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势作战之1944年夏季攻势

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保卫夏收,扩大抗日根据地,山东八路军发起夏季攻势作战,各军区组织了一系列战役。
讨伐荣子恒
荣原是于学忠部第五十七军第三三四旅旅长,1943年6月率部投敌,被编为伪“和平建国军第十军”,共3000余人,盘踞崮口山区。该山区与天宝山区、抱犊崮山区互为犄角,为鲁南重要山区之一。荣伪控制该区,严重威胁着鲁南抗日根据地,被日军视为鲁南的支柱。
鲁南军区为解放崮口山区,改变鲁南根据地被分割的局面,于1944年5月1日夜,集中主力第三、第五团全部及8个独立营、部分区中队、民兵,采取长途奔袭的战法,避开敌重兵设防的正(西)面,迂回其侧后(南、北两面)。第三团、尼山独立营由北、西北两路楔入敌纵深,歼灭莲花庄、核桃湾之敌后,直逼伪第二师师部驻地天井汪;第五团、滕费独立营由南、西南两路楔入,攻占西崮口及其以北高地后,亦扑向天井汪。在鲁南部队夹击下,伪第二师全线崩溃,各据点守敌狼奔豕突,猬集于天井汪地区负隅顽抗。鲁南八路军一昼夜接连四次攻击,至2日晚,将伪第二师全部歼灭,伪师长刘国桢突围时被击毙。鲁南主力移师再战柳行头,歼伪第一师第二团主力。3日晚,继续向梧桐峪、仁和庄一带发展,威胁荣伪后方。荣伪第十军余部龟缩在东崮口军部驻地待援。4日,日伪军600余人自临沂西援。5日,接应荣伪退往费县、临沂,崮口山区遂为鲁南军区控制。
11月,日军将荣子恒残部调往泗水城及其周围地区。1945年2月1日,鲁南军区部队在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配合下,发起泗水战役,第二次讨伐荣子恒。鲁南军区第三团攻城,鲁中军区第十二团围歼城北故县之敌,尼山独立营阻击由曲阜方向增援之敌,费县独立营包围监视城东杨庄之敌。3日19时战斗打响,第三团由西门突破成功,迅即扩张战果,4日19时全歼城内之敌,故县伪军被歼,杨庄伪军投降。此役歼荣伪1600余人,荣子恒被击毙。
讨伐刘本功
刘系郓城县伪县长兼警备大队长,原为韩复榘的特务队长,土匪出身,1938年投靠日军,招兵买马,搜罗土匪、流氓、帮会分子,扩充了一支有50个中队,5000余人的汉奸队伍,分驻肖皮口、红船口、傅庄等33个据点,遍布郓城全境。
为打击刘伪,消灭其有生力量,摧垮郓(城)鄄(城)封锁线,打开黄河以南的局面。1944年8月初,冀鲁豫军区集中主力第七、第八团,独立团,第四、第五、第六基干团和8个县大队,共万余人,在东起梁山、西至鄄城100多公里战线上,发起讨刘战役。以第七团攻取肖垓、傅庄、刘口等强固据点,地方武装围困和夺取其它据点,以第八团打援,求得在运动中歼灭增援之敌。
8月5日,第七团首克肖垓,地方武装以军事威胁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手段,拔除红船口、张口、苗庄等据点。6日上午,郓城伪军出援,与第八团打援部队稍一接触,便利用青纱帐绕道窜入刘口据点。第七、第八团主力先将刘口包围,尔后以炮火猛烈轰击。刘口据点狭小,时已人满为患,几百发炮弹遍地开花,伪军死伤枕藉,生者到处乱钻,混乱不堪。第八团第三连、第八军分区特务连,乘势由西南、东北两角攻上围墙,伪军缴械投降。8日,再克傅庄据点。至此,刘本功战斗力稍强的中队已大部就歼。县城之内日伪军慑于失城被歼,亦不敢再增援。冀鲁豫部队一面围困,一面发动政治攻势,复扫除、逼退鄄(城)郓(城)间、郓北、郓西南等伪军据点。此役攻克、逼退伪军据点36处,歼刘伪27个中队及鄄城伪军一部,毙伤300余,俘2600余,解放村镇600多处,人口35万,使冀鲁豫中心区与郓(城)巨(野)游击根据地连成一片。

