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游枣庄团队在黄丘山套寻抗战英雄足迹

圆融 发表于2021-11-17 20:43:54

靖弘毅,一位出生在台儿庄黄丘山套的革命后代,他的爷爷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他的奶奶和爷爷一样都是在黄丘山套根据地走出来的“红嫂”在抗日战争中组织那里的妇女为八路军做军鞋、烙煎饼。后来她又跟随丈夫来到朝鲜战场,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为战地医院工作至战争结束。

10月22日,在靖弘毅的带领下,“微游枣庄”团队枣庄日报记者 孔浩老师,微游枣庄主编 金瑾,枣庄著名摄影师马相林老师,薛城万章书院文史学者张延辉老师,市中芷湘斋主人、古籍收藏家 崔德祥老师又一次来到台儿庄南部的黄邱套山区,跟随靖弘毅一起去了解一下那些曾经的英雄们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台儿庄区境内西南部黄丘山套连绵起伏的18座山峰在抗日战争初期,成为我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尽管是“一枪打得透”的弹丸之地,但是运河支队抗日健儿们以此为根据地,神出鬼没地四面出击开展游击战,并且在战斗中成长壮大,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黄丘山套因此名垂青史。

张塘村,黄丘山套的一个村子,也是靖弘毅奶奶的娘家,在村委会的东临是杜玉环曾经住过的老宅,杜玉环,幼年,雇给丁广信家放牛。1939年春,铜山北乡地方爱国人士请求胡大勋回到家乡领导人民抗日,苏皖边特委和陇海南进支队领导委任胡大勋为陇海南进支队驻铜滕峄邳四县边联办事处主任,组建抗日武装运河大队,为了熟悉当地的情况,胡大勋和夫人就在杜玉环家住过,受到他们的影响,杜玉环参加了运河大队,成为警卫连的战士,跟随运河支队创始人和领导人胡大勋出生入死展开敌后斗争,表现出卓越的机智与英勇。

在他的影响下,杜家一门出了四位抗日战士,杜玉环的弟弟杜玉佩、妹妹杜玉兰和妹夫靖秀智。

图片

全国解放后,担任青岛铁路医院院长的杜玉环,多次回乡探望乡亲和村子里那棵已经2500多年的“银杏王”,并拿出了自己两个月的工资建起了一座铁梯支架,为银杏王旁逸斜出的壮硕次枝作强力支撑。1984年离休后,杜玉环筹资为黄邱套修铺了5000多米的出山砂石通道,架电,传为佳话,被老区人民称”玉环路”。

图片

他还在流经“银杏王”一旁的龙河上修建了一座石桥,被乡亲们命名为“玉环桥”。乡民们说,杜玉环抗日是英雄,爱乡是赤子,是“银杏王”的好儿子,运河支队的好战士。

黄丘套革命根据地被服场旧址~赵圩子村,在村委会,大学生驻村党支书,陈书记热情接待了我们,由陈书记带领参观运河支队被服场旧址。

图片

黄丘山套革命根据地~八路军被服厂旧址

图片

在八路军被服厂旧址的老院子里靖弘毅与房东张甲信交流

图片

赵圩子村南的蝎子山,又名黄丘山。靖弘毅的爷爷,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靖秀智纪念坊聶立在此山之阳!

纪念坊由三门四柱组成,系山东嘉祥石刻成,上刻有精美瑞兽,龙凤及军功章图案。

牌坊上有楹联由浙江省军区原司令康明才授意,运河支队老战士丁继超撰文,鲁南著名书法家刘啸泉书丹门联:

(一)

运河支队精神长存

八年抗战敢在鬼子头上跳舞

三载援朝又向美帝铁蹄扬鞭

 (二)

当年跃马华夏山水

尔后挥旗大地鲁南

由枣庄市司法局原副局长靖守军撰文,刘啸泉书丹门联。

靖秀智1920年出生于现在的枣庄市张山子镇蝎子山村的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的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给他定了一门娃娃亲,娶得是一山之隔的张塘村杜家女儿杜玉兰,1939年,杜玉兰17岁,这一年她嫁到了靖秀智家,也是这一年,杜玉兰的哥哥杜玉环参加了胡大勋领导的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运河大队,受到杜玉环的影响,这一年的10月,靖秀智也参加了革命,成为运河支队的一名战士。

