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业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初探

警史钩沉 3395 天前 0评论
一、行业博物馆是社会文化教育体系中作用不可或缺
作为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的形象标志。相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社会文化教育体系,博物馆更是科学与文化知识的宝库、社会文明教化的课堂。在内涵和外延上,博物馆社会教育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社会性。博物馆面向全社会,是各阶层、各年龄段学习科学文化的重要场所。人们通过参观、学习、思考,解读历史真相,能开眼界、明事理、知荣辱、懂操守,陶冶道德情操,受益终身;二是直观性。博物馆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是陈列展览,让实物说话,各项展陈的真实性、原始性,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社会进步时期的文明成果,可以让人信服并深切感受;三是科学性。博物馆是历史的记录者、文化的传播者,科学的解说者,来到博物馆,能让人们接受潜移默化的科学教育,继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创造平安幸福社会。
由政府有关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社团及个人创办、建设的行业博物馆,涉及从自然到人类,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从物质生产到精神活动,从农业到工业等包罗万象的知识领域,不仅具有综合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基本属性,而且在专业特长、资源优势、社会效果等方面,是综合博物馆的有效补充。行业文化的社会性和现实性决定了行业博物馆与市民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对普通群众而言,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建立社会教育服务体系中,行业博物馆责无旁贷、使命光荣。
二、行业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体系中资源优势突出
目前我国统计在册的3589家博物馆中,行业博物馆约占30%(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2年10月发布的信息),大多依托或隶属国家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或学校,建设资金、管理人员均来自于行业内部,从事于社会公益服务,走的是社会化办馆的路子。北京作为博物馆相对集中的地区,160多家博物馆中行业博物馆占据了半壁江山。农业、地质、铁道、煤炭、化工、印刷、天文、电影、航空、园林、钱币、汽车、消防等国家级的行业博物馆大多是借助于行业主管部门,虽是免费参观,但运行管理经费困难问题却并不突出,显而易见的资金优势,为开展社会教育提供了首要保障。
行业博物馆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既要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给的任务,又要遵循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条例与业务指导,遵守办博物馆的客观规律。除资金方面的问题外,行业博物馆还有几个明显优势:一是管理政策上,可以上级部门或行业组织名义争取行业主管部门或媒体在管理政策、运行方案、广告宣传等方面的重视、协助与支持,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二是在藏品收集上,可以相关部门、企业、社团的名义,有组织的安排征集、调用,或实行资源共享;三是在人员管理上,工作人员不仅可以选择熟悉行业历史、管理与技术方面的专家,而且可以选派热爱文博事业、有业务专长的人才到博物馆工作。并适时组织场馆人员培训进修,因此,行业博物馆在组织科普读物编辑、专题讲座、主题展览等社会教育活动时往往能得心应手。
三、行业博物馆社会教育成效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行业博物馆社会教育作用在现阶段并不十分显现,作用发挥的也不太如人意,或者说“第二课堂”的作用有名无实。究其原因,问题可能出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由于传统教育的思想观念在我国根深蒂固,造成全社会现代教育的理念淡薄。重传授知识、忽视学生思维发展能力,重纵向知识体系、忽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重教师作用、忽视学生个性与主动性,重课堂教学、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等等,这些显然与现代教育的思想格格不入,这也是造成人们对博物馆教育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二是博物馆服务意识不强。许多博物馆不是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活动形式,让全社会来了解、关心、利用博物馆,而是习惯坐等观众上门,没有真正把观众人数、服务效果作为博物馆的主要工作指标;三是博物馆缺乏宣传力度。博物馆要吸引观众,离不开宣传,扩大社会影响也离不开宣传。由于缺少主动服务意识,博物馆往往在宣传上不愿下工夫或下得不够,以至于许多人不知道博物馆的价值作用,甚至有的人一辈子未进过博物馆。
四、发挥行业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不少人认同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是以丰富实物佐证,以自导式、探索式的学习为主,以启发诱导为目的,强调启发及诱导观众的求知兴趣,通过为观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来实现其教育功能。也就是说,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并不是在“教”,而是在“帮”,帮助观众学习。这一观念要求博物馆树立一种积极互动、启发诱导式的教育理念并加以实施。但在这一点上,大多数的行业博物馆却较为薄弱。
