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中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经典战例和战术拾锦(下篇)/陈青

含山 发表于2023-06-14 09:11:11

“光辉的南北岱崮保卫战”

1943年12月23日《大众日报》发表了记者冠西的一篇报告文学《关辉的南北岱崮保卫战》,记录了山东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11团3营8连93名指战员进行的一场神奇的保卫战。

1943年11月9日,日寇纠集了1万余兵力开始对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岱崮山区处于敌人进犯沂蒙腹地的咽喉地位,为粉碎日军的扫荡企图,鲁中军区决定留下少量部队在内线坚持斗争,牵制日军主力,掩护我主力部队转至外线作战。鲁中军区11团8连93名指战员奉命驻守南北岱崮。鲁中军区11团8连93名指战员,为捍卫民族尊严,在这里与20倍于己的日伪军血战18天,创造了八路军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又一模范战例。

1943年11月10日,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11团3营8连驻守南北岱崮,拉开了岱崮保卫战的序幕。11月13日,日军动用了一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空军中队、一个伪军团共千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岱崮发动猛攻,集中飞机、大炮轮番轰炸,然后猛烈发动地面部队冲锋。激战数日,8连指战员在副营长张栋的率领下凭险抗击敌人,使敌人两天不得前进一步,始终被阻在悬崖之下。恼羞成怒的敌人抽调2000余兵力把岱崮重重包围,进行猛烈轰击。8连93名指战员凭险据守,沉着应战,手榴弹、子弹用完了,就用石头打。

面对日军的猛烈炮火和嚣张气焰,13日夜,我军派出战斗小组袭扰敌人,在日伪军可能通过的路段上埋设了地雷。鲁中11团和当地民兵也连续袭击了周围的翻金峪、郭家庄之敌,并于夜间向崮上送粮食、水和弹药,传递情报,支持了守崮战斗,也极大地鼓舞了8连官兵的斗志。

23日起,气急败坏的日军开始集中火力对南北岱崮守卫点昼夜实施轰炸攻击。此时南崮的南门成为敌人轰炸和攻击的主要目标,能否守住南门,是这次战斗成败的关键。8连93名青年班勇士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坚守南门。

在极端艰难的时刻,8连指战员继续顽强战斗,他们用刺刀挑、石块砸,将爬上来的敌人打了下去。经过15昼夜的激战,8连的英雄们胜利地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27日夜,他们悄悄地从敌人包围的缝隙里摸了出来,在预定地点与迎接部队会合。

南北岱崮保卫战是我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八路军与日寇在战略要地山东南北岱崮进行的一场“血与火的保卫战”。这次战斗极为残酷,日寇出动了3000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空军中队和一个伪军团,敌人不仅用了40多万磅炮弹,还用了烧夷弹和两种以上的瓦斯弹,对只有93人的八路军战士固守的方圆420米和240米的崮顶,疯狂进攻了半个月。然而,在八路军战士的固守还击下,敌人的伎俩都落空了。神奇的是,我军在完成任务之后,竟在1600多名敌人的四五里重重包围之下,完成了胜利突围。

这场使天地惊鬼神泣的战斗场景,悲壮而又磅礴的气势,使人们对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和凛然正气肃然起敬。英勇的8连以伤7人、牺牲2人的极小代价,取得了歼敌300余人的重大胜利,拖住了敌人重兵,消耗了敌人大量弹药,有力地配合了外线出击。为此,八路军山东军区传令嘉奖8连,授予“英雄岱崮连”的光荣称号。

冠西在报告文学中写到:“敌人要打下大崮区、扶植吴逆化文,然而,南北岱崮却紧握了大崮区北面的咽喉——它直接威胁着大崮区与吴逆老巢的联系,使吴逆不敢在大崮、板崮、水泉崮……等一溜十四个崮上立足。这便使岱崮的英雄们写下这震惊敌寇的血与火的保卫战史有谁相信:方圆四百二十米和二百四十米的两个崮顶,在敌人十二军山田参谋长,三十二师团石井师团长亲手指挥下,会有三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空军中队,一个伪军团,一直疯狂进攻了半月,只炸弹炮弹花费了四十万磅以上,另外,还狠毒的用了白热的烧夷弹和两种以上的瓦斯弹;而它的抗击者和坚持者,只有九十三个人!然而,现实的事件终于发生了。像一切革命记载里写着的一样,除了共产党的军队,历史上再也找不出这样的战斗!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军队!

