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奖章忆父亲

阿冬1225 发表于2016-07-25 17:22:02

   001KKYv7gy6MKFY63F7f1&690.jpg(注:这一枚是爸爸的独立自由奖章,编号:005159号,是1955年国家颁发给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15日参加革命的八路军老战士的。这一枚奖章有证书及小套子)
    我的父亲是山西浑源县人,十岁之前父母双亡,他姐姐出嫁,妹妹四岁被卖给别人家做童养媳。父亲说我们爷爷是给地主家做长工的,爷爷是病逝的,父亲认为我爷爷是干活累死的。我们的奶奶是个小脚女人,旧时女人不读书也没有名字。有一次我们姐妹问父亲,我们的爷爷和奶奶叫什么名字呢?父亲说爷爷叫“张三”,奶奶叫“李氏”,我们起先没听明白,以为是“张三”和“李四”,为此我们开怀大笑,父亲也跟着笑了起来,我们笑过后父亲才解释说,旧时女人没有名字,嫁人后只在姓的后面加一个“氏”,故而奶奶叫“李氏”。但后来有资料纪录奶奶叫“杨氏”,看来父亲把奶奶的姓都记错了。
    我的父亲十岁参加了八路军,那是在1938年9月,于1945年8月入党,跟随部队戎马一生。他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著名的两个大战役,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在打北平外围的时候他负了伤,他是在1948年12月北平战斗中炮弹炸伤右肩,当时任42军126师作战参谋,在他的残废证纪录的是叁等乙级。
    1950年10月他所在的部队42军作为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在最前线担任连长,战争非常残酷,我军伤亡惨重。听父亲说,战争一开始我军供给没跟上,战士们又冷又饿,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许多人得了夜盲症,他们还吃了死马,父亲大病一场,得了伤寒病,不知道是否与吃死马有关(后来相关资料记载抗美援朝我军战士、干部得的伤寒病是美国放的细菌所致)。当时志愿军最吃亏的是美国人的飞机和坦克,我军那时武器装备落后,炮兵部队对敌作战实力薄弱。战争结束后,我父亲所在部队奉命于1952年11月回国;我父亲是奉命提前回国的,于1952年中旬回国受训三个月后,筹建126师376炮兵团的战防炮营(即战争防御炮兵营),是独立营建制,并任“战防炮营”首任营长。
    我父亲于1957-1960年在沈阳高级炮兵学校(现沈阳炮兵学院)学习,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尤其是语文和代数成绩优良。由于文章写的好,老师非常欣赏他,还曾经提及让他改学文学,他在报纸上还发表过文章呢。我父亲看书的速度非常快,一次有人问他:“你看书为什么这样快?”父亲说:“我一目十行”,于是那人睁大眼睛学着父亲的样子看书,然后说:“我怎么就做不到一目十行呢?”。
     我父亲的记忆力非常好,记得弟弟在高中时,有道数学题做了很长时间也没能作出来,很着急,父亲说:“让我看看”,他做了一会儿竟然解答出来了。他常说自己很喜欢几何、代数,考试分数大都在4-5分(以前是5分制);不过后来弟弟从学校回来说父亲解答的题错了。我想就是错了父亲也很了不起,因为他们以前基础没有那么好,而且还是五十年代学的内容,跨年代时间太长。我时常听到与父亲共事的叔叔谈起父亲,都说他的记忆力之好是一般人比不过的;我有时觉得我没有遗传父亲的记忆力,所以读书要反复多次才能记住,不敢偷懒,还真是有点笨。
    我父亲读过许多书,他的书主要是军事、哲学、文学这几大类。尤其是军事方面,他看过许多国内国外的军事书籍,他的军事才华至今尚有人谈起,据说当年大比武中父亲是八大指挥员之一。父亲的语文基础也很扎实,有时我们在谈论读书体会时,父亲会突然提问我们,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后,他说我们看问题太表面化。有一个成语叫“吹毛求疵”,我就是从父亲那里认识它的,他说我对事物的看法太肤浅。我们姐妹看过父亲写的一首诗,那首诗用的是拟物的写法,恰如其分的形容了他当时对某些人的看法,非常有韵味。
    我父亲的爱好很广泛,他的象棋下的非常好,一般人下不过他。记得弟弟与父亲下棋,输了就与父亲争论起来,常常要悔棋,父亲说弟弟耍赖皮,与他下棋没意思,不愿意与弟弟下棋;于是弟弟用软办法缠着父亲与其下棋。父亲还喜欢京剧,识简谱,会弹琴,家里有一把琴琴,往往在晚饭后,父亲会自弹自唱一会儿,父亲最喜欢弹唱的是“雨打芭蕉”;他还会唱许多老歌,如抗战歌曲、毛主席诗词歌曲。
    长征组歌中的有些歌曲我是跟父亲学的,比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最喜欢父亲唱的那首毛主席的诗词“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我父亲是个很疼爱孩子的人,他经常以欣赏的方式夸奖我们。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们大都非常害怕父亲,因为父亲们都很忙,孩子们平时是由母亲管教,父亲们偶尔回家,发现孩子不听话,不由分说肯定是暴打一顿;我父亲从不这么做,他平时话不多,也不打我们。
    记得小时候我们中午不睡觉,房前屋后跑来跑去,闹的不可开交,影响他午休,他只要瞪大眼睛,我们就会害怕的不敢出声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些学习和工作方面问题时,他只说我们一句,我们就会觉得非常恰当,不再多言。比如一次他说我“性格强是好事,做事会很认真,但太强了就不好,是骄傲的表现”。父亲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每当我与同事配合工作发生不同意见时,就会想起父亲这句话,并暗暗告戒自己要尽量听取别人的意见。
    每每提及父亲,最让我们姐弟自豪和最难忘的还是小时候,别人家孩子的父亲从不管孩子们的学习,我们父亲亲自过问每个孩子的学习。父亲在家时会检查我们的作业,评议谁的字写的有进步,谁的字写的大了,谁的字写的太小,作文应该怎样写。我记得父亲说我的字写的很正,就是大了点,让我以后要把字写小些,于是我开始改写字体,一时把字写的长些,一时又写成方字,结果到现在我的字也没写好,这说明父亲对我们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记得我们最开心的是父亲出差回来,他肯定会给我们每个孩子礼物。他给我们的礼物是那时的孩子们可遇不可求的,是些很精致的笔记本、钢笔、小刀等等,弟弟偶尔还会有一把玩具枪;每当这时我们高兴的夜不能寐,非常珍惜,保管的很密实不舍得使用。
    我父亲是个很民主的人。我们从小长到大,可以与他谈论任何事情,也可以与他大声争辩,特别是弟弟与父亲讨论事情比较多,观点不一致时,弟弟就会不分长幼的大声与父亲争论起来,有时我们会感觉弟弟很没有礼貌,要提醒弟弟注意说话分寸。
    每当我们姐弟在一起谈起父亲时,我们会感到非常的温暖,感受到父亲对我们深深的爱,点点滴滴记在我们的心里,久久难以忘怀。
    永远怀念我的父亲。
    写于2008年10月20日深圳。
浏览:73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