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冬,为了推广海阳县地雷战的经验,黄县(今龙口市)县委决定在莱山区史家庄举办地雷学习班,由前去海阳学习回来的高真(巩长贵)讲授,学员是从黄县(今龙口市)东部各区抽调的民兵骨干,学期三天,主要学习地雷的制作和使用,并因陋就简地进行实爆演习。通过学习,学员们都基本上掌握了地雷的制造应用技术。从此,海阳人民地雷战的经验便在黄县大地开花结果。
1.两颗地雷
县委举办的地雷学习班结束后,莱山区史家庄民兵就像着了迷,常常凑到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地雷的故事,恨不得马上就让日伪军尝尝“铁西瓜”的滋味。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区委接到情报:驻黄城集据点的日伪军第二天拂晓要到莱山区“扫荡”。区委书记张建新当即决定将伏击敌人的任务交给史家庄民兵。于是找来史永平、史秉祥等人风趣地说:“你们地雷学得怎么样了?这次可要考考你们啦!”接着布置了任务,确定了方案,又派出区中队的几个同志协助作战。
北谢家村与陈家村是敌人“扫荡”必经之路,两村之间有一段沿河小路,伏击地点就确定在这里。晚饭后,民兵们带着两个地雷与区中队的便衣一起来到这里。区中队的同志负责监视敌人,民兵们布雷。他们仔仔细细地埋好了地雷,将拉线引到附近的小山头上。一切安排就绪后便隐蔽起来。
天刚蒙蒙亮,黄城集方向果然来了一股约有100多人的日伪军队伍,走在前头的尖兵惊恐地探着路。民兵们见敌人露了头,精神立刻振作起来,纷纷争着要拉导火索。这时,区中队的一个同志忙阻拦说:“等一等,你们先走,我来拉!”当敌人进入雷区后,只见那个同志用力一拉,“轰!轰!”两声巨响将两个伪军掀到了半空,其余的日伪军吓得趴到了地上,一动也不敢动了。直到一硝烟散去了好一会儿,惊魂未定的敌人才慌忙从地上爬起来,抬着一具尸体和两个重伤兵窜回了据点。
两颗地雷就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使民兵们看到了地雷的威力,尝到了地雷战的甜头。首战告捷,大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拉开了莱山区地雷战的序幕。
2.送雷上门
1943年6月,驻黄县城的日伪军为沟通黄县县城和黄城集的联系,便在欧头孙家村东边的小莱山庙上构筑据点。欧头孙家处在黄城集、石良集和黄县县城三个敌军据点的中间地带。日伪军在这里设据点,目的在于侧援周围据点,并便于掌握我方情况。6月初,伪军中队长杜馨堂带领一个伪军中队60多人监工修筑。白天,伪军逼迫周围四乡群众赶修据点;晚上,杜馨堂就和他手下的伪军住在莱山庙里。这一敌情被我北海独立团便衣侦察得知。为了粉碎敌人的企图,北海独立团一营奉命袭击这个施工中的敌据点,并部署莱山区民兵联防队配合黄县独立营2连封锁可能出援的驻黄城集据点的日伪军,以孤立欧头孙家村据点之敌,保证战斗的胜利。
7月6日晚饭后,莱山区民兵联防队的十几个民兵在七甲村西河滩上与黄县独立营2连汇合后,便匆忙向黄城集方向奔去。这天晚上,天阴沉沉的,走到半路便噼里啪啦下起雨来。民兵们怕淋湿了地雷,忙用衣服把地雷包好夹在腋下,冒雨前进。
黄城集是一个近千户的大村子,坐落在蓬(莱)黄(县)结合部。它的南面山区是蓬(莱)黄(县)两县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4月,侵华日军开始在黄城集学校修建据点,5月修建完成,但据点建成后仅两个月便被我胶东主力部队摧毁。敌人吸取了在村中修筑据点容易被袭的教训后,于1941年3月在黄城集西边农田开阔地里修筑据点。到6月,伪军三个炮楼和日军三个炮楼同时完工。黄城集据点是驻黄县日伪军比较大的一个据点,共驻有日伪军二百二三十人。据点周围筑有围墙和一丈来宽的壕沟,高墙上密布铁丝网,壕沟内设有铁蒺藜,只在东西两侧留有栅栏门。10点左右,队伍赶到据点附近后,立即按照预定方案分头行动:2连监视敌人;民兵们到栅栏门前布雷。
