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 纠正偏向
许建国同志一贯忠于党,忠于革命。一股逆流袭来,他旗帜鲜明,敢于顶住,并进行纠正。记得1947年在边区政府公安处机关整党中,搞了一套唯成分论的做法。在机关内部也组织起了“贫农团”,搞“搬石头”,把所有的科级以上干部全部赶下了台,大骂“过去的领导,是王八蛋领导”,让一批不是贫农出身的同志列队站在所谓“王八蛋席”上,进行批斗,百般辱骂,不让解手,不让回家,不管吃饱。一位贫农出身的女干部说了句“应该是党领导一切,贫农团领导一切是错误的”,也被斥为“贫农团的叛徒”,派人看押起来,并开除了她的党籍。此事闹得整个机关一片混乱,工作无法开展。
后来,在外搞边区土改运动的许建国同志得知了这个情况。这位觉悟高、党性强的老革命战士,敏锐地察觉这种过“左”的搞法是错误的,及时报告了上级。在取得了领导机关的指示后,当即亲笔写了“立即制止,我们马上速回”的信件,派人连夜送回。随后,他便集合有关同志疾速赶回。到了机关,老许连午饭也顾不上吃,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组织学习文件,着手纠正偏向。他说:“我们党历来反对忽视成分,又反对唯成分论,怎么能这样搞呢!”他严厉地批评了当时在家主持工作的同志。被整的同志和他们的家属见到老许,像见了亲人一样,纷纷拉着他的手哭诉自己的遭遇。他一一安慰了和自己一起战斗、工作多年的同志,整顿了组织,恢复了他们的党籍和工作。老许找到机关贫农团的同志,一一进行个别谈话。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坚决把偏向纠正了,公安处的工作随后又顺利开展起来。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了,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交口称赞老许那敏锐的政治头脑和旗帜鲜明、坚持原则的坚强党性。
坚韧不屈 严肃认真
由于长期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工作,许建国同志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他不愧是一位有办法、有魄力、精明强干、具有坚韧不屈的革命意志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的领导干部。
平时,他经常说,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革命气节。他十分注意对干部进行形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章教育。他常常用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战士被敌人俘虏后,坚贞不屈英勇牺牲的事例,教育大家向烈士学习。他遇事从来都是不避艰险,身先士卒,为大家做出榜样。1941年,他代表晋察冀分局到平西视察冀中惨案,和他同行的有一二十个同志。路经一个叫杏花村的地方时,他对警卫员苏锦堂等同志说,要胆大心细地闯过去。说罢,自己跑到前头亲自指挥。大家按照他的嘱咐,人贴在马背上,紧靠着山根,顺利地冲了过去。
老许一向对工作极端严肃认真,容不得丝毫的麻痹大意。他常对大家说:“做地下工作,特别是做平津一带的工作,一不小心,就会掉脑袋。要特别细致小心。”每当一个同志要出去工作,他总是认真交代任务,明确提出要求。1944年4月,王文同志受组织派遣去上海工作。行前,老许专门派人嘱咐说,要时时刻刻提高警惕,要机动灵活,要了解上海的风俗习惯,要学会待人接物、学会本职业务;办事要认真仔细,以取得信任,掩护自己,完成任务。他对每个同志都是这样细致入微地交任务,详细周到地教方法。
关心同志 平易近人
严格要求,热情待人,是许建国同志给大家留下的突出印象。他对同志的错误,批评起来不讲情面;对同志们的日常生活,他经常给予热情关怀。受到他的批评后,大家心服口服,心里总是感到热乎乎的。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位既可敬可畏又可亲可近的领导人。由于他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人们从不称他的官衔,而总是亲切地叫他“老许”。
老许同志一有时间,便和大家一起打球,捉鱼摸虾,说说笑笑。吃饭时,他总是和大家在一起吃一样的饭菜。那时候,他的衣服、鞋子都打着补丁,吸烟总是抽烟叶。为此,贺龙同志还送给他一个大烟斗,他一直带在身边。过了好久,贺龙同志又见了他,笑着问:“老许,你还抽大烟斗呀!”
