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莱芜六区”的隶属关系变动研究
秦克铸
2020年12月21日,“红色鲁中”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淄河寻源:红色根据地的红色堡垒村莱芜常庄”的文章,作者为“劈山化龙”。这篇文章引用的“中共党组织沿革表、隶属表(表3)”显示:中共博山县委(1938年6月至1942年4月)“辖:博山县的四区、五区、七区、二区、莱芜县的六区、蒙阴县的八区六个分区委。1941年二区和七区划出。”笔者读到这篇文章后,马上通过《莱东抗战》的编辑张新同志转达了对这一表述的质疑。文章作者很快通过张新同志回应:“刚看到转来文章。1、淄河寻源的结构图是省、市党史资料的官方文件。2、抗战时期,党组织和行政管辖是不一致的。3、莱东和博山一带的行政交集主要是1942年4月的合署办公,一直到42年8月博莱县成立,44年7月撤销建制这段时间。表格的当事人张敬焘前辈有详细的回忆。3、有异议说明我们的工作更有必要有意义。向秦老师致意。”显然,这是不接受质疑。
其实,文章作者引用的结构图,笔者在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中共博山区委党史办公室编的《中共博山地方史(第一卷)》(1919.5-1949.10)上见过,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当时很在意,所以才查了一些资料,觉得有必要给作者指出来,以免继续以讹传讹。就笔者当时的认知而言,由于受《中共博山地方史(第一卷)》(1919.5-1949.10)附录6-1“博莱蒙三县边区联防办事处1939.3-1939.9”说明文字“中共博山县委建立后,山东分局先后把蒙阴八区、莱芜六区划归博山县委领导”的误导,一直认为这个结构图上“开始时间(1938.6)是对的,结束时间(1942.4)是不对的”。这段时间,通过查阅相关地区的组织史资料,笔者认识到,这个结构图上,“莱芜六区”归博山县委领导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都是不对的。公开指出这个结构图的错误,对笔者这样的“半瓶子醋”正确学习博莱蒙、博山、莱东地区的党史很有意义。
抗战时期“莱芜六区”的范围
山东省莱芜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莱芜市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12)第68页记载,民国初年取销乡、保建制,莱芜全县划为10个区,即城区、口子区、汶南区、颜庄区、铁车区、石马区、雪野区、寨里区、水北区、鲁西区。按照这个排列顺序,“石马区”位序第六,又称“莱芜六区”。此时的石马区(莱芜六区)是民国时期莱芜县比较大的区(可以称为大“石马区”),大致包括现在的苗山镇、和庄镇,以及博山区石马镇“接境桥”以西的部分村庄,下辖村庄总数达115个,最主要的有:响泉、杏山、黄谷、平州、原阴、青石、珍珠、麻峪、佛羊、石湾、双泉、后坡、黄土、圣水、前坡、东见马、西见马、勺山、方山、大冶、漫道、陡峪、崮山、兴隆、北文字、南文字、三元乡和石马、啬泉、和庄、普通、北苗山、南苗山、龙角、勺山、常庄等。
抗战时期“莱芜六区”的隶属关系变动
抗战时期“莱芜六区”的隶属关系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隶属中共莱芜县委领导阶段(1938年5月至1939年3月)
中共莱芜市委组织部、中共莱芜市委党史征委、莱芜市档案局编《中国共产党山东省莱芜市组织史资料(1926-1987)》(山东省出版总社泰安分社,1989.06,以下简称《莱芜组织史》)“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第23页记载,“三、中共莱芜县委员会(1938年5月至12月),1938年5月,莱芜县委书记李如瞻逃跑。中共山东分局派刘莱夫任莱芜县委书记。此期,县委与四支队一起活动于鲁西、寨里、口镇等地区(一段时间曾驻莱城西关)。对外以‘动委会’、‘青救团’名义活动。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逐渐展开,党组织的任务日益艰巨。为适应工作需要,县委充实了领导力量,设立了组织部和宜传部。同时,开展了恢复组建区乡党组织的工作,先后恢复建立了一区特支(1938年12月改称一区区委)和二、三、四、五、六、七、十共8个区委。”