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抗战人物红黑榜•民国政府驻军篇(文/秦克铸)

卧游斋主 发表于2022-09-03 08:37:13

博山抗战人物红黑榜•民国政府驻军篇

(文/秦克铸)

“七七事变”爆发前后,民国政府在博山的驻军是国民党第五战区第三集团军第五十六军(军长谷良民)第二十二师(师长谷良民兼)第一二九团(团长葛开祥)。日军突破黄河后,该部望风而逃。谷良民部撤离博山以后,博山城乡再无国民党正规军,境内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另篇专述),及被国民党顽固派秦启荣收编的若干股“土顽”武装(另篇专述)。1938年12月,国民党苏鲁战区新编第四师(师长吴化文)率部(一团团长于怀安,二团团长赵广兴,三团团长杨友柏)进入沂鲁山区。博山“五.九”事变后,新编第四师乘机楔入我党领导创建的博山五区、七区抗日根据地,与刚刚在这里建立据点的日军遥呼相应,在日、吴双重挤压下,博山县委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不得不迁驻到四区的上、下瓦泉、杨峪一带,坚持抗日斗争。1941年后,日军在五区、七区安设的据点相继撤离,吴化文部接替日军,占领了五区、七区的各大村寨,并不断与抗日军民发生摩擦。1942年1月,吴部突袭博山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上庄,县独立营副教导员吕逢之被俘惨遭杀害。1942年10月,吴部出动十三个营的兵力围攻“雁门寨”,彻底沦为日寇帮凶。1943年1月18日,吴化文公开叛变,成为汪伪政府的“和平建国军”,其部不再隶属民国政府(另篇专述)。此后至抗战胜利,博山境内再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国政府驻军。1945年9月,蒋日伪合流,原驻博山的受降日军、被国民党改编的伪军张景月部第一旅(旅长唐耘三,下辖两个团,团长唐云芳、伊廷祥)、原国民党军统特务章丘土顽王连仲率部奉命进犯淄博,9月18日重占博山城。蒋日伪合流时期被国民党改编的伪军,可以勉强认定为民国政府驻军。1946年1月11-12日,我解放大军从西面、北面向火车站以西的四十亩地原日本领事馆和日军营房连续发动九次冲击,最后突破敌军防线,攻占四十亩地。日军除被俘数人外,其余全部被击溃,顽军大部分被歼灭,残部向北溃逃,博山第三次获得解放,蒋日伪合流彻底失败,博山抗战取得完全胜利。

谷良民(1889—1975),字敬轩,山东省巨野县人。行伍出身。陆军大学函授班毕业。1907年,赴辽宁新民府投清军二十镇冯玉祥部当兵。1910年,冯升任二十镇管带;次年谷良民任冯之卫兵。1911年武昌举义后,二十镇入关,冯部随住滦州,参加冯滦州起义。1915年,随冯入川。旋随冯联合护国军反袁,迫陈宦独立。1917年,随冯参加讨伐张勋之役。1917年,十六混成旅成立手枪队,任副队长。1918年随冯入湘,升任连长。1920年随冯北返。1924年10月升任营长,参加冯玉祥部北京政变。1926年升任团长。冯军退出北京后,随军参加国奉南口大战,失败后随军退绥远。9月,冯玉祥自苏归国举行五原誓师,旋进军陕、甘。1927年,升任韩复榘二十四师十六旅旅长。5月,改任暂二师师长,随冯的第二集团军入豫,参加北伐,对奉军作战。1928年,兼任曹州镇守使。1929年,蒋、冯开战,冯退军陕西,韩复榘叛冯投蒋,谷随韩东返。韩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后,谷任河南民团局局长。民团改编为二十二师后,谷任师长。12月,唐生智、石友三反蒋,谷任蒋、阎北路军左翼军,对唐军作战。1930年,韩改任山东省政府主席。4月,阎、冯反蒋中原大战爆发,随韩于山东对晋军傅作义和张荫梧二、四路军作战。此间,参加陆军大学函授班学习。1937年春,入庐山军训团受训。“七.七”事变后,韩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辖十二、五十五、五十六三个军,谷任五十六军军长兼二十二师师长。1937年10月,德州失陷后,谷奉命率部布防黄河下游防线,坚守黄河南岸。1937年11月,日军逼近黄河北岸,谷部与日军隔河对峙一个多月。12月20日起,日军开始在周村以北黄河渡口集中炮火强攻黄河。22日夜(一说20日夜),日军千余人从济阳门台子渡口渡过黄河,驻守的谷良民师一面抵抗,一面用电话向韩报告。韩告诉谷说:“日军过了黄河,我们没有大炮是抵挡不住的,你先撤到周村好了。”谷部遵命撤到周村。12月24日,韩复榘撤离济南。25日,谷部奉命撤守博山,经由莱芜、泗水、兖州越过津浦线向曹县集中。谷部一路溃逃,日军紧随其后,周村、博山相继失陷。1938年春,韩复榘被处决后,孙桐萱接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职,奉命收复济宁。谷攻北门,因南门曹福林五十五军配合不好,死伤惨重,虽未能克城,但亦减少了台儿庄主战场压力。战后,因曹福林谓谷守黄河不力被免职,出任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脱离军职。1939年,任上将参议。同年,在四川省江津县创办建国酒精厂,任董事长。后李延年曾请其再带军队,未应。抗战胜利后,军事参议院撤销,谷返天津,与宋裴卿等经营东亚企业公司,任董事会常务理事。同时又于北京创办唯一面粉厂,任董事。解放后,谷积极参加民革与政协所组织之各种活动。1952年将天津住宅和部分积蓄捐献给政府。1975年3月20日病逝于协和医院。