……

南北岱崮光辉的保卫战结束了,英雄们得到了崇高的荣誉!敌人半月的代价,除了三百余伤亡和无数的消耗,只有一座空空的破毁无余的残崮。那上面的断垣残墟,永远辉耀着共产党的光荣和中华民族的光荣,它将永远深深地记载着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是从来不会被征服的!”

十二月七日于沂蒙

(载1943年12月23日)

1.png

沂水城攻坚战

1944年8月15日晚,我军对沂水城展开大规模攻坚战,沂水城是日军“扫荡”鲁中的指挥机关驻地,修有飞机场,有伪军1000余人、日军50余人驻守。我军经过精心准备,集中主力3个团,在地方武装、民兵配合下,对沂水城展开大规模爆破攻坚战,标志着我军攻坚战术已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葛庄战斗——白刃刺杀战

葛庄战斗,又称葛庄伏击战,是八路军在鲁中“反扫荡”最漂亮的一次战斗,却鲜为人。1944年9月初,参加"扫荡"山东省滨海区抗日根据地的日军第59师团40大队(即草野清大队450余人)、伪军第3方面军179团(即郝全仁部500余人)及伪警300余人,经沂水城分东西两路向博山、临的撤退。

1944年9月2日上午,日伪军分别陷入我们鲁中部队预设的葛庄、草沟伏击圈。战斗打响后,敌人的炮兵阵地前都有步兵保护,我军战士从高粱地摸了过去,距离敌人百十米的时候,全体端着刺刀冲杀过去,一场白刃战血战就此展开。

日军岗田健大尉率第5中队在炮火掩护下朝蹶头岭攻击,攻到岭下的南河滩,与鲁中八路军1营1连迎面相遇。南河滩上百名鬼子端着100把明晃晃的刺刀与我军展开一对一对决,一个对冲下来,日军倒地死亡几十名,我军无一伤亡。

岗田健大尉气急败坏地挥舞着指挥刀吆喝日军再战,200多把刺刀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甚至擦出了几粒火星。一个粗胖的鬼子咬着牙端着刺刀迎面冲击过来,战士韩震用刺刀一个漂亮的突刺,挑掉了鬼子的刺刀,鬼子慌乱中,想要捡起地上的武器,韩震毫不客气地刺中他的腹部,顺势往上一划,鬼子的肚皮开花白花花的肠子就流了出来。

旁边一个瘦高个子的鬼子,看到血淋淋的一幕,双手颤抖,腿肚发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用生硬的中文求饶:“好汉,别打了!”边说边将枪支、子弹盒、刺刀鞘和背包都扔了出去,“全都给你们,不打了,不打了!”葛庄战斗中的第一个鬼子俘虏由此诞生。

岗田健大尉看到士兵们的怂样,又气又急,挥舞着指挥刀亲自上阵白刃战,韩震、侯英俊等三人合力用刺刀刺穿岗田健大尉的身体,并将其高高挑起,狠狠摔到南河滩的碎尸堆上,岗田健口吐鲜血,痛苦扭动了几下身体后,一命呜呼。拖着病弱之体上阵的雷耀臣杀敌心切,一个突刺下来,用力过猛,刺刀变弯,被一个鬼子死死拽住枪支,无法抽身。危急时刻,三排的副排长侯英俊从背后捅死了鬼子,雷耀臣才得以脱离险境。敌人拉炮的几匹马,有的淹死在深水里,有的在岸上中弹躺倒。几个日军正在岸边拆卸大炮,准备扔到河里。这时冲锋在前的战斗英雄侯英俊眼疾手快,一纵身捡起一把敌人指挥刀,再一个箭步跳过去,一连砍倒三个拆炮的敌人,缴获了日造的一门“四一式”山炮。

