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寿光县的组织机构(文/地方史)

11010sg 发表于 2019-08-29 17:15:37

 (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

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县委先后隶属鲁东工委、清河特委、清河地委、清东地委、渤海区五地委领导。担任县委书记的先后有:陈少卿、郭介、李培槐、张海邦、李文、李寿岭、丁亦民、韩克辛、刘东海。 1945年4月,羊角沟解放后,成立羊角沟市,隶属渤海区五市,隶属渤海区五地委领导。

第一节  党  组织

一、寿光县

中共寿光县委(1937年7月至1938年3月)书记陈少卿;组织委员李杰;宣传委员陈纪明;政治交通员王登盈;委员  张文通、王云生、马保三

中共寿光县委 (1938年4月至5月)1938年3月,县委成员及各地党的骨干大部分随八支队东进胶东抗日,留在地方上的几十名党员,根据上级指示,在崔家庄又组建了新的县委,隶属鲁东工委。书记  郭介;组织部部长  李金符;宣传部部长李铁梅;政治交通员韩克辛

中共寿光县委(1938年5月至9月)1938年5月,八支队军政委员会派李培槐回寿光改组县委,李回寿光后,对原县委进行了改组.隶属清河特委。书记李培槐;组织部部长李雪峰;宣传部部长郭介

中共寿光中心县委(1938年10月至1940年2月)1938年10月,清河特委调博兴县委副书记张海邦来寿光组建中心县委。隶属清河特委。书记张海邦;组织部部长李雪峰;宣传部部长李培槐;军事部部长赵寄舟;妇女部部长徐昕(1939年2月离职)、张敦毅(1939年2月至9月)

中共寿光县委(1939年7月至1940年4月)1939年5月,寿光县独立团建立后,寿光中心县委书记张海邦兼任独立团政委,其主要精力从事武装斗争。在此时期,他邀请在家养病的原清河特委组织部长李文主持了县委的日常工作,銮文对原县委成员作了调整.隶属寿光中心县委。书记李文组织部部长李雪峰;宣传部部长郝达

中共寿光中心县委 (1940年4月至10月)1940年2月,张海邦调邹长中心县委工作, 4月,清河地委调李寿岭来寿光任中心县委书记。隶属清河地委。书    记  李寿岭;组织部部长丁亦民(1940年5月至10月);宣传部高立明(1940年4月至10月);民运部部长石青(李伯衡, 1940年4月至10月)中共寿光县委(1940年10月至1941年7月)1940年10月,清东地委建立后,寿光中心县委撤销,建立中共寿光县委,原中心县委书记李寿岭调地委任组织部长,原寿光中心县委组织部长丁亦民任寿光县委书记。隶属清东地委。书记丁亦民;组织部部长王乐三(郑志达);宣传部部长李梦夫

中共寿光县委(1941年9月至1942年7月) 1941年下半年,益寿、广南形势日趋紧张,敌人蚕食严重,丁亦民、王乐三先后调益寿、广南县委工作。寿光县委由地委兼任。书    记  韩克辛(兼);组织部部长  王博民(兼);宣传部  部    长  刘洪轩(兼)

中共寿光县委(1942年7月至1944年5月)1942年春夏,日军对清水泊合围“扫荡”,地委组织部长王博民牺牲,宣传部长刘洪轩不久也调离寿光,区党委决定撤销清东地委,重组寿光县委。书记  韩克辛;副书记  刘东海(1943年5月任职);组织部部    长;刘东海(兼)宣传部部长何方明;敌工部部长  何方明(兼,  1943年5月任职);委员韩克辛、刘东海、马巨涛、王云生、何方明、韩洁石、王斌。

中共寿光县委(1944年5月至1945年9月)1944年5月,县委书记韩克辛调区党委参加整风,原县委副书记刘东海任书记,隶属渤海区五地委领导。书记  刘东海;副书记  何方明(1945月6月任职);委员刘东海    王云生、何方明、王斌、王荣村;组织部 刘东海(兼)部长  ;副部长王化一;宣传部部长何方明(1945年6月离职)

