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具有挑战性的影片——评苏联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星光 发表于2020-04-03 15:34:05

一部用平实电影手法表现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人现实生活的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赢得西方观众的认可,获得五十三届奥斯卡金像奖,这不能不说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迥异,却未能阻止用“莫斯科眼泪”作润滑剂在电影文化上产生的奇妙效果。

女主人公卡捷琳娜的三次流泪及所包含的深刻内容打动了东西方观众。在柳德米拉一手导演的一出小小生活恶作剧中(影片对莫斯科当代青年生活的一个善意讽渝),卡捷琳娜被电视台摄象师鲁多夫“始乱之、终弃之”,卡捷琳娜独身带着女儿,生产、学习、生活,她感到难,她哭了;第二次,卡捷琳娜从情夫那儿回来,但是她所需要的感情上的真正满足却并没有得到,在渴望中失望,她哭了;第三次,她“等了很久”终于,果沙闯进了她的生活,她害怕失去他,她又哭了,这是一个普通的、也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的哭。卡捷琳娜具有一个女人所具有的一切,女人要求的她同样要求,女人所具有的弱点她同样具有。作者不加掩饰地将她性格中的种种都坦露出来,使之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让人评判。导演缅绍夫曾在美国说,“这部影片它表现了人性、友谊和爱情”(《世界电影》1981.6期),这不能不是影片取胜的一个原因。

image002.jpg

2002年1月在罗马与意大利女青年合影

卡捷琳娜更是作为一个强有力的人,一个真正的人显现在银幕上的。她顽强地发展自己,执着地追求生活,不向命运低头,放射着思想和精神的光芒。这种充分显示出来的人的气质是打动观众的更主要的方面。

果沙的形象正是对这一点的有力映衬,也回答了柳德米拉的生活观。果沙不去追求那种“时髦的、有威望的工作”,而是干自己乐意干的事情,在家庭生活中,他也不允许卡捷琳娜用厂长的口吻与他说话,这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应有的尊严。而这一切与委锁的鲁多夫形成鲜明对照。因而,卡捷琳娜与果沙的相遇似乎带有偶然性,但两个主人公的结合又是必然的。

卡捷琳娜一个来自外省的姑娘,一个独身的母亲,一个普通女工,靠着奋斗,成为一个大企业的领导人,这反映了苏联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新的方面。

所以,作者通过主人公个人世界的道德题材,实际上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婚姻、道德、人的精神世界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内容深厚,主题积极,探索具有挑战性。

影片在苏联国内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有“好莱坞”化倾向,苏联高中女学生认为“象卡佳这样一个聪明、目标明确的女人还允许自己和别人私通,那么这种行为就没有什么不道德”(《世界电影》1981.7期)。但苏联电影委员会主席叶尔马什却给予充分肯定:“当影片主要表现的是一个本身体现着时代的政治和道德理想的具有社会积极性的主人公时,当影片的整个结构都渗透着敏感的时代热情时,我们就得到一部使观众激动、无愧于我们当代人的作品”(《世界电影》1981.7期)。然而,高中女生们提出的问题却又不得不令人深思。

然而,影片正是因这种打破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神秘感、充满探索、充满挑战的内容而赢得了观众。

苏联电影评伦家鲍夏在题为《透过命运的时代》长篇评论中说:“这里有动人心弦的人情味,有真实可信的音调——它必然唤起人们相应的内心反应;有引起社会兴趣的道德论理问题;有对社会学家努力研究的人类生存中的种种问题的直接的结论,在对素材的选择和运用上即敏锐、又准确,所有这些合在一起,便制造出一部极有感染力的表现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影片,这部影片能使你理解生活,促使你思考,并使你得出一种确定不移的结论,它铭记下人民生活中一系列重要的方面。”以为本文结语 。

(写于1982年4月20日)


附:

