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赏析王树增所著《解放战争》及电影《大决战》(文/星光)

星光 发表于2019-11-26 23:49:03

image002.jpg

《解放战争》为王树增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最大的作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以简陋的武器、兵力不足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庞大国民党军队,使数量不多、面积有限的解放区最终扩展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人民共和国,解放战争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演绎的是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国际风云,政治智慧,时事洞察,军事谋略,军队意志,作战才能……作品具有宏阔的视角和入微的体察,包含着惊心动魄的人生沉浮和变幻莫测的战场胜负,尽展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的丰饶内容。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国家如何艰难新生的历史。”

2008年断断续续、却又手不释卷地读完了王树增所著《解放战争》(上、下)一书。上、下(册)各厚700多页,分量颇重,随身带到机场、列车上,这种史料性极强的“纪实文学体”著作确实引人入胜。虽然已是前面看、后面忘,看时如身临其境,看后依然模模糊糊,除记住大的战争轮廓,战役细节却复述不出来。解放战争这段历史以往并不陌生,通读这部著作,在一时观感痛快之余,再次受到震撼和精神升华,新中国来之不易,打垮和战胜有美国援助的国民党500万军队并非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摧枯拉朽,人民解放军每一役都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就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向全国进军”、向大西北、大西南、华南进剿,解放海南岛、舟山群岛战斗中,又有多少年轻的解放军指战员倒在了已经在望的新生活面前?


电影《大决战》(三部六集)故事梗概及评点赏析

《辽沈战役》(第一部 上、下集) 一九四八年三月,解放战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国民党对我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已被粉碎,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正在各战场不断展开。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离开陕北东渡黄河,来到晋察冀解放区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相会合,在这里共同指挥南北两线五大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与蒋介石亲自指挥的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战略大决战,这就是震撼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从当时各战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审时度势,及时把握住战略决战的时机并正确选择了首战方向——首先歼灭已处于困境的东北国民党军卫立煌集团。在给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的作战电报中,提出了东野主力南下北宁线,“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方针。林彪在复电中虽然表示赞成军委的总方针,但又强调东野主力南下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并提出首先攻打长春,歼灭沈阳援敌的战役计划。毛泽东尊重战场指挥员的建议,同意了先打长春的意见。但同时指出:你们不应在干部中强调南下的困难,否则,一旦出现卫立煌集团退却的情况,你们将在精神上陷入被动。由于长春久未攻下,一九四八年七月,林彪致电军委,决定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南下北宁线作战。在此期间,蒋介石对东北蒋军的“撤”与“守”问题,曾反复研究,举棋不定。出于政治利害的考虑,最后决定将主力撤至锦州,“等待国际局势变化”。他在一个月内三飞沈阳,亲自督战,力求“稳定东北”。

九月十二日,辽沈战役开始。我军进攻矛头直指东北咽喉重镇锦州。蒋介石严令葫芦岛与沈阳之敌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危。敌人在塔山遭我军顽强阻击,损失惨重。十月十四日,东野主力向锦州发起总攻,仅用三十一小时便攻克锦州,歼敌十万余人。接着,长春也宣告解放。

我军夺取锦州后,蒋亲调杜聿明到东北,意在重占锦州。此时,东野不失时机地调头北上,将西进的廖耀湘兵团团团围住,并展开了我军战史上空前的围歼战。广大指战员勇猛顽强,大胆穿插,将敌分割歼灭。之后,沈阳、营口相继解放。

面对辽沈战役的胜利和全国大战场的有利形势,毛泽东预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了。

《淮海战役》(第二部 上、下集) 在辽沈战役进行的同时,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遵照中央军委指示,指挥中原野战军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准备首先歼灭黄百韬兵团。十一月六日,淮海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迅速从第三绥靖区何基沣、张克侠两将军起义部队所驻防区通过,及时切断了正在向徐州收缩的黄伯韬兵团的退路,并将其包围在徐东碾庄圩地区,同时,中原野战军攻占了徐蚌线军事要地宿县,切断了徐州刘峙集团的陆上退路。

蒋介石鉴于徐州战况危急,遂命令杜聿明回徐蚌前线指挥作战,敌人几路兵团云集逼近徐州,使淮海战场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一场战略决战迫在眉睫。国共双方统帅部斗智斗勇,频频调兵遣将。十一月十六日,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由邓小平任总前委书记,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作战。

