小块丘陵山地,大部为平原河网地带。万福河、洙水河、复兴河流经东西,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沃野平原,盛产小麦、大豆、高梁、谷子。南四湖内,荷莲遍布,芦荡千顷,鱼虾满湖,素有“日出斗金”之称。
湖西自古就为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史书记载,自战国以来,这里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就有200余次。频繁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长期残酷的封建统治与压迫更使人民无法忍受。湖西人民在险恶的环境中养成了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坚强品格。为求得生存,他们不断起义暴动,反对封建压迫和为害的兵匪。虽然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连续不断,但这些斗争都是涣散和盲目的,没有找到一条求得自身解放的正确之路。
在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浪潮推动下,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组织扩大到湖西,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早在1921年底,这里就有了党员的活动。1925年中共徐州支部建立,而后铜山、萧县、砀山、宿县、曹州、济宁、永城等地相继建立了党的组织。他们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发动工人、农民、学生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全国革命转入低潮,但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尚未扩展到北方,湖西相对出现了革命发展的有利形势。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党的组织有了较快发展,党员人数最多时发展到近2000人。农民斗争也由过去自发的、松散的、单纯的斗争,发展到自觉的、有组织的政治斗争。由于以后党的“左”倾错误和国民党的残酷镇压,这些斗争大多失败了,党组织也屡遭破坏。但革命的火种没有被扑灭,在白色恐怖下,许多共产党人仍然同敌人进行顽强不屈的斗争,为后来建立全区统一的党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在上级党的正确领导下,湖西地方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党员人数由抗战初期的千人左右,猛增到近万人,建立了党的统一领导,同时建立了人民军队和政权,开辟了湖西抗日根据地。这里东与鲁南、南与豫皖苏根据地为邻,西与直南、豫北根据地相接,是华中、山东根据地同华北、延安联络的重要通道。因靠近津浦、陇海铁路干线和周边中心战略城市,这里始终是敌、伪、顽与我方反复激烈争夺的地区,斗争残酷复杂。湖西的党和军队坚决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战略部署,在主力部队支持和兄弟部队、友邻地区的配合下,有力地坚持和发展了敌后游击战,粉碎日伪军多次大“扫荡”和国民党顽军的摩擦。据不完全统计,共作战3000余次,消灭日伪军1.5万余人,顽军l万余人,我地方武装发展到2万多人,民兵5.5万多人,根据地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湖西处于冀鲁豫斗争的最前线,是黄河南敌我双方角逐拉锯战的主战场,也是我军战略反攻的前沿阵地。湖西党政军民英勇顽强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坚持了腹地斗争。同时普遍开展了整党、整军、土地改革等运动,数万翻身农民参加了解放军。发动广大军民全力支援前线,参加了陇海、定陶、巨野、巨金鱼、鲁西南、豫东和淮海等重大战役。全区解放后,又积极支援大军渡江作战,抽调干部南下新区,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重建家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区清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武装力量,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级人民政权,没收官僚资本,统一财政经济,稳定物价,彻底完成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在胜利完成社会变革和进行抗美援朝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直至1953年8月湖西行政区撤销。