第24页记载,“六区特支(1938年7月至10月),1938年7月,县委在响水湾村建立中共六区特支,活动于响水湾、文字县一带村庄。10月,特支改称区委。”“六区区委(1938年10月至12月),1938年10月,由原六区特支改称,活动区未变。原特支书记张寿民调离,由毛梓材任书记。”“四、中共莱芜县委员会(1939年1月至2月),1939年1月,县委书记刘莱夫调泰山特委,由刘子正任具委书记。县委隶属泰山特委,駐地在寨里、雪野一带。除原来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区委外,又建立了八九区联合区委,共辖9个区委。为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青年工作,县委增设了社会部和青年部。为了广泛宜传党的政策和抗日民主政府法令,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县委以‘动委会’的名义办了《动员周刊》杂志,由县委宣传部长董林汉主编。”第25页记载,“六区区委(1939年1月至2月),驻地石马、苗山一带,书记毛梓材”。
第二阶段:隶属中共博山县委领导阶段(1939年4月至1939年9月)
《莱芜组织史》第25页记载,“五、中共莱芜县委员会(1939年3月至10月),1939年3月,中共泰山特委决定,将莱芜的二、六、七、八、九区和十区泰莱公路以北部分地区保留为莱芜县,其余的4个半区与新泰的二、三、四区组成泰山特委直属县(参见‘泰山特委直属县’部分)。辖区改用地名称谓,即辖口镇、石马、雪野、寨里、水北(1939年4月前为八九区联合区委)、鲁西(十区北半部)共五个半区。4月,石马区划归博山县,10月复归莱芜县。县委始隶属泰山特委(后改为泰山地委)。为了加强对县区地方武装的领导,根据山东分局召开的特委书记、支队领导干部会议决定,县委于3月成立军事部。为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領导,于5月成立妇女部。”第26页记载,“石马区委(1939年3月至10月),由原六区区委改称,驻石马、苗山一带,4月至9月间曾归博山县辖。”
旁证: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准印证(1988)2-093号、1989年5月出版,中共博山区委组织部、中共博山区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博山区档案馆编《中共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组织史资料(1926年11月至1987年11月)》(以下简称《博山组织史》)第12页记载,“1939年3月,(中共)山东分局决定将蒙阴八区、莱芜六区党的工作划归博山县委领导。”“1939年3月建立了‘博莱蒙三县边区联防办事处’,行使抗日民主政权机构职能。辖博山县四、五、七、二区及蒙阴八区、莱芜六区,张敬焘任主任,边首之任副主任。”
《莱芜组织史》第28页记载,“七、中共莱芜县委员会(1939年11月至1941年4月),1939年11月,泰山地委为充实地委机关和军分区的力量,决定撤销直属县委,原直属县机关和大队人员分别充实到地委机关和分区。直属县所辖的新泰的3个区归回新泰县,莱芜县恢复原境,辖区沿用旧制。县委共辖10个区委,机关驻口镇西部地区。为便于对南部地区的领导,县委设立莱南工委(行政称莱南办事处),辖三区、四区和十区泰莱公路以南地区。此时县抗日民主政府已经成立,为加强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县委增设了政府工作部。”第30页记载,“六区区委(1939年11月至1941年4月),驻响水湾、常庄、文字县一带。”
综合以上材料可知,莱芜六区党的工作隶属中共博山县委领导的时间只有1939年4月至9月,或1939年3月至10月这几个月,从莱芜六区党的组织建立到1939年3月之前,从1939年10月之后到1941年4月莱芜三县分治之前,莱芜六区党的工作一直是隶属中共莱芜县委领导。
第四阶段:隶属中共莱东县委领导阶段(1941年5月至1942年4月)
