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战略契机是怎样被抓住的——从黎玉的延安之行谈起(文/黄文勃)

含山 发表于2024-08-01 10:02:54

作者黄文勃是中共泰安市原党史委常务副主任

1938年4月2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黎玉抵达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4月3日,黎玉向张闻天、刘少奇汇报了山东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组建抗日游击队的情况,受到高度赞扬。随即又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不仅彻夜长谈,第二天又再次长谈,黎玉详细汇报和介绍了山东的情况,同时提出希望得到中央各方面的支持,得到毛泽东主席的首肯。

作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时刻关注着华北抗日战争的形势演变,并根据对形势发展的研判不断做出新的部署。黎玉的延安之行为毛泽东主席准确了解山东情况、果断做出战略决策提供了难得的、及时的历史契机。毛泽东主席是怎样果断抓住这个契机的呢?

1.jpg

一、齐鲁大地 谁主沉浮

在华北、以至全国的抗日战争战场上,山东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众多的人口,强悍的民风,丰富的物产,成为战场各方的必争之地。自卢沟桥事变后,短短的6个月,国民党数十万大军一败再败,一退再退。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的10万大军不战而逃,致使日本侵略军轻易占领大半个山东。

面对日军侵略军的疯狂进犯,山东省委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带领全省共产党员白手起家,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到1938年初,在全省各地组织起了10多支较大规模的抗日游击队,抗日斗争的星星之火燃遍齐鲁大地。但新生的游击队也面临许多困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缺乏通畅的党内交通网络和必要的通讯技术条件,不仅山东各地的抗日游击队无法实施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就连通常的信息沟通、情况通报也难以做到及时、准确。更重要的是,山东的党组织无法及时得到中共中央及北方局的指示,对党的大政方针及政策、策略的变化不了解,工作方向不明。山东的情况也难以被中央及北方局了解,导致在中央的整体战略中一时还无法结合山东的实际情况做出安排。

这时日军的主力分东西两线向南进犯,兵锋直指临沂、滕县一线,力图打通津浦线,攻占徐州。由于日军急于推进,加之对国民党军政力量的极度蔑视,处于日军攻击锋线后方的山东中北部的大部地区,除少数主要城市及交通沿线外,大部分县城及广大农村并无日军控制。

在韩复榘带着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和第三集团军仓皇逃跑后,山东的国民党政权体系土崩瓦解,仅有少数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游击队、别动队一类的地方武装尚存。新任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也只能带着省政府一众人员龟缩在鲁豫交界的曹县一带,对山东境地无法实施管辖。

此时的山东大部分地方像处在台风眼一样,除鲁南地区战火猛烈外,多系各种力量未及的空白之地,虽然暂时略显平静,但暴风骤雨正在蓄势酝酿中。这是一个空窗期,更是一个历史机遇。谁会抓住机遇,抢得先机呢?

二、怎么没提山东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军步步紧逼,而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不断恶化的抗日战争形势令全国人民忧心忡忡。毛泽东主席在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变化的同时,适时调整战略部署,在敏锐地发现和发掘那些对全局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影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把握时机,果断决策,力挽狂澜。

在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就全国抗战的军事问题指出:“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和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①这是一个重大的军事战略转变。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后,毛泽东主席即明确指出:“太原失后,华北正规战争阶段基本结束,游击战争阶段开始。这一阶段,游击战争将以八路军为主体,其他则附于八路军,这是华北总的形势”。②由于当时八路军主力3个师都集中在山西,毛泽东主席指示各部在山西呈四角展开,以便互相策应,准备坚持长期游击战争。而对可能发生的形势突变,毛泽东主席始终在准备应对最坏的局面并为此筹划着多种准备。为了坚持长期抗战,必须建立尽可能多的巩固的根据地作为战略支点。

在毛泽东主席指挥下,八路军主力一一五师、一二零师、一二九师自1937年底至1938年初,先后派出部队及干部,开辟了晋察冀、晋西北、晋东南以及晋冀豫、冀鲁豫等根据地。1937年12月16日,毛泽东主席和彭德怀在给朱德、任弼时的电报中提出,趁敌人空虚,派两个支队到平汉路以东地区游击。③1938年2月9日,毛泽东主席致电八路军总部等,提出派部队去热河、河北两省交界的雾灵山一带发展新的游击区域,“那里是独立作战区域,应派精干部队去”。④随着各地工作的陆续展开,全国许多地方成为八路军开展游击战争的稳固地区。2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给朱德、彭德怀等的电报中明确了6处全国坚持长期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山西区、鄂豫皖区、苏浙皖赣边区、陕甘区、鄂豫陕边区、湘豫赣边区。⑤指出,这是必须力争建立抗战根据地的主要战略支点。毛泽东主席在3月2日会见美国记者时说的:“八路军现在四个区域进行着广大的游击战争,这是将来举行反攻收复失地的有力基础之一。”⑥

