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落的无名星——读董天祥撰写的红色家史(文/段存章)

董天祥 发表于2023-06-01 21:23:40

天上一颗星。

地上一个人。

一个人就是一颗星。

我以无比激动的心情拜读董天祥撰写的《太行山上一颗流星——怀念我的烈士父亲董艾珠》一书,她父亲不是“流星”,是一颗永远不落的无名星。她的革命家庭,几代人默默无闻为国家为民族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天祥的过继父亲董艾珠牺牲在解放战争最前线。“时年二十岁,他牺牲时部队的名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当时职位是第二野战军十二军三十五师作战参谋。” 。

    天祥的生父董玉定在社会主义建设工地负重伤。“他于1962年在本县石匣水库修建时因公致残,双目失明(山西省水利厅档案中记载立一等功)。”

    天祥的祖母为保护八路军后代被敌人杀害了两个儿子。“1941年至1943年,是抗战最艰难的岁月,日军一年扫荡好几次,每次我祖母都是怀抱理华(奶孩)手拉着自己的孩子,有次返回家中,得知我三叔董小三和四叔董小四已被日本鬼子杀害。”

    天祥的祖父也为抗日出过力。“抗战时在桐峪三民校当厨师,1941年7月7日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在辽县桐峪镇召开时,抽调他为会议做饭40多天。他还先后为八路军首长做过饭,细心照顾伤病员,帮助代管前线作战指挥员的孩子……小小厨房里有大贡献!” 

    董氏家族是在清代末期从河北省涉县更乐村逃荒落脚在辽县麻田镇南会村后的大塔沟。天祥的太祖父起早贪黑开荒多打粮,太祖母给富人家缝补衣服,节衣缩食,艰难度日,养成良好的家风。

    董天祥15岁时,“农历1976年3月14日祖父离世前把我叫到了炕前,郑重告诫我:“咱家的祖训是先国后家,不讲个人得失,宁愿天下人负我,绝不允许我的子孙做损人利己的事。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相信党。”

    董天祥是一名革命烈士的女儿。她说:“把那段红色历史传之后代,是我责无旁贷的责任。”为此,她多年走千山万水,进千家万户,用千辛万苦,收集千枝万叶,记录老一辈的革命足迹,编写文集出版,实属是一件太行精神的义举,可敬,可赞,可学!

2012年11月28日 写于北京春燕泥屋

浏览:912次

评论回复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