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说来也怪, 原先还在上班的我,整日疲于工作,似乎有着一种身不由己的羁绊,常常幻想着如若那天退休后就好了。一则可不用早起,蒙头大睡,想什么起,就什么时候起,直至睡到自然醒。二则可以随心所欲干自己喜欢的事,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来个说走就走的任性。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一纸退休通知已送到了我的桌前,这时的我才顿悟到自己马上就要脱离这个既让我耿耿于怀、又难舍难分的并为之而奋斗一生的团队。
此时不知怎么,心里咯登了一下,仿佛就像掉进一个无底的黑洞,瞬间变的无着无落。
以前自己也曾想象过退休后将要进行的生活,说来好笑,怎么净是一些街市的场景,竟然活灵活现地浮现在眼前:一个清晨手提着鸟笼、一颠一颠地走在大街上;或者是在寥郭公园里晃来晃去,享受着人与自然鸟语花香、幽静般的悠闲自在的惬意生活;或者混在一堆老倌群里,观棋不语、低头思量而又闷闷不乐。以往在街上所看到的以及自己所想像的市井略影,一慕慕地像我袭来,顷刻间便有一种难于言状的惆怅和莫名的五味杂陈一股脑地湧上心头。
而真正到了退休时候,过上了完全脱离了单位的退休生活,起初还觉得十分的舒坦和洒脱,真正地感受到什么是自由自在。不用像上班时总要忙于疏理一下一天的工作程序,生怕那里出错。
但过了不久便感到,整天无所事事,也是一件及其无聊而烦心的事。想到今后的生活将如此这般度过,心里便不寒而栗。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经说过:“人不是慢慢变老。而是一瞬变老的”。
为了不至“一瞬变老”,于是就急忙找到先前退休的同学,诚恳并虚心地向他们讨教。他们的建议各说不一,有的说,到老年大学报个名吧,参加一些学习课程,既增长知识,又充实自己。对此,我持以否定。想着,我刚刚从大学里退休,难不成,我又要重回原点,屈尊的当一回学生;还有一位当年因公致残,身躯弯曲尺寸大一些的同学,则强烈要求跟他学习太极拳,并以其亲身的体验。讲他们过去如何由一个弱不禁风,一天走不过一里路就气喘吁吁的人,到现在的轻身如燕,一天走个万把步,也不在话下,说完便来了一个白鹤展翅的亮相动作。他的现身说法太有震撼力了,颇叫我为之一动;有的则叫我去练练舞蹈等什么,一来可拉拉体力,二来也可保持一下形体等等。
总之,说法太多,弄得我不知所措,一时难于择决。
说到退休生活怎么安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视何种为其标准。对我而言,在这里没有更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记不清是那个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才有生命的朝气和活力。”是的,要学会“不安现状”,想方设法地去折腾自己,这样才能在折腾中,显得有事可为,有事可忙。
2019年是正式退休的第一年。经朋友引荐,参加了曲靖市民族艺术合唱团。在合唱团里,不善唱歌的我,在一个星期两个上午的合唱练习中,也还算过得去。
在合唱的练习中,与周围的人相比,我为自己的大白嗓音略感羞愧,好在我坐在最后一排,没有那个注意到。就这样蒙混地唱了三个月,居然没人发觉。于是,自己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有时竟敢放大音量,全然忘记了自己还只是一个初学者,忘记了还有一个成语叫着“滥竽充数”。
反正,我认为自参加合唱以来,确感到上下通气,顺畅极了。于是乎在一次老师叫学员畅谈一下学习体会时,本人则大言不惭在那里夸夸其谈。大谈着什么“唱歌能抒发情感、能吐故纳新的吐出胸中的“拙气”等等健身之道。此一番自圆其说的歪理,居然得到一个女学员的认同,她还投来赞许的目光,颇让我得意了几天。
后来团里要成立“小合唱队”,叫大家自我推荐与团里指定。这下的我心虚了,唯恐指到我,岂不是漏馅了吗?这时的我才切然地理解到什么是“滥竽充数”,“如坐针毡”,最后只得推说单位有事而逃之夭夭。
当然,后来我的合唱水平还是略有提高,这主要得益于盛宏老师独特的激情教学法,让我这个声乐上的“白丁”有了长足的进步。
盛老师的教学很有特点,她依据学员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的实施分层教学。在具体教唱一首新歌时,不是急于直接教唱,而是首先把曲目的创作背景、旋律的表现特点以及所要表达的蕴含意义交待清楚,使学员们对该曲目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才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结果表明这样的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老师的教学很受老同志的欢迎。
