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共产党人牟鸿礼烈士传略(上)

Chief 发表于2016-07-21 17:06:42
成立潍北第一个党支部
    牟鸿礼,字修五,1906年出生于潍北牟家院村(今属寒亭区高里街道)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牟鸿礼自小就有满腔的爱国热情。1919年,他在高里小学读书,“五四运动”爆发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同学们到潍县安固、大柳疃、柳科、高里等集市上宣传进步思想,每到周末就到二十多里外的台底集上讲演,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北洋军阀独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1923年夏,牟鸿礼和本村同学牟铭勋一起考上了济南工业染织学校,1925年春,他经在该校任教的潍县籍党员宋伯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夏,牟鸿礼修业期满,受党组织的派遣,和一起入党的同学牟铭勋回到家乡潍县开展革命工作,在渤海湾南岸的这片土地上撒下了革命的种子。
  为了适应地下革命工作发展的需要,牟鸿礼从此也有了薛礼德、李若水、孟铭三、李修与等一连串的名字。牟鸿礼从三叔牟恒令那继承过来的老屋,成了党员活动的联络点。为掩盖自己的身份,牟鸿礼还向他三婶提出把西屋当小工厂,办起了乡间小染织厂,借卖手巾、带子为名,宣传革命思想,启发农民觉悟,发展革命力量。
  牟鸿礼和牟铭勋介绍自己的同学耿梅村入党,成立了潍北第一个三人党支部——牟家院党支部,牟鸿礼任党支部书记。为应对白色恐怖紧急危机,牟鸿礼在老屋正房里靠东屋山的地方修了暗室和通往菜园的地道。
  这一年,潍县庄家村(今属奎文区梨园街道)的庄龙甲在茂子庄村王全斌家的场院屋里,召开了中共潍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1927年冬中共潍县地执委改称潍县县委),庄龙甲被选为书记。牟鸿礼任农民委员,兼任潍北区委书记。在潍县地执委的组织发动下,潍南的广大农村比较普遍地建立了农民协会。

组织群众闹革命
    牟鸿礼在潍北工作期间,常常披星戴月、顶风冒雪活动在人民群众中间。有时到茂子庄、虞河崖参加会议,往返百余里;有时为检查指导工作,一晚上奔走五六个村庄。为救助受难受苦的同志或群众,他曾几次变卖自己的家产。
  潍北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革命斗争此起彼伏,“短工罢市”,提高了他们的工资,打击了地主、富农的剥削。贫苦农民进行了“吃坡斗争”,割了三家恶霸地主的麦子,帮助一部分贫苦群众度过了灾荒。近二百多名发网工人和猪鬃工人的斗争,减少了资本家的中间剥削。
  1927年,“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白色恐怖暂时还未冲击到潍县。为防不测,当年入冬后上级党组织作出要时刻准备形势恶化的指示,要求各地党组织建立红色武装队伍,武器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潍县县委召开会议,研究迅速建立革命武装的问题,决定采取三个办法弄枪:一是花钱买;二是挑选部分党员建立武装小组,从散兵游勇中夺枪;三是派党员打入军阀部队进行策反,拉队伍带出枪支。
  潍县县委书记庄龙甲从同学刘韶九处借来手枪一支;宣传委员王全斌通过二姐王全荣动员家庭出资200银元购买手枪两支。牟鸿礼从本村大户人家借到了120块大洋,托人从日本洋行买回一把匣枪上交。后来,他又说服父亲,卖掉了家中的大车和牲口,又卖了妻子的陪嫁才还了40块大洋,剩下的80块大洋成了牟鸿礼终生的债务。
  1928年1月初,在庄龙甲家中,建立了由王永庆、王兆恭、成希荣等人组成的特工组。后潍县县委决定将特工组扩建为潍县赤卫队。这支队伍在中共潍县县委领导下,在1928年1至7月期间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开展了抗捐抗税、截获军粮、武装暴动等一系列革命武装斗争。

藏头诗蕴含战友情
    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不断领导组织的群众斗争,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度恐慌和害怕,潍县的公安局长李朝英一段时期内曾贴出告示,悬赏通缉牟鸿礼。
  同志们劝牟鸿礼从“阜通”煤场的“联络站”撤离,暂避风头,牟鸿礼坚定地说:“闹革命就会有危险,遭敌人抓捕不是什么奇事儿。只要挺身和他们斗争,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牟鸿礼有时化装成长胡须的长者,到乡下党员家中,不停地同敌人周旋。
  1928年秋,潍县县委书记庄龙甲因患病接受了县委的决定,到安丘县南流镇杞城庄去治疗,住在我党的一处秘密联系点。
  由于叛徒告密,1928年10月10日,敌人将庄龙甲从杞城庄抓到南流镇,对他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10月12日,庄龙甲惨死在敌人枪弹和铡刀下。
  为了弄清真相,牟鸿礼装扮成小商贩,亲赴南流镇进行实地调查,对庄龙甲的遗体作了适当处置。不久后,在党员庄禄海家里召开的党团员会议上,他向大家讲述了当时的革命形势,最后说:“革命的浪潮一个过去了,另一个更高的浪潮就要到来,同志们应该重整队伍,奋勇前进,迎接新的斗争。”当大家问他关于庄龙甲的消息时,他说等了解后再告诉。会议间隙,牟鸿礼找来用过的香烟纸盒,写下了这样的藏头诗:
  老子英雄儿好汉,
  庄稼不收年年盼。
  死而复生精神存,
  在与不在何须言。
  南北东西人知晓,
  流芳百世万古传。
  “老庄死在南流”,他将战友和兄长牺牲的消息“藏头”在了诗篇中。
  10月下旬,牟鸿礼、马宣元等经过秘密串联,恢复了潍县党的组织活动,在东曹庄成立了中共潍县特别支部。

浏览:301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