2.png

各团部队,以轻重机枪和集束手榴弹开路,跃出阵地,冲向敌群,在沿路的一条狭长战线上激烈搏斗。有的地段,敌我展开近距离冲击;有的地段,敌我展开白刃格斗。伪军大部分就歼,鬼子也伤亡惨重,战士前进时稍一不慎,即会被敌尸绊倒。

在沂河两岸的伏击圈。八路军从两边突然杀出,端着刺刀猛冲猛打,刺刀噗嗤噗嗤刺进鬼子的身体,大家围着日军杀红了眼,杀疯了!鬼子成片倒下,草野清边打边退,八路军紧追不舍,追上鬼子,就用刺刀捅刺,沿路都是日伪军的残肢断臂。战至下午6点,只有草野清带领14名鬼子逃出生天。经过激战,聚歼了“扫荡”我根据地的日军43师团草野清大队(击毙日军350人,生俘34人,毙伪军400多人,俘367人)。

葛庄战斗中缴获的“四一式”山炮随我军从沂蒙山区打进上海,并吞噬过成百上千的日寇和蒋军,被称为“功劳炮”。

葛庄战斗中的白刃战证明八路军白刃战已彻底压倒日军。据生俘的日军交代,草野清和他的部下是刚从湘、桂战场,取得“显赫”战功后调来山东的,几天来他在八路军活动地区扫来荡去,未曾遇上对手。但是,经过葛庄白刃战,(草野清)鬼子是彻底怕了。参与此战的战士战后总结说:“万恶的东洋强盗,杀害我多少父老乡亲,他们也有如此下场!此战杀得过瘾,打得解气!”

葛庄伏击战是鲁中八路军第一次在运动中基本歼灭日军一个大队,也是山东八路军部队继1939年梁山战役中歼灭日军一个大队后的又一模范战例。葛庄伏击战后,沂水县北部许多日伪据点的敌人迫于八路军声威,仓皇撤离;驻莒县日军也大部调离。

战斗中,战斗英雄侯英俊一个人就捅杀五个鬼子后,和战友们一起夺下一门日造“四一式”山炮。侯英俊于1945年8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韩震因伤退伍,回胶东家乡务农,于2007年去世,享年87岁。

石桥伏击战

1945年5月5日,日军第五十三旅团长吉川资率领日军一个大队400余人及伪军600余人,由博山沿博山至沂水便道向沂源进犯。6日,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奉命由诸葛、东里店一带返回鲁山根据地,决定和地方武装一起在石桥一带伏击敌人。7日凌晨,待敌前哨刚过,二团即向敌发起猛攻,吉川资旅团长当场毙命。黄昏时分,二团主力突入敌据守的石桥村,与敌展开白刃战。激战中,县独立营、大泉区中队前来参战,周围10多个村的民兵和群众也积极配合。经1天战斗,歼灭日军200多人,其中击毙旅团长1名、大队长1名、中队长2名、小队长4名,毙伤伪军400多人,缴获战马62匹及枪支弹药大宗。此役是山东抗战史的光辉战例之一,二团受到山东军区的通令嘉奖。

3.png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有限的正规战中击毙了日军四大名将:黄土岭击毙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鲁西反扫荡伏击打死114师团长沼田德重中将、百团大战中被袭击死亡第35步兵旅团长饭田泰次郎、在鲁中沂源县石桥被击毙的步兵第54旅团长吉川资。

