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纪事(1949年4月-1950年4月)上篇

西南之旅 发表于 2019-08-27 17:29:50

一九四九年

    4月20日  当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国内和平协定》后,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于21日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0日20时,由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

  4月23日 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市解放。28日南京市军管会成立。刘伯承任主任,宋任穷任副主任。

  5月1日,南京市警备司令部成立,陈士榘任司令员,袁仲贤任政委。

  5月11日,南京一.市人民政府成立,刘伯承任市长,柯庆施、张霖之任副市长。

  5月4日  新华社全文转发了中共中央中原局,1948年9月29日发出的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的文件《争取团结改造培养知识分子》。新华社转发时加的按语指出:“这个文件值得其它解放区。特别是新解放区的参考。”这个文件提出了“吸收地方的知识分子,是我们培养各项建设人才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解决我们目前及今后在各种建设工作中干部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5月16日、17日 第四野战军解放了武汉三镇。

  5月23日  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各中央局和野战军的电报,作出了向全国进军的部署:(一)、(略)。(二)、二野应准备于两个月后以主力或以全军向西南进军,经营川、黔、康。二野目前主要任务是准备协助三野对付可能的美国军事干涉。(三)、……一野年底以前可能占领兰州、宁夏、青海,年底或年初准备兵分两路,……一路由贺龙率领经营川北,以便与二野协作解决贵州、四川、西康三省。(四)、如果上海、福州、青岛等地迅速顺利解决,美国出兵干涉的可能性业已消失,则二野应争取于年底或年底以前占领贵阳、重庆及长江上游一带,并打通长江水路。(五)、胡宗南全军正向四川撤退,并有向昆明撤退消息。蒋介石、何应钦及桂系正在做建都重庆割据西南的梦,而欲消灭胡宗南部及川、康诸敌,非从南面进军断其退路不可。因此,除二野应准备经贵州入川外,四野在消灭白崇禧占领广西之后,应以一部经百色入云南。

    5月27日  上海解放。上海市军管会成立,陈毅任主任,粟裕任副主任。

    5月28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陈毅任上海市市长,曾山、潘汉年、韦懋任副市长。   毛泽东在批转邓小平的电文中称“(一)、(略),(二)、9月份以后占领粤、桂、滇、川、黔五省所需干部以3万名计算,也须马上作出计划,通知各区遵办。”

    5月29日 上海市淞沪警备司令部成立。宋时轮任司令员,郭化若任政委。

    中共中央华东局和渡江总前委电复中央军委:“二野进军西南最大的问题是手中无一地方干部部队.我们拟从华东局抽出一部分干部随二野人川,估计数目有限(可以动员一批学生入川),中央有无此项准备,请告,”复电还请示,“小平同志是否需要入川,须请早示。以便考虑华东局的组织问题。”

5月30日    中共中央开会研究解决粤、桂、滇、川、黔、宁、青等地干部办法后,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各中央局、香港分局、二野前委、上海、南京两市委电,提出解决今年将要占领的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宁夏、青海等七省所需干部的具体办法。

    5月底    华东局开会研究贯彻中共中央5月30日电示精神,邓小平在上海同陈毅等同志商议在沪、京(宁)等地招收一批青年学生和工人到西南服务的问题,根据中央的安排,决定将参加济南、淮海、渡江战役的华东支前司令部及所属苏南、皖南、浙江、赣东北四个前方办事处的3000名干部全部随二野进军西南。由华支副司令员曹获秋、政治部主任魏思文、华支苏南前方办事处副主任张庆林等负责筹组上海西南服务团,并立即在上海招收知识青年参加。

6月2日    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电华东局和总前委;“(一)、同意二野入川积极准备,在情况许可下,争取8月初出动。(二)、小平须准备去四川。”

