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国纪念文集:接管天津建立人民公安机关/陈叔亮

Chief 发表于2016-08-05 21:42:31
    接管天津前,我军先解放了石家庄。石家庄虽然只是个中等城市,但是很重要。因为石家庄的解放,不仅可以取得管理大中城市的经验,还为解放平津做了各种准备,并为解放平津的供应也做了充分保证,军民充满信心。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节节胜利,平津已处在我大军包围中,解放平津已提到议事日程。中央决定华北局准备接管天津,中央接管北平,并召开会议讨论解决天津进城问题,决定公安工作由中央社会部负责进行准备。当时我在石家庄市公安局任局长,究竟去哪儿,尚未说定。我曾问许建国同志,他说现在要进人这两个大城市,干部比较紧张,要分一下工。后来中央决定中央社会部多数干部进北平,接管国民党北平市警察局;华北社会部多数干部进天津,接管国民党天津市警察局。组织上决定我去天津。
    当时都在为解放平津作准备,形势很紧张。一切准备和行动都要求严格保密,所以我们离开石家庄时,没有举行任何告别仪式,只是各自交代了工作,有孩子的把孩子托付给临时托儿组就出发了。我们也没有从石家庄直接走,而是从井隆华北局走的。那时,华北局在井隆,大家都编了组。12月我们乘坐卡车经沧州到了胜芳。当时在胜芳集结的不只是公安系统的干部,整个接管天津的干部都在这里。总指挥是黄克诚、黄敬、黄火青、黄松龄、许建国、吴砚农(市委秘书长)、杨振亚(副秘书长)、杨英(市委组织部长)。公安系统带队的是许建国。组织上决定,许建国任公安局局长,万晓塘任副局长。许建国让我组织接管天津国民党警察系统的班子,全部名单都交给了我。当时有许多干部我都不熟悉,如冀热辽的、晋冀鲁豫的,只有晋察冀的我还熟悉些。经和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商量后,拟出一个初步方案,并经许建国、万晓塘同志同意。公安局设置秘书、政保、经保、治安(下设交通大队、消防大队)、行政、人事等处,全市设13个公安分局。确定了处长、分局长人选,大都是从华北局社会部和石家庄市公安局来的干部。我被任命为秘书长兼秘书处处长、人事处处长。还有一部分干部是市委分配给我们的华北联大的青年学生。管警察、管监狱的负责同志都是石家庄带来的。各分局组成的同志哪儿来的都有。组织机构建立和干部安排后就开始了工作。在胜芳我们还进行了学习,学习政策和进城的纪律,组织得很好,井井有条。1949年1月14日,战斗打响后,我们随着大部队向天津进发。天津战役打得很漂亮。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原拟固守天津,对城外我军采用的是“扫清射界”政策,把天津城外围所有的房屋建筑树木都一律砍平,连坟头都铲平了,使进攻部队没有任何隐蔽之处。我部队挖弯曲巷道,仗打得很艰苦。
    我们这批接收天津的干部是1月15日从天津西面进城的,那里地雷很多,我们随着部队绘的标记,非常小心地绕行前进。我们是半夜进人市区的,然后按分配好的工作全部各就各位,就此开始了工作。过了一天,市公安系统召开大会。记得我们几位市局领导和处长以上干部,每人均穿着整齐的制服,政保处长张友恒、经保处长樊青典、治安处长张植凡、行政处长张行言等都上了主席台。由许建国、万晓塘等领导正式宣布天津市公安局成立,并宣讲政策。当时我们很快接管了整个国民党警察局系统的机构、资料、档案、物资等。这方面,原国民党天津警察局长李汉元还是立了功的。李汉元是军统分子,我地下党通过关系,先做了他的工作。他没有跑,也没有抵抗,并且下令全部警察系统坚守岗位,要保护好全部档案、资料、物资等,做好向解放军移交的一切准备。我们一到局里,他立即做了交代和移交。
    我们进城后,工作重点是抓敌情,清理国民党、三青团骨干分子,打击社会流氓恶霸、会道门、贩毒、吸毒,取缔嫖娼、卖淫等,以保障社会治安。我记得解放没几天,一个弹药库着火,并波及周围十补个库房,全市的消防队都调去灭火,幸未酿成重大损失。天津是个大城市,社会治安搞得好坏就看我们的了。有一次,我们把全市的流氓都集中起来,我给他们宣传党的政策,讲守法的道理,指出如果今后表现好,共产党可以既往不咎。加上我们狠抓了社会治安管理,所以治安没有出现大问题。4月份,刘少奇同志到天津视察工作,黄敬同志陪同刘少奇同志到街上走了一趟,社会秩序还是不错的。当时的工作正在摸索中,如何管理大城市,我们当时还没有什么经验。
    我和康岱沙同志在市公安局工作了一年多。1950年3月,黄敬同志找我们谈话说,中央来电调你们去外交部,因周总理指示,凡是曾在军调处工作过的同志,均调外交部工作。同月下旬,我们到北京后,即往外交部报到,自此就离开了公安工作。
(1994年4月)摘自《天津接管史录》(下卷)
    (陈叔亮,原名陈朗,曾用名鲁良史。1950年调到外交部后,历任亚洲司副司长、第二亚洲司司长、驻印度尼西亚政务参赞、驻柬埔寨和驻罗马尼亚大使。1984年离休。已去世。)
浏览:324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