攻克沂水城
1939年日军占领沂水后,修建了飞机场,城内有日伪军千余人驻守,工事坚固,四周设有强固的外围据点。日军对鲁中、滨海进行的多次“扫荡”,其首脑指挥机构均设于此,沂水遂成为日军切断鲁中军区与滨海军区联系的重要据点。第三次讨吴战役结束后,鲁中军区部队继续作战,攻克沂水周围日伪据点,使沂水城东、南、西三面直接暴露在八路军的威胁之下。
1944年8月15日夜,鲁中军区集中主力4个团,由军区政治委员罗舜初指挥,在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下,对沂水城发起攻坚战斗。第一、第十一团攻城,第四团攻南关,第二团及地方武装、民兵围攻外围据点。攻城部队以奇袭和强攻相结合的手段,突入城内,与敌展开巷战,至16日14时,全歼守城伪军,俘伪县长牛先元以下800余,毙伤200余。与攻城同时,第四团迫近南关日军固守的围寨,连续炸毁东南、西南两个碉堡。日军退守东北、西北、中心三个碉堡,以猛烈的火力并施放窒息性毒气,阻止攻击部队前进。16日10时,第四团再占东北碉堡。同日,莒县日军在飞机掩护下驰援沂水,当即被打援部队击退。入夜,攻击部队佯攻敌堡,以消耗、疲惫敌人,午夜后组织强攻,终于17日拂晓攻克敌固守的中心碉堡,全歼南关守敌,毙日军小队长以下31人,俘20人。沂水外围8处据点亦被荡平,战役告罄。
沂水城的解放,鲁中军区首次取得对日伪军联合设防城市攻坚作战的胜利。此役共收复国土近900平方公里,解放村庄350个,使鲁中、滨海两解放区联成一片,进一步打破了根据地被分割和被封锁的局面,巩固了鲁中山区。延安《解放日报》为此发表社论,指出:“沂水的收复,意味着我有计划地突破严重分割封锁的局面以及敌人之日见缩小和孤立;作战过程,证明我军素质的提高,虽装备低劣,仍能攻破敌人设防坚固的据点。”

解放利津城
利津城由伪“绥靖军”第八集团军第二十七团及1个伪警备队驻守。为解放利津城,打破敌之分割和封锁,1944年8月,渤海军区集中直属团、特务营及第四军分区部队,发起利津战斗。
8月11日至15日,渤海军区部队首先扫除利津城外围9个据点,伪第二十七团半数及伪警备队大部被歼。16日晚,攻城开始。渤海军区直属团第一营炸开东门,突入城内,以一部沿城墙向南、北两门发展并占领之;另一部直扑伪团部,将敌大部歼灭,于拂晓前占领城内文昌阁、魁星楼等要点,然当晚未能突破西门。17日,攻城部队调整部署,内外夹击,于下午2时攻占西门、文庙、伪县政府各点。入夜,渤海部队冒雨进攻日军固守的院落,全歼守敌,解放该城。是役,毙伤日军5人、生俘3人,毙伤伪军105人、生俘890人。利津城的解放,是渤海军区首次获得城市攻坚作战的胜利,锻炼了部队,扩大和巩固了渤海抗日根据地。

讨伐李永平
李原系诸城卢山一带的土匪,抗战初期拉起队伍,被国民党收编为保安第十二团,1941年投敌,改称伪“滨海警备军”,归青岛日军独立混成第五旅团指挥。李部下辖3个团,1个独立营,共3600余人,盘踞在以泊儿镇(今胶南县属)为中心的诸(城)胶(县)日(照)地区。为解放滨海北部地区,扩大滨海与胶东的联系,滨海军区集中第六、第十三团,滨海支队,警备团,第一、第三军分区部队、民兵各一部,在王台(今胶南县属)至两城(今日照县属)70多公里的战线上,以胜水、两城为重点,分左、右两个纵队,发起讨伐李永平战斗。7月23日晚战斗打响,经4天激战,滨海部队楔入敌纵深,连克胜水、理务关、后村等据点,李伪全线崩溃,收缩于泊儿镇地区固守待援。7月25日至8月5日,诸城、胶县、日照等地日军先后多次出援,均被击退。此役历经三十七战,毙伤俘日军130余人、伪军550余人,攻克据点48处,解放村庄600余个,人口30余万,建立了诸(城)胶(县)边和藏马县抗日民主政权。从此,西起五莲山,东达铁镢山,南抵日照,北至诸城2500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为滨海军区控制,从而巩固了与胶东区的联系,夺占了战略反攻的有利阵地。
为支援八路军作战,滨海区各级抗日民主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参战支前,慰问伤员,激励士气,保证了战斗的胜利。对此,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题为《山东捷报》的社论指出:“滨北讨李战役,在整个战争的组织过程中与军民合作上,成绩特别显著。……如此密切的军民关系和健全的组织工作,就是敌后根据地的胜利之道。”

没有补充

按投票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