5.jpg

随着战事的变化,毛泽东主席在对战争形势变化做出预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3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讨论华北工作时,毛泽东主席提出要建立游击兵团,也就是说,在八路军主力需要机动部署的情况下,各抗日根据地必须有自己的游击兵团做支撑。3月24日,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致电八路军总部等,提出组织游击兵团的任务,指出:由于战争形势的发展,八路军主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有转移地区作战的必要。为了在八路军主力转移至其他地区后,我党仍能有力地坚持与领导华北抗战,必须立即组织以八路军名义出现的游击兵团。在晋西北、晋西南、晋东南、平汉路以东各组织若干支队。上述支队至少各有一千人左右,各以八路军有战斗经验的主力一二个连作基础,由地方游击队及新兵编成。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席在急剧变化的抗日战争形势面前的战略思维已逐渐清晰,在准备应对更加恶劣的斗争环境时所依重的,应该是早做准备的两件法宝———创建更多的巩固的抗日根据地,组建更多的有战斗力的游击兵团。既着眼于现实的问题,又运筹着下一步、下几步的行动,这是毛泽东主席战略思维的过人之处。高手过招,能多看几步者,胜率就大些。

从华北及全国看,山东的战略支点位置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从毛泽东主席的战略设想看,布局山东是必走的一步。早在1935年12月17日——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在作军事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游击战争在民族革命战争中有极大战略上的作用”。在一切省份发展游击战争,着重于主要省份,如河北、山东、河南、满洲、察哈尔、江苏、陕南、山西、甘肃等。⑧1936年3、4月间,在红一方面军东征过程中,毛泽东主席多次申明:华北是全面对日作战的战场,华中是后方。黄河流域以华北五省为战场,其他为后方。红军要在华北五省发展游击战争。

由此可见,在山东开展游击战争一直是在毛泽东主席的战略考虑之中的,山东的战略地位显然是十分重要的。那为什么直到1938年2、3月间,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必须力争建立抗战根据地的主要战略支点以及八路军正在拟做为将来举行反攻收复失地的有力基础的“四个区域”中都不包括山东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毛泽东主席提到的这些地方都是由八路军主力部队控制的区域,或者是由八路军、新四军派出的部队与地方党组织共同发展起来的。在华北地区,大片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地区敌情不明,国民党当局又严格限制八路军的活动区域,连平汉路以东地区都不准八路军涉足。为了在更多的地方建立抗日根据地,毛泽东主席陆续采取了许多措施。除了派出两个支队到平汉路以东地区游击,派精干部队去河北、热河交界的雾灵山区发展游击战外,1938年2月15日,在日军大举向鲁南进犯,打通津浦线、攻占徐州的意图暴露无疑之时,毛泽东主席又提出一个战略行动设想,趁日军力量空虚的情况下,第一一五师第一步进入河北、第二步进入山东、第三步进入安徽境内,开展游击战争。⑨尽管这个战略设想在当时急剧变化的形势下暂未实施,但仍说明,发展山东,一直是在毛泽东主席的战略考虑之中的。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延安与山东的交通不畅,致使信息不明。当时直接指导山东工作的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在1938年2月5日刘少奇、杨尚昆给张闻天的报告中提到:“我们与山东省委的交通不能畅通”。该报告在谈到山东游击队的情况时是这样说的:“鲁西现在游击队约三百人,省委自己只有两个游击队,如(只)有百余人枪,自称八路第四五游击支队”,,⑩这明显与当时山东的情况相差太远。这个报告是谈华北工作的,谈到山西和晋察冀的情况比较多,但整个七千多字的报告谈山东只有寥寥一百余字,这只能说明由于交通不畅,北方局对山东的情况也是了解太少。因此,当时摆在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面前的情况似乎是这样:山东党组织发动的游击队不但少而且弱,而八路军的力量一时还达不到,因此,发展山东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

山东抗日战争局面的巨变需要一个契机!