    邓小平接到中央6月2日电文以后,即从上海回到南京,召开二野前委会。刘伯承、邓小平传达了中央关于进军西南的战略部署,布置了进军西南随军干部的筹调办法,并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决定随军干部部队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直属二野政治部领导。会议还确定由宋任穷、张霖之、曹获秋、彭涛、段君毅、万里等同志组成筹建西南服务团的领导班子。

    6月上旬    在上海,郭坤和代表上级党组织到震旦大学,向学校党支部传达上海市委和市青委的意见:由于全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需要动员6000人参加南下服务团,分别去西南和华南工作。他要求震旦大学党支部去一些党员,同时动员广大同学积极响应,踊跃报名。接着,市学联也向震旦大学学生自治会作了具体部署。以后,震旦大学有43位同学参加西南服务团。

6月10日前后    华东局和上海市委青委召开了上海市各校地下党的负责同志会议,由市青委书记李昌布置各校抽调党员和动员招收学生参加西南服务团的任务。

6月1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准备三万八千干部的布置》的文件,指出依照目前顺利发展的军事形势,今年内除实现一月八日政治局会议所规定的的九省外,将有可能和必要占领粤、桂、滇、川、黔、宁、青七省。除宁、青为小省外,其余五省如第一步只占领大城市及交通要道区域,则总共需筹干部约计三万八千人”。关于去西南的干部来源,中央指示华东局;“(一)  尚未分配工作的冷楚部队三千人交二野。(二)从南京现有的三千干部中抽调一部分,加上抽调苏南工人和知识分子成分的党员配足二千人去西南。(三)从沪、宁吸收六千名大中学生及工人职员去西南。(四)再由山东局调一千二百人,华东局调一千五百人,东北局调一百人,西北局调一千人,川干队的三百余人调回四川。不足的由二野部队抽调,总计去川、黔的干部约一万六千人”。(去云南的干部中央列入去广东、广西、云南的一万七千干部中,后中央抽调的去云南的干部为华中开辟新区使用了,中央又指示去云南的干部仍由二野统一筹调).中央还指出:上次五万三千干的抽调,老区一般县、区干部均已削弱,这次所需老干部,一般应从城市或地委以上机关抽调;对于工人、职员及大中学生的招收训练工作,应即抓紧办理;二野、四野应抽出大批干部担负新区工作;并注意在占领大城市后,立即大量召集、训练、培养本地干部。

    6月12日    西南服务团第一团在上海成立。团长曹获秋、副团长魏思文兼政治部部长,副部长王永福;行政处长陈筹,副处长李华肪、王雪亭;供给处长王元荣,副处长穆成友.卫生所长曹光德、医疗队长杨德寿、指导员刘傅等。

    6月16日至18日    上海市学联于16日上午在育才中学礼堂召开第二次临时全市校代表大会,到会的有297所大、中学的代表,及各校学生会负责人千余人.上海市学联主席张渝民提出:“目前学联的总任务是要同学们积极起来响应号召,为解放全中国人民而奋斗”。宋任穷在讲话中提出要组织南下服务团,配合解放军去解放南方七、八千万人民。他号召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南征。

    17日,上海《解放日报》报道了市学联召开全市对大、中学校的代表和学生会负责人大会的消息。同时还报道了暨南大学不到三天就有百余人报名,首次批准65名;复且大学五天中要求参加南下服务团的同学,已有二百多人,已审查批准116人,以及两校分别举行了欢送南下同学大会等情况。18日,又报道了复旦、暨大、大同三所大学和上海法学院的同学踊跃报名的情况.同时也报道了青年团上海市工作委员会正式公布设立服务郝,为志愿参加革命工作的青年进行登记和介绍。

    6月中旬    二野前委决定,由宋任穷任西南服务团总部主任(即总团团长),张霖之、曹获秋、彭涛任总团部副主任(即副总团长);段君毅、刘岱峰负责后勤供应,马继孔、刘仰峤负责总团秘书联络工作,陆凤翔负责政策研究;王镜如、王介夫负责组织人事;何郝矩、田希文负责协调教育。曾经参加过总团部工作的还有万里、罗士高等。为了便于同二野各兵团联系,各兵团派有干部驻在总部。