其中,有刘佐将军参与指挥的击毙日酋吉川资的战斗非常精彩,既有偶然性,也有指挥艺术,当然,更多的是我八路军鲁中军区老二团官兵的战斗技巧、战斗作风和勇猛顽强的作战精神。

吉川资:1912年5月28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4期步兵科,同年12月24日授予步兵少尉军衔。1937年3月1日任新泻高等学校军事教官。1939年3月9日任第33师团兵器部长,同年8月1日晋升步兵大佐。1940年5月23日任步兵第233联队长。1943年3月1日任留守第56师团司令部附(九州帝国大学军事教官)。1944年4月6日任第86师团司令部附(九州帝国大学军事教官)。1945年1月12日任步兵第53旅团长(支那派遣军、北支那方面军、第59师团),同年3月1日晋升陆军少将。1945年5月17日战死于山东省,追晋陆军中将。

据史料记载,由于当时通讯技术和频繁的战争关系,关于打死吉川资的认定,有一个长期的认定过程。

1945年5月29日的《大众日报》一版有报道《鲁中我军反“扫荡”胜利结束打死敌寇旅团长一名》,文中说被打死的旅团长姓名和番号尚未查清。之后又陆续报道“击毙敌五四旅团长田板(田坂八十八)……”“毙伤日军约七千名,(其中有敌五十九师团五十三旅团旅团长一名,系于五月七日鲁中之石桥战斗中被击毙)……”

1991年出版的《八路军回忆史料》第三卷,收录了署名为黎玉、林浩、景晓村、李耀文的文章《横扫日伪军的最后一战——忆山东战场的大反攻》。文中说:“据此,山东军区决定推迟执行五、六、七3个月作战计划,迅速将主力隐蔽集结于主要交通要道两侧……经与敌20余天的周旋和奋战,歼日伪军5000余人,日军第五十三旅团少将旅团长吉川资被击伤,后毙命。”

大众日报对此战的初次报道见报于1945年5月29日,标题是《鲁中我军反“扫荡”胜利结束打死敌寇旅团长一名》:“窜入我鲁中腹地扫荡敌伪,在我内外线军民夹击下,已于本月十七日分头由岸堤、沂汶向东、西两个方向撤退,……当千余敌人在××旅团长(番号尚未查清)率领下沿沂博公路南犯时,于石桥一带遭我主力伏击。我军向敌指挥部队猛扑,将敌冲散,我战士随即进入紧张之追击战,和敌展开白刃刺杀战斗,当场将敌旅团长击毙,此外尚击毙敌小钱大队长,佐滕、成山田两个中队长及四个小队长。敌兵死伤共一百余,伪军死伤亦达百余,缴获长枪三十余支,短枪五支,战马四十一匹,及其他军用品甚多。此乃我鲁中部队优秀的反扫荡战斗之一。”当时对所犯来敌的部队番号尚不明确,敌旅团长被击毙的具体时间也未说明,但可以确定的是击毙了一名旅团长级别的军官。

几天以后的6月3日,《大众日报》再以《山东军区司令部公布反击敌寇五月扫荡的经过及战果》的标题,报道这一重大战果:“此次反‘扫荡’战役基本上已接近结束阶段。就手下接到各区之反‘扫荡’作战经过与初步战果,综合公布如下:……当获得敌人在淄、博、泰、新、莱及临朐等地集结兵力之情报后,即判明敌人‘扫荡’企图,迅速进入备战,调整各种军事力量,实行紧急反‘扫荡’动员,以严阵以待之姿势准备打击进犯之敌。由博莱一带出动之敌两千五百余,五月一日合击南麻悦庄,我首避其锋芒,采用分散游击战,麻雀战扰袭爆炸之,以消耗疲惫敌人。而主力一部在有利地形布置伏击,准备歼灭其南犯之一股。该敌于七日晨,由敌某旅团长率领沿沂博路南下至石桥附近入我圈套,遭我猛烈突然袭击,我选择敌人指挥部发起果敢冲击,敌狼狈退却,我复猛追,常发生激烈的白刃扑搏,约半小时我连克四个山头,当场将敌某旅团长击毙(以后在朱位得敌日记‘七日石桥遭遇旅团长战死’云云,同时俘获之伪军亦有此口供,但姓名尚待查)及毙小□大队长一,佐滕、成山田中队长二,小队长四,以下五十余,伤敌四十余,毙伤伪军六十余,俘伪六十余缴获长短枪卅余支,战马四十一匹,其他物品甚多……”请注意括号内的文字,朱位位于沂源石桥以南四十余公里。这次报道较为详细地报道了战斗经过,时间、地点、运动路线均予以说明。关于被击毙者的身份,从缴获的日军日记和被俘的伪军口供中,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确证,“但姓名尚待查”。