湖西区党的隶属关系及其管辖范围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不断变化。抗日战争前,徐(州)西北地区的党组织先是隶属徐州地委、徐海蚌特委,后为苏鲁豫皖特委领导。徐西北区委下辖丰县、沛县、萧北、砀北、铜北、萧县、宿县、永城等地的党组织。鲁西南地区的党组织先后称鲁西南工委和鲁西南特委,隶属山东省委领导,下辖济宁、金乡、鱼台、单县、成武、曹县、定陶、郓城、菏泽、巨野等地的党组织。1938年7月,徐西北区委和鲁西南特委合并,成立苏鲁豫特委,王文彬任书记,从此全区党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苏鲁豫特委隶属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下辖丰沛鱼中心县委(辖丰县、沛县、鱼台和沛滕边县委)、金单曹中心县委(辖金乡工委、单县和曹县县委)、萧县中心县委(辖萧县、宿西、永北、夏东、砀南县委)、郓城中心县委(辖郓城、鄄城、巨野、菏泽县委),以及萧铜、永城工委,宿县、铜北、邹西、砀北等县委。
1939年5月苏鲁豫特委扩建为苏鲁豫区党委,又名山东分局第五区党委,亦称湖西区党委,白子明任书记。区党委下辖鲁西南地委(辖曹县和曹东两个县委、考城工委和定菏特支)、湖边地委(辖鱼台、邹西和滕西县委)两个地委;金嘉巨中心县委(辖金乡、嘉祥、巨野三个县委)、沛县中心县委(辖沛县、沛滕边、铜北三个县委和萧铜工委)、萧县中心县委(辖宿西、永城两个县委和砀南特支)三个中心县委;另有丰县、单县、砀山三个直属县委。共22个县单位,在方圆400多公里的广袤土地上,除县城和铁路沿线为日伪占领外,均为我军纵横驰骋的抗日根据地。这是湖西区发展的兴盛时期。
1939年湖西发生了“肃托”事件,党组织受到重大损失。1940年11月苏鲁豫区党委降格为湖西地委,划归鲁西区党委领导,潘复生任书记。1941年7月湖西地委又划归山东分局直接领导,所辖区域调整,缩小为12个县(工)委和一个中心县委。1942年10月湖西地委划归中共冀鲁豫区党委领导,12月改称中共冀鲁豫六地委,唐亮任第一书记,潘复生任第二书记。1943年8月潘复生任书记。地委下辖徐北中心县委(辖沛铜、沛县、丰沛边、萧北四个县委)、巨南工委(辖金巨、巨野、成武三个县委)以及金乡、单县、单西南、曹芳、丰县、鱼台、沛滕等县(工)委。
1944年5月冀鲁豫六地委改称中共平原分局十一地委,地委下辖苏北工委(辖丰县、沛县、沛铜、华山、砀山5个县委)、巨南工委(辖成武、济宁、嘉祥、巨野4个县委)和鱼台、单县、金乡、临河县委。
1945年10月平原分局十一地委改称中共冀鲁豫三地委,郝中士任书记。地委下辖单虞、砀山、华山、金乡、鱼台、丰县、沛铜、沛县、巨南、成武、单县县委,后增设金巨、虞城县委。1947年7月郭影秋任地委书记,同年8月陈璞如任地委书记。1949年8月冀鲁豫三地委改称中共湖西地委,归属中共平原省委,地委驻地单县城。地委下辖鱼台、金乡、嘉祥、单县、巨野、成武、复程7个县委。1949年1月鹿渠清任地委书记。1952年11月平原省委撤销,湖西地委划归中共山东分局,刘清训任地委书记。1953年8月湖西地委撤销,与滕县地委合并成立济宁地委。
随着湖西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和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党组织逐渐认识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及时进行县区政权建设。1938年8月萧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这是苏鲁豫边区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1939年5月永城抗日民主政府建立,1939年11月成立邹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3月后,金乡、单县和丰县分别成立抗日民主县政府。另外,一些县建立了行使政府职能的办事处。如沛滕边办事处、铜北办事处、东(明)长(垣)濮(阳)滑(县)办事处、丰沛鱼单砀五县联合办事处。
1940年7月湖西专员公署在单县张油坊宣告成立,专员李贞乾。专署隶属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1941年1月划归鲁西行署领导,是年7月又划归山东战工会直接领导。专署下辖金乡、单县、鱼台、丰县、沛县、砀北等县抗日政府和铜北、单西南、曹芳等抗日办事处。
1942年10月湖西专署划归冀鲁豫边区,是年12月改称晋冀鲁豫第二十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郭影秋任专员。专署下辖金乡、单县、金曹、鱼台、丰鱼、成武、巨野、丰县、沛县、沛铜、丰沛边、萧北等抗日县政府和巨南、金济鱼、单西南等抗日办事处。1944年8月二十一专署改称十一专署,1946年2月改称冀鲁豫三专署,1949年8月改称平原省湖西专署,1952年11月改称山东省湖西专署,下辖各县政府。张维之、鹿渠清、马冠群、刘清训、尚格东先后任专员。1953年8月湖西专署撤销。
早在1935年,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就在沛县建立了党的地下武装,至抗战前夕,这支武装发展到五六十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地党组织在积极发展党员进行抗日宣传活动的同时,举办抗日武装训练班,为抗日武装培养了大批骨干。l938年5月徐州失陷后,湖西地区全部沦人敌手,各地党组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动群众举行抗日武装起义。这些起义主要有微山湖畔的沛县、夏镇、丰县起义;鲁南山区的邹县、汶上起义;鲁西南平原的金乡、单县、郓城、鱼台起义;陇海铁路两侧的萧县、铜山、砀山、宿县、永城起义。1938年6月中共徐西北区委和鲁西南特委调集起义武装,在丰县华山镇建立湖西区统一的抗日武装——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李贞乾任总队长,王文彬、郭影秋先后任政委。“二总队”下辖五大队(沛县),六大队(丰县),七大队(砀山),八大队(单县),九大队(丰北),十三大队(金乡),十五、十六、十七、十九、二十大队(萧县),十八大队(萧铜),二十一、二十二大队(宿县),二十三大队(铜北)、二十九大队(永城)。1939年1月“二总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挺进支队。2月编为苏鲁豫支队四大队。