卡捷琳娜艺术形象浅析——评苏联影片《莫科斯不相信眼泪》

十七年前,还是一个十七岁标致少女的卡捷琳娜只身从斯摩棱斯克省来到莫斯科,做了金属服饰厂的一名女工。在女友柳德米拉筹划的一次舞宴上,她以教授女儿、大学生的假身份得到电视记者鲁道尔福的求爱。然而,这个带欺骗性的玩笑开得太大,当卡捷琳娜怀孕,事情明了时,虚伪自私的鲁道尔福不承认这个孩子,继而抛弃了卡捷琳娜。女儿生下了,一个独身母亲拖着孩子忍屈受辱地生活着。生活的磨砺使卡捷琳娜的意志坚强起来。女儿十六岁时,通过努力学习和奋斗,在女儿十六岁时,卡捷琳娜由一个普通女工成长为一名化学专家,成为大联合工厂的厂长。但是,事业成功却不能使她的感情得到满足,她感到孤寂、空虚而与一个有妇之夫私通,但更觉痛苦。终于,她遇见到一个正直的普通电工果沙,她认为找到了灵魂的归宿。经过一番周折,她克服地位差别,消除彼此的顾虑结了婚。

一个有着这样经历,这样精神世界和情感的女性形象让观众为之倾倒。影片受到苏联国内外舆论广泛热烈地赞誉,上映盛况空前。

一个女人遭遗弃重新走上生活并获得幸福,生活中是常有的事,似乎无更多特别。然而,卡捷琳娜成为众人欢迎的形象,她的艺术魅力何在呢?

顽强地发展自己,执着地追求生活,不向命运低头,精神上强而有力,这就是她性格中的显著特点。同时,卡捷琳娜又具有一个女人所具有的一切,有着与她们同样的喜怒哀乐,她们所要求的她同样要求,她们所具有的弱点她同样具有。作者不加掩饰地写出她性格中的每一面,使之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评判她。因而卡捷琳娜成为一个“共鸣”形象,又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形象。

 image004.jpg

2000年在俄罗斯远东城市海参崴与卖旧卢布的女孩合影

首先应肯定的一点,卡捷琳娜美好、善良、富有人情味。当初,她怀着美好的憧憬由外省来到莫斯科,向往着未来。尽管最初的这种向往不免茫然,因她并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最理想的生活。她不像爱慕虚荣的女友柳德米拉,她还不懂得柳德米拉的那一套生活哲理:“住在莫斯科,这就是中了头彩。可以立即赢得一切。莫斯科,这就是……外交官、外贸官员、学者、名流、艺术家、演员、作家,所有这些人几乎都是男人哪。”而这些男人与那些好像挺不错的小伙子是不一样的,这是“真格的”,那是“冒牌货”。“那又怎么样呢?”卡捷琳娜弄不明白。当柳德米拉让她冒充教授女儿、化工学院大学生在教授家里接待“名流”时,她仍然问“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会引起男人的兴趣”,柳德米拉演出了一出具有讽刺意味的生活闹剧。当卡捷琳娜迎来了作为一个姑娘所渴望的爱情时,对于这初恋,少女卡捷琳娜是兴奋的、热烈的、虔诚的,但又是不安的。这正是少女卡捷琳娜淳朴性格的表现,她没有玩世不恭。因此,当鲁道尔福就要来工厂采访卡捷琳娜先进事迹、事情有可能败露时,她表示要将一切“坦白”给鲁道尔福,而无论他原谅与否。因为“我不愿意从欺骗开始建立家庭,这一切都令人厌恶,我今后永远永远不再骗人了。不欺骗任何人,永远不再欺骗。”卡捷琳娜坦然请求鲁道尔福原谅,“我向你发誓,我一辈子再也不欺骗了,不管什么事,永远不骗你,相信我吧。”但是,纯正和真诚并没有感动鲁道尔福,“不,一个女儿欺骗过一次,终生就得不到信任了,这件事我永远不能原谅你,你这是自作自受。”冷酷的鲁道尔福拒绝了卡捷琳娜的忏悔与发誓,扬长而去。然而,鲁道尔福所不能容忍的真是欺骗吗?不是的,他不能容忍的是卡捷琳娜低下的工人地位。十六年后,当卡捷琳娜作为联合工厂的厂长再次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不是后悔莫及吗?同是在这一条街心花园的长椅上,十六年后卡捷琳娜拒绝了鲁道尔福的悔过。这里,不正可见出卡捷琳娜内心所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吗?那就是真诚,而不是虚伪!与卡捷琳娜形象相比,鲁道尔福虚伪、委锁,受到鞭挞。