2.jpg

三、审时度势,大刀阔斧 地打开新局面

黎玉的到来,使得山东的情况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面前立即变得清晰起来。毛泽东主席在与了黎玉两次长谈,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山东的情况,心情极为兴奋,充分肯定了山东的工作,明确表态全力支持山东工作。一个历史性的契机出现了|毛泽东主席不但主动提议派罗炳辉去山东负军事总责,并要黎玉去武汉找周恩来要人,还带黎玉参加抗大第四期第三大队开学典礼,表扬山东、介绍黎玉,准备抽调几百名抗大毕业学员去山东。毛泽东主席在4月5日发给周恩来、叶剑英的电报中兴奋地说:“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到延安,那边游击战争大可发展,鲁南第四支队三个月内由七十人发展至一千二百人、八百支枪。”⑪

根据对华北及全国抗战形势发展的预判,为了迅速、深入推动山东工作,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陆续做出重大决策,派遣大批干部和部队到山东,有力的促进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其中重大的行动主要有:

第一,中央派郭洪涛出任新的山东省委书记,带领约50名干部于4月21日自延安启程,5月20日抵达徂徕山下的省委和四支队驻地。到达的第二天,省委就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即干部会议),传达中央领导的指示,郭洪涛作了《为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而斗争》的报告。省委随即制定了的《发展和坚持山东游击战争的战略计划》报告中央,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批准,开始了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工作。

第二,组建八路军山东纵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派张经武、黎玉带领从延安抽调的一批党政军干部和抗大学员约160余人,于8月21日从延安出发,11月底到达鲁中山区。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12月27日,宣布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八路军山东纵队的成立,标志着山东各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成为在战略上统一指挥的游击兵团。通过五期整军,山东纵队所属各部队提高了军政素质,在战火的考验中增强了战斗力,成为坚持和巩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骨干力量之一。

第三,派遣主力一一五师入鲁

对于八路军主力的使用和增强山东我军骨干力量,毛泽东主席是早有考虑的,我党的一些领导干部也意识到加强山东力量的必要性。1938年3月11日,刘少奇、杨尚昆致电毛泽东主席等,建议:“如有可能,目前即组织一支得力游击队到山东去。”⑫1938年5月,徐向前率部队到冀南,巩固了冀南根据地(包括山东西北几个县),并向中央建议考虑经略山东。中央军委遂决定派一一五师第5支队和一二九师津浦支队挺进冀鲁边,后调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委肖华统一整编冀鲁边各部队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开辟了冀鲁边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了更广泛地发展山东的敌后游击战争,毛泽东主席在与朱德、彭德怀等会商后,决定先从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抽1个团去山东,并于1938年9月15日电告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9月16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根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彭德怀的电报意见,提议陈光派一一五师三四三旅之六八六团去山东,还专门叮嘱“须带3个电台”,⑬这显然是考虑到山东的实际情况。随着国民党军队在武汉保卫战中屡次失利,全国抗战形势十分严峻。从配合武汉保卫战的角度考虑,毛泽东主席与朱德、彭德怀等反复商讨后,提出拟以一一五师全部出鄂豫皖参战的想法。在当时坚持统一战线大方针的情况下,这种主力部队的调动是须得到国民党当局同意的。因此,根据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的决定,以毛泽东名义写信给蒋介石,特让周恩来即赴武汉,向蒋介石转达中共中央的意见,商议一切。但蒋介石仍然顽固坚持限制八路军主力扩大活动范围,称八路军正规部队不许进。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只能采取新的策略去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全会批准了抗战以来党的政治路线,决定把党的主要工作方面放在战区和敌后,制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和华南的战略方针和任务。而要达成这个战略任务,必须派出一支主力部队,毛泽东主席在与相关领导同志多次交流中逐渐形成共识。