    陈毅在上海召开全市干部会,动员各单位要积极抽调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支援二野解放西南,

    陈毅作了动员报告后,上海《解放日报》总编室副主任雷勃,积极申请到西南去,并得到了上海市文管会和报社领导夏衍、范长江、恽逸群等同志的同意,指示他筹组一个新闻出版队,派他先到南京与二野取得联系。他到南京后,见到了《新华日报》社社长石西民,了解了南京组建新闻队伍的情况,即回上海组建新闻出版队。

    南京市委工区党委书记、南京西南服务团团长彭涛召集南京区学联党组的时昭溥(南京区学联党组书记)、朱成学(南京区学联主席)和李飞等开会,在党内和学联干部中布置参加西南服务团和在大中学生中招收团员的工作。

    根据上海市委关于动员和组织共产党员占一定比例的职工队伍参加西南服务团的决定,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总工会筹委会主任刘长胜确定“上总”由周炳坤、马小荣、沈默负责动员组织工作,并规定参加西南服务团的职工条件是:(一)  不是家庭生活的主要负担者;(二)有一定文化和一技之长;(三)身体无病,思想作风好;(四)年龄在25岁以下。“上总”向西南服务团第一团团长曹荻秋通报了上述决定。曹获秋提出;一、人数500人,编一个大队——上海职工大队;二、职工大队成员实行供给制待遇;三、职工大队是一支接管城市的干部队伍,主要担任城市群众的发动与组织工作;四、请“上总”派一名带队干部。“上总”立即向派出的各工作组和各级工会筹委会作了部署,同时向原上海地下党领导的进步组织——益友社、银钱业联谊会、洞庭社、绿营社、职业青年联谊会、实验民校、补习夜校等组织作了布置。 

6月21日  上海市学联在天蟾舞台召开300多所学校8800多名学生参加的动员大会,粟裕在会上号召大家踊跃参军南征。

6月23日    上海市军管会、文管会文艺处在《解放日报》刊登招收100名文艺工作者的消息。凡思想纯洁,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有相当的文艺(包括戏剧、音乐、文学、美术等)基础者,不限男女,均可报名投考。

 6月25日    南京《新华日报》以“把胜利大旗插到西南去,本市筹组西南服务团,欢迎教授、学生、技术人员参加。学联号召大、中学校同学踊跃报名”的醒目标题,报道了“南京市军管会正积极筹备成立西南服务团,由军管会副主任宋任穷任团长,近日即将在大、中学校中动员大批同学参加”的消息,并介绍了西南服务团的任务是:第一、协同解放军执行战争勤务、宣传、教育和动员群众支援解放军;第二、参加接管工作;第三、帮助新解放区军政当局肃清残余的反动势力;第四、协助废除旧的反动制度,建立新的民主制度,参加建设新中国的工作。报纸还配发《踊跃参加西南服务团》的短评,当晚,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召开文教系统党员大会,布置西南服务团招收、组织工作,并动员同学积极参加西南服务团。

6月26日    南京区学联召开全市大、中学校学生代表大会,动员大、中学校学生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到会37所学校代表250人。大会主席舒泽湖讲话后,金陵大学代表邱鼎泽、中央大学代表董俊松相继发言。《新华日报》于次日作了报道。南京中央大学川、康、黔、滇籍的学生组成“四省同学联合会”,号召西南籍的同学踊跃参加西南服务团,打回西南去,并出版《西南特刊》,介绍西南地区的人情风俗、地理和经济状况。

    上海市总工会筹委会召开各厂、各行业的代表大会。还成立了南下工作动员委员会,由总工会筹委会组织部副部长周炳坤负责,并号召全市各厂各行业的职工筹委会在不妨碍生产的原则下,广泛动员参加。第二天在《解放日报》作了报道。

