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泰安县党组织和军事组织领导下的保卫机构

刘晓东 发表于2022-02-16 12:34:11



一、地方党组织领导下的保卫机构情况: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外地隐蔽活动的泰安籍共产党员鲁宝琪、朱玉干、燕遇明、武冠英、邱士长、倪灿武等陆续回到泰安,积极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活动。1937年8月,鲁宝琪与省委书记黎玉取得联系,按照省委指示,鲁宝琪联系县里共产党员,成立泰安县临时县委,鲁宝琪任书记。同时,被国民党逮捕的共产党员张北华、程兆轩、夏辅仁、侯德才、崔子明、王仲范等人,在中共中央联络部张经武的努力下被释放,随后立即投身抗日活动。10月,日军逼近济南,中共山东省委迁到泰安,在东关夏辅仁家正式建立泰安县委,归省委直接领导,书记夏辅仁。至1937年底,泰安县委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争取力量作武装起义准备工作,未成立专门的保卫机构。

1937年12月底,泰安沦陷。由于敌人封锁,泰安县以津浦铁路为界一分为二。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发动徂徕山起义,泰安县铁路以东部分(以下简称泰安县)县委暂停工作全部参加武装斗争,所有人员编为四支队一中队。

泰安县:

1938年4月21日,中共中央派郭洪涛同志来到泰安,在徂徕山上庄召开秘密会议,传达中央关于巩固根据地的指示,决定由夏辅仁、燕遇明、朱玉干回泰安恢复地方党组织,并于月底恢复成立泰安县委,书记夏辅仁(至1938年10月)、朱玉干(至1939年1月),下设社会部,部长姬玉甫,这是最早的泰安县党组织领导下的保卫机构。

1939年1月1日,中共泰山特委在莱芜县圣井村成立。同月,泰安县成立政治保卫局,对外称军法处,保卫局成立时只有姬玉甫同志1人,到了3月份,增设了武工队和看守班。1939年1月至7月,政治保卫局机构设置为:局长姬玉甫,文书许善元,武工队二十多人,负责人朱叙元、韩英,另有看守班十几人。保卫局的主要工作是锄奸反特,保卫党组织安全。

1939年7月,泰山特委改称地委,泰安县政治保卫局改为泰安县委社会部,部长姬玉甫。下设两个科:一科为组织科,科长王子健;二科为社会科,科长王*,下设武工队和看守班;武工队队长许峰;社会部还有1名工作人员王志刚。

1940年1月,姬玉甫到山东分局社会部参加第一期保卫干部训练班学习,社会部长由王子健接任。1940年1月至2月,泰安县委社会部部长王子健,兼任二科(社会科)科长,增设秘书一职。1940年2月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并成立泰安县公安局,与县委社会部并存。县委社会部部长由县委书记程若晓兼任,至1941年1月。

1940年秋,中共山东省委在沂南与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召开会议,成立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决定将泰山专署以汶河为界南北一分为二,以北筹建泰北行署(泰北县),以南为泰南区(专署级)。1941年3月,中共山东省分局决定,已建立政权的县级党组织取消社会部,并入公安局,5月,泰山地委及各县委社会部并入公安局。

1941年1月,泰安县泰新公路以南部分成立中共泰安(南)县委,简称泰安县,归属泰南地委,下设敌工部,部长由程若晓兼任。1942年2月程若晓同志牺牲,县委敌工部取消。面对敌人的疯狂扫荡蚕食,1942年8月,泰安县委改为中共徂徕山(泰山)工委,设敌工部,部长顾廷臣(至1943年7月)、高明鑑(至1943年8月)、刘明(至1945年8月)。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泰安县沿用原机构,隶属泰南地委,至1945年10月,泰安县行政区划发生改变:1945年10月泰历县撤销并入泰安县,原泰安县徂徕山以南地区划归泰宁县。新的泰安县委随之成立,未设专门保卫机构,锄奸反特、安全保卫和情报侦察等工作由县政府公安局负责,至1949年10月。

泰北行署(泰北县、泰历县):

1940年底,泰安北部地区开始筹建泰北行署(泰北县),1941年1月泰北县委成立,未设保卫机构,1941年3月,泰北县委区两级机关进一步建立完善。1942年10月,泰北县委成立敌工部,部长徐毅民。1944年3月,泰北行署举行参议会议,泰北县改为泰历县,泰历县委下设敌工部,部长徐毅民(至1944年6月)、吴亏选(至1945年6月牺牲后空缺,至1945年10月)。

泰安(西)县:

1938年5月,中共泰西特委成立,同时组建泰安(西)县,此时泰西县委未设专门的保卫机构。1940年春,县委设立社会部,部长朱迪(至1941年初)、韩革非。1941年4月县委又增设敌工部,部长崔子明。1942年1月,县委书记邹靖国被捕叛变,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全县党政机关被迫转入地下。1942年3月,泰安(西)县县委分为四个单元秘密工作,保卫机构有社会部、敌工部,社会部部长韩革非,敌工部部长曹龙骧,至1946年9月。