1938年10月15日,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刘少奇致电正在赴山东途中的张经武、黎玉,告知“去山东部队仍从津浦支队中拨出,以后再派一旅主力去山东”。⑭(原件存中央档案馆)11月25日,毛泽东主席联名王稼祥、滕代远致电彭德怀,征求他对以下部署的意见:拟派陈光、罗荣恒率第一一五师师部及第三四三旅两个主力团去山东、淮北……。⑮显而易见,毛泽东主席的这种部署是围绕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展开的。彭德怀复电表示同意。12月2日,八路军总部正式命令第一一五师向山东进军,要求六八五团以苏鲁豫支队名义先行入鲁。1938年12月29日,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恒率师部和六八六团奉命由晋西向山东进发,1939年1月上旬到达潞城县八路军总部。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当局不得不重新调整军事部署。国民政府军令部于11月下旬召开南岳军事会议,蒋介石在会上决定增设鲁苏战区,派正规军入鲁,明显地是要同八路军争夺山东,这才是蒋介石不准八路军正规军进军山东的真实目的。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置抗战大局于不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悍然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1939年1月11日,国民党军委会正式发布命令,任命于学忠为鲁苏战区总司令。12日,朱德、彭德怀、左权在给张经武、黎玉并报毛泽东、王稼祥、滕代远的电报中说:“目前各方摩擦增加,蒋及国民党虽有进步,但对我限制仍未放松。蒋不允我出山东、河南发展。因此目前不能派兵去山东。”⑯13日,就八路军今后发展主要方向问题,毛泽东主席指示:我正规部队可暂缓去华中,但“我们必须坚持与争取向鲁、皖及华中开展”。⑰23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我党对国民党防共限共对策的指示中指出:“最近,蒋令敌后抗战部队不得擅自移驻,•••国民党中央发出防共密令等等,都说明蒋及国民党之政策,在于加紧限制八路军发展•••故我应以冷静而严正之态度对之。”因此,“在国民党五中全会结束以前,八路军暂不作大的移动,以观统战形势之发展。•••685团暂缓过陇海路,陈旅亦暂缓去山东,候五中全会后,再作行动的布置”。⑱对于八路军的发展方向,国民党不准八路军向东发展,反而要八路军向北发展。对于这个包藏祸心的意见,毛泽东主席在2月1日的中央书记处上指出:决不能答应向北发展,向华中发展问题不放弃,但暂不提。⑲既然你不准我正规军入鲁,我就派游击支队去,山东的鬼子兵我是一定要打的。2月中旬,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听取陈绍禹关于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报告。既然国民党不顾抗战大局,企图以《防制异党活动办法》严密限制共产党和一切进步力量的言论和行动,其错误做法必须坚决反对。陈光、罗荣桓率一一五师师部及三四三旅六八六团遂以东进支队的名义于2月中旬出发,2月22日越过平汉路,3月1日进入鲁西平原,先后开辟了运(河)西、泰西根据地。在粉碎日伪军“扫荡”,陆房胜利突围后,又于8月越过津浦铁路进入进入鲁南地区。

一一五师入鲁后,与山东纵队相互支援,并肩战斗,先后为山东纵队输送了300多名军政干部和一批骨干部队,帮助山东纵队提高了战斗力和军政素质。山东纵队则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一一五师给予极大支援和帮助。一一五师主力入鲁,大大增强了我党领导的抗日力量,使山东抗战形势进一步向有利与我的方向发展,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起了关键作用。

第四、八路军第一纵队成立

1939年3月初,新上任的国民党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率东北军两个军2万多人由皖北向鲁南进发。国民党设置的战区权限是可以节制所属地区党、政、军的,八路军山东地方部队名义上也隶属于战区。国民党通过鲁苏战区掌控全山东的企图已然明了。

在新的情况下,我党我军必然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加以应对,争夺山东抗战主动权的斗争刻不容缓。1939年3月19日,毛泽东主席就目前战略部署等问题复电彭德怀,指出:“巩固着重于华北”,“发展则应着重鲁、苏、皖、豫、鄂五省,目前请特别注意鲁省,该省我们已有基础”。⑳3月24日,朱德、彭德怀、杨尚昆、朱瑞致电中央书记处并报毛泽东:山东缺一个骨干,我们拟派徐向前同志去。㉑4月13日,朱德、彭德怀、杨尚昆致电中央书记处,提出:徐(向前)、朱(瑞)以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名义统一指挥张、黎、陈、罗、肖华及雪枫部。㉒25月初,中央书记处根据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提议,决定组建八路军第一纵队,统一指挥山东和苏北地区的八路军各部队。8月1日,徐向前、朱瑞发表通电,就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政委。10月中旬,郭洪涛、张经武去延安开会,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与山东纵队机关合并,徐向前、朱瑞以第一纵队名义直接指挥山东纵队所属部队。1940年6月,徐向前奉命回延安,恢复使用八路军山东纵队名义指挥所属部队。

徐向前、朱瑞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为巩固和扩大山东抗日根据地,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指挥部队与日、伪、顽展开坚决的作战,锻炼了部队。徐向前意识到山东纵队所属部队还面临许多问题,整体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因此把对部队的整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加强山东纵队工作的指示意见,在前两期整训的基础上,主持展开了山东纵队的第三期整训。在关于第三期整军的报告《山东纵队的建设任务及工作》中,徐向前归纳出达到整军目标的“九化”口号:“主力兵团正规化,地方武装基干化,游击队组织化,自卫团普遍化,党的领导绝对化,战斗力顽强化,行动积极化,生活艰苦化,纪律严肃化”。㉓具象化的口号帮助部队在整军过程中更容易把握,便于操作,收到良好的效果,部队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向着“成为坚持山东抗战的主力军”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4.jpg