 6月27日    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政治大学、建国法商学院、东方语专、剧专等大专院校,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应变会主席、南京“四一”学生示威游行总指挥董俊松等14人首先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并向全校同学提出挑战。

    南京《新华日报》第一版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简章》。西南服务团的宗旨是:“为解放西南各省人民,协助军队前进,开展西南新区工作,接管西南所有城市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政治、文化、教育等机构和铁路、矿山等国营企业。再进一步为建设大西南服务。”参加人员的“资格”是:“凡立志为人民解放事业服务,决心到西南去参加人民的接管工作与建设工作的学生及各种专门技术人员,年龄在18岁以上,40岁以下,具有中等以上学校的文化水平或同等学历,体格强壮,无传染疾病及不良嗜好者均可参加。”报名时“须持有所在学校的学生会、工厂之职工会、机关或团体之介绍信或证明文件,并填写本人履历表一份”。“凡审查合格之团员,均须集中学习三至四个月,学习之内容为中国革命基本理论知识,新区乡村政策、城市政策和各城市接管经验等,技术人员及专家们另组研究会学习”。待遇:“除自带简单行装外,一切膳食服装等,概由本团供给,到达目的地,正式分配工作后,则按工作职位规定待遇。现在南京任职的技术人员及专家,仍享受原职待遇。”

    《新华日报》一版刊登了南京区学联的号召书:《迎接光荣任务,向大西南进军》。

    6月28日    南京《新华日报》报道了南京“掀起参加西南服务团热潮”的消息。

    上海《解放日报》以“沪南区职工三千余集会,百余职工报名南下”为题,报道了上海南市57个小型工厂,南北货、海味等六个行业职工筹委会以及中华业余职工图书馆读者联谊会在震旦大学礼堂召开的南下工作动员大会。大会主席赵亦农宣布开会后,总工会周炳坤、南下代表冯慰民、卢如椿等同志讲了话。最后是各单位向已报名参加南下的职工献旗。

    6月29日    《解放日报》刊登了上海西南服务团通告(第一号)。通告说:“本团已筹备就绪,即日起开始在大夏大学办公,并定于6月30日至7月1日集中。参加西南服务团之青年学生,请按南下服务团之规定,分校分队向大夏大学本团部报到集中学习,学习时间暂定为四个月,特此通告。”

    上海《解放日报》公布了志愿参加南征的首批录取名单共4906名,其中去西南2151人。

    报名参加南征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已达340余人,29、30两天在上海四川北路戏剧学校参加考试。

    6月30日    南京《新华日报》报道:南京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发出通告,号召工程师、专家、技术工人献身革命,参加西南服务团。报名时间从7月2日开始。

    上海《解放日报》转登了“南京市军管会所筹备之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简章。”

   南京区学联在原国民大会堂举行参加西南服务团的动员大会。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南京市的三十余所大、中学校的三千五百余人。大会主席舒泽湖说明开会意义后,宋任穷团长作了报告,号召全市大中学校的同学、教授、工程师、专家们,参加西南服务团。并进一步说明了西南服务团的四项任务。中央大学教授梁希、南京市军管会文教会副主任王明远、参加西南服务团的教授代表宋广祥、工程师代表陈炽、同学代表邱鼎泽、董俊松等相继讲了话。川康滇黔代表赵之巽向大会献词。南京区学联向参加西南服务团的同学敬献了“一心一意为西南人民服务”的锦旗。

    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在逸园饭店举行“七·一”招待晚会。邀请上海西南服务团代表二人(大同大学蔡增祥、复旦大学韦绍新)前往参加。晚会由饶漱石主持,陈毅作报告。出席晚会的有宋庆龄、黄炎培等各界代表300多人。

    6月下旬    根据宋任穷同志的布置,由南京《新华日报》社社长石西民负责,以南京新华日报社和新华社南京分社的名义,公布招考录取了216名具有大学文化,有志于新闻事业的青年知识分子,举办了新闻工作人员训练班。8月份结业后,有100多人参加了西南服务团,分别编入重庆、川南、贵州、云南各新闻专业队伍。