(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我国行业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常常局限在历史、文化、政治等领域,这往往不能满足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求知欲日渐高涨的观众的需求。从服务对象来说,观众群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群体,包括不同的职业群体、知识群体、年龄群体,以及不同的地区、民族、国家等,这些群体对博物馆的要求大不相同。近年来,个体观众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观众就在明显增长,随着观众构成的变化,观众的参观动机也在相应的发生变化。过去人们较多地仅仅将博物馆视为是接受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是一所严肃的学校,现在的观众则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将博物馆看作一个自我学习、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和休闲娱乐的场所,是一个缓解压力与轻松度假的地方。而且个体观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可以自由自在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展品,自主地决定在博物馆的逗留时间。这些现象表明,参观行业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个人意志支配下的自主行为。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和观众的变化,就必须建立起适应大众文化时代要求的博物馆社会教育理念。一是树立“以观众为本”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参观者年龄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别,以特色和优势吸引和争取更多的观众,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此实现博物馆的教育目标;二是提供“个性化”服务。由于观众自主性的增强和参观目的的多样性,行业博物馆有义务通过向观众提供方便的服务,解答观众心中的疑惑,帮助他们理解展品的价值与意义,使行业博物馆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保障观众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接受教育;三是调整工作重点。从树立理念、加大投入、加强保障等措施入手,切实重视对行业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的认识。博物馆教育功能不能再仅仅是收藏、研究的副产品,应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加大投入,丰富展陈
行业博物馆社会教育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是要重视人才培养。可通过优惠政策引进各类高级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高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科学性、权威性。也可以通过馆际交流、举办业务培训学习班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二是要完善社会教育硬件设施。努力完善馆藏品、基本陈列、临时展览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多采用声、光、电、模拟、场景复原等现代表现手法,激发观众兴趣,让观众“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有兴趣”,并努力改善参观环境和服务态度,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三是不断探索创新。改变单纯依靠陈列展览的方式,主动介入当代文化生活,不断推陈出新,充实参观内容,逐步增加观众参与的项目,推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满足观众多层次的需求。
(三)创新形式,主动服务
发挥行业博物馆社教功能,既要按照博物馆建设发展规律,也要做到开门办馆,同相关部门、有关行业加强沟通,不断拓宽渠道,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一是与有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主动同各类学校、社区、企业加强联系,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组织参观或有影响、有声势的特色教育活动,以活动的“点”带动日常社会教育的“面”,从观众需求出发,不断改进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扩大观众受教育率。现代博物馆要走出去,以主动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入到观众中去,把展品、特色活动的魅力带到观众面前,寓教于乐,才能更好地让观众入脑入心、接受教育;二是发挥志愿者作用。把爱好文物、关心博物馆事业的有识之士组织起来,通过他们开展一些有利于博物馆事业的工作,以此来扩大博物馆的影响。这项工作一方面利于加强博物馆与社会的联系和沟通,另一方面也给志愿者一个增长见识、回报社会的机会。通过志愿工作者的讲解、服务活动,进一步向社会推广和普及相关的文博知识;三是开办专题讲座。可根据行业特点,组织馆内专家或馆外相关学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学校、部队、企业、机关等单位作专题报告或讲座,直接深入这些单位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实实在在的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四是推出科普读物。博物馆可与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文物方面的图册、挂历以及相关科普刊物等,还可以编写各专题馆和重点特展的基础知识简介,放在各专题馆入口处,免费供观众抽取使用。既可以引导观众参观、理解陈列展览的内涵,又可以作为一种纪念物被带出博物馆,使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得以有效地向社会延伸。
现代化的行业博物馆只有与现实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才能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建设为不可或缺的优秀社会教育资源,满足未来社会生活发展需要。在行业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中,虽没有特定的标准,却有不断深化的要求。在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行业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将随着社会文明进步、教育与博物馆事业的兴旺发达,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支持与拓展,从而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群众喜爱的乐园,接受教育的殿堂。

评论内容:

首页
小组
帖子
唠叨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