1938年1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1000余人由晋东南挺进湖西,部队到达后即投入战斗,消灭了丰县的伪军,迅速打开了湖西的局面,人民群众称他们是“天上掉下来的八路军”。1939年2月六八五团与挺进支队合编为苏鲁豫支队(简称苏支),彭明治任支队长、吴法宪任政委,下辖一、二、三、四、七大队和独立大队。苏支经过整编、扩编,队伍发展迅速。1939年6月苏支各大队都扩大为团的编制,总兵力达8869人。7月,苏支兵分三路,挺进苏皖边、豫皖边和微山湖东,开辟更为广阔的地区。11月苏支抽调2个团开赴鲁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6月苏支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南下华中,支援新四军,被编为新四军三师一旅,湖西的防务由黄河支队接管。
1940年6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黄河支队在支队长彭雄、政委张国华带领下奉命挺进湖西,10日到达单县、金乡一带.1941年1月黄河支队改编为一一五师教导四旅,邓克明任旅长、张国华任政委,下辖3个团,总兵力近5000人。1941年2月根据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的指示,成立湖西军分区,军分区与教导四旅一套机构,邓克明兼司令员、张国华兼政委,隶属于一一五师和鲁西军区,下辖独立团、丰沛鱼三县大队、丰单砀三县大队等地方武装共2000余人。后来各县都逐渐建立了县大队。l941年7月湖西军分区单独成建制,军事上受教四旅指挥,由胡芸生任司令员、潘复生兼任政委。1942年12月教四旅和湖西军分区合并,组建冀鲁豫第六军分区。邓克明、王秉璋先后任司令员,唐亮、潘复生先后兼政委.,后随地委序号于l944年5月更名为冀鲁豫十一军分区,1945年10月改称冀鲁豫三军分区,1949年8月改称平原省湖西军分区,1952年l1月改称山东省湖西军分区。尹先炳、匡斌、郭影秋、况玉存、王月亭、余克勤、刘金山先后任司令员,郝中士、郭影秋、陈璞如、鹿渠清、刘清训先后兼任政委。1953年8月湖西军分区撤销。
在艰苦复杂曲折漫长的斗争岁月里,湖西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l939年发生了令人痛心的湖西“肃托”事件,抗日根据地创始人王文彬、马霄鹏、张如、赵万庆等一大批党的优秀1:部惨遭杀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又有多少优秀共产党员、革命战士战死沙场,有多少英雄儿女倒在敌人的屠刀下。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先后有数十万儿女参军参战参加革命工作,数万革命先烈英勇献身,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滋润着这块沃土。1942年12月日军大“扫荡”中,专员李贞乾、团长肖明、专署公安处长王鼎臣、教育科长任子健、粮食科长渠伯奎、财政科长张松坡等光荣牺牲。在这前后牺牲的还有苏支副大队长刘忠英、铜北办事处副主任阎树堂、黄支团政委曾子鲁、十一团政委刘仁贵、专署贸易局局长王志成、巨南工委副书记颜竹林、砀山县委书记张国运、军分区后勤政委左杰、沛滕边县委书记王洪垒、五县游击大队长许言语、徐州工委书记王家骧、十九旅旅长吴大名、成武县委副书记刘雪庵等。烈士的英名和业绩将万古永存。
在革命斗争的关键时刻,我党我军高级领导人多次来湖西指导工作。1939年11月,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山东纵队指挥长张经武飞马赴湖西,果断地处理了“肃托”事件,挽救了湖西的党组织和干部。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最艰难时刻,刘少奇同志到湖西,作了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克服困难、生产自救的指示,成为湖西胜利渡过难关的大转折。陈毅、肖华、朱瑞等领导同志,也对湖西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作过重要指示。1948年12月淮海战役期间,刘伯承、陈毅在单县公安局挥笔题词,高度赞扬了湖西和冀鲁豫人民的支前工作。
湖西区的党组织、人民和子弟兵,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表现出了坚忍顽强的革命精神。敌人的残暴没有使他们屈服,严重的困难没有把他们吓倒。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人民革命力量不断壮大,由弱变强,越战越勇,终于和全国人民一道,取得了最后胜利。历史证明:湖西的党组织是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湖西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湖西的军队是英勇的军队。湖西党政军民所创立的业绩将永载史册,湖西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