十一月二十二日,经过十几天的激烈战斗,黄伯韬兵团被全歼。十一月二十五日,敌黄维兵团又被我中原野战军包围于双堆集地区。蒋介石为保嫡系主力,只好命令杜聿明弃徐州南下,与黄维会合。但我军已早有准备。以强大兵力攻击、侧击、迂回和尾追敌人,并于十二月四日将杜聿明集团围困于河南永城陈官庄地区。十二月十五日,黄维兵团被全歼于双堆集。此时,北线的平津战役已经开始。为了稳住傅作义集团,使之难下拼死狂逃之决心,中央军委决定在两个星期内,对杜聿明集团不作最后歼灭。于是,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展开了政治攻势。至一九四九年一月初,当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完成对北线傅作义集团分割合围部署后,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蒋介石虽多方设法救援,并密令杜集团施放毒气借以突围,但终因军无斗志,众叛亲离,至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下午四时,杜聿明集团全部被歼,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官杜聿明被俘,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在突围中被击毙。具有决定意义的淮海战役以解放军六十万兵力歼灭八十万国民党军而大获全胜。

《平津战役》(第三部 上、下集)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已近尾声。处于华北地区的傅作义集团犹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蒋介石屡次要傅作义南撤。囿于蒋的命令,想到根深蒂固的派系矛盾,听到北平各界人士的和平呼声,傅作义举棋不定焦虑不堪。

针对傅集团的特殊性,中央军委采取了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的对策。一方面取消了东野休整的计划,令其提前隐蔽入关,迅速插入平津线各战略要点之间,又令华北部队围困张家口、新保安等地,实施“隔而不围”和“围而不打”;一方面利用傅作义想通过谈判拖延时间的机会,与其保持联系,促其走政治解决的道路。傅派代表出城与我军谈判,因其无诚意而未有结果。十二月二十二日,人民解放军华北部队经鏖战,将傅王牌三十五军歼灭于新保安。张家口守军闻风向张北突围,也被追歼。傅作义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筹码逐渐丧失。

为使傅作义早日丢掉幻想,达到和平解放北平之目的,一月十四日,东野攻打天津,仅用二十九小时结束战斗,歼战十三万余人,生俘天津城防司令陈长捷等一批高级将领,从而使北平守军陷入欲战不能、欲逃无路的境地。面对节节失利的形势,蒋介石宣布隐退,由李宗仁出面收拾残局。此时,毛泽东主席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八项和平条件。我平津前线指挥部随即向傅作义发出最后通牒。迫于形势,傅作义只好宣布将其在北平的所属部队全部开到城外指定地点接受我军和平改编。一月三十一日,我军和平进入文化古都北平。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平律战役结束后不久,中国共产党举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随后,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迁往北平。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南京解放和向全国进军号角的吹响,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评点赏析】

四十多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战略决战。这场战略决战的胜利,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最终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以这三大战役为题材、长三部六集、放映约11小时的彩色宽银幕革命战争历史巨片《大决战》,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描绘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艺术地再现了四十多年前中国大地上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生死较量的宏大景象,热情歌颂了解放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为民族新生而进行了艰苦卓绝、流血牺牲的英勇斗争,深刻揭示出人民共和国诞生的艰难历程及“顺民心者得天下”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影片创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战争观和文艺观,充分调动电影艺术的综合手段,纪实性地再现了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尽情颂扬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深刻表现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全面胜利。创作者满怀激情,成功塑造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艺术群象,生动刻画出一代历史巨人的非凡气质和革命胆略。形神毕肖的领袖群象跃然于银幕,好像和我们在一起,充分表达出我国人民对人民共和国创始人的一片崇敬之情。同时,影片对诸多历史人物也给予了艺术观照和客观把握,反映出当代人尊重历史的勇气和着眼于祖国未来统一大业的情怀。整部影片激荡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那震撼人心的历史大事件、大场面、大制作,和宏观的磅礴气势与局部精细描绘相得益彰,以及蕴藏的丰富意境,均透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这部影片成为一部气势磅礴的革命历史史诗影片。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军事电影创作已更加成熟,它是中国电影史册上最为辉煌的一部鸿篇巨制。

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革命统帅部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反革命统帅部的斗智斗勇,是影片着力描写的生动的一笔。影片围绕三大战役,表现了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对大决战的各个阶段所作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如正确选择首战方向,对东北国民党军取关门打狗之势,紧紧扼住锦州这一关内、关外之咽喉,“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由于东野后来坚定地执行了这一战略决策,从而赢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在淮海战场,针对以徐州地区为中心而形成的十字型战略决战态势,毛泽东、中央军委指示实施“突破中间”战略,首先由华东野战军在碾庄歼灭了黄伯韬兵团,继而由中原野战军在双堆集歼灭了黄维兵团,进而在陈官庄地区包围了杜聿明集团主力,然而,却推迟两周对之不作最后歼灭,以呼应平津战场,以防北平傅作义集团拼死狂逃。而在此前,为防止傅作义集团南下加入淮海战场,又急令东野提前隐蔽进关,迅速插入平津线各战略要点之间,实施“隔而不围”或“围而不打”,进而采取“先打两头(张家口、天津),后取中间(北平)”的战略方针,从而,不仅照应了淮海战场,最终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全面胜利。