寿光县委所属各区委

1938年春至1939年春,寿光中部、北部的一、五、六、七、八、九、十区相继建立了区委。寿光南部的二、三、四区因国民党十五旅控制,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才建立区委。

(一)中共第一区委(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1938年5月,县委决定,建立中共第一区委。驻地桥子、台柳庄、罗庄一带。

书记李又生(1938午11月离职);范振龙(1938年12月至1939年8月);侯连三(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张  浩(1940年8月至10月);郭同德(1940年10月至1941年5月);刘志成(1941年6月至1942年5月);张明文(张兴华,兼,  1942年6月至12月);徐克明(兼,1943年1月至1944年l2月);徐克明(1944年12月至1945年9月)

(二)中共第五区委(1938年6月至1941年初)1938年6月,县委决定,建立中共第五区委。1939年10月,成立益、寿、临、广四边县委后,归属四边县委领导。1940年6月,成立益寿县委后,该区又归益寿县委领导,驻地阳河、辛旺庄等村。书    记  刘逢源(1939年11月离职);史锡三(1940年2月至4月);王友琴(1940年4月至7月);李化村(1940年7月至1941年1月);郭  民(1941年1月至9月)

北  五  区  委(1941年10月至l 942年11月)1941年10月,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上级决定,以沧潍公路为界,将五区析为南、北五区。南五区归属益寿临广四边县领导,北五区归属寿光县领导,主要活动在辛旺庄、辛家庄一带。书    记  王建东

中共第五区委 (1944年1月至1945年9月)1943年底,形势逐步开始好转,上级决定,恢复北五区委,并改称为中共第五区委,仍归寿光县委领导。驻地辛旺庄等村。书    记  张汉民

(三)中共第六区委(1938年6月至1941年10月)1938年6月,建立中共第六区委。l940年2月,为开展该地区的工作,在六区西北部成立了中共西北分区区委,郑明伦任书记,同年十月将西北分区委并于六区区委。书    记  赵寄舟(1938年10月离职);张建勋(1938年11月至1939年3月);张  浩(1939年3月至1940年3月);王捷亭(1940年4月至12月);张明文(1940年12月至1941年10月)

南  六  区  委(1941年10月至1945年5月)1941年10月,形势恶化,县委次定将六区析为北六区和南六区。南六区委驻地,南洋头、付家庄等村。书    记  秦景文(1942年7月离职);吕仁德(1942年8月至11月);张明文(1942年12月任职)

北  六  区  委(1941年10月至1945年5月)北六区委成立后,驻地郑家埝、大坨等村。书    记  于子成(1942年10月离职);王化一(1942年11月至1943年5月);于子成(1943年5月任职)

中共第六区委(1945年5月至9月)1945年5月,形势已经好转,县委决定,南、北六区合并,重建中共第六区委。驻地三座楼、郑家埝一带。书    记  于子成;副书记  王士明

(四)中共第七区委(1938年冬至1945年9月)1938年冬,县委决定,建立中共第七区委,驻地崔家庄,陈家马庄等村。书记  胡云汉(1939年春离职);王玉九(1939年春至1939年底);杨化村(1939年底至l940年初);张遵千(1940年2月至l O月);代书记  张  杰(1940年3月至10月);书    记  唐效苏(1940年l 1月至1941年1月);李  广(1941年2月至1942年6月);张明文(1942年6月至12月);徐克明(1943年1月至1944年12月);杨好义(1945年1月至9月)

(五)中共第八区委(1939年春至1941年3月)1939年春,县委决定,建立中共第八区委,驻地孙家庄、浊北等村。书记  王化一(1940年8月离职);刘东海(1940年9月至1941年1月);李舒农(1941年2月任职)