史秉祥等人猫腰摸到栅栏门前,迅速将10多个连环雷埋在栅栏门下,并进行了巧妙的伪装,然后将拉线挂在栅栏门上。一切完毕,正待撤离之际,突然一道刺眼的手电光柱从炮楼直射过来,民兵们连忙就地卧倒隐蔽。好险12连的指战员无不为民兵们捏了把汗,同时迅速地将枪口紧紧对准据点,做好了战斗准备。幸好,敌人没有发现民兵们,手电光柱向四周扫了一遍之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民兵们又仔细检查了一下所布的地雷,见没有问题后才放心的悄悄撤回。
子夜时分,激烈的枪声从欧头孙家传来了。不一会儿,据点里像炸了营一样,吆喝声、叫骂声和脚步声乱成一片。紧接着一群日伪军向栅栏门涌来。他们刚一拉门,“轰!轰!轰!……”地雷爆炸的巨响此起彼伏,响声中夹杂着敌人喊爹叫娘声、呻吟声和敌军官的叫骂声。“打!”连长一声令下,手榴弹、步枪一齐开火。敌人刚出门就挨了当头一棒,吓得连忙逃回据点。
3.敌穴开花
有一段时间,驻黄城集据点的日伪军不仅白天外出“清乡”“扫荡”,横行乡里,烧杀抢掠,有时晚上还窜人抗日根据地,偷袭我抗日军民。为打击敌人的反动气焰,在黄县独立营的配合下,民兵们晚上到据点周围设雷布阵,巧妙地杀伤敌人。
1943年5月的一天晚上,莱山区民兵联防队奉命在黄县独立营战士的掩护下到黄城集据点布雷。
黄城集据点临河而建,南河坝一段小路是敌人到根据地“扫荡”的必经之路。民兵们决定把地雷就布在这里。
队伍接近布雷区了,带队的同志用手势示意队伍停下,观察地形,监视敌情。这时已经是午夜时分,四周静悄悄的,到处一片漆黑,只有敌人炮楼的洞口里不时闪出光亮,远处村里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声。
独立营的战士敏捷地占领了有利地形,民兵们连忙准备地雷。忽然,有一个民兵悄声说道:“有一个地雷的引火芯断了,怎么办?扔了吧!”民兵联防队队长史秉祥忙说:“不能扔!现在弹药这么紧缺,怎么能扔呢?拿来,我修理修理。”说着从民兵手中接过地雷,仔细琢磨了一阵儿,然后兴奋地说:“快!去找根高梁秆来!”围观的民兵连忙分头去找。一会儿,一个民兵找来了一根高梁,史秉祥从高梁秆上剥下坚硬的外皮,截取一小段杆芯用麻绳把地雷引火芯绑在一起,然后又紧紧地将它插入地雷的接口处,然后蛮有把握地说:“好了!”民兵们都将信将疑地分头布雷去了。史秉祥把那“病”地雷埋在了河坝的斜坡上。
天快亮了,据点的敌人还没有动静,大家都感到有些失望。为了避免误伤群众,民兵们只好把地雷挖了出来,由于史秉祥埋的那颗地雷有“病”,且埋在较偏僻处,所以,民兵们把它留了下来,只在旁边做了记号,以备下次再用。众人没有想到,正是这颗“病”地雷歪打正着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第二天清晨,深知地雷厉害的敌人派出几个便衣沿河坝搜索。有一个便衣意外地发现了那颗“病”地雷,便得意忘形地跑到据点里报告这一“重大”发现。一会儿,据点里走出几个日军军官模样的人,他们命令伪军将“病”地雷挖出来,然后战战兢兢地端回据点。对于这颗地雷,他们如获至宝,准备认真研究研究中国民兵制造的土地雷。
上午10多钟,从据点里传出来“轰”的一声巨响。原来,正当敌人小心翼翼地从“病”雷上往下拔引火芯时,“病”地雷却毫不客气地发怒了,当场炸死一名日军军官和一名伪军,炸伤日伪军四五个。
“病”地雷在敌穴开花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抗日根据地,我抗日军民无不拍手称快,敌人听了则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