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辛苦为谁忙,只为烈士寻故乡
(文/秦克铸)
昨夜,又是彻夜未眠。只因一个电话,只为一位民族英雄。
2022年11月22日下午、晚上,好朋友任纪昆几次电话联系,就“山中,那五十五座坟茔——探秘下庄烈士林的建立始末”一文的定稿征求意见。电话中,我们再次就下庄烈士林李殿璜烈士的生平进行了探讨。
目前,关于烈士李殿璜的信息,就只有烈士林墓碑上的10个字“烈士李指导员殿璜之墓”,以及立碑时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九日立”。联想到前段时间烈士段文义营长生平信息的挖掘,我们脑子里一直翻腾着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李殿璜烈士的墓碑与段文义烈士的墓碑都是在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九日立的,那么,他们会不会都是在同一次战斗——八陡突围战中牺牲的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挂着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九军石友三部番号“第六十九军先遣第一梯队”的博山县保安大队李兴唐部有没有八路军、新四军部队中才有的政工机构及政工人员“指导员”。几次探讨中,我想到了八路军四支队建立初期,各连都有“政治指导员”(如,张敬焘、蒋方宇、王建青等);抗战初期,国共合作曾在各地举办过“民运指导员”培训班,在国民党地方政府中设有“民运指导员”(如,莱芜县、博山县等);石友三部进入山东以后,我们党曾在该部设立过“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而且我们还曾以第六十九军的名义,向国民党地方政府委派过“民运指导员”。我把这些想法在电话里与好友任纪昆进行了交流,觉得李殿璜烈士这个“指导员”也有可能就是石友三部里的“政治指导员”。
那么,在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九军石友三部内部,有没有我们共产党领导的政工机构和政工人员“政治指导员”呢?循着这一思路,我翻查了手头掌握的各种资料。一夜未眠,终于基本弄清了这个问题:
七七事变后,部分平津流亡“民先”队员、进步学生,与各地的进步学生一起,进入中共北方局领导的“学兵队”学习政治、军事。1937年9-10月,这批先进分子与各地来的进步青年学生,受中共北方局派遣,进入西北军石友三部做统战工作,担任石友三部的政工干部,一般都是担任连政治指导员或营政治指导员。这些人大都在1937年下半年到1938年上半年加入了共产党。济南沦陷前,隶属宋哲元第一集团军的(担负津浦路北段布防)第六十九军石友三部已从冀北退至鲁西北德州、晋南中条山区。济南沦陷后,日军沿津浦路南下,石友三奉命率第六十九军第181师和新编第9师越过黄河,开赴徐州前线抗击日军。1938年4月,石友三部到达鲁南时,徐州已经失守。蒋介石命石友三部留在山东敌后打游击,石友三部遂转入沂蒙山区,成为抗战全面爆发后最早进入山东地区的国民党正规部队。这时,石友三与共产党的合作也进入蜜月期,又有不少进步人士、青年学生充任该部政工人员,担任该部连、营政治指导员。1938年5月,六十九军181师石友三部进入新泰、莱芜、泰安;新编第九师高树勋部进入诸城、莒县、临朐。石友三部借着与共产党合作,乘机扩军。这期间,原博山县保安大队李兴唐组织的游击队在莱芜获得了该部的番号“第六十九军先遣第一梯队”。不久,第六十九军扩编为第十军团。1938年底到1939年初,在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下,石友三投靠蒋介石,开始反共,还接受了200余名国民党国府军委会特训班毕业的政工干部接替了69军各级政工干部的职务,并按照蒋介石的部署调河北驻防。1939年3月,石友三部撤销了部队中的中共政工干部,将他们集中监管。中共北方局了解情况后,与石友三部进行了交涉。4月下旬,石友三摄于附近八路军主力,同意共产党政工干部撤离。于是,该部身份公开的共产党员180余人撤离,进入北方局党校学习,另有部分未公开身份的党员和进步群众,分散脱离石友三部,进入晋东南抗大第一分校学习。
这种经历,在许多老革命的生平介绍中都能够查到。例如: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共浙江省委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浙江省委原第一书记、浙江省军区原第一政委(大军区副职,少将)铁瑛,原名任鸿让,南乐县西百尺村人,曾求学于河北省立第十一中学,1934年考取保定河北省立第二师范。1937年10月,参加六十九军一八一师学兵队,任班长、文化教员。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到军部特务团工兵营任连指导员、营指导员。1939年4月,从石友三部撤出,遂化名铁瑛,入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学习。
彭克(1914—1945),原名刘彭寿,安国东佛落村人。安国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短暂做中学教员和报馆校对,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民国26年(1937年)参加革命,化名彭克,受中共北方局领导,在国民党石友三部从事兵运工作,后担任营政治指导员。27年(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在抗大一分校学习,入八路军集团总部参谋培训班,5月由北方局派遣到129师386旅旅长陈赓身边工作,担任过作战参谋、侦察股长、侦察科副科长、科长等职。民国29年(1940年),参加百团大战,民国31年(1942年)参加沁源围困战。民国34年(1945年),上党战役中,在通讯联络不畅情况下,受陈赓委派,彭克跑步向战役总指挥刘伯承、邓小平报告所在部队情况。是年 11 月,带侦察队在山西省霍县杜壁村侦察敌情时,遇敌埋伏牺牲。