又一个月后,7月7日《大众日报》的报道《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部公布抗战第八周年光辉战绩》中明确提出:“击毙敌五四旅团长田板(田坂八十八),大队长小钱、滕田、大佐田宏,中队长左(佐)滕、成山田、松本、里见、村社、高清一,顾问长泽健治,高桥以下三七二○名……”现在我们知道,当时所报的敌之番号、姓名并不准确。

7月27日,时任山东军区参谋处处长的李作鹏,在《大众日报》发表署名长文《抗战第八周年山东我军对敌攻势作战概况》,对这一错误进行纠正:“综合全省一年来主要战绩如下……毙伤日军约七千名,(其中有敌五十九师团五十三旅团旅团长一名,系于五月七日鲁中之石桥战斗中被击毙)……下列部队番号在我痛击下,全部或大部或一部已失去战斗能力:计日军方面,五十九师团五十三旅团长战死;草野大队大部被歼所余无几……”然敌旅团长名字仍然阙如。

解放冶源的战斗

1945年6月,在鲁中军区参谋处长胡奇才率领下,老二团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在临朐县冶源围点打援,诱使驻益都日军一个小队30余人及伪军300余人前来增援。在全歼了增援的日伪军之后,又全歼冶源据点守敌伪军一个中队300余人,解放了冶源。此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围点诱敌、设伏打援、爆破攻坚,二团战术动作熟练,协同配合好,打得灵活机动,打得痛快淋漓。另外,此战也反映了山东八路军已经掌握了对日作战战略主动。 

鲁中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经典战术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战术基本上是射击、刺杀、投弹、土工、爆破五大技术,在上述战役和战斗中,我鲁中军区八路军基本上都将这些战术用于战场,并取得重大战果。尤其是爆破技术,更是鲁中军区二团的发明和创造。

4.png

鲁中军区二团来源于山东纵队一旅二团,是徂徕山起义部队编成的。1938年1月1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在徂徕山誓师成立后,英勇打击日军,队伍迅速扩大到数千之众,于4月编成3个团。12月,中共山东分局根据中央决定,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将各自为战的山东各地起义部队编成为战略上统一指挥的游击兵团,四支队被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此后,四支队3个团一度缩编为3个基干营,不久,3个基干营又恢复编成四支队第一团。1940年9月,在第四期整军运动中,山东纵队加强了正规化建设,为便于机动作战,将四支队第一团整编为山东纵队一旅第二团,团长吴瑞林,政委李伯秋,副团长王凤麟,参谋长于淞江。抗日战争时期,这支英雄的部队主要战斗在鲁中泰沂山区,打击日寇,屡建奇勋,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干部群众无不知道能征善战的子弟兵“老二团”。  

“老二团”首创“爆破攻坚”作战方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副团长王凤麟参谋长于淞江、刘厥兰、马立训等。1938年下半年,徂徕山起义领导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去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山东抗战情况,请求中央向山东派主力部队和军事干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派张经武率一批干部到山东,王凤麟是其中之一。他来山东后,先在山东纵队司令部工作,曾在沂蒙山区办过爆破训练班,是山东八路军部队中少有的爆破专家。