《莱芜组织史》第37页记载,“十、中共莱东县员会(1941年5月至1942年4月),1941年5月,为适应形势需要,便于开展对敌斗争,莱芜实行三县分治,矿山、白龙、杓山以东,碁山、黄花以北区域划为莱东县,县委隶属鲁中区党委一地委(泰山地委),驻常庄、文字县及苗山一带,(1941年8月,行政区划大区划小区)始辖常庄、石马、杓山、苗山、铁车、辛庄、鹏山、孝义、矿山、白龙、镇里、黄花、碁山共13个区委。1941年10月,莱城沦为敌占区。矿山区委撤销。11月,黄花区并入碁山区归新甫县,鲁村区归莱东县领导。1942年3月,镇里区划归莱芜(北)县。县委始由刘舜卿任书记,1941年12月,刘调任莱芜(北)县县长,由陈克(朱曙东)任书记。1942年4月,莱东县与博山县合署办公。”第38页记载,“常庄区委(1941年5月至1942年4月),1941年5月,原六区的啬泉乡、常庄镇和文字乡,黄土乡的北围、南围、蔡峪等共32个村划为常庄区,隶属莱东县。区委驻常庄村。”“石马区委(1941年5月至1942年4月),1941年5月,六区的石马、和庄、普通3个镇划为石马区,辖31个村(含“接境桥”以西的石马、芦家台、响泉、上下焦、东西车辐、和庄、青石关、北东平州、上下佛羊、上下崔家庄、上下池子、大小英章、马家峪、北麻峪、下洼、不动等村镇,此时的“石马区”,与1941年5月或8月以前下辖115个村庄的莱芜六区或大“石马区”比,只能叫小“石马区”——作者注),区委驻普通村一带。”“杓山区委(1941年5月至1942年7月),1941年5月,原六区见马以西的杓山、龙角两个乡的23个村划为杓山区,区委驻杓山村。1942年7月,并入苗山区。”“苗山区委(1941年5月至1942年4月),1941年5月,原六区的见马、苗山、黄土3个乡32个村划为苗山区,区委驻南苗山村。”“鹏山区委(1941年5月至1942年7月),1941年5月,原五区西部鹏山一带和六区龙崮一带的31个村划为鹏山区。区委活动于鹏山、龙固一带。1942年7月与孝义区合并为龙崮区。”“孝义区委(1941年5月至1942年7月),1941年5月,原一、五、六3个区边沿交界处的村庄以北孝义为中心建立孝义区,区委驻北孝义村,辖15个村支部。1942年7月,该区与鹏山区合并为龙崮区。”“白龙区委(1941年5月至1942年4月),1941年5月,原二区南部和六区西部的白龙、王善、大陡等一带村庄划为白龙区,区委驻北王家庄村,活动于铜冶店、王善一带。”
由此可知,1941年5月,莱芜县三县分治以后,行政区划由大区划小区,同时建立小区分区委,原“莱芜六区”区委、莱芜六区抗日民主政府不复存在,而由“莱芜六区”分解而来的常庄区委、石马区委、杓山区委、苗山区委四个区委全部及鹏山区委、孝义区委、白龙区委一部分,均归莱东县委领导。值得注意的是,1941年11月后,原隶属博山县委领导的鲁村区也归中共莱东县领导(1938年10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在蒙阴县境内建立中共鲁村特支。1939年3月,以鲁村特支为基础组建了中共鲁村分区委,划归博山县委领导。同时,蒙阴八区即鲁村区划入“博莱蒙三线边区联防办事处”管辖。1941年11月,中共鲁村区委划归中共莱东县委领导,鲁村区划入莱东县——作者注)。
第五阶段:隶属中共莱东县委、莱东行署领导阶段(1942年4月至1942年7月)
《博山组织史》第13-14页记载,“为适应斗争形势的要求,泰山地委对博山的行政区划和组织机构作了一些重大的调整……1942年4月,撤销了中共博山县委,同时建立中共博山工委,开展敌占区的工作,调原博山县委代理书记李东鲁任工委书记。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与莱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合署办公(时称‘博莱合署’)。1942年8月建立了博莱县,博莱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及其它组织机构同时建立起来,陈克任县委书记,徐化鲁、翟翕武先后任县长。在农村根据地进行了减租减息、精兵筒政、厉行节约和开展整风运动。”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9出版、中共博山区委党史办公室编《中共博山地方史(第一卷)》(1919.5-1949.10)第222页记载,“1942年4月,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与莱东行署合署办公。同时,撤销中共博山县委,原辖区范围内党的工作由中共莱东县委领导。”连博山县委领导的党的工作都归到莱东县委领导,原莱东县范围内的莱芜六区各村镇毫无疑问也归莱东县委领导。
由此可见,“博莱合署”(1942年4月至1942年7月)期间,原“莱芜六区”所辖村镇党政工作均隶属中共莱东县委、莱东行署领导。