原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军职顾问赵凯(1916—1986),原名赵毓遂。1916年7月14日出生于山东省利津县城关赵家夹河一个农民家庭。1931年9月,赵凯在济南第一师范附小就读。他积极参加了校内外的学生爱国救亡运动。1932年夏,他考进山东惠民第四中学。1933年,转入济南正谊中学。1934年2月,考入北平(今北京)市山东中学高中部。期间,他经常接触一些进步师生,阅读进步书刊,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35年12月9日,赵凯在北平参加了著名的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2月,积极参与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组建和活动。1936年12月,又考入北平辅仁大学。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毅然投笔从戎。同年9月,参加了平津流亡同学会,到青岛、济南,向广大群众控诉日军侵略的野蛮罪行,宣传中国人民被日军蹂躏下的悲惨遭遇。10月下旬,受中共地方党组织委派,到国民党军队第七十七军一八一师石友三部做统战工作。1938年6月,在山东莱芜土门村由何志静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被分配到石友三部手枪营一连任政治指导员。1938年冬,他到晋冀豫区党委党校敌工班参加培训学习。1939年8月,赵凯被分配到山东《大众日报》社编辑室工作。
根据与李兴唐一起组织游击队的赵陶斋(赵锡钧)在“我在第十军团的经历”一文中回忆,大约在1938年5-6月间,石友三部进驻莱芜,博山县保安大队李兴唐也率部到了莱芜,加入了石友三的第六十九军,获得了石友三部的番号“国民革命军第69军先遣第一梯队”。
此后,李兴唐部打着“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九军先遣第一梯队”的旗号,回到博山南部、东部山区开展游击战。从史志资料上看,李兴唐最熟悉的地方是莱芜、蒙阴、博山三县交界处,尤其是博山瓦泉、邢家庄、南博山、下庄、石马、沙井、盆泉,以及博城周围,包括岭西、八陡一带。
1938年9月,李兴唐部进驻八陡后,消息走漏,当天晚上被博山的日伪军包围,发生了八陡突围战,造成了一定的伤亡,该部段文义营长在突围中受伤、被浮、牺牲,详见头条文章【讲述抗战老兵的故事】“史庆桂:亲历锄奸石友三”。
八陡战斗,国民党方面称是主动进攻博山的日伪军,史庆桂回忆是在八陡被闻讯而来的博山日军包围,游击队乘夜色突围。实际情况应该是一场“突围战”,石友三部有可能出于政治宣传需要,上报为“主动向博山日军进攻”。
既是“突围战”,李兴唐部必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伤亡绝对不会只有段文义营长,应该还有其他人员。理论上讲,这些在八陡突围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应该是一起在南邢开的追悼会,追悼会后,牺牲的人员应该与段文义营长一起葬于南博山下庄一带。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以推测:
1、李殿璜烈士,可能是李兴唐部1938.5-6月间接受石友三部番号后,由石友三部我党政工部门派遣到李兴唐部的政工干部,在李兴唐部担任政治指导员。
2、李殿璜烈士的名字,可能是化名。
3、李殿璜烈士,很可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4、李殿璜烈士,可能是济南、青岛或平津方向过来的进步学生,由中共北方局派遣进入石友三部。
5、李殿璜烈士,可能是与段文义营长一起在八陡突围战中牺牲的。八陡突围战中牺牲的应该还有其他普通战士。有可能这些不知名的战士也葬在烈士林。
6、国共方面在南邢召开的追悼会,应该是为八陡突围战中阵亡的革命烈士包括李殿璜烈士召开的,而不仅仅是段文义营长。
7、李殿璜烈士,因为进入李兴唐部的时间比较短,大约只有两个月左右,所以,他与李兴唐部普通士兵的关系不如段文义熟悉。
8、李殿璜烈士,可能是连职政治指导员,层级比段文义要低,追悼会上大家记住了“官职”最高的段文义营长,而没有记住层级低的其他烈士。
9、部队打仗,段文义营长这种军事干部发挥的作用更大,李殿璜烈士在部队中的影响比段文义要小一些,故平时和在战斗中不太被普通士兵注意。
10、李殿璜烈士的身份非常特殊:他可能是那时候李兴唐部中很少的几个共产党干部之一!
据此,查询李殿璜烈士身份,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线索入手:
1、中共北方局“学兵队”花名册。
2、石友三部政治指导员花名册。
3、国民党石友三部李兴唐游击队八陡突围战伤亡人员名录。
4、曾在石友三部担任过政治指导员的老同志及其回忆录。
5、熟悉南邢追悼会的老人及其回忆、访谈、口述材料。
现在是2022年11月23日上午9:35,终于完成这篇短文。希望它对揭示李殿璜烈士的生平,为寻找李殿璜烈士的亲人有所帮助。
如果是这样,这一夜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