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军大校报《军大导报》(四)难忘的报社生活

东岳军苑 发表于2016-07-28 15:20:28
《军大导报》社在较长时间内就是四个编辑人员,每人分编一个版,还分工联系几个单位,既是编辑,又兼通联和采访。四人中两个男同志,两个女同志,多数是20刚出头,有一位还不到20岁。有段时间,每天吃两顿饭,编报时通常是吃过早饭就看稿。每人要先用几个小时看几十篇来稿,认真进行筛选。一个版面5500多字,边改边抄,用稿再全部誊抄一遍,从内容行文到标点符号,逐句推敲,采用压缩提炼,多稿综编等方法,力求多采用群众来稿。为提高时效,缩短周期,每期编报都要工作到深夜。住在老百姓家中,没有煤油、蜡烛,更谈不上电灯,用的是一根棉纱做灯芯的豆油灯,灯光如豆。奋战通宵是家常便饭,长长的冬夜,围着炭盆,能吃上一顿夜餐烤馒头,就是最好的享受。有时把一人一个月的津贴费全部拿出来,也只能请报社全体同志吃顿花生米夹柿饼,大家很爱吃,说是吃“火腿”。如此轮番“请客”,一个月可吃上四五顿“美味”,陶陶然乐在其中。
报社同志常以警惕关门办报相诫。每期报纸编好付印后,都要拿出一天时间处理退稿,逐篇回信和再约稿。然后就利用两期报纸出版的间隙,下到分工联系的单位了解情况,参加会议,发现报道线索,就地组织和采写重点稿件。驻地近的大队离校部三五里,远的二十里以至数十里。我们通常都是早出晚归,往返一趟要翻几道山岗,遇到沙河就脱鞋涉水。
仲文、陶稼耘两位女同志除了内外勤一样干,还主动学骑马、学射击,意气风发不让须眉。
在战争环境中,坚持报纸定期出版,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从学校领导到报社每一个同志都把“不脱期”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学校创办时住宫南县大店镇,要由两个男同志轮流把稿件送到7 0里外的滨海印刷厂付印。开始只有一部旧自行车。有一次连续下大雪,自行车不能骑,黎鲁同志连夜步行赶回。对此,他在日记中有段记载:“1947年1月16日,早上起床,看下了不小的雨雪,不能在厂住下去,乃不顾一切决定回去。不过10里,雨雪已湿透了棉衣,略在小屋停一小时,继续前行。泥烂甚,午至大众日报社吃饭,再前行,直至最后10里。已是精疲力尽,烂泥溅满全身,大衣已成泥浆板,鞋子不见了,赤足在泥土内滑行,状极狼狈。最后5里,已是头昏眼花,终于回到家里。大家对我特别照顾,我解开大衣一看,棉军装、棉裤全湿透,绑腿化作一堆泥。”
大家为他报功,并在评功会上赋诗相赞:“健步风雪70里,飘飘咏归落吟边”。学校离滨海向胶东转移前,余立金副校长到军区开会,亲自与华东局宣传部联系,答应调拨一部份印刷设备给学校,领导要报社两个男同志到临沂接运。当时国民党正调整部署开向山东战场发动重点进攻,大军压境,临沂前线战云密布,一路上部队、民工南来北往,调动频繁。黎鲁、吴骅二人用一辆自行车推着行李,边走边侦察,数次 遇到敌机轰炸扫射,终于克服困难运回印刷器材,保证了报纸再度开印。
报社同志既是一个编辑小组,党内又是一个党小组,相处十分融洽”平时不但工作紧,学习和组织生活抓得也紧。不下去采访时,每天早饭前坚持一个半小时学习,每周一次党小 组会很少变动。彼此开诚相见,看到别的同志的成绩和优点,真心地提出鼓励,发现缺点或相互有什么意见,也随时诚恳地提出。一年过去,围着炉火学习新华社《元旦献词》, 自我回顾,相互评说。这些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岁月流逝,《军大导报》已成历史陈迹。但如同党领导的各条战线众多单位创造的业绩一样,它也凝结着党与军队的传统和数以万计的创业者的心血。当我们追忆《军大导报》的轨迹,看到过去我们宿营过、工作过的第二故乡发生翻天 覆地的巨大变化时,感奋之情怎能不油然而生!把战争年代的传统运用到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开辟新的园地,正是老一代和新一代的共同任务啊!(作者:吴烨 黎鲁 仲文 陶稼耘)
浏览:77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