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
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7月10日。这一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是属于实施战略反攻性质的作战。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进攻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战局变化急剧。作战结果:中朝人民军队将敌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并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迫使敌军转入战略防御,接受了停战谈判。
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入朝鲜,此时,正值“联合国军”大举北犯,企图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志愿军抓住敌人分兵冒进的弱点,采取隐蔽待机,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给敌以迎头痛击。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先头部队在利洞、两水洞、黄草岭地区与敌遭遇,从此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接着,在云山战斗中志愿军首次与美军交战,重创美骑兵第一师。东线部队将“联合国军”阻滞于黄草岭以南地区。此役西线11月5日结束,东线11月7日结束,共歼敌1.5万余人,将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回到清川江以南地区。志愿军首战胜利,站稳了脚跟,为继续作战创造了条件。
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遭志愿军笫一次战役打击后,误认为中国是象征性出兵,仍气焰嚣张。1950年II月24日,“联合国军”发起“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志愿军利用敌人恃强骄傲的心理,采取诱敌深入,实施双层战役迂回的方针,向敌展开了强大反击。11月25日西线部队以一部迂回穿插敌纵深,截断敌人退路。正面战场以4个军的兵力全线突击,在运动中大量歼敌。东线部队于11月27日向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发起猛烈反击,给美军以沉重打击。此役西线12月1日结束,东线12月24日结束,共歼敌3.6万余人,收复平壤,粉碎了敌人占领全部朝鲜的企图,使麦克阿瑟所吹嘘的“总攻势”变为总退却。“联合国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局。
第三次战役。“联合国军”遭到志愿军两次打击后,退守“三八线”,企图玩弄“先停火,后谈判”的阴谋,争取时间,整顿败局,准备卷土重来。中朝军队为了不给敌人以喘息机会,于1950年除夕12月31日发起全线进攻,一举突破“联合国军”既设阵地,把战线推进到“三七线”附近。此役战至1951年1月8日结束,共歼敌1.9万余人。第三次战役的胜利,加剧了“联合国军”参战国之间的矛盾,扩大了中朝方面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
第四次战役。美国为挽回败局,缓和内部矛盾,急速从美国本土及驻扎在欧洲、日本的美军中抽调部队,补充到朝鲜战场。1951年1月25日,“联合国军”开始发动大规模进攻。中朝部队在粮食、弹药、兵员补给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遏制敌人前进,稳步打开战局,以英勇顽强的精神,进行了汉江南岸阻击战、横城地区反击战和宽大正面逐山逐水的机动防御作战。将敌人阻止在“三八线”附近。此役历时87天,歼敌7.8万余人,掩护了战略预备队的集结和展开,为进行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五次战役。1951年3月,“联合国军”将战线推至“三八线”附近地区,并计划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企图将战线推到三十九度线附近,“在朝鲜的蜂腰部建立新防线”。中朝部队为了粉碎敌人的企图,于1951年4月22日,发起了第五次战役。此役我军连续奋战50天,歼敌8.2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从此,交战双方形成战略相峙,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阶段结束,阵地战阶段开始。
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在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后,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附近,“联合国军”损失兵力23万余人,参战国内部矛盾日益增长,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日益强烈。由于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不想把主要人力、物力长期陷于朝鲜。迫于内外压力,美国政府不得不调整战略,同朝中方面进行停战谈判。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朝鲜战争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军事斗争与外交斗争交织进行的边打边谈的局面,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