▲盛宏老师激情四溢的指挥
比如在教唱著名军旅作曲家印青的《在灿烂的阳光下》这首歌时,首先她依据作者的创作背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歌曲所蕴含的意义,并结合学员们大都是五、六、七年代出生的特点,他们都有着与“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的深切经历。
歌词中“从小爷爷对我说”本是父辈曾经的教悔,但岁月荏苒,现已转化为“爷爷的诉说”。虽说是以“从小”的角度展开,但这个“从小”所诉说的全然则是每一位学员,曾经历过“我”的感同身受。他们均是一些生在新社会,长在新社会一代具有特殊经历的人,虽然期间经历了许多,但他们对党和国家始终有着一种强烈的质朴情感,他们从小就信奉着一种“党叫干啥就干啥”的信念。因此对歌词有着一种别样的理解
盛宏老师的指挥富有很强的感染力,特别是她那夸张而充满激情的指挥肢体语言,把歌曲诠释的那样到位,把歌曲的各个声部,调动的是那么的层次分明,和谐有力,她时而面带微笑地饱含深情轻缓地引领大家在亲切的旋律中游走,仿佛是从内心流淌出来向朋友倾诉对新中国的拳拳执爱之心,时而又激情高扬的挥起双臂,仿佛从内心深处发出震耳欲聋“扬起了民族气魄”的呐喊。
丰富多彩的退休后生活,不仅仅是在于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演唱活动,更重要的是还要适时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在2019年11月,参加昆明举行的“纪念西南服务团南下云南70周年”的大会上,有幸结识了一批南下后代即徐瑞云、徐国庆、于书梅、房兴、罗东、志红、老律师、泽愚、水手、刘伶、南方、每文、戏者、李红、张红、庆江等。
他们是一批具有很深的家国情怀的人,正是通过他们,我才由原来存留的父辈从山东到云南的碎片化记忆,有了更深入的整合,特别是他们的一些追思记忆南下父辈的文章、美篇、自媒体和短视频等各类作品和史料的不断推出,使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为他们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感染
例如,徐瑞云、徐国庆姐弟二人为了一段未了的亲情,一个曾被丢失的沂蒙英烈刘玉英正名,三代人南下北上、行程万里,历尽艰辛万里寻亲,在烈士牺牲后的69年后才找到烈士家人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萍子笔下潸然泪下地讲述了她的公公南下干部张启生忠党搏命,为民为国鞠躬尽瘁,英年早逝,以致他的老姐姐60多年盼弟家人而归、望穿欲眼的等待是那么的煎熬和漫长;
▲照片中满脸沧桑的老姑妈流露出的眼神让人痛彻心扉
还有处世不惊、逆境不辱,坚持信念、坚守初心的南下干部曹锐阿姨。一路向前,穿越烽火,走过上海,走过川东,最后走到了云贵高原的红土地上的老八路传奇故事。
▲曹锐老阿姨和她的战友在南京合影
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红军后代"沂蒙南下干部杨月华阿姨,向我们讲述当年艰难、激烈、残酷尖锐的剿匪反霸,接管建政的南下故事”……
▲图为采访沂蒙抗战时期南下干部杨月华阿姨(左一)
这些一个个真实生动、感人至深的南下父辈和后代们的故事,使我们由此明白了父辈当时是怎样坚守信念,虽经风雨,仍初心不改的激情与豪迈。
在 “烽火HOME”网站,与更多的南下后代结识,才打开了解父辈更深层次的记忆闸门,并由此走近了父辈们的精神世界,在时空中与他们对话。
正因为结识了他们,在他们执著坚守和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并融入了这样一个激情彭湃的团队,与他们共同讲好革命父辈的“南下故事”。
在此期间,因他们而感动,也因他们而撩动起许久未动的笔触,使之漠冷许久的思绪被激活,爆发出未曾有过的情感撞碰,并与之合作写出了从《山那边》《山那边的思念》《大院里老阿姨》《初心如磐薪火相》等8篇纪念前辈的文章。
是的,无论是参加民族艺术团,还是加入南下后代历史研究团队。正因他们,退休后的生活不再是单一的冷调色,不再是那样的索然无味,一切的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
在此,愿与之分享给将要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