南  八  区  委(1941年3月至1941年10月)1941年3月,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县委决定,将八区析为南八区和北八区。南八区委驻地孙家庄一带。书    记  王建东

北  八  区  委(1941年3月至1942年8月)北八区委建立后,驻地营子、官台等村。书    记  李舒农

中共第八区委(1942年8月至1945年9月)1942年秋,县委决定,南、北八区合并,重建中共第八区委,驻地孙家庄、官台等村。

书    记  王化一(1943年2月离职);王振川(1943年2月至7月);代书记  常永波(1943年7月至8月);书    记  常永波(1943年9月至1945年8月);副书记  刘乐义(1943年8月至1945年9月)

(六)中共第九区委(1938年10月至1945年9月)1938午10月,县委决定,建立中共第九区委, 1942年1 0月,县委决定,建立中共第九区委, 1942年10月划归寿潍县领导。  1944年5月,寿潍县合并于昌潍县,该区又隶属昌潍县领导,  1945年6月,撤销昌潍县,该区又回归寿光县领导。驻地榆树园子,七里庄等村。

    书    记  袁介星(1939年7月离职);李德之(1939年8月至1940年2月);朱绍武(1940年2月至1941年2月);郝  伟(1941年2月至9月);赵仁山(1941年10月至1942年11月);王  锐(1942年11月至1943年10月);袁汉臣(1943年11月至1945年9月)

(七)中共第十区委(1940年1月至1945年9月)1938年4月,在十区东部成立了侯镇区委,李德之任书记。同时,在十区西部上口一带成立了弥津区委,张遵千任书记。是年10月,根据县委指示,原侯镇区委改为德昌区委,杨少心任书记,李德之改任组织委员,原弥津区委改为上口区委,张遵千仍任书记。1940年1月,德昌区和上口区合并,建立第十区委。1942年10月,该区委划归寿潍县委领导。1944年5月,寿潍县合并于昌潍县,该区又隶属昌潍县领导。1945年6月,昌潍县撤销,该区又回归寿光县领导,驻地黄桥、南北广陵等村。  书记杨少心(1940年9年离职);胡宝元(1940年10月至1941年5月);唐惠东(1941年5月至1942年12月);朱洪图(1943年1月至1945年9月);副书记  牟建章(1944年6月至1945年7月)朱洪图(1942年10月至1942年12月)

二、羊角沟市

中共羊角沟市委(1945年4月至9月)1945年4月,羊角沟解放后,成立羊角沟市委,隶属渤海区五地委。书记   丁采文

第二节  政权系统

一、寿光县

寿光县国民参议会(1940年6月至10月)议    长  李寿岭;副议长  李植庭、赵寄舟

寿光县国民参议会(1941年6月至1945年9月)议    长  李又生;副议长  丁  毅、王瑞亭

寿光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6月至1945年9月)1940年6月,根据山东分局建立县、区、乡政权的指示,建立了寿光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清河专员公署领导。1941年初清东专署成立后,划归清东专署领导。1944年1月归属渤海区第五专署.在这期间,县长更迭5次。

县    长  刘季青(1940年12月离职);李伯衡(石青,  1940年12月至1941年6月);马巨涛(先兼后任1941年6月至1942年11月);赵寄舟(兼,  1943年春至7月);王云生(1943年7月任职)

秘书室(1940年6月设立)秘    书  吴  强(1941年离职);王元甫(1941年任职)

民政科(1940年6月设立)科    长  李伯衡(1940年11月提任县长后,仍兼任民政科长至10月);王云生(兼,  1943年7月任职)

公安局(1941年7月设立)局    长  韩洁石(1941年7月至1943年8月);王  斌(1943年8月任职)

财政科(1940年月6月设立, 1941年、6月改称财经科)科    长  侯连三(1941年6月离职);张健民(1941年6月至1942年2月)

财粮科(1943年2月财经科改称)科长  苏新三(1943年2月任职)