葛开祥(1901-1968),字瑞征。1901年生于安徽省蒙城县辛集乡葛庄村一农民家庭。幼年读乡学,后入蒙城县蚕桑学校读书。1919年3月,经人介绍到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当兵。曾入冯部模范连接受军事训练。1922年4月,随冯玉祥部参加了京畿地区第一次直奉战争。战后,升任副连长。1924年10月,率部参加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及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随后被编入冯玉祥国民一军,升任连长。1926年9月,率部参加冯玉祥五原誓师并随石友三部开赴陕西,参加西安解围之战。1927年4月,升任西北军副团长,随冯部开进中原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编入石友三方面军任该军第二旅旅长。不久,任冯玉祥部第六师第十八旅军械处长。1930年蒋、闫、冯中原大战时,任冯部第三路军十七师师一旅二团上校团长,中原大战冯军失利后,被编入韩复榘二十二师一二九团上校团长,驻守鲁中重镇博山。1936年11月,张敬焘办宣传抗日的街头壁报,被日本驻博山领事馆发现,当即向国民党博山县政府递交照会抗议,要求查办。王荫桂严令葛开祥查访镇压。葛开祥看了壁报,无言对答,此事不了了之。1937年12月,奉命撤离博山,以焦土抗战相威胁索去博山商家大宗银元。1938年春,率部参加台儿庄大战,并在山东济阳县黄河沿岸阻击日军南犯,后因战功被提升六十四旅少将旅长。1940年,奉命率一个加强团在河南永城县对日作战,歼灭日伪军近300余人。不久,改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部副官处代处长。1942年6月,任国民党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1943年1月,任第十二军八十一师师长。1944年,所在第十二军官兵因不堪忍受汤恩伯摧残、压迫和取消该军的企图,被迫脱离汤部,遭汤恩伯悬赏通缉。1944年秋,任第五十五军八十一师师长,参加豫中会战。1945年3月,参加豫西鄂北会战。抗战胜利后,任第六十八军八十一师师长。1947年后,率部驻防河南开封,任开封警备司令,后驻防山东荷泽等地,期间曾与中共地下党员朱梅生、王凌霄等密切来往。1949年5月3日,在江西省弋阳地区率领全师官兵战场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经上级批准,率本师营以上军官到南京第二野战军高级研究班学习。1949年9月,被分至河南省军区军政干校任军事教官,后任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训练部教研室主任。1950年后,历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民革第一届委员等职。1957年8月,在省民革座谈会上受到批判。1968年12月18日在郑州病逝,终年67岁。