    6月底    二野建立了西南财委,对外称二野财经办事处,并由办事处着手组建西南服务团直属财经大队。办事处负责人刘岱峰,还确定干部科长管学思在上海、南京两个分团中挑选学过财经、工业的学员(至9月份抽调近百人,编为财经大队第一中队)。

    6月至7月    根据华东局部署,华东邮电管理局确定由南京市电信局军代表郭克刚、二野军邮局局长于淳分别组建四川邮电队和云南邮电队,编入西南服务团建制。

7月初    中共中央和华东局,分别电示山东分局抽调1200名干部南下,其中县级以上200人。

    7月3日    南京《新华日报》在“大专学校掀起热烈挑战,小学教联会顷发出号召”的标题下,报道了大、中学生申请到西南去的情况,刊登了小学教师联合会的号召书,以及到市总工会筹备会报名,要求到西南去的教师、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情况。报道说,截至7月2日晚,报名的人数已达千人。

    7月4日    上海《解放日报》报道了记者访上海西南服务团负责人谈西南服务团的任务与计划。负责人说:“西南服务团的前进方向,是跟随人民解放军向西南进军,解放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并谈了西南服务团的三项任务是:帮助军队,接管城市、建设西南。还谈了学习三至四个月的计划,以及继续招收学员的决定。

    7月5日    华支赣东北前方办事处于今日到达南京,编为西南服务团一团一支队二大队,下属四个中队,共600多人(集训后,编为西南服务团川东支队二大队)。

7月6日    上海《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学联、西南服务团联合在交通大学文冶堂举行欢送、欢迎南下同学大会,到会有参加西南服务团的同学及其家长、各校代表及来宾2000余人。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冯定,西南服务团团长曹获秋、副团长张庆林等先后讲了话。

    上海《解放日报》公布了到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工作委员会服务部登记志愿参加西南服务团的225人录取名单。

    7月7日    上海《解放日报》刊登上海市军管会文管会文艺处录取文艺工作者通告,公布了录取名单,计文学组63名,备取生14名;戏剧组41名,备取生8名;音乐组30名,备取生2名;美术组20名,备取生1名。共计录取正式生154名,备取生25名。

    7月10日    南京《新华日报》报道,已有专家160人参加西南服务团。12日,又报道215名技术人员参加西南服务团。根据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情况,西南服务团和二野后勤部组建直属大队。人员中另有南京招收的和上海抽调、推荐来的50多人。下设三个中队,每个中队设三到四个小组,按机械、冶金、建筑、水利、农业、地质、电机、铁路、电讯、化工等专业编组。(9月27日改为直属技术大队,属后勤部直接领导)。

    7月上旬    劳动大学(中直机关代号)新华通讯社北平总社青年科(机要科)、中译科、中央电台、《人民日报》、南方分社,抽调了一批干部,组成南下新闻通讯队伍,在北平集训后,到南京编入西南服务团。

    苏南公学传达了中共苏南区党委要求学校动员1000名学员参加西南服务团的指示。15日,在学校全体干部及学员大会上,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苏南行署副主任刘季平,校长董希白在会上作了动员,全校同学立即进行了热烈讨论。不到一周,全校就有700余名学员及干部被批准参加。

    7月11日    南京《新华日报》在“全市大、专、中学校掀起参加服务团热潮”的大标题下,分别报道了南京区学联报名处和中央大学、华大二分校、东方语专、边疆学校、市立二女中、市立一中等处报名情况.