第六阶段:隶属中共博莱县委领导阶段(1942年8月至1944年7月)
《莱芜组织史》第40页记载,“十一,中共博莱县委员会(1942年4月至1944年7月),1942年4月,莱东县与博山县实行合署办公,(8月)建立博莱县委,仍属鲁中区党委一地委(泰山地委)。辖区含原莱东县的全部和原博山县的崮山、夏庄两个区及蒙阴县的张黄区(鲁村区已于1941年11月划入。1938年9月,中共蒙阴县委在今莱芜市黄庄镇和沂源县大张庄乡一带建立黄庄区,今沂源县大张庄乡一带设立张庄区。1942年8月,张庄区、黄庄区合并为张黄区。1943年秋,张黄区划归博莱县。1944年4月,张黄区委又分为张庄区、黄庄区,1944年7月,划归蒙阴县委所辖——作者注)。9月,成立了莱城对敌斗争工作委员会(莱城工委),兼管矿山区委的工作。1943年冬,碁山区由新浦县划入。1944年7月,崮山、夏庄、鲁村、张黄分别回归博山、蒙阴,撤销博莱县,恢复莱东县。”
《博山组织史》第13-14页记载,“1942年8月建立了博莱县,博莱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及其它组织机构同时建立起来(驻博山下瓦泉,莱芜常庄、文字县等地——作者注),陈克任县委书记,徐化鲁、翟翕武先后任县长。在农村根据地进行了减租减息、精兵筒政、厉行节约和开展整风运动。”
中共蒙阴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中共蒙阴地方党史大事记(1921年-1949年9月)》第93页“一九四四年”记载,(1944年)七月十二日,中共鲁中区党委变动地区划分。通知中第二条:原博莱县之张庄区、黄庄区、鲁村区……归蒙阴。1945年3-10月,鲁中区党委决定将蒙阴之鲁村区、黄庄区、张庄区划归沂源县领导。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9出版、中共博山区委党史办公室编《中共博山地方史(第一卷)》(1919.5-1949.10)第258页记载,“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1944年7月,鲁中区党委决定建立中共鲁山地委(亦称第五地委)和鲁山专员公署……鲁中区党委于7月撤销博莱县委、县政府,恢复原博山县制(驻下庄、池上等村——作者注)。”
这就是说,1942年8月至1944年7月之间,原“莱芜六区”范围的各区、村镇,隶属中共博莱县委、博莱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值得注意的是,博莱县下辖地区还包括蒙阴县的鲁村区、张黄区。
第七阶段:隶属中共莱东县委领导阶段(1944年8月至1945年9月)
《莱芜组织史》第42页记载,“十二、中共莱东县委员会(1944年7月至1945年9月),1944年7月,博莱县所辖的固山、夏庄、鲁村、张黄4个区分别归回博山、蒙阴县,莱东县恢复原建制。县委隶属鲁中区党委一地委(泰山地委)。辖莱城工委和矿山、白龙、龙崮、碁山、铁车、苗山、常庄、石马共8个区委。1945年7月,矿山区划归莱芜(北)县辖。”第60页记载,“八、莱东县政府(1944年7月至1945年9月),1944年7月撤销博莱县,固山、夏庄、鲁村、张黄等区分别划归博山县和蒙阴县,恢复莱东县建制。辖矿山、白龙、龙崮、碁山、铁车、苗山、常庄、石马8个区。隶属泰山专署,机关驻苗山、常庄、文字县一带。1945年7月,矿山区划归莱芜(北)县辖。县长缺职,由贾明(贾东明)代理县长职务。”
可见,1944年8月至1945年9月,原莱芜六区范围各村庄均隶属中共莱东县委、莱东县政府领导。
第八阶段:隶属中共莱芜县委领导阶段(1945年10月开始)
《莱芜组织史》第81页记载,“第三章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1945年9月,为适应抗战胜利后的新形势,中共泰山地委决定将莱芜(北)县、莱东县、新泰县原新甫部分合并为莱芜县。10月,建立莱芜县委、县政府。同时,将抗战期间的30个小区合并为12个大区,即矿山、口镇、鲁西、圣井、汶南、颜庄、辛庄、苗山、常庄、雪野、水北、香山区,县委、县政府机关进驻莱城。……县委隶属泰山地委……”第85页记载,“常庄区委(1945年10月至1949年10月),1945年10月,原常庄、石马两区合并为常庄区,区委始活动于常庄、文字县村一带,1948年后驻常庄村。”(请注意,1945年10月,常庄、石马两区合并,已无“石马区”)。