老许体察周围同志的疾苦很细心。他见到大家睡觉时只用一条被子裹着身子睡,于是就组织大家打草,垫在被子底下暖和身子。有的同志思想上有了苦闷,在那里转圈。他发现了就主动问你:“想什么啦?”然后,拉着你一谈就是大半夜。一次,在由冀西到冀中的行军途中,他看大家走累了,就跳下马来,和大家边走边山南海北地聊起天来,说笑之间,大家就把疲劳忘记了。1941年打游击时,他把自己的马让给体弱的女同志骑,自己和队伍一起行军。
在战争年代里,老许心里总想着前方的战士和负伤的同志。有一次,别人送给他两瓶炼乳,他马上吩咐身边的石英同志说:“你把这两瓶放好,留着送给伤员。”在百忙中,他还挤出时间种了一片地。他自己动手翻地、锄草、挑水,种瓜种菜,把收下来的瓜菜送到食堂。他把自己的零用钱拿出来,买了核桃酱交给食堂,并且告诉炊事员肖武生同志做什么菜。他对肖武生说:好孬我们是老根据地,同志们从前方来到这里,他们那里条件很苦,我们要时刻想着他们哇!清风店战役时,纪裴芳同志病倒了。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老许设法找到了一瓶磺胺药,亲自送了去。后来,需要纪裴芳同志去执行一个任务,老许找到他,先问病情怎么样了,然后才交代任务,还吩咐一定要给他备一匹马。纪裴芳同志说:“有你这句话,我爬也要爬去!"
老许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在接收张家口时,尽管在当时看来那里“白糖多得能砸死人,酒多得能淹死人”,这支队伍坚持做到了秋毫不犯。
高视阔步 管好城市
许建国同志是个勤于动脑、富有远见的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开过以后,老许问一个同志:“毛主席的报告,你看了几遍?”他回答说看了4遍。老许说:“我们进城以后,就要按照这个报告办事。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好好学习。”在接管天津市前后,在恢复城市治安秩序,在开创天津市公安工作中,他充分展示了他的远见卓识和聪明才智,证明他不仅深刻领会了,而且出色地执行了党的城市政策。
天津解放前夕,许建国同志在胜芳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做了大量的人城准备工作。他认为,人城后必须把社会秩序搞好,社会人士就在这些问题上来看共产党的能力强弱。他要大家“切忌把农村中简单的经验带到城市中去”。他提出以“群众路线为基本,专门业务辅之”的工作原则,教育干部“要根据党的政策,向群众宣传”,提高群众的觉悟,增强群众的斗争性,使他们“感到政府的法令、政策对自己有密切关系”,自觉地发挥作用。他把依靠群众列为搞好城市治安的“第一法宝”。与此同时,他强调公开干部与地下工作人员要紧密结合,要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以敌制敌”,达到消灭敌特残余的目的。
在许建国同志的周密安排下,1949年1月15日下午,解放天津的战斗刚刚结束,我第一批干部立即随攻城部队进人了天津,接管国民党机关,搜捕战犯、特务,恢复社会秩序,展开各项工作。人城后第三天,许建国同志召集旧警察局全体人员,向他们申明我党政策,公布收缴办法。到21日,战犯、特务(除战俘及逃走者外)已大部分落网,社会秩序恢复了正常。
天津既已回到人民手里,全市的人民公安工作也就随之开始。许建国同志为开创这一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问题成堆、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他高视阔步,抓住关键,解决问题。他说:“提及公安局、治安工作等一连串的问题,都应该首先研究国家的内容。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器,公安机关是国家机构中不可少的环节。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公安工作是依靠大多数来统治与惩罚少数人的。这与反动统治阶级的警察迥然不同。”他从马列主义国家学说的高度考虑工作,并从这个高度教育干部从本质上划清人民公安与旧警察局的根本区别。他要求保卫人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截然划分敌我界限。他把高度的责任心、坚定的阶级立场、熟悉业务、服从命令、执行政策、经常与群众联系,规定为保卫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的品质,要大家安心在公安战线上埋头苦干,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许建国同志十分注重公安业务的基础工作,十分注重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公安队伍建设。1950年,他明确提出“加强治安管理,重点在于加强派出所”和“进一步组织群众”。他把这两项比作“天罗地网”。他在工作计划中提出,“制订全局各部门组织条例及工作细则”,“树立科学制度,克服官僚主义作风”。他对各部门领导人说:“我们不能没有章程,不要怕错,错了再改嘛!先搞试行办法,逐步地搞好各种条例。无所遵循不行。”公安工作接触的范围很广泛,要求公安人员具有丰富的常识。他提出,要“大量培养干部,并吸收各种人才”。他那时就主张要重视干警训练,要干警学会各种技能,学会开汽车,学会一门外语,这些表明他在这方面是富有远见的。
许建国同志在天津工作的时间不长。他的建树,为后来天津公安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做出的贡献,在天津广大公安人员中是有口皆碑的。
我们要以许建国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所体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跟随党中央进行新长征的道路上,在保卫四化建设的战斗中,做出我们共同的努力,以此告慰我们的老领导——许建国同志。 (1980年3月)
浏览:166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