    7月12日    苏南区西南服务团在无锡成立。无锡市委社会部长四川籍老红军宋学武任团长,无锡市委组织部长四川籍老干部熊宇忠任副团长。

    7月13日    中共中央通过华中局电令,将驻鄂陕边区的“四川干部队”全部调随二野回四川。川干队成立于1947年10月,又称“长江支队”,参加人员有从重庆、南京、上海撤回延安的原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四川省委和重庆《新华日报》的工作人员;有贺龙同志领导的陕甘宁绥联防司令部直属部队的川籍干部等共450多人。原准备回四川开展武装斗争,由于解放战争形势发展迅猛,1948年8月,中央电令“暂不入川、工作待命”。组建时队长于江震(原四川省委常委),副队长梁华(原四川省委常委),政治处主任杨超(原四川省委委员、社会部长),副主任陈野苹(原新华日报社党总支书记),参谋长程占彪(原四川工委常委)。

7月14日    《新华日报》刊载了西南服务团二团负责人发表的讲话,感谢各界人民的积极协助。谈话说,南京报名者已达2000余人。同时公布了第一批录取名单733人和初步审查合格仍须经考试者336人。落款是团长彭涛。已录取的人员从本月16日起开始到三牌楼中央大学附中报到(15、16日又继续公布了两批名单,总共录取1462人)。

    7月15日    南京西南服务团招收的第一批学员从今天起至18日报到。其中800人集中于中央大学附中,编为第一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王泽久(后为郑学文),政委杨真,副大队长李光保,副政委栾仲丹、赵彤(后来编入云南支队为一、四大队)。

    7月17日    上海《解放日报>刊登了西南服务团在上海继续录取的252人名单。

    7月18日    苏南区西南服务团团部在无锡师范开始办公,并开展招生工作。

  7月19日    西南服务团明确南京招收的学员编为第一支队,支队长陆风翔,政委霍衣茹,副支队长刘雅清,副政委王宗琪。

7月20日  .《苏南日报》头条刊登《苏南区西南服务团招收团员启事》。并发表短评:《去!到西南去!解放全中国!》号召苏南区的青年学生、工人、店员踊跃报名。“启事”连续登了三天。无锡、苏州、镇江、松江、常州等地青年纷纷前来报名。镇江地区招收的120多名青年知识分子以及苏州干校和无锡市委青训班的学员先后向苏南区西南服务团报到。

    7月21日    上海《解放日报》刊登“答关于西南服务团文艺队的诸问题。”该文说,前次由文艺处录取的文艺工作者,于本月16日编为文艺队参加西南服务团工作,现定名为西南服务团文艺队.报到时间延期至7月23日。西南服务团派李联峰、李庆升到上海带领这支文艺队伍,实到120多人(7月28日晚象火车到南京集中)。

    7月22日    朱德总司令到北平西苑,在参加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的大会上,动员北平青年到西南去。随即有ll00多名学员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27日到达南京)。曹荻秋团长和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冯定,在上海给西南服务团一团先后作《关于知识分子改造问题》和《树立革命人生观》的报告。

    7月23日    南京市总工会、南京区学联和西南服务团,+在原国民大’会堂联合举行欢送、欢迎西南服务团人员的大会。

    7月24日    上海市总工会筹委会在《解放日报》公布了参加西南服务团的职工第一批录取名单,计575人。    上海西南服务团四个大队共2600余人,于下午5时,乘坐火车离开上海去南京。

    7月25日    南京《新华日报》刊登西南服务团团长彭涛署名的通告,公布了经审查合格同意参加西南服务团的306名工人名单。由南京工人政治学校和公开招收的工人一起,组成南京西南服务团第一支队第三大队,大队长詹保锐,政委柴栖雁。

7月28日    西南服务团于当晚7时,在原国民党行政院草坪,举行“西南服务团第一支队开学暨欢迎上海西南服务团大会”。刘伯承、宋任穷以及南京区学联、市妇联、青年团、工会等代表共4000余人出席。首先由彭涛团长致词并报告了学习计划。接着,刘伯承司令员以“我们在京、沪、杭胜利后要向西南进军”为题作了报告。