粮食科(1940年6月设立,l941年6月并入财经科)科长  王茂坦(1941年6月离职)

统税局(1940年6月设立,1941年2月撤销)局长  吴方田(1941年2月离职)

税务局(1941年3月统税局改称,1943年7月并入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张伯谦(1941年2月至7月)

工商行政管理局(1943年7月设立)局    长  赵川岳(1943年7月任职);监委  郑守先(1944年4月至1945年4月)

战时邮局(1943年9月设立)局 长  马  范(1945年5月任职);副局长  贺  铭(1943年9月至1944年4月)

教育科(1940年6月设立)科长  刘贯一(刘长坡,  1941年6月离职);郭  介(兼,  1941年6月至9月);李伯衡(兼,1941年9月至1942年4月);刘光鲁(1942年4月至10月)方明轩(方明 1944年6月任职)

寿光县所属各区公所

从1939年秋至1940年春,寿光县中部、北部地区的一、五,六、七、八、九、十区相继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区公所.寿光南部的二、三、四区因国民党第十五旅张景月所盘踞,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建立区公所。

(一)第一区公所 (1940年3月至1945年9月)1940年3月,县委决定,建立第一区公所,驻地桥子、罗庄一带。区  长  李又生(1941年1月离职);刘廷楷(1941年2月;任职)

(二)第五区公所(1939年9月至1945年9月)1939年9月,县委决定,建立第五区公所,驻地阳河村。区    长  左希贤(1940年2月离职);赵治安(1940年2月至6月);门彦廷(1940年7月至10月);纪  明(1940年10月至1941年3月);陈  磊(1944年7月至1945年9月);副区长  隋奎武(1941年3月至1942年8月);纪多香(1944年6月任职)

(三)第六区公所(1940年2月至1941年10月)1940年2月,县委决定,建立第六区公所,驻地北洋头、三座楼、牛头镇等村.区长  马玉勋(1940年6月离职);郑象力(丁正,1940年6月至9月);张百谦(1940年9月至12月);田玉民(1940年12月至1941年10月)

南六区公所 (1941年10月至1945年5月)1941年9月,形势恶化,县委决定将六区析为南六区、北六区。10月,建立了南六区公所,驻地南洋头、傅家庄等村。区    长  李力群(1942年10月离职);陈  磊(兼,1943年7月至1944年6月);李力群(1944年6月任职)

北六区公所(1941年10月至1945年5月)1941年10月,建立了北六区公所,驻地北洋头、郑家埝等村。

区长  王健忠(1942年6月离职);赵  景(1942年6月至1943年4月);郑守先(1943年4月至1944年4月);王健忠(1944年5月任职)

第六区公所 (1945年5月至9月)1945年5月,为适应形势需要,县委决定将南,北六区合并,重建第六区公所,驻地三座楼、郑家埝一带。区长郑雨田(1945年5月任职);副区长  马登瀛(1945年5月任职)

(四)第七区公所 (1939年9月至1945年9月)1939年9月,县委决定,建立第七区公所,驻地崔家庄、陈家马庄等村。  区  长  朱心斋(1940年8月离职);李震(1940年9月至1941年6月);王子通(1941年6月至1942年10月);(缺)(1942年11月至1944年9月);李  华(1944年l O月至1945年9月);副区长  李效彦(1944年10月任职)。

(五)第八区公所 (1939年8月至1945年9月)1939年8月,县委决定,建立第八区公所,驻地孙家庄、浊北等村。区    长  杨新元(1940年2月离职);王伦元(1940年2月至1941年2月);刘干卿(1941年2月至8月);张浩然(1941年8月至1942年8月);苏胜(1942年9月至11月);郑雨田(1942年11月至1945年4月);郑祥符(1945年4月至9月);副区长  刘成业(1940年8月至12月)、马登瀛(1941年1月至1942年11月)、苏  胜(1941年8月至1942年8月)

