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泰山壁画探寻古代警卫工作

刘晓东 发表于2021-11-22 16:29:33


位于泰山脚下的岱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朝拜泰山的坛庙,岱庙的主殿是天贶殿,内绘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始于宋代,长62米,高3.3米,东面墙体描绘的是泰山神“启跸”,即出巡盛况,泰山神端坐大撵,旒冕龙袍,神态庄严,前有泰山三郎与延禧真人,西面墙体描绘的是泰山神“回銮”,即回宫的场景,前面有夜叉抬猛虎,骆驼负经卷,寓意文武双全,收获圆满。全图文武百官,飞禽走兽,前呼后拥,浩浩荡荡,所画人物六百六十余人,各司其职,形态各异,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泰山文化瑰宝。

据考,《泰山神启跸回銮图》最初由宋代泰安民间画师刘志学等人共同绘制,人物造型、队形布局参考的是宋真宗封禅泰山的仪仗警卫场景。真宗时期的宋王朝已是风雨飘摇,与以往历代封禅活动规模相比逊色不少,但通过壁画描绘的出行盛况,已经非常隆重,纵观历代皇帝封禅活动,警卫仪仗队伍的规模之宏大,礼制部署之周密,可见一斑。

上古时期,人们对于大山的崇拜,赋予了泰山的神圣地位,被认为是联通天地的圣山,传说伏羲氏、神农氏等72位远古君主都曾来到泰山燔柴祭祀。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汉武帝等12位皇帝先后来泰山举行封禅祭祀大典。《史记·封禅书》有记载,大舜“辑五瑞,择吉日月,见四岳诸牧,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带领随从侍卫,浩浩荡荡,巡狩到泰山祭祀。始皇“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颠,立石颂秦始皇帝德,名其得封也。……畤驹四匹,木禺龙栾车一驷,木禺车马一驷,各如其帝色……”返回途中还遇到意外,“中阪遇暴风雨,休於大树下。”秦始皇念五棵松树护驾有功,官封其“五大夫松”。为了封禅泰山,汉武帝“令诸儒习射牛,草封禅仪,数年,至且行。”又勒兵北巡,伐灭两越,礼祠八神,“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荐绅,射牛行事……”方方面面,准备数年,做了周密细致的准备。东汉马第伯所著《封禅仪记》,对光武帝封禅仪式筹备、警卫等工作做了详细介绍:“遣守谒者郭坚伯将秆五百人治山道”“十一日发,十二日宿奉高。是日,遣虎贲郎将上山,三案,行还,益治道秆千人……马第伯自云某等七十人,先至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等郊肆处……”对封禅日程安排,路线勘察,安保措施、仪仗部署均作记叙。麟德二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开元十三年十月,唐玄宗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宋真宗自汴梁出发,千骑万乘,东封泰山。

泰山封禅是举全国之力的旷世大典,规格标准最高,持续时间最长,投入人力物力最大,礼制环节最为复杂。其中,封禅仪仗保卫工作是重中之重,必须万无一失,是封禅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封禅活动的保卫工作一般要提前数年进行调研论证,设置专员,成立机构,制定方案,部署兵力勘查路线,修建行宫明堂,沿途郡县全程戒备护卫,形成一张明暗结合,全国联动的安全保卫网络。《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为我们直观、立体地展现了封禅活动前后的安全保卫盛况,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为我们发掘、研究泰安公安保卫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

20211021日 刘晓东 撰稿



浏览:1679次

评论回复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