5.png

▲ 左为王凤麟,右为刘春

“爆破攻坚”战法在鲁中部队研制、提升、完善后,迅速在全军推广。在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战斗条例》中,“爆破攻坚”战法,作为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作战手段,被列为步兵五大军事技术之一。

7.png

1944年山东军区召开战斗英雄大会,二团3连的李海启因12次爆破成功,在讨吴战役中屡建功绩被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同时还有”爆破元老”刘厥兰同志,因其屡次爆破成功,杀伤敌人500余名也被授予战斗英雄。

刘厥兰,山东省淄川县人,1917年出生在一个煤矿工人家庭。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1月入党。在山东纵队一旅二团,为“爆破攻坚”试验的成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1942年11月的马鞍山战斗中。最后敌人攻上山顶时,刘厥兰退到东顶,敌人一步步逼近,他把仅剩的一颗手榴弹投向敌人后,纵身跳下悬崖,万幸的是在半崖被树枝挂住,趁黑夜逃了出来。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10月,他随部队挺进东北,参加了保卫辽阳、本溪、四平战斗和四保临江战役。1947年因病转业到吉林省工作,1980年病逝。

6.png

“攻坚爆破”战法也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重视。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曾听王建安汇报了山东部队的爆破经验,十分赞赏。1948年6月晋中战役期间,毛主席在给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此次战役的总指挥徐向前的电报中,要求争取10天内外夺取太原,特别指出:“攻城方法望采用山东部队所使用者,既迅速,伤亡又小,又节省炮弹炸药.……王建安认为攻临汾的方法(即从临汾城东关外100于米处挖坑道到城墙下,用数吨炸药实施爆破-一笔者注)不如他们的方法好,你们可注意采用。”在毛泽东主席、中央军委推广下,爆破攻坚技、战术在全军普遍使用,在全国解放的各大战役中发挥了强大的威力。

8.jpg

▲1948年毛主席发给徐向前的电文稿

这些成就,是与王凤麟同志和他的战友艰苦创造分不开的,王凤麟是我军爆破攻坚技术和战术的先行者、组织者和创造者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八路军山东纵队胶济大队

1940年7月,按照八路军山东纵队黎玉政委指示,山东纵队一旅二团组建成由军队骨干组成的八路军山纵胶济大队。这支英雄的队伍诞生在鲁中,长期活动于以淄博为中心的胶济铁路周边,是抗战期间党领导下八路军成立的第一支铁路游击队。

成立之初鲁中军区明确胶济铁路大队的主要任务为:1.巩固、扩大胶济线上的联络点站,保证山东分局、山东纵队与渤海、胶东、鲁中军区的联系;2.扩军、筹款、筹粮,积极壮大我军力量,尽力开辟财源,并补助我物资供应;3.宣传党的抗日救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扩大我党我军的影响。

胶济大队是鲁中的“铁道游击队”,它既是工作队,又是战斗队,在艰苦的斗争中发展成为100余人的正规战斗武装,为抗战胜利作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鲁中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组建抗日武装,英勇杀敌,同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的斗争,多次粉碎了日伪军的残酷“扫荡”“清剿”“蚕食”,在8年抗日战争中,沂蒙军民计作战4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25万人,缴获各种枪支20余万支、炮500余门及大量军用物资;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正规军10万余人,民兵30多万人,自卫团70多万人;沂蒙军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党政群机关人员伤亡11万多人(其中牺牲4万余);人民群众被杀害或迫害致死的有20多万人,伤残60余万人,被抓走的有40余万人;房屋等财产损失无法计算。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指导 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 黎小弟 作者 陈青)

浏览:220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裘克胜后代
    裘克胜后代
  • 卧游斋主
    卧游斋主
  • 鲁小楠
    鲁小楠
  • thinksaas
    thinksaas
  • 含山
    含山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