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抗日战争史》前言

薄文军 发表于2021-01-14 15:14:28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首壮怀激烈的英雄史诗。全国各地的抗战活动,都是这幅画卷、这首史诗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值得后人崇敬、欣赏和回味。

以今山东省东营市为核心的黄河入海口地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大革命时期,东营地区东南部就诞生了中共寿(光)广(饶)支部、延集支部、刘集支部等农村党组织,均是山东省乃至整个江北地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刘集支部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使用和保存下来的首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成为目前国内少有的重要革命历史文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营市境内即有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身在外地的东营籍共产党员刘子久、丁莱夫、李竹如、祁青若、延安吉等,更是以身许国,不畏艰险,积极走在对日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军事斗争、文化斗争的前列。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营地方党组织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山东省委号召,迅速组织抗日武装起义,吹响了全民族抗战的嘹亮号角。抗日烽火次第燃起于黄河尾闾、小清河两岸。

《黄河口抗日战争史》封面.jpg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清河区主力部队进入东营地区,党政军民团结一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反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这方英雄的抗战热土上,先后诞生了广北、垦区、垦沾、益寿临广、广博蒲、蒲利滨、沾利滨等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东营地区长期作为清河区(1944年1月后为渤海区)党委、行署和清河(渤海)军区机关驻地,中共领导鲁北、鲁东抗战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整个山东乃至全国抗战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抗战岁月里,这里走出了许世友、刘子久、景晓村、杨国夫、李人凤、王卓如、周贯五、刘其人、徐斌洲、丁莱夫等共和国的高级干部和高级将领,孕育了李竹如、岳拙园、李毓祯、丁亦民、吕致斋、吕乙亭、任天纵、朱志明、申传贤、李光荣、侯登山、杜荣甲等无数革命先烈。1944年8月中旬,利津县城成为八路军在山东境内最早解放的两座县城之一。随之,整个东营地区都成为解放区,并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革命战争年代里,黄河口地区作为中共山东战略区的稳固后方,肩负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粉碎日伪经济封锁的神圣使命。随着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开展,这里生产的大批粮食、棉花、食盐、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军事斗争前线,并有力支援了胶东、鲁南等其他解放区。作为后方基地的渤海垦区,被誉为“鲁北小延安”“山东的乌克兰”。黄河口儿女轰轰烈烈大参军、解放区群众支援前线上战场。随着全面大反攻的开始,随着全民族抗战的节节胜利,英雄的黄河口人民以更加豪迈的情怀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中。

抚今追昔,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尽,历史的印迹不可磨灭。今天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时刻铭记那段慨当以慷的峥嵘岁月、战火洗礼的凝重历史。有义务有责任用尽所有的形式去热情讴歌那些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热情讴歌那些真诚奉献、无怨无悔的老区人民。

值此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编著《黄河口抗日战争史》,以飨广大读者。

 

薄文军 

2017年6月


浏览:1781次

评论回复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