(六)第九区公所 (1940年3月至1945年9月)1940年3月,县委决定,建立第九区公所, 1942年10月,该区划归寿潍县领导。  1944年5月,寿潍县合并于昌潍县。该区又归昌潍县领导,1945年6月,撤销昌潍县,该区复归寿光县领导,驻地榆树园子、七里庄、刘家呈子等村。区    长  朱剑秋(1940年8月离职);单  彪(1940年8月至1941年2月);王元甫(1941年3月至1942年10月);李力群(1942年11月至1943年9月);王祥千(1943年9月至12月);杨子明(1943年12月至1944年1月);郝樵山(1944年2月至1945年9月)

(七)第十公区所(1940年1月至1945年9月)1940年1月,县委决定,建立第十区公所。  1942年10月,该区划归寿潍县领导,  1944年5月寿潍县合并于昌潍县,该区又归昌潍县领导,1945年6月,撤销昌潍县,该区复归寿光县领导。驻地黄桥、广陵等村。区    长  王元甫(1940年1月至7月);郑象力(丁正, 1940年7月至1942年10月);宋斐然(1942年11月至1943年12月);杨少心(1943年12月至1944年4月);王岳西(1944年4月至1945年7月);方明轩(1945年8月任职);副区长  王光大(1943年10月至1944年2月)、张俊烈(1944年6月任职)

二、羊角沟市

羊角沟市人民政府(1945年4月至9月)1945年4月,羊角沟解放后,成立羊角沟市,并建立了市人民政府,隶属渤海区第五专署,市长  李伯衡。

第三节地方军事系统

一、支队

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1937年12月至1938年冬)1937年12月29日,在中共鲁东工委和寿光县委领导下,举行了牛头镇起义,组建了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1938年3月,该部开赴昌(邑)潍(县)北部,与七支队合编,成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联合指挥部。支  队  长  马保三;副支队长  韩明柱;政    委  张文通;政治部主任  杨涤生

二、独立营  独立团  县大队  武委会

寿光县独立营(1939年2月5月)1939年2月,寿光县独立营成立,下辖一、三、五三个连。营    长  赵寄舟;政    委  张海邦(兼)

寿光县独立团(1939年5月至1940年2月)1939年5月,寿光县独立营扩编为寿光县独立团,下辖五个连队。1940年2月,独立团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第三团。团    长  赵寄舟;政    委  张海邦(兼);岳拙元(1940年2月任职);副团长  隋蔚堂(1939年7月任职);参谋处主任  隋蔚堂(兼);政治处主任  李雪峰;张振翼(1939年7月任职);供给处主    任  刘仁山

寿光县大队(1941年10月至1942年10月)1941年10月,成立县大队,下辖一个直属中队及一、六、七、八和三边区中队。大队长  张开道;教导员  程克均;副大队长  宋守贵

寿光县大队(1943年2月至1945年9月)1942年10月,在清水泊反扫荡战斗中,原县大队遭受重大损失,大队长张开道牺牲,副大队长宋守贵叛变投敌。1943年2月重建县大队。大队长  庄中一;政    委  韩克辛(兼);副政委  马法冉

寿光县武委会(1943年秋至1945年9月)1943年秋,寿光县成立武委会。主    任  刘惠云;张海亭(1945年8月至9月)

三、区中队

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县第五、六、七、八、九、十区建立区中队,(二、三、四区因国民党十五旅的控制,这时还未建立区中队),一区由清河军区三分区二中队驻防。区中队设正、副队长,正,,副指导员,接受区委、区公所和县大队的双重领导,区中队的队长、指导员、大多数分别由区长、区委书记兼任。

(一)第五区中队(1944年2月至1945年9月)1944年2月,建立第五区中队。中队长  孙培乾(1945年5月离职); 陈  磊(兼, 1945年5月任职)‘指导员张汉民(兼)