吴化文(1904—1962),字绍周,今莱州市文峰路街道铁民村人。1920年加入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升为排长、传令官。1923年入北京教导团学习,经冯玉祥保送就学于北洋军阀开办的陆军大学,毕业后回冯玉祥部任师参谋长、韩复榘部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区司令。1930年冯玉祥倒蒋失败,吴追随韩复榘叛冯投蒋,先后任高级教导团团长、国民党第三路军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1937年12月27日,济南沦陷。次年1月,韩复榘被处死。吴部被蒋介石改编为独立二十八旅,任旅长。1938年冬,吴部被改编为新编第四师、山东保安师,吴任师长。同年12月,吴率部由临邑过黄河,进入鲁中山区。1939年1月,驻沂水武家洼、临朐蒋峪一带。此间,吴部积极抵抗日军侵略,曾于临朐蒋峪同日军展开白刃战,损失惨重。1939年2月,沈鸿烈召开鲁南军政(联席)会议,积极贯彻国民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政策,吴部与八路军之间的摩擦日益加深,及至后来发展到公开配合日军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残害抗日军队,在沂鲁山区制造“无人区”。博山“五.九”事变后,吴部乘机楔入我党领导创建的博山五区、七区抗日根据地,与刚刚在这里建立据点的日军遥呼相应,在日、吴双重挤压下,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不得不迁驻到四区的上、下瓦泉、杨峪一带,坚持抗日斗争。1941年后,日军在五区、七区安设的据点相继撤离,吴部接替日军,占领了五区、七区的各大村寨,并不断与抗日军民发生摩擦。1942年,日军加紧了对国民党的诱降逼降,疯狂“扫荡”、“蚕食”和重兵围攻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国民党正规军纷纷南逃,杂牌军为了寻找靠山,纷纷或明或暗投降日军,吴部的反动本性更加暴露无遗。1942年1月,吴部突袭了博山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上庄,县独立营副教导员吕逢之被俘惨遭杀害。1942年10月,吴部出动十三个营的兵力围攻“雁门寨”,彻底沦为日寇帮凶。1943年1月18日,在抗日战争最为困难和艰苦的时期,吴化文受戴笠密谕,投靠汪精卫,被汪伪政府改编为“和平建国军”山东方面军,7月29日改称“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任上将总司令,宁春霖任副总司令,郭受天(1943.1-1943.4)、贾本愚(疑为“贾本甲”之误。1943.4-1943.7)、杨圃一(应为“杨团一”,1943年7月接任吴部参谋长)先后任参谋长,经扩充整编,吴部直接统辖的部队发展到两万多人,嫡系有两个军五个师,于怀安(1945年10月被俘)、杨友柏(济南战役起义)分别任第六军军长、第七军军长,许树声(1945年11月被击溃后自杀未遂,1946年6月被处决)、贺钫(1948年7月被俘)、赵广兴(济南战役起义)、王同宇(亦作“王桐宇”,济南战役决定起义后潜逃,查无下落)、徐曰政(1948年7月被俘,副师长董子才而非黄子才,1948年7月被俘)分别任第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师和独立第五十师师长,收编的杂牌军编为四个独立旅一个教导旅一个暂编第一旅,旅长按序分别为陈三坎(1944年9月被俘,畏罪自杀)、徐子云(1944年4月被击溃,查无下落)、朱子明(朱子铭,朱新三,抗日骁将,查无下落)、徐剑超(1944年4月被击溃,查无下落)、王立庆(1944年6月被击溃,1952年4月被捕,1953年5月被处决)、高松坡(1944年4月被击溃,1953年6月被处决)。盘踞在鲁南的和平建国军暂编第十军(军长荣子恒,1943年6月6日投敌,所辖10000余人)、鲁东和平建国军(也叫“鲁东剿共军”,司令厉文礼,副司令申集安,1943年3月投敌,兵力约3600余人)、滨海的皇协军暂编第一军(军长张步云,副军长靳子栋,参谋长关镛,而非“关铺”,1943年夏投敌,兵力10000余人)也曾一度划归吴化文节制管辖。吴部公开投敌后,协同日军进攻抗日根据地,充当了“曲线救国”的走卒。在日军扶持下,配合日军向根据地“蚕食”、“扫荡”,残酷屠杀抗日军民,疯狂残害人民群众,制造了纵横200里的“无人区”,博山五区、七区、四区深受其害,博山县的抗日武装力量被迫转人分散和隐蔽斗争。当时,吴部独立第二旅(旅长徐子云,旅部驻芝芳)驻今沂源董家庄、芦芽店及博山东部西池上一带,暂编第一旅(旅长高松坡)驻东池上、陈疃一带。为了打掉吴化文的嚣张气焰,鲁中军区先后发动三次讨吴战役。1944年4月,第三次讨吴战役胜利后,原博山县境内被吴伪占领的区域全部解放,吴部只龟缩在鲁村以西、莱芜以东、黄庄以北、和庄以南的狭小地带。1945年5月,趁日军“扫荡”逃往安徽。日军投降后,吴部被改编为国民党第五路军,进驻兖州。1946年7月,趁赴南京开会之机,吴通过冯玉祥、李济深等与周恩来取得联系,表示愿意站到人民方面。1947年3月,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吴任国民党整编八十四师师长。1948年初夏,第五路军调济南,归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指挥。不久,第五路军扩编成九十六军,吴任军长。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9月19日晚,吴率部(守卫城西)2万余人起义。10月29日,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吴任军长。1949年2月,三十五军与原鲁中南纵队(傅秋涛为司令员)合编,仍称第三十五军,吴任军长(以“因病住院”的名义离岗),傅秋涛任政委(实际指挥部队)。合编中,吴的起义部队从3个师缩编为3个团,合编后的35军每个师仅有原吴部一个团,傅秋涛的鲁中南纵队则有两个团,全军共2.2万人,原鲁中南纵队占了近1.5万人。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24日凌晨,第三十五军第一○四师三一二团(一说三一五团,属原鲁中南纵队,非吴部起义部队)二营占领南京总统府。5月3日,解放浙江杭州,吴被任命为杭州警备司令。1950.11—1959,吴任浙江省交通厅厅长。1959—1962,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1962年4月病逝于上海。

