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谨防自媒体历史题材作品以讹传讹(文/秦克铸)

卧游斋主 发表于2022-12-29 10:01:06

谨防自媒体历史题材作品以讹传讹

(文/秦克铸

所谓自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我们说的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平台,通常都是由官方举办的,申办这类平台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在这类媒体上发表作品门槛比较,其发表的作品往往经过专业人员严谨、科学的审核与编辑,具有较高的质量,有相当的权威性。自媒体是一种大众化、平民化的媒体形式,它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向受众传递信息。最常见的自媒体平台有BBS、论坛、贴吧、网站、博客、微博、QQ、微信、知乎、小红书、哔哩哔哩、百家号、头条号、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以及各种视频、音频、抖音、快手、微视、美拍、秒拍、直播、美篇等。在这类媒体平台上发表作品门槛比较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注册账号,发布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除了敏感的政治词汇可能会被过滤外,通常不需要经过严谨、科学的审核,它体现的完全是发布者的观点与意志,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自主化、交互性、群体性、多媒体融合、便捷、快速等特点。

近些年来,伴随移动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传统媒体开始没落,各种自媒体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工作之余,生活闲暇,除专业研究人员外,已很少有人再去阅读报纸、杂志,除老年人外,也很少有人再去看电视、听广播,普通人、年轻人大把的时间都消耗在了刷视频、玩微信上。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俨然已经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人们越来越习惯和乐于接受简短的、直观的、碎片化的社会信息,快餐式的阅读微信公众号文章也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承认,各种自媒体平台的发展对畅通表达渠道、扩大信息来源、丰富平民生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由于自媒体平台兴起较晚,且不断推陈出新,而行业规范的出台又严重滞后,导致在自媒体上发表的作品,质量良莠不齐。有的自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转发率,忽略了信息的真实性,有的自媒体利用属地时政新闻和社会事件“蹭热点”,借势炒作渲染负面报道,发布标题党文章煽动网民情绪,炒作娱乐八卦制造群体对立,还有的自媒体突破道德与法律底线,恶意散布虚假信息,歪曲党史国史,宣扬错误价值观,甚至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色情、恶意营销、敲诈勒索,这些行为令广大自媒体受众深恶痛绝。

多年来,面临自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主流门户网站不甘被冷落,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开发、创办、注册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一夜之间,各种各样的自媒体“×号”“×点”“×家”如雨后春笋充斥网络。然而,即使是在传统媒体、主流门户网站开发、创办、注册的自媒体平台上,其所发布信息的可信度、科学性也与正规的传统媒体、主流门户网站相差甚远。所以,网络上的信息让人越来越难以辨别真伪。特别是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内容中充斥着许多道听途说、主观臆测的信息,有的在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关键细节问题上出错,也有的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伪造父辈、祖辈的生平履历,随意涂改、糟蹋父辈、祖辈留下的文物级的珍贵遗物,拿着这些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的假材料到处炫耀,可笑的是,就是这样一些人为改造过的虚假信息还能登堂入室上了所谓的“头条”,常年挂在有影响的传统媒体注册的自媒体平台上,进而堂而皇之编入什么“百科”。凡此种种,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历史的正确理解与准确解读,有的错误信息已经到了混淆是非、以假乱真、歪曲历史的程度。有鉴于此,笔者强烈呼吁,当下要谨防自媒体历史题材的作品以讹传讹!

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和国的奠基者们都已渐渐老去,享受着太平盛世的人们越来越觉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媒体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纪念先辈艰苦奋斗的图文作品,人们怀着感恩的心,追忆父辈、祖辈的人生轨迹,缅怀父辈、祖辈的丰功伟绩,抒发对父辈、祖辈的深厚感情,寄托对父辈、祖辈逝去的沉痛哀思,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这本是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血脉、弘扬红色传统的好事,然而,由于自媒体本身的局限性,也由于叙述者所持有的观点、立场、目的不同,特别是在这些所谓的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常常加进了叙述者过多的私人感情成分,作品感性的东西太多,叙事不严谨,信息不可靠,其所叙述的历史常常会严重偏离历史事实,使历史真相渐渐被掩盖,使我们离历史的真相越来越远。

