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公元前502年—公元前422年)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人(今泰安肥城市石横镇)。姓丘,名明,其父为左史官,故称左丘明。他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史学界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左丘明胸怀坦荡、品德高尚、秉公无私,曾任鲁国史官,并举荐孔子入政,二人关系密切,以君子互称,后世称其“鲁君子”。左丘明所著《左传》、《国语》是我国伟大的古代典籍,详细记录了西周、春秋时期的重要史料,许多脍炙人口的格言、成语皆源于此,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研读两部名著,我发现左丘明的许多思想主张,不仅对于弘扬道德、治国兴邦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在刑罪立法、治安管理等方面也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重要观点。
一、主张依法治国,系统提出罪刑法定概念。
《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 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认为礼制、法度是治国安邦,造福人民的依据和手段,使百姓有秩序、使后代有益处。《左传 宣公十八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指出应当承认存在的社会问题,国家社稷之大,违法犯罪也在所难免。《左传 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指出个人违法犯罪必然要招来报应。《国语 晋语》:“国斯无刑,偷居幸生。”《左传 隐公六年》: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国家没有刑罚,罪恶就会苟且滋生,国家必须要惩恶扬善。《左传 隐公十一年》:“政以治民,邢(同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政治是用来治理百姓,刑罚用来纠正邪恶。既缺乏有道德的政治,又缺乏有威信的刑罚,所以才会发生邪恶。认为刑罚的目的是止恶,使用刑罚必须公平公正,依法办事,建立威信,才能真正纠正邪恶减少犯罪。
《左传》对“罪”的本质进行了系统阐述,首次提出罪刑法定概念,对“放弑国君、放弑太子、擅立国君、邦贼、抗命、专权、为邦诬、挢诬犯禁、盗、叛国、于犯军阵、战争失利、惟来、逾制、失仪、违背盟书”等犯罪作了认定,并明确将刑罚分为死刑、身体刑、自由刑、流放刑、财产刑、甲兵刑等类别,并就对象范畴及处罚原则进行明确认定。
二、主张宽严有度,秉持管教结合的惩罚改造方法。
《左传 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 《左传 昭公二十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主张要用刑罚纠正邪恶,一味地宽,易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给社会造成混乱,影响社会安定。严肃法纪使不法犯罪之徒慑于法纪而不敢轻举妄动,为治国安邦提出了重要的思想依据,对后世的法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语 楚语》:“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指出人有了过错一定要悔改,干了坏事一定心虚害怕。《左传 襄公七年》:“过而不浚,亡之本也。”强调子民和国家一样,有过错不加以改正,是沦落败亡的根源。《左传 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指出人难免不犯错,即使犯了罪,如果能够通过惩罚教育而使其反省改造,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 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主张用由衷的关心和无私的善行,来感化民众减少怨恨,赢得人心,不可运用权威专制的方式来防止怨恨,这些观点为如何治国安邦、维护稳定奠定了思想基础,对后世的违法犯罪教育改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三、主张危险预防,对邪恶不可姑息纵容。
《左传 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社会安宁的时候,要考虑危险隐患,事先有了准备,就能有效避免不会造成悲剧。重视灾害事故、不法活动等预防工作,排查危险隐患,制定措施预案,最大限度避免危害产生。《国语 周语下》:“夫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其饰弥章。”意思是看到动乱灾害出现,若不警惕,损失就会更多,如果想侥幸掩饰过错,问题就会不断暴露。指出若要社会平安稳定,必须正视问题认真对待,否则将会欲盖弥彰。《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指出,一旦放走敌人,就会给后世留下隐患。《国语 晋语》:“灭祸不自其基,比复乱。”《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根本,勿使能殖。”主张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对犯罪和邪恶要象农夫铲除杂草一样坚决,并断其根茎,使其在不能生存。打击敌人、铲除邪恶切不可疏忽大意,姑息纵容,否则会死灰复燃,所以一定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四、主张以德治国,运用道德约束维护社会稳定
国家要惩治邪恶,制止犯罪,维护安定的社会秩序,除了运用强硬的法治管控和残酷刑罚手段以外,伦理教化与道德约束对于社会稳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具社会普遍性,甚至更加有效。《国语 齐语》:“教不善则政不治。”指出如果教化不力,国政就难以治理,治国之道,教化为先,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作用,在《国语 鲁语上》中讲“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 认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首先应当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是确保国家安全和利益前提。他认为主张礼制、法度、道德是安定社会、造福于民的依据手段,也是君子遵行的规范。在《左传 昭公三十一年》讲“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会,不为义疚。”君子首先要把礼义道德放在首位。
左丘明还详细分析了为什么要以德治国,《左传 昭公十九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违反天道时令就是灾难,违反自然规律就有乱象,百姓违背伦理道德就会发生祸乱。《国语 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佐雍者尝,佐斗者伤。”顺从善良像登山,顺从罪恶像山崩,帮助别人烹调能尝到美味,帮助别人争斗会招来损伤。讲的是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明辨是非善恶,跟从什么人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需要号召百姓向善。如何教人向善呢?《左传 成公二年》有云“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利用礼法道德来推行道义,道义用来产生利益,利益使老百姓太平,这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准则,主张要不遗余力弘扬道义善行,进行道德教化,使百姓具羞恶之心,知荣知耻,遵从道德约束,对违背道德、作恶犯乱者要形成社会监督,从而推动实现天下太平。
另外,在《国语 周语》中讲到“成礼义,德之则也,则德以导诸侯,诸侯必归之。”强调德行重大作用的同时,对礼义道德进行深入分析解释,“且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忠所以分也,仁所以行也,信所以守也,义所以节也……忠则分均,仁行则报,信守则固,义节则度,分均无怨,行报五匮,守固不偷,节度不携。……中能应外,忠也;施三服义,仁也;守节不淫,信也;行礼不疚,义也。”即忠用于判断,仁用于施行,信用于维护,义用于节制。以忠判断才公正,以仁施行才生效,以信维护才稳固,以义节制才适度。判断公正就没有怨恨,施行生效就没有困乏,维护稳固就不会走样,节制适度就不会离心。表里相应是忠,辞让受命是仁,守节不越是信,行李无误是义。只有这样,“树于有礼,艾人必丰。”大力倡树守道知礼者,必将得到丰厚回报。
左丘明站在历史和人民的角度,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忧国忧民,鞠躬尽瘁,他的著作记载了春秋时期以前的详细史实,并阐明了自己的主张,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早期原始史料和思想精神财富。其中,大量与平安文化有关的理论,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指导性,值得我们不断汲取营养,深入挖掘研究。
刘晓东 202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