然而,战争从全局,从整体的胜利和失败,决不单纯是军事指挥问题,它是政治上的成功或失败的继续。《大决战》在表现军事胜利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战争胜败的总体因素,歌颂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全面胜利。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党中央、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经过艰苦卓绝、流血牺牲的英勇斗争而赢得的。在影片第二部,千万民工推着小车,勇往直前,前赴后继。正如陈毅元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也是“顺民心者得天下”的生动写照。而另一面,国民党从政治到经济、到军事全面崩溃。影片第二部中,跟随蒋介石多年的陈布雷深夜面谏蒋介石,告诫蒋“出路并不全然在军事”,而是要“顺民心”,安抚天下。蒋反被激怒,陈奋然自杀,说明蒋已到了众叛亲离、穷途末路的境地。

影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刻画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影片出场的历史人物共达238人,主要角色就有50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群像,形神毕肖地跃然于银幕,深深感染着观众;毛泽东、蒋介石形象的刻画更为全面;几个初上银幕的历史人物如林彪、傅作义、粟裕、杜聿明等形象的刻画也非常成功。影片表现出了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时胸有成竹的伟人气魄,表现出了他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也描写了他的许多性格侧面。如当林彪独自给军委发来电报,建议回头打长春时,毛泽东大发脾气;如毛泽东不同意儿子岸英和思齐过早结婚,严格要求他们刻苦锻炼并送大衣给他们,领袖与慈父形象集于一身;打靶的一场戏,在严肃沉重的气氛中散出一股轻松幽默,多侧面地衬托了毛泽东的形象。蒋介石形象在三部中有着不同的基调:第一部是威而内向,因其精锐力量尚在,大有与我军决一雌雄的气慨;第二部是盛且外露,东北失利,为挽颓势,他疾言厉色地指点他的三军高级将领;在第三部则变为痛定思痛,只望能以长江为界守住“半壁江山”,至影片快结束,蒋的形象已是愁眉苦脸,不堪其忧。影片也以历史与审美的眼光观照复杂人物,肯定了林彪的历史功绩,对其内在精神气质与外在风貌则采取了“阴阳结合、刚柔相济”的审美观照。如林彪的阴沉脸、闷声吃黄豆、徘徊于打长春还是打锦州等,给人以神秘诡谲、优柔寡断的感觉;但是,一旦他考虑成熟,他又迅速下达命令,冷峻中不乏威严、优柔中显出刚劲。“彰武车站”一段戏,是塑造林彪形象的一个典型片段。

《大决战》展现了国共两党以及民族命运的大搏斗。这部影片所设置的战争场面(进程),营造的战争氛围,展现的战争奇观都不亚于世界电影史上大型战争片的优秀之作。如第一部辽西会战一场戏,共动用了一万六千多人,使用五台摄影机同时拍摄,天上地下,远近长短镜头交叉运用,其中一个镜头摇拍近两周,仿佛一幅展开了的战场画卷,千军万马鏖战厮杀,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火浪翻滚,宏大壮观的战争大场面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热血沸腾。不仅如此,影片还注意避免不同战斗场面的重复。如第一部,打锦州时的穿墙打洞,辽西会战无声的夜间穿插及坚守塔山阵地时的陆海对抗。第二部中,水网地带我军战士以手雷勇炸敌坦克,土制的大炮猛烈轰击。第三部中,夜晚强行军,冒严寒,涉冰河,以及表现战争的天津方式(战争方式)和北平方式(和平方式)等等。这些描写满足了人们对大型战争片的观赏需求。

影片蕴含丰富的意境,透出强烈的艺术感召力。如影片的序幕:空旷苍茫的黄土坡上,一个人由远及近,充满天地的霞光似乎是为他而升起,这位巨人就是毛泽东——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接着,冰河解冻,庞大的冰块撞击着、翻腾着,发出震撼大地的巨响。再接着,河上出现几只木船,其中一只船上坐着以毛泽东为首的我军统帅部,这只船在惊涛骇浪中破浪前进,象征着中国革命的航船在舵手毛泽东驾驭下正在胜利地前行。影片第二部开头:数不清的驰骋的骏马由远而近遮天蔽日,那飞扬的马蹄、滚滚烟尘以及轰响的马蹄声,形成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这万马奔腾的图景不正象征着强大的人民力量摧枯拉朽和不可抗拒吗?第三部,全片的结尾,毛泽东登上长城,转身面向观众,似乎在向观众发问,面对我们开创的事业,你们怎么办?

浏览:3945次

评论回复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