于怀安(1903-1996),字敬斋,山东单县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0年投奔冯玉祥两北军,长期在西北军任职,参加了北京政变、北伐战争。 1930年中原大战后,历任国民党第三路军手枪旅连长、手枪旅营长,受其团长贾本甲(中共地下党员)影响,在济南驻防期问,多次掩护中共地下党活动。1938年1月,韩复榘被蒋介石处决。第三路军手枪旅按原建制改编为独立第二十八旅。1938年冬,扩编为新编第四师,吴化文任师长,于怀安任第一团团长。抗战初期,于率部积极投身抗战,参加了鹊山狙击战、柳河阻击战、台儿庄战役外围战、沂蒙山区第一次反扫荡、1942年初反扫荡等战役战斗。1938年12月,于追随吴化文进入沂鲁山区后,参与了吴部在沂鲁山区、博山境内的各大军事行动。于任国民革命军鲁苏战区新编第四师副师长后,曾与八路军鲁西军区建立联系。1943年1月,被迫随吴化文率部投靠汪伪南京国民政府,任汪伪军第三方面军第六军军长。解放战争时期,所部被蒋介石收编,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五路军(总司令吴化文)第一军军长。1945年11月4日,在山东滕县津浦路徐济段战役中,被新四军第二纵队第二师所俘。经教育后,任八路军山东军区高参,受中共指派积极开展对吴化文的教育争取工作。1948年9月济南战役后,历任由吴化文起义部队改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代参渫长、第一0三师师长,积极协助做好起义部队的教育,参与对国民党军的策反工作。率部参加了淮海、渡江、浙江剿匪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代参谋长、第一0 三师师长(政治委员彭胜标),浙江省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等职。1952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绍兴联合工厂厂长、绍兴市政协副主席、浙江省政府委员、绍兴市政协副主席等职。1985年加入共产党,积极开展对台湾的统战工作。1996年在绍兴逝世,享年93岁。