不向命运低头、顽强地发展自己是卡捷琳娜性格中值得肯定的又一闪光的东西。一个人内心美好的东西遭到毁灭时是非常痛苦的。然而,也往往是这时人的精神反而会升华起来,向着更高的理想境界飞腾。这与那种在不幸面前甘于沉论、萎靡下去的人,气质上是迥然不同的。卡捷琳娜从感情上彻底摒弃了虚伪、自私的鲁道尔福,自己也坚强了起来,生活中毕竟还有更美好的东西可以追求,爱情不是生活的唯一目的。她独自挑起命运的重担,忍受生活的一切。她努力刻苦学习,希望自己在事业上能有所成就,希望成为发挥生命全部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人。从卡捷琳娜身上,我们看到了对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追求和因之所作的孜孜孜不倦的努力,这种努力为卡捷琳娜的成功作了最好的注脚。

努力也必然伴随着痛苦,作为一个女人,又是孤儿寡母,她的痛苦或许来得更深切一些。一次(洗完尿布后)她控制不住,埋在床上痛哭起来,这哭聚结了多少情感啊!耐人寻味:对不幸的感伤?对女儿的怜爱?对自己的悔恨?对鲁道尔福的爱与恨等等,都可以注入观众的感情心弦中去。以后,当她从情夫家里回来不也同样如此大哭了一场么?卡捷琳娜的感情世界是丰富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站立在观众面前。正是这一人物形象的丰富性深深打动了观众。

卡捷琳娜由一个化学专家升任为联合工厂的厂长,艺术是有虚构的,尽管有人说这里有着灰姑娘式的童话色彩。但是,“一个独身母亲,来自外省的姑娘,无亲无故的普通女工,靠着个人的奋斗成为一个大企业的领导人和受人尊敬的妇女,难道这是不可能的吗?我每听到有人说这个不可信时,我就惊讶,甚至气愤。”正如影片中部长说的“您知道,卡捷琳娜,您几乎成了苏维埃政权优越性的标志。一个农村姑娘,当上莫斯科最大的联合工厂厂长啦。”苏联电影委员会主席叶尔马什也充分肯定了这点,他说,这一类近年出世的电影“开始更为积极地思考、深入理解在我国生活中,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所发生的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改造过程”,“当影片主要表现的是一个本身体现着时代的政治和道德思想的具有社会积极性的主人公时,当影片的整个结构都渗透着敏感的时代热情时,我们就会得到一部使观众激动,无愧于我们当代的作品。”体现了时代精神,体现了苏联社会所发生的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改造过程,这一点是通过卡捷琳娜的努力具体体现出来的,是很难否定的。正因为此,该片在苏联倍受赞赏。卡捷琳娜努力不屈的精神,使自己充分地发展起来,她的成功表现了人的力量,人的理想和人对自己充满着的信念。卡捷琳娜的成功亦是对鲁道尔福卑劣行径的有力反叛,这一表现充满了作者对真正人的热烈赞美,是一曲关于真正人的颂歌。

从卡捷琳娜对果沙的倾爱中,我们还可体会到作者的这种赞美。

卡捷琳娜人生理想的着落点、其感情的归宿最后落在果沙身上,也让看到了卡捷琳娜精神世界里具有一种什么样的追求。十六年感情孤寂的生活,并没有消磨掉她对真正爱情的渴望。是的,她一度有情夫,但她不爱他,她痛苦于其中没有爱情,她并不希罕地位,爱情与地位有什么关系?婚姻也不只是在公民证上盖个章,使彼此负起法律责任与义务,而更需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尊重。果沙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和尊重”。果沙举止庄重,谈吐不俗,有知识,品德好,有尊严,富于情感,气度不凡,他的生活观,他对普通职业的尊敬,使他成为苏联影幕上又一个当代英雄。当卡捷琳娜与果沙相遇时,她那埋藏了多年的爱情火花又一次崩发出来,果沙深深打动了她,整个地占据了她的心。她害怕地位的差别(这次是相反)再次造成爱情悲剧,她竟自觉不自觉地向果沙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实施了本质上截然不同的第二次“欺骗”,而这一次则是对于真正人的追求所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他们终于结合了。