    上海《解放日报》刊登了西南服务团职工大队人员报到入伍的通知后,到28日止,已报到464人(男422人、女42人),其中中共党员76人。西南服务团上海职工大队成立,大队长兼政委为阮中。加上以后陆续参加的,包括上海市团委举办的“青训班”的30多名学员等,职工大队总人数达504人,辖5个中队。(以后编为(直属)第三支队的一大队,至九、十月份,又因二个中队编入川南支队,二个中队编入重庆支队,余下人员与三支队其他队一起编为(直属)第四支队)。

    7月下旬    苏南区党委在直属机关及所属无锡、松江、苏州、常州、镇江等地、市抽调了200多名区级以上干部,由常州地委副书记兼武进县委书记梁岐山、常州地委宣传部长赵铎带领到戚墅堰法古中学报到,组成干部大队。大队长为刘岳,教导员为王磊。

    由上海《解放日报》社雷勃带领的上海新闻出版单位抽调出来的l00多名干部到达南京,向西南服务团报到。这支队伍中,有来自《解放日报》社、新华社上海分社、上海广播电台、上海新闻出版局等单位抽调出来的人员;以及上海益友社中的图书业的进步青年职工等。

    中央决定北平市委机关报《北平解放报》停刊,全部人员去云南办《云南日报》。7月31日报纸停刊。

    7月至8月    中央出版委员会抽调在南京工作的延立祥,南京市抽调了老干部周布和从新华书店、印刷厂抽调的40余人,由张锡文带队参加西南服务团,准备到西南后从事出版发行工作。随后新华书店北平总店又派王人林、黄坚等17人参加。以后延立祥等按宋任穷的指示,从上海采购了两卡车图书和32付纸型,以及一批单本样书,随军带到西南。

    8月1日    曹获秋在大夏大学给上海西南服务团职工大队的人员作纪念“八一”建军节的报告。在南京集中的西南服务团成员,每人发了军服、戴上了“八一”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胸章。

    8月2日    上海(解放日报》公布了上海市总工会筹委会对参加西南服务团的18名银行业职工名单。报到后编入职工大队。

8月3日、5日《苏南日报》分别刊登第一、二号《苏南区西南服务团录取团员通告》,两批共录取400名。与苏南公学的750名同学一起合编两个大队,九个中队。一大队大队长叶云,二大队大队长王猛。

    8月4日    根据中共中央华东局的部署,皖南区党委抽调屯溪地委第二书记郝化村等20多位同志,筹组皖南区西南服务团。他们在皖南革命干部学校第一部(屯溪)、第二部(泾县)作了动员,号召学员踊跃报名参加。经审查批准了350余人(其中一部100多人,二部200多人),连同抽调的100多名老区干部(县团以上千部50人),共450多人。

    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第一期毕业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的同学,由北平到达南京,编入西南服务团。

    8月7日    二野政治部下达“关于进军西南政治工作的指示”。

8月8日    彭涛在原国民大会堂,向西南服务团的同志作“树立革命人生观”的报告。

    8月上旬    新华总社抽调电务处和中译科、机要科的报务员、译电员10余人,还有其他方面的干部从北平到达南京后,同新华社淮海战役支前分社、<支前报》以及新华社“华野”支社的人员等,编入了西南服务团一支队三大队(新闻大队)一中队。

    8月11日    南京市公安局抽调的进军西南的干部,开始到原国民党农林部旧址集中。这些人大部份是原中原野战军的干部和从老区来的公安干部,也有少数南京市地下党员和南京参加公安局工作的干部。到8月中旬末,报到的干部达400多人,组成西南服务团二团二支队三大队。    原(北平解放报社》的全部人员,在副社长兼总编辑袁勃的带领下,到南京编入西南服务团。

    8月14日    西南服务团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布置建党、建团的工作。川干队在鄂西北郧阳县茅窝集中,并经陕南区党委同意,就地招收了部青年知识分子。这时总人数已达698人。经过学习和整编,改名为“南下工作团”。