赵广兴(1902—1960),字子宽,山东鄄城县临濮集乡赵庄人。20岁时投奔冯玉祥西北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后追随吴化文投靠韩复榘,任国民党第三路军手枪旅(旅长吴化文)营长等职。1938年1月,第三路军手枪旅按原建制改编为独立第二十八旅。1938年冬扩编为新编第四师,吴化文任师长,赵广兴任第二团团长。抗战初期,赵率部积极投身抗战。1938年12月,赵追随吴化文进入沂鲁山区,参与了吴部在沂鲁山区及博山境内的各大军事行动。1939年5月,日军2000多人,从山东益都分3路南下。当时,国军新编第4师吴化文所部驻扎在沂山齐长城一线。赵广兴团负责把守在穆陵关和铜陵关。5月18-19日,赵广兴团先在蒋峪北岭南瓜沟进行伏击,接着夜袭西蒋峪,设伏东蒋峪鬼子援兵。在西蒋峪,赵部官兵与鬼子展开巷战,西蒋峪每条街道、每个院落里都躺满了鬼子的尸体。战斗整整持续了半夜。天亮后,第2团陆续撤出战斗。经此一战,日军占领穆陵关的美梦破灭,狼狈逃回益都。1943年—1945,追随吴化文任汪伪第三方面军师长,系吴化文心腹干将。1947年8月,赵任国民党山东保安第二纵队团长。1948年8月,任国民党整编84师155旅副旅长兼403团团长。1948年8月—9月,任国民党整编84师161旅旅长。1948年9月19日晚,追随吴化文宣布起义。起义后,由吴化文授命,具体指挥两万多人的起义部队分批北渡黄河,到达齐河县整训。10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命令,将吴化文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任命赵广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4师师长。12月,赵率部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3月初,赵调华东军大学习,1952年分配到安徽省交通厅任办事员。1957年秋,受错误处理,回原籍鄄城临濮赵庄。1960年冬去世。1979年平反恢复名誉。按革命军人对待,恢复正师职待遇。

杨友柏(1904-1982),字剑秋,出生于安徽省涡阳县一农民家庭。1915年至1919年在农村务农,1920年至1923年在安徽涡阳县高炉集镇当店铺伙计,1923年冯玉祥任北京政府陆军检阅使时,经乡友介绍,入北京南苑冯玉祥部学兵团当兵,历任岗兵、列兵、司务长、排长等。1924年10月,随冯部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及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后随冯部国民一军于京、津地区参加对直奉联军、直鲁联军作战。1926年9月,参加五原誓师及赴陕解西安之围战斗,升任连长。1927年4月,随西北军东出潼关,参加中原地区的北伐战争。1929年初,参加冯玉祥联合桂系李宗仁的讨蒋战争。不久被编入韩复榘部,任副营长、营长、副团长、韩部副官等。1938年1月,第三路军手枪旅按原建制改编为独立第二十八旅,1938年冬扩编为新编第四师,吴化文任师长。抗战初期,杨追随吴化文投身抗战。1938年12月,追随吴化文进入沂鲁山区,参与了吴部在沂鲁山区及博山境内的各大军事行动。1939年4月,任国民党新编第四师第三团上校团长,不久升任该师第六旅副旅长,少将旅长等。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鄂豫皖战役、长沙会战等。1943年1月,追随吴化文投靠汪伪,任汪伪第三方面军第七军军长。杨系吴化文的妹夫,是吴化文心腹中的心腹,嫡系中的嫡系,其部始终是吴化文部实力最强的部队。1945年9月,任国民党山东省第二保安总队第五总队少将总队长。1947年9月,任国民党整编第84师第155旅少将旅长,率部参加了抵抗我华东野战军南下之战。1948年9月19日,经我华东野战军敌工部努力做工作,决心退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站到人民立场上来,毅然追随吴化文起义,加入到人民解放军行列。起义前后,代替吴化文与王耀武周旋,终使起义成功。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起义的原国民党整编第56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杨被任命为该军第103师师长,率部参加渡江及解放江南的人民战争。1949年1月,被升任第35军副军长。1952年,转业至江苏省苏北大有农场工作。1965年5月,调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86年2月18日,因病逝于安徽省蚌埠市,终年78岁。