1946年7月改称泰西县,县委下设的社会部、敌工部,人员保持不变。1946年9月,韩革非调任县长,李元明接任县委社会部部长,增设副部长陈涛。1947年7月,敌工部撤销,刘永芳接任社会部部长,副部长陈涛。1948年4月。刘永芳调东平工作,社会部副部长陈涛主持工作,至1948年底。

县委领导下的社会部、敌工部等保卫机构,从1941年3月泰安(西)县成立抗日政府公安局建立开始,一直与公安局并存,至1949年2月,泰西县第二批干部南下,县委机构进行调整,社会部撤销。

1949年6月,泰西县撤销,除三个区划归肥城县,其余全部划归泰安县。

泰安县边区泰宁、泰泗宁两县:

为适应抗战斗争需要,在泰安县边区先后成立泰宁边区工委(泰宁县前身)和凤仙山工委(泰泗宁县前身),因两县部分辖区原属泰安县,本文也将党委领导的保卫机构列入梳理范围。

1938年6月,朱冥阶、武效周受省委指派,到宁阳东庄一带建立了具有灰色身份的抗日民主政权——泰宁自治会。1939年12月,鲁南地委建立了泰宁边区工委,这是当地第一个党组织,当时并未成立专门的保卫机构。1940年10月,泰宁边区工委改为泰宁县委,改属泰山地委领导。1943年6月,县委成立敌工部,副部长常润生主持工作(1944年7月任部长),至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

1943年1月,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鲁南地委在泗水一带成立凤仙山工委。2月,任命张建飞为敌工委员。同年8月,凤仙山工委改为泰泗宁县,县委设置敌工部,部长仲兰坡(至1948年4月牺牲)、秦子美(至1945年8月)。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泰泗宁县的曲阜、泗水划归鲁南,宁阳、新泰部分地区与泰安县徂徕山以南的部分地区合并,成立新的泰宁县,县委未设专门的党组织保卫机构,相关工作由县政府公安局承担,至1949年10月。

其他县级党组织:

为加强城市交通及情报工作,鲁中区党委1943年10月成立津浦铁路泰(安)吴(村)工委,负责人武效周(至1944年10月)、马子诚(至1945年8月);1944年6月成立泰安城工委,负责人曹星布,徐毅民任敌工委员,刘英任武工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泰安县境内没有成立其他县级党组织。

 

二、地方军事组织领导下的保卫机构情况:

1937年8月共产党员马馥堂组织泰安爱国青年在篦子店成立泰安县抗敌自卫团,这是七七事变后泰安最早的抗日武装队伍。10月,在山东省委领导下,泰安县委在篦子店成立山东人民抗敌自卫团,主席程兆轩,副主席崔子明,政治部主任鲁宝琪,副主任武冠英。1938年1月1日,该团编入徂徕山起义和泰西武装起义部队。1938年2月,泰安独立营在西麻塔村成立,营长洒海秋,教导员鲁宝琪。

1938年1月1日,徂徕山起义成立八路军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后设锄奸委员,由政委黎玉领导。1938年夏天,四支队政治部举办锄奸培训班。12月,四支队归属八路军山东纵队,山东纵队设立锄奸委员会,负责领导锄奸工作。四支队设锄奸科,科长王芳,支队以下各团设锄奸股,营设保卫干事,连设保卫委员,连长和连指导员不得过问锄奸工作,锄奸工作在秘密情况下独立进行。

1944年初,按照抗日根据地一元化领导要求,山东各军分区锄奸部门(科、股)与所在地专署公安局合署办公,1946年6月恢复分署办公。

1938年初至1945年抗战胜利,泰安县、泰西县、泰北行署、泰宁县、泰泗宁县等各县相继成立泰安县独立营、泰安独立团、县大队、泰西县独立团、泰西县独立营、县大队、泰北县独立营、泰安县保安大队、泰宁边区人民自卫队、抗日大队、泰泗宁县独立营等众多地方抗日武装队伍,各区也相应设立中队编制的武装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泰安各县级武装组织在原有基础上,军事力量不断增强,机构进一步完善。为进一步加强地方武装建设,巩固党委对军队统一领导,1946年10月,泰宁县委成立县武装指挥部,各区也在中队基础上加强了军事力量,东庄、南驿、尧山、汶口、磁窑等区(镇)相继设立了武装部,楼德、天宝、徂阳、汶口设立了民兵联防队。1947年7月,按照泰安军分区指示,泰安县建立了人民武装部,随后,下辖14个区中队也全部设立了武装部。

1948年6月泰安全境解放,之后的泰安县境内所辖军事组织均未设立专门的保卫机构,锄奸保卫、情报侦察等工作由上级军分区锄奸科、锄奸股等部门统筹安排实施。

 

 (根据泰安公安保卫资料及泰安县组织机构历史资料整理)2022年2月16日



浏览:4844次

评论回复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