山东省莱芜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莱芜市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12)第67页“境域”,“抗日战争时期,将莱芜划为三县。莱芜县(亦称莱北县)辖泰莱公路以北、章莱公路以西及东侧部分地区。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原建制,西石马、响泉、上下焦峪、田庄、卢家台划归博山县……此后境域稳定下来。”
由此可知,1945年10月以后,原莱芜六区内各村庄,除“接境桥”以西的西石马、响泉、上下焦峪、田庄、卢家台划归博山县,其它均隶属中共莱芜县委、莱芜县人民政府领导。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莱芜县的石马区,按排序又叫莱芜六区。莱芜六区位于莱芜县东部,是民国时期莱芜县一个比较大的区(大致包括现在的苗山镇、和庄镇以及西石马“接境桥”以西各村)。1938年5月,中共博山县委建立。1939年3月,按照中共山东分局的指示,蒙阴八区、莱芜六区“党的工作”划归中共博山县委领导。同月,“博莱蒙三县边区联防办事处”成立,行使县级抗日民主政府职能,辖博山县四、五、七、二区及蒙阴八区、莱芜六区。期间,1939年4月-1939年9月,莱芜六区党的工作、政权建设工作均隶属中共博山县委、博莱蒙三县边区联防办事处领导。1939年8-9月间,博莱蒙三县边区各级抗日民主政府相继成立,办事处完成历史使命,机构撤销。1939年10月,莱芜六区(党的工作、抗日民主政府工作)回归莱芜。1941年5月,莱芜县三县分治。同年8月,撒大区建小区,原属莱芜六区的各村镇分别划到石马区、苗山区、常庄区、杓山区(全部),还有部分村庄划到鹏山、孝义、白龙等区,各区相应建立了地方党的组织“分区委”和小区抗日民主政府。至此,“莱芜六区”走入历史。1941.5-1942.7,原莱芜六区范围各村镇均隶属中共莱东县委、莱东县抗日民主政府、莱东行署领导。1942年8月-1944年7月,原“莱芜六区”各村镇隶属中共博莱县委、博莱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1944年8月-1945年9月,原“莱芜六区”各村镇重新回归中共莱东县委、莱东县政府领导。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时,莱芜县重新区划,原属“莱芜六区”的西石马、响泉、上下焦峪、田庄、卢家台划归博山县,小“石马区”的其余村庄并入常庄区。至此,“石马区”的名称也走入历史。
抗战时期“莱芜六区”的历史地位
“莱芜六区”(大“石马区”)的常庄、文字现、响水湾一带,是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于一九三八年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之一,通常叫莱东根据地或常文根据地。这里是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司令部驻地,是第4支队主力活动区域,也是中共泰山特委、泰山地委、泰山专署机关所在地。这里不仅是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军总队部、八路军山东纵队后防第四纵队司令部、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先遣大队司令部、“罡风道”改编的“博莱人民抗日自卫团”司令部驻地,也是山东纵队第一兵工厂所在地,还是莱芜六区(石马区)、莱东县、莱东行署、博莱县党政领导机关驻地。著名的三战杨家横,就发生在这里。1940年10月26日,泰山区在莱芜六区召开工、农、青、妇、文、教等各界代表400余人参加的大会,选举产生了泰山区各界救国会。可以说,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鲁中泰山区根据地的中心。
“莱芜六区”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存在时间并不长,前后不过几十年,但她在山东抗战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却无法用时间来衡量。有个词汇叫“永恒”,或许把它用在“莱芜六区”这个地域名称上就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