张景月(1904—1978),原名寰峰,字景滁。山东寿光留吕乡张家庄人。青年时代卖过火烧。1924年中学毕业后在奉系军阀张宗昌部当兵。北伐后,曾到国民党第三路军军事教育团军官队受训。1935年退役回乡,依靠其六叔张观桂(字月亭,土匪出身,原在寿光二区任区队长,后与其他土匪交火阵亡)发迹,曾任乡长、区长、寿光县二区乡农学校军事主任。抗战爆发后,以“抗日”为名拉起一哨人马。1938年初,国民党山东第八区专员、第八区游击司令厉文礼委任寿光县长宋宪章为第一支队司令,宋把县里的部队调集起来,把张景月部编为特务大队,委任张为支队副司令。是年1月9日,板桥师团逼近寿光县城,宋南下投靠国民党第一区专员张里元,寿光全部武装尽归张景月。1938年春节前后,张树起“山东抗日救国义勇军鲁东第一支队”大旗,组成一支8000余人的队伍,自封为司令。1938年10月,张部被沈鸿烈收编为山东省保安第十五旅,任旅长,并负责筹设国民党寿光县政府。1939年1月,日军进攻寿光城,张弃城逃走。2月,为迫使张投降,日伪军包围了张家庄,烧毁了张的住宅,抓走其妻赵氏和孩子以及弟媳何氏。是年春,张部与日军在蔡家栏子一带发生激烈交火。此后,张被任命为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总兵力达万余人,辖寿光、广饶、临淄、蒲台、博兴5个县。抗战前期,张虽未公开投敌,却积极推行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1939年10月,张以重兵包围牛头镇、小码头,攻击刚刚成立的八路军寿光独立团,制造了“牛码事件”。1940年3月,张带领所部在邢家茅坨村一次杀害抗日革命干部和群众52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邢家茅坨惨案”。此后,继续捕杀抗日家属,破坏抗日活动,并强迫排以上军官集体加入国民党。1942年夏秋,日军两次“扫荡”寿光北部抗日根据地,张每次都秘密派其部下趁火打劫,截击八路军突围人员,捕捉抗日干部。1942年秋,八路军昌潍独立团成立,张多次派主力部队围攻。1943年1月,因张不愿公开投敌,日伪军约2000人对张部进行讨伐。4月,日军再次集结重兵进攻张部,张部受到重创。不久,张被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牟中珩委任为山东省保安第三师师长。在日军软硬兼施之下,张指使属下接受伪军番号,公开与日军勾结,并以铜圆和牛皮等物资换取日方军火、医药、汽车,还派其秘书与日军互通情报,策划反共,多次配合日军进攻解放区,由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转化为勾结日军全力反共。1944年,日军收缩兵力于主要交通线和大城市后,张部1.5万余人大部被调至寿光县东北部,以保护羊角沟出海口和盐场及其交通线。1944年10月,张再次配合日军向抗日根据地发动进攻。1945年4月,八路军渤海军区发起第一次讨伐张景月的战役。12日,各部进入战役指定位置,歼敌一个营,毙伤张部增援部队500余人。20日,追击弃寨逃跑之敌,俘200余人,收复羊角沟出海口。张部退缩至侯镇、邢姚、田柳、尚家庄以南地区。至5月12日,第一次讨伐张景月部战役结束,张部被迫收缩到寿光县城南北地区修筑工事,以北田柳庄为前哨据点,由主力一个旅驻守。在第二次讨伐张景月的战役中,7月31日下午八路军各部7000人攻打田柳庄,8月13日发起总攻,歼灭张部2000余人,张部主力被击溃,残部溃逃至胶济铁路。日本投降后,张率残部保护国民党山东省主席何思源去济南,被委任为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委员、山东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国民党淄(川)张(店)地区警备司令部指挥官,以“张博地区指挥官”头衔到张店接替日军防务。张到张店后,即委任伪蒙阴县长唐耘三为警备一旅旅长,下辖两团,一团驻博山赵家后门(团长唐耘芳),二团驻西河(团长伊廷祥,外号伊老九),原博山地区的伪军、汉奸摇身一变又成了中央军、国民党的大官。国民党县长王连仲窜进博山不久,迫于各界舆论压力,下了伊廷祥的枪,关押了唐玉庠(唐守兰),唐耘芳也吓得跑到张店寻求唐耘三保护去了。1946年3月,王耀武令张将驻张店部队交由参谋长刘雪门指挥,让张回昌乐一带整顿旧部。是年夏,张回到昌乐和寿光南部拼凑了约两千人的部队。1947年,张配合国民党正规部队向寿光发动重点进攻。8月,再度占据寿光县城,三个多月时间,张部杀害革命干群1000余人。1948年5月,寿光李家庄一战,张部被消灭殆尽。战后,张化装潜逃,先到济南,任济南城防司令,后转徐州去青岛,1949年去往台湾,被聘为“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1978年6月20日病故。