从此,夫妻两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杜玉兰在张塘村参加了妇救会,为运河支队做后勤工作。靖秀智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泗水、滕县、峄县、邹县、苏北、鲁南运河两岸数不清的大小战斗。

1945年8月,是一个全国值得庆幸的日子,因为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当时国内何处不欢腾?本以为可以过上安稳日子的靖秀智,和多少战友一样盘算着新的生活,没想到蒋介石又发起了国内战争,在这种情况下,靖秀智又随着部队开赴前线,靖秀智所在的部队也几经改编,他随着部队相继参加了解放宿北、许昌、洛阳及莱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宁波、舟山群岛等战役,荣获华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七师英模奖章、淮海战役战斗英雄奖章、第三野战军渡江战役胜利英模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等,可谓是战功赫赫。

淮海战役前后,杜玉兰一直没有丈夫靖秀智的音讯,后来听说已是连长的靖秀智带着连队驻在邳县,于是杜玉兰抱着年幼的女儿追到邳县,匆匆和丈夫见上了一面。接着靖秀智随部队南下,一直打到了舟山群岛。杜玉兰担心丈夫的安危,便带着女儿和另外三位军属一起,一路步行到了上海寻找靖秀智的部队。后来在上海部队的安排下,一位战士护送杜玉兰骑马到了浙江舟山,此时靖秀智担任副营长,按照规定可以带家属随军。于是经过组织的批准,杜玉兰便以部队随军家属的身份,被安排到了三野22军65师193团卫生队工作。

图片

图片

杜玉兰的军属证

1950年10月,靖秀智和杜玉兰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即将出发的命令,至于是什么任务、要到哪里去,所有人都不知道。此次行动不让带孩子,但为了能和丈夫在一起并肩作战,杜玉兰毅然将四岁的女儿放在了部队的保育所,带着几个月的身孕坚决报名参加部队的行动。三四天后来到了辽宁安东(今丹东),卫生队跟着部队在当地安营。他们这才得知,因为当年6月份朝鲜战争爆发,他们被编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将赴朝鲜作战,抗美援朝。

到了安东没多久,靖秀智便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第一分部入朝作战。直到一年半之后,杜玉兰收到靖秀智寄来的信,她这才得到丈夫的音讯。

1951年4月2日,杜玉兰终于盼来了入朝的日子。她把在安东出生仅几个月的儿子靖宪民安置好,与部队一起进入朝鲜战场。

图片

1953年7月,经过和平谈判,朝鲜终于得以停战,志愿军相继返回祖国,而杜玉兰和丈夫靖秀智作为后勤善后人员,继续留在朝鲜工作。虽然卫生队入朝后隶属于靖秀智所在的后勤第一分部,但两人相距较远,工作上没有交集,再加上当时炮火连天,根本没法见面。直到当年的秋天,儿子靖宪民被从丹东接到朝鲜跟随靖秀智生活,他们一家三口这才得以团聚,但仍然是聚少离多、不常见面。

1955年解放军授衔,靖秀智正在朝鲜前线的万城休整,他当时担任团长职务,按照定衔标准,他可以被授予中校以上的军衔,但是靖秀智认为,比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他现在很好了,所以主动写信请求降衔,政治部主任前来给他做工作,说,你要是申请降衔,部队其他的同志不好办,经研究降到大卫军衔不可再降了,靖秀智考虑组织的难处才接受了军衔,让出战功不图名利,显示出靖秀智的宽广胸怀。 

图片

左一为靖秀智,右一为杜玉环,前一靖宪民

1958年5月,在战争中光荣负伤、被定为二等甲级残废的靖秀智和他的爱人杜玉兰,带着儿子靖宪民和在当地出生的二儿子靖杰一起离开朝鲜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同时带回来的还有杜玉兰荣获的二等功、三等功喜报、靖秀智荣获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奖章、抗美援朝英模纪念奖章、和平鸽纪念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等。


浏览:2269次

评论回复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