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絮的快乐》第一集自序

星光 发表于2020-03-19 20:53:47

汇集这些文章编印出来,并非出于出版的考虑,登记一个书号是希望成为正式出版物。说是一本书,若送给人家不知谁会有兴趣去读,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前所说,大学中文系毕业,既未成为作家,也未成为专家,但并不妨碍自己去制作一件值得个人保存的“纸质文物”。

作为政府公务员,其职位、职能要求的是办事与行政,而非做学问及学术研究,需要的是综合归纳能力、决断力和行政(办事)能力。久而久之会养成一种思维定势与行为方式,逻辑思维一定较形象思维发达,慢慢便失却了用文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敏锐力和悠悠然的诗情画意。这并不遗憾,为国家而效力、为民族而奉献、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追求依然令人陶醉。

 话说回来,在完成日常工作情况下,主动思考一些问题,搜集一点材料,拟一个命题,形成一篇文章会颇有裨益,不至让你脑子空着,有时好像无所适从似的,人也就慵懒了。

基于此,这些年不知不觉拉拉杂杂写了这么点东西。没有可读性是因为缺乏文学性和趣味性,因为毕竟不是在书写人生、抒发情感和作应景小扎。可取之处在于,在不同工作岗位学习到多方面知识,形成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在题材、体裁与文字风格上也多少呈现了多样性,尽管有比较笨拙之处。比如《当兵的日子》,为什么不能写得“文学”些呢?还可以写点诗文啊。没法子,文若其人,就是一板一眼的人一个,没有一点表演的造作、夸张与狡黠,这样的人是难以写虚构性抑或抒情性文字的。

读大学时写了点电影艺术理论文章,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写了几篇书评,教书时几份文学史讲授题纲算不上研究或文章,《美学讲座》只是在作哲学思辩,不太适合讲授,都不忍舍弃而堆砌于此,算是陈芝麻滥谷子,只当作学习笔记留给自己日后翻翻,温故而知新。

电影文论、文化产业文论、文物文论均属于工作领域的应用性文字,不免沉闷,却有一定史料价值。1995年4月始,主持湖北省文化厅电影处工作,电影文论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全省电影发行放映业重要事迹均有所反映。在胶片电影时代,电影发行放映工作既是文化事业组成部分、又是文化产业,既有社会意识形态属性、更是一项经济工作。1993年,电影全行业实行市场机制(体制)改革,电影部门一改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摸着石头过河”,因思想与各项准备不足,电影行业经受了改革阵痛;电影文论记载了诸如实行各级电影公司影片发行收入(片租)分成、买断地区性影片发行权费(地区版权费)、实行影片票房分账制与放映院线制,开发农村电影市场、改造城市影院即解决农民看电影难、发展城市电影经济等,难免也有“左”的历史局限性,但也不乏有前瞻性。2000年,省政府机构改革,撤销了电影处行政建制,我因而成为湖北末任电影处长,巧合的是父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曾任湖北首任电影处长,2007年春节前夕,我与父亲同台受领了“湖北省电影家协会特别贡献奖”。

文化产业文论中有几篇记载了我作为首任文化产业处长一年中为直属文化产业单位服务的工作情况和所作思考,算不得文章,觉得是殚精竭虑工作与精神状态的写照。

2007年11月5日至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承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在参与筹办及承担向社会筹集部分办节经费工作中,主持编印了《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招商指南》、《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捐赠名录》(精美图册),己所摄的九十余幅赞助企业宣传广告与开幕式等演出场馆环境布置照片编入其中。同时,也拍摄了部分武汉街景与东湖风景的照片,用作了本书的插图。只是一般数码相机所拍,非专业水平,却寄托了一种美学追求。

明清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是这几年我关注和从事较多的工作。2001年参与三峡工程湖北库区秭归凤凰山新滩民居集中搬迁复建保护项目;2002年,赴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参观考察,继而在省内开展调研和进行明清古民居勘察,至今,位于武汉黄陂木兰湖畔的明清古民居文物保护与利用项目建成在即,我所参与的这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从理念、概念到项目实施,从抽调专人到组建成一个文物保护机构,体现了开创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新局面的积极主动精神,文物文论中有几篇反映了开展这项工作的情况。

200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适应文物法制新要求,省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10月公布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我参与了该《实施办法》的最后修订工作,亦在文物文论相关篇幅中有所反映。

《为长征而感动》确实是我在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子里重看该电视剧深受感动所写,同时也为向机关刊物《湖北文化》投稿,这一文化园地不仅要关注、也应去耕耘,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同时也是文化机关,应该有较强的文化自觉,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机关刊物应该有声音;进而,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又写了《学雷锋的故事—三十年前恢复高考亲历并作文题记》。

十余年间先后写了几篇影视评论,有的只是介绍性的,比如影片《大决战》、电视剧《长征》的评介,仿佛只是在眼前过电影,目的是重温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以及由此带来的感动与心灵震撼。其余几篇影视评论则不太注意作艺术元素的分析,而是多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作品思想性或人物形象所代表及象征的时代意义。有两篇电视剧评论不久前发在博客里,为数寥寥的人看过,有位网友发表了评论:“我很仔细地阅读了你的文章,我认为你的这篇评论写得非常好,很专业、有高度、有深度、见解很独到。像是一位文学评论专家写的,像是大学教授写的论文。我也曾写过两篇读后感,但远没有你分析得这样深刻。一般人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而你透过表面看到了本质。”受之有愧,却聊以自慰。

 在新中国同龄人这一拨中我算小一点的,“文革”十年动乱后有幸赶上恢复高考上大学走进新时代,作为从毛泽东时代过来的人,在新时期接受了高等教育和新的文化启蒙,面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少不了丰富的内心体验和文化的认同与辩析,如若能将这些述诸于文字,将会为这个时代留下更多的文化印记。我愿作些努力。

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说过:“一个人心灵的历史,哪怕是最渺小的心灵的历史,也不见得比整个民族的历史枯燥乏味,缺少教益,尤其是这种心灵的历史是一个成熟的头脑自我观察所得的结果,而且写作的时候并非出于存心博取同情或者哗众取宠的虚荣的欲望。”我并未奢望能达到这种境界,却恰好是这样想,也希望能做到这样。

未标题-1 拷贝.jpg

2008年3月19日



浏览:1877次

评论回复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