唐耘三(1911—1951),又名唐云三,外号“唐黑子”,原蒙阴八区唐家沙沟(今沂源县鲁村镇唐家沙沟)人。土匪出身,反共顽匪。抗日战争时期,活跃于淄河流域,因怂恿日寇围攻马鞍山而臭名昭著。1939年初,康汉民被日本山东驻军委任为“山东剿共第一军”军长,受命到鲁东一带收容改编国民党的游击队,活动范围在临邑、济阳、章丘、益都、临朐等县,军部设在临朐城北关,康派人到各县联络组织扩充队伍,活动于淄河流域、博山东部山区的唐耘三即率部百余人到临朐参加“山东剿共第一军”。1940年2月,潘树勋接任“山东剿共第一军”军长,“山东剿共第一军”被日军改编为临朐县清乡大队,潘任大队长。潘为人狠毒,手段阴险,失去军心,唐耘三、孙锡九、艾慕礼等相继拉着队伍脱离潘部。博山“五九”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新四师一个营乘机进驻太河下册,唐耘三也率500余众公开投降日军,在太河南马鹿和东下册安设据点,并被日军编为“兴亚”第一大队,任大队长(“兴亚”第二大队七百余人在北马鹿安设据点)。唐部以太河为大本营,逐步占据了口头、太河、马鞍山、莲花山等战略要地。唐耘三部与新四师部相互勾结,在太河、口头一带构成了狼犬阵,严密封锁了博山东部山区的抗日游击活动,封锁了鲁中到渤海(清河)、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往来通道。1941年10月,唐部占据的泰山区抗日根据地天然屏障、我党开展敌后工作的基地、沂蒙山区进入清河区(今淄博、惠民地区)的门户马鞍山被四支队智取。马鞍山解放后,八路军伤病员和家属30余人被安置在山上。1942年11月,侵华日军实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采取“铁壁合围”战术,扫荡沂蒙根据地。北返途中,一支2000余人的日伪军途经马鞍山,随队的唐耘三怂恿日军说,山上有八路军的“大官”,有八路军的兵工厂,还储备着很多贵重物资,日军深知马鞍山地理位置的重要,随以百倍于我的兵力,向马鞍山发起猛烈攻击。“马鞍山保卫战”后,唐耘三派一个班重新占据了这个兵家必争之地。1943年初春,泰山军分区巧夺附近的莲花山,俘虏唐部莲花山守敌一个连。1944年10月(古历),第三次讨吴战役后,马鞍山获得最终解放,唐耘三势力退出淄河流域。1944年3月,唐耘三出任伪蒙阴县县长,兼蒙阴县自卫团团长,兵力达3000余人,下设八个大队,分驻蒙阴县五个区。1945年3月10日,我军一举解放蒙阴县城,歼灭日军3个小队(含援敌2个小队)104人,活捉日军9人,生俘伪县长唐耘三、伪队长石绍武等956人,毙伤伪军255人。1945年9月,张景月被委任为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委员、山东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国民党淄(川)张(店)地区警备司令部指挥官,并以“张博地区指挥官”头衔到张店接替日军防务。张到张店后,即委任唐耘三为山东省警备大队长、警备一旅旅长,负责博山警备。警备一旅下辖两团,一团驻赵家后门(团长唐耘芳),二团驻西河(团长伊廷祥,外号伊老九)。如此一来,原博山地区的伪军、汉奸摇身一变又成了中央军、国民党大官。1948年5月,张景月部被消灭,唐耘三化装潜逃。1949年6月,青岛解放,部分逃亡的特务及国民党在淄博的党政军首要人物被抓获,唐耘三归案。唐犯在淄河流域作恶多端,残杀革命战士、群众达30余人,在博山县境内犯下滔天罪行。1951年3月18日,博山县人民法庭依法判处汉奸、匪特、杀人犯唐云三死刑,立即执行。