8月17日    上海市委常委、上海总工会主任刘长胜在大夏大学给西南服务团职工大队作《关于在新解放区组织工会和解决劳资问题》的报告。

8月18日    邓小平给西南服务团干部讲南京接管情况和党中央关于开展新区工作有关方针、政策问题。

8月19日    二野前委发出川黔作战的基本命令,令二野主力向贵州进击,以大迂回动作兜击川南,解放贵州,孤立川东重庆之敌。

    8月中旬    新华总社抽调济南特别市新华广播电台台长黎韦、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台长李廉士,以及中央广播事业局的部分同志准备去云南接收国民党的昆明电台。黎韦等同志到南京后,根据宋任穷同志的指示,从新华社南京分社、《新华日报》社举办的南京新闻训练班抽调29人,一起编入二团一支队二大队。黎韦任二大队副大队长。

    南京市抽调新华日报社副社长陈阵、副总编李力众等同志,组建川南支队新闻大队。下辖三个中队。一中队为筹办川南区党委机关报<川南日报》和新华社川南分社的新闻干·部。他们有来自南京《新华日报》和新华分社,豫皖苏《雪枫报》社,济南《新民主报》社的干部以及原南京《中国日报》的地下党员共loo余人。二中队为筹备川南新华书店和从事文化工作的干部组成。三中队主要从南京和新闻工作人员训练班抽调的70多人组成。刘伯承同志亲自为《川南日报》题写报头。

    8月24日    南京市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负责同志,在原国民大会堂,向西南服务团的青年作“关于青年团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8月25日    宋任穷同志在原国民大会堂,为西南服务团作“学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报告。

    西南服务团二团二支队三大队(公安大队)的全体人员在中央大学礼堂开会,宣布三大队扩编为六支队(即公安支队)。下属两个大队:第一大队为干部大队,下辖四个中队,共432人;第二大队为学员大队,下属四个中队,共412人(包括一个女生中队115人)。

    上海各界代表在大夏大学欢送西南服务团一团第三支队(包括上海职工大队)。“上总”给职工大队每人赠送《南下手册》一本,手册上印有“上总”的赠言“你们是上海模范职工,继承光荣的传统,与人民解放军一起行动,不管山高路远,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努力学习,遵守纪律,解放西南任务重”。上海《解放日报》、《劳动报》均作了报导。(他们分别于8月31日、9月1日到南京集中)。

    8月底    苏南区西南服务团离开无锡到南京集中。

    毛主席和云南白族抗日名将周保中谈话,说:“原来曾考虑把你留在中央军委,但云南省地处西南边疆,同缅甸、越南接壤,地位重要,情况复杂,那里必须有适当的领导干部。你是云南出生的,因抗日的关系,在云南群众中有威望。因此,我和朱总司令、少奇、恩来同志商量后,决定派你到云南去。”刘少奇和他谈了云南工作方针;周恩来向他介绍了新的云南省委的组成人员和到云南后的具体工作;朱德、陈云也分别同他讲了到云南后的具体工作。

    8月下旬    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定由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副市长吴作民,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副行长李铁亚和河北省税务局局长翟昌宗负责组建赴云南的财经大队。所属财税、金融、贸易各队分别由中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中央贸易部具体负责,从华北抽调人员组建。各部先后抽调265人。其中银行队51人,由李铁亚负责;财税队158人,由翟昌宗负责。下设三个队:一队由河北唐山地区税务干部为主组成,二队由河北通县、石家庄地区税务干部为主组成;三队由河北省财政厅及唐山、通县、石家庄、邢台、衡水地区和邯郸市抽调的财政干部以及北平市抽调的税务干部组成。贸易队由天津市、河北省及北平市抽调的41名贸易干部组成。

    8月    由东北抽调的干部陆续集中于长春,组成400多人南下干部大队。他们到南京后,编入西南服务团。


相关链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纪事(1949年4月-1950年4月)下篇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