果沙是一个非常富有实干精神的人,他的形象增添了卡捷琳娜形象的完美,卡捷琳娜的精神境界与果沙相互映照,两个形象融为一体,也就揭示了影片的主题:“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而是行动”。一切都需要实干精神,卡捷琳娜的一切不也是干出来的吗?卡捷琳娜与果沙的相会似乎带有偶然性,但是这两个时代主人公的结合又具有必然性。通过这两个形象,从中看到影片对社会生活、社会经济生活、婚姻道德、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即使在局限于表现主人公个人世界的道德题材中,也要具有社会意义。”

尚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

其一,卡捷琳娜身上多了些人本主义或合理利已主义的东西。比如,当年电视记者日里佐娃采访她时,问她为什么选择做检修工(唯一一位女工),她回答“这不是我选择的,只因为我们的钳工很缺”。就是说,她并非出于高度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来从事这一工作,记者又问:“但是您想必正是自觉地选择了这个工厂吧?”“不,那也是因为不得已。我当时没有地方住,而这个工厂的宿舍还有床位。”又问“您本来是压模工,后来转到更复杂、更困难的工段去了,是这样吗?”“不是,这个工段从体力负担上说,要轻松些,不过这里要求较高的熟练技术”。卡捷琳娜并非想做技术工作,而只是觉得那个工段体力负担要轻些,这一些不是出于一种人的本能的考虑吗?这里,没有可称为共产主义政治觉悟的东西?所以美国时代杂志在编者按中说:“影片清楚地表明女主人公卡捷琳娜为了要有一辆好汽车、舒适的公寓,她不惜牺牲一切,忍受一切。”对此,苏联电影委员会主席叶尔马什在一次根据苏共中央“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工作的决议”讨论“电影艺术在对劳动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发挥作用”的问题而召开的全苏电影会上,也特别肯定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一文艺现象说明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悄悄发生了微妙变化,也表明这种自然地、放开来写人物是可取的,它使形象亲切、自然,不生硬,没有公式化、概念化,更易被人们理解认同。

其二,是的,卡捷琳娜在没有找到真正爱情的时候,她不会嫁人,然而,作为一个女人所要求的她也同样要求,她并不亏待自己,她有情夫,与之私通,一切都那么实在,该如何看待?这里,自有不可取处,当然也有更复杂的东西。该片导演缅绍夫曾在美国说,这部影片表现了“人性、友谊和爱情”。如果其中的人性无非是对“饮食男女”作了一点不加掩饰的表现,那么,是否该这样来表现“人性”呢?因此,苏联国内有人认为这部影片有美国好莱坞化的倾向,苏联女高中学生们认为“像卡佳这样一个聪明、目标明确的女人还允许自己和别人私通,那么这种行为就没有什么不道德。”(《世界电影》1981年2期)。可见影片也有负面的东西。但反之,或许作者的目的就在于将这些信息或审美理念抛给观众,艺术应是带给人思考的。从苏联当代众多文艺作品反映苏联婚姻道德问题可看出,苏联人的传统观念也在逐步丧失,人们的家庭观念、婚姻观念也变得淡漠,很大程度上接近于西方,离婚率已愈来愈高。影片中的部长也说:“这是个多么奇特的时代,我发现现在单身的男人和女人比以住任何时候都多。”如果这样来看,对于卡捷琳娜似乎大可不必大惊小怪了,那么作者究竟是一种绝妙的提醒或示意还是在给人敲警钟呢?难道人类的婚姻观真要发生彻底变革了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卡捷琳娜又告诉人们了些什么呢?人们又该怎样来看待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一文艺现象呢?影片拍得轻松、诙谐、自然,得到了东西方不同社会制度的观众的广泛认同,从中必有可供借鉴的地方,值得研究、探讨。

注:奥斯卡奖为美国电影艺术科学学院的最高奖,每年一届。争夺本届奥斯卡最佳外国语影片奖的影片有西方观众最熟悉的日本导演黑泽明的《影子武士》,法国导演特吕弗的《最后一班地铁》,匈亚利的《信心》与西班牙的《巢》。

(写于1982年4月20日)

浏览:4776次

评论回复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