唐云芳,生卒年月不详,文史资料中有唐芸芳、唐云方、唐芸芳、唐耘芳等不同称呼,男,汉族,沂源县鲁村镇唐家沙沟人,原蒙阴县伪县长、汉奸唐耘三之弟。抗战时期博山南部山区著名汉奸,伪博山警备大队大队长伊可春手下重要伪军头目。1939年6月始,长期驻扎北博山据点。1942年,伪博山县警备大队改编时,伊可春(伊来灝)任大队长,下辖六个中队,唐耘芳任第三中队中队长,驻北博山、南博山一带。1942年8月,以博莱县敌工部敌工站站长李子平老母为要挟,胁迫李子平自首。孙黎叛变后失宠。1944年4月,博莱县公安局惩处叛徒孙黎时,曾通过其警卫员原鲁村区伪区长齐登熬之子齐元文(齐延文)借短枪两把。1945年8月,伪博山警备大队改编为博山县警备团(保安大队),伊可春被任命为警备团(保安大队)团长,下辖三个营,唐耘芳任伪博山县警备团(保安大队)第二营营长,辖第四、五、六连,仍驻北博山、南博山、辰巳山、朱家庄、邀兔崖、大郭庄、高庄。张景月成立国民党张博地区警备司令部以后,唐耘三被任命为一旅旅长,唐耘芳被任命为一旅一团团长,驻博山赵家后门。唐任日伪职期间,欺压百姓,搜捕抗属,祸害共产党人,作恶多端,民愤极大,尤其在南博山、北博山一带,臭名昭著。1945年9月下旬,国民党县长王连仲带县大队进驻博山,迫于各界舆论压力,下了伊廷祥的枪,关押了唐玉庠(唐守兰),唐耘芳担心被清算,吓得跑到张店寻求其兄唐耘三保护去了。此后再无音讯,不知所终。

伊廷祥(1914-1950),男,又名伊亭祥、伊庭祥、伊和亭,化名白玉山、白玉峰,沂源县小黄庄人,博山县东南山区著名土匪头子,绰号“伊老九”,国民党员。历任土顽吴瑞符部卫兵、日伪博山警备队传令兵。1944年秋,在淄川薛家峪经牟毅民、石履秀、刘大甫介绍加入国民党中统鲁室,任调工、国民党山东省行动总队第16大队队长、鲁中突击队队长。伊手下有两个分队,一个特务组。第一分队有特工人员30多人,活动于淄川、昆仑、博山、原山一带。第二分队20余人,活动于博山西河、岳阴等山区一带。特务组有10余人,活动于博山、淄川交界山区。该大队特工人员多系其手下的老土匪,着便衣带短枪,专搞绑架、抢劫、暗杀等罪恶活动。该伊在淄博地区特别是博山县残害革命干部、群众多人,抢劫勒索,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群众对他们既恨又怕。鬼子投降后,张景月受命组建国民党张博地区警备司令部,唐耘三被任命为一旅旅长,伊廷祥被任命为一旅二团团长,驻西河矿区。1945年9月下旬,国民党县长王连仲带县大队进驻博山,下了伊廷祥的枪。此后,伊重操旧业,继续从事反革命特务活动。1948年3月淄博解放时,伊逃往济南。1949年潜回淄博,网络残匪,在公安保卫部门集中力量开展剿匪反特斗争中被捕获,狡猾骗过公安人员后再次逃脱。不久,在济南二次被擒。1950年12月2日,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山东省人民法院、淄博专署公安处会同淄博地区人民法院,在博山召开万人公判大会,依法判处杀害革命群众7人、击伤3人、抢劫殴打群众、奸污妇女无数的中统特务、土匪头子伊庭样(绰号伊老九)死刑,押赴刑场立即执行。


浏览:7145次

评论回复
  • 卧游斋主

    2022-10-14 卧游斋主

    国民党博山县保安大队李兴唐部,1938年夏获得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9军石友三部“抗日先遣第一支队”番号,与秦启荣部土顽一样,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住无定所,到处游而不击。国民党博山县保安大队,1941年曾活动在博山七区前沟后沟一带,12月吴三泉被害后解体,不复存在。

  • 卧游斋主

    2022-09-04 卧游斋主

    抗战胜利纪念日,读这样的人物传记特别有意义。

最新来访
  • 卧游斋主
    卧游斋主
  • 王玉钦
    王玉钦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