前段时间,笔者曾就个人关注的几个地方文化、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历史题材的纪念文章存在的失实、谬误问题与文章作者沟通、商榷,他们有的虚心接受,有的虚与委蛇。个别的甚至认为,他们的文章主要是表达对父辈、祖辈的那份感情,并非学术研究,没有必要在时间、地点、人物、前因、经过、后果、影响等细节问题上那么认真,那么较真,笔者给他们指出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就是小题大做、鸡蛋里挑骨头。遇到这种人,笔者都会严正地告诉他们,涉及历史题材的文章应该尊重历史,纪念父辈、祖辈的文章不能违背历史事实,那种把历史题材的纪念文章当成可以随意发挥的文学作品来写的做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非常有害的。

首先,违背历史事实的纪念文章影响读者阅读。了解那段历史的读者看了,会觉得你是在造假,你是在说假话,会觉得你连起码的历史常识都弄错了,你文章中写的东西没有多少可信度。笔者曾质问过一位作者,你说你表达的是对你父辈、祖辈的那份感情,可是你连你父辈、祖辈自己写的回忆录都没有看过,别人记述的你父辈、祖辈的事迹你都没有读过,与你父辈、祖辈相关的历史史实你都不清楚、不熟悉、不了解,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你这样的人别跟我谈什么感情,我觉得你就是在无病呻吟,就是在拉大旗作虎皮!

其次,违背历史事实的纪念文章会混淆视听。当你的记述与前人的回忆、史书的记载不一致时,因为你是亲历者的后代,或是亲历者的亲朋好友,又因为你的文章发表的时间与之前的回忆、记载相比,出现的比较晚,人们会误认为这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你父辈、祖辈的临终交代,是经过你考证、订正后的准确说法。无意当中,你的说法就起到了混淆视听的作用,起到了掩盖历史真相的作用。

最后,违背历史事实的纪念文章会带来以讹传讹的严重后果。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发布便捷,传播迅速,受众广泛,阅读量大。特别是经过传统媒体、主流门户网站创办的自媒体平台转发,阅读量就会激增。过去的传统媒体,特别是正式出版的报纸、杂志,发行量十分有限,阅读的人虽然专业,但能看到的人很少,科学、严谨的学术性专业期刊就更是如此。比如,县一级文史研究部门出版的文史类资料,每期发行量可能只有几千册,能读到的人不过上万。而经过传统媒体、主流门户网站创办的自媒体平台转发的文章,动辄几千、几万,过十万、几十万的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特别是这类自媒体平台上的文章,都会长期挂在网上。很多非专业研究人员喜欢遇到问题就上网查查。结果,自媒体平台传播的错误信息,很可能就会被人当做“宝贝”捡到。如果这些错误信息再被他人写文章引用,接受错误信息的人便会越来越多,错误的信息就会越传越广,这简直就是在伪造、歪曲历史,这是不可原谅的。

笔者愿意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再次提醒读者,“微信微信,只能微微信”,来自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千万不能“当真”。当你需要查证、引用前人研究成果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从正式出版的传统媒体上去查询,引用各种自媒体平台上发布的信息,或者引用根据自媒体发布的信息转发、编辑而来的网上信息,一定要慎之又慎,尤其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万万不可轻易相信通过各种网络搜索引擎查到的信息,他们很可能是片面的、失真的信息,对自媒体平台上发布的那些信息,引用前一定要经过认真的思考、考证、订正,尽可能避免犯“以讹传讹”的错误。


浏览:2220次

评论回复
  • 卧游斋主

    2023-01-25 卧游斋主

    谢谢“宝23”留言。我觉得,自媒体历史题材纪念文章中误导读者的内容,有些是作者不了解相关历史,也有的是作者故意歪曲历史。不管哪种情况,结果是一样的,就是很容易“以讹传讹”。我写作这篇短文的目的就是提醒读者,自媒体上的材料只能“微微信”,同时希望自媒体文章作者一定要对历史负责。

  • 宝23

    2023-01-23 宝23

    非常认同作者观点!我本人是革命家庭的家属,曾看到一些自媒体片面不实文章或帖子(虽然也回复讲了真实资料)但肯定还会有不少读者被误导。

  • 卧游斋主

    2023-01-02 卧游斋主

    “微信微信,只能微微信”,来自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千万不能“当真”。

最新来访
  • 卧游斋主
    卧游斋主
  • 清之
    清之
  • 淬火的剑
    淬火的剑
  • 迤云清风
    迤云清风
  • 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
  • 凡凡
    凡凡
  • 徐国庆
    徐国庆
  • Chief
    Chief
  • 宝23
    宝23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