第五,抗大一分校入鲁

毛泽东主席在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政治报告时,强调了加强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培养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有计划的培养大批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㉔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也急需大批党、政、军、群各类干部,单靠从延安调派干部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就地培养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根据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抗大组建两个分校,挺进敌后,就地培养干部,以尽快满足各抗日根据地各条战线对干部的迫切要求。1938年12月,抗大一分校奉命组建后,随即迁往晋东南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对外称八路军随营学校。1939年11月,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抗大一分校迁往山东。除原校长何长工率部分干部、学员留晋东南外,抗大一分校在新任校长周纯全、政委李培南、副校长韦国清率领下,以八路军挺进纵队的名义开赴山东,1940年1月初抵达山东沂蒙山区。3月,八路军一纵随营学校(含原山东抗日军政学校)并入抗大一分校。抗大一分校还在胶东、鲁南、滨海一一五师设立支校。抗大一分校在山东办学近6年时间,陆续培养1万4千多名党、政、军、群各条战线及各地干部,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上述5次重大的决策行动外,中央还陆续、多批次抽调党政军干部到山东工作。在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的指导、支持下,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成为一个“长期抗战的主要战略支点”,成为“举行反攻收复失地的有力基础之一”。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历史贡献。

如果把山东抗战谱写成一部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交响曲,黎玉再赴延安的汇报,无疑是奏响了一段精彩的序曲。作为统帅,全局性眼光和深邃的预见性是十分重要的。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毛泽东主席认为:“华北正规战争阶段基本结束,游击战争阶段开始”,○25华北的抗战形势将发生巨变,必须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毛泽东主席指挥下,八路军主力在华北初步实现战略展开,并初步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等根据地,同时开始着手向冀东、平汉路以东等地区发展。1938年4月的黎玉延安之行,恰逢这一蕴酿历史巨变的关键时期,黎玉的到来,不仅使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清晰地了解了山东的情势,还使毛泽东主席及时发现、总结了山东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用以指导全国的敌后游击战争。不经意间,一个历史契机如闪电划破夜空。一向善于从全局观察和判断情况的毛泽东主席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历史契机,果断决策,大刀阔斧地布局山东,终使山东抗战局面发生巨变,不但迅速发展成为八路军坚持抗战的战力支点,而且最终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区,为全国抗战胜利以致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历史,常常可以发现,许多事情看似偶然,实则是存在着必然的。对于山东抗战史来说,由黎玉再赴延安的汇报到毛泽东主席果断决策所蕴育的历史契机,在历史进程中的功迹必将彪炳史册!

2022“七一”初稿

2024•7•20修订


注释                                                         

①《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16页。

②《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37页。

③《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43页。

④《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50页。

⑤《毛泽东军事文选》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161页。

⑥《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54页。这四个区域是:一、平汉、平绥、正太、同蒲4条铁路之间及其以东以北的地区;二、平绥铁路以南、同蒲铁路北段以西和黄河以东的晋西北地区;三、平汉、正太、同蒲3条铁路之间的晋东南、冀西南地区;四、晋西南地区。

⑦《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60页。

⑧《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498页。

⑨《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51页

⑩《中共中央北方局》抗日战争时期(上),中央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⑪《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64页。

⑫《刘少奇年谱(增订本)》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32页。

⑬《左权军事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⑭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刘少奇致129师路东张经武、黎玉电(1938年10月15日),原件存中央档案馆(中秘:6卷41号)。

⑮《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99页。

⑯《罗荣桓年谱》,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⑰《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105页。

⑱《中共中央文件选编》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3页。

⑲《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109——110页。

⑳《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118页。

㉑《罗荣桓年谱》,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㉒《罗荣桓年谱》,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㉓《八路军山东纵队》综合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3页。

㉔《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㉕《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版,第37页。

浏览:812次

评论回复
  • 通途

    2024-08-05 通途

    齐鲁英豪 光照千秋

  • 甘玛

    2024-08-04 甘玛

    谢谢泰安党史主任撰写的文章!山东根据地为争取两战胜利立下丰功伟绩!

最新来访
  • 小猪约翰
    小猪约翰
  • 甘玛
    甘玛
  • 含山
    含山
  • 鲁小楠
    鲁小楠
  • Chief
    Chief
  • 通途
    通途
  • 五月风
    五月风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