(二)第六区中队 (1941年2月至1945年9月)1941年2月,建立第六区中队,  1942年日寇扫荡后撤销.1943年9月重新建立。中队长  田玉民(兼, 1941年10月离职);李力群(兼, 1941年10月至1942年7月);孙义臣(1943年9月至1944年2月);李力群(兼,  1944年6月任职);指导员  张明文(兼,  1941年2月至10月)、秦景文(兼,  1941年10月至1942年7月)、张明文(兼,  1943年9月任职)、

(三)第七区中队(1940年9月至1945年9月)1940年9月,建立第七区中队,  1942年日寇扫荡后撤销,  1945年5月重新建立。中队长  李  震(兼,  1941年6月离职);王子通(兼,  1941年6月至1942年9月)孙培乾(1945年5月任职);指导员  唐效苏(兼,l940年11月至1941年1月)、李  广(兼,1941年2月至1942年6月)、杨好义(兼,  1945年5月任职)

(四)第八区中队 (1943年9月至1945年9月)1943年9月,建立第八区中队中队长  郑雨田(兼,1945年4月离职);郑祥符(兼,  1945年4月任职);指导员常永波(兼,1945,年8月离职)

(五)第九区中队(1940年3月至1945年9月)1940年3月,建立第九区中队。中队长  朱剑秋(兼,  1940年8月离职);单  彪(兼,  1940年8月至1941年2月);王元甫(兼,  1941年3月至1942年10月);李力群(兼,  1942年11月至1943年9月);王祥千(兼,  1943年9月至12月);杨子明(兼,  1943年12月至1944年1月);郝樵山(兼,  1944年2月任职);指导员朱绍武(兼,  1941年2月离职);郝  伟(兼,  1941年2月至9月)、赵仁山(兼,  1941年10月至1942年11月)、王  磊(兼,  1942年11月至1943年)、袁汉臣(兼,  1943年11月任职)

(六)第十区中队(1942年10月至1945年9月)1942年10月,建立第十区中队。中队长  张俊烈(1942年12月离职);张玉生(1942年12月至1943年10月);宋斐然(1943年10月至1944年1月);王岳西(兼,1944年1月至1945年7月);方明轩(兼,  1945年8月任职);指导员  张俊烈(兼,  1942年12月离职)、唐惠东(兼,  1942年12月至1943年1月)、朱洪图(兼,  1943年1月任职)

第四节  群众团体

一、各救会组织

寿光县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 (1939年8月至1940年12月)主    任  李伯衡

寿光县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1940年12月至1945年9月)主任  李铁华(1944年9月离职);张超(1944年10月任职)

二、工人组织

寿光县职工抗日救国会 (1939年8月至1942年7月)会长  朱前标(1940年6月离职);郑志达(1940年6月至10月);魏西峰(1940年11月至1941年1月);郝晋卿(兼,  1941年9月任职)

三、农民组织

寿光县农民抗日救国会(1940年3月至1945年9月)主任  陈伟堂(1940年6月离职);田立元(1940年6月任职)

四、青年组织

寿光县青年抗日救国会(1939年1月至1945年9月)1939年1月成立寿光县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救会.1942年7月,寿光县青年抗日救国会改称寿光县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青联,同时,负责人职务由“会长”改称“主任”。

会长  李同坦(1939年1月至冬);朱永顺(1939年冬至1940年冬);张  明(1940年冬至1941年9月);朱永顺(清东专署青救会长兼寿光县青救会长,1941年9月至1942年7月)

主任  张  明(1942年7月至1942年冬);(缺)(1942年冬至1944年10月);张  超(兼,  1944年10月任职)

五、妇女组织

寿光县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1939年9月至1945年9月)主任  高俊英(1942年秋离职);刘洁民(1942年秋至冬);王工峰(1942年冬至1943年初);高俊英(1943年秋任职)

1.jpg

2.jpg

(未校对谢绝转载)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