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树山回忆录中篇:抗美援朝的火线锤炼

鞍钢小燕 发表于2016-08-08 13:56:48
1950年10月,侵朝美军及“联合国军”长驱直入,矛头直指中朝边界,战火烧到了鸭绿江岸。按照上级的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0月19日,我们117师由安东宽甸过鸭绿江,第一批开赴朝鲜参战。

行军途中,看见了一位朝鲜老妈妈怀里抱着的小婴儿一个劲地哭叫不停。随队的翻译与老妈妈答话后,告诉我们说,孩子的妈妈被美国飞机炸死了,孩子没奶吃,饿了好几天,哭叫着找妈妈。

还有一次,我们行军的公路上躺着一位血肉模糊的女人。翻译告诉我们她是被敌人的汽车在公路上拖拽了很长的一段路,浑身严重磨伤,惨不忍睹。亲眼所见,就是最好的战前动员。战友纷纷说,千万不能让战争打到我们的祖国。宁可牺牲我一个,也要保住乡亲和同胞的平安。为了祖国而战,为了亲人而战,只要能挡住战火烧到国内,流血牺牲在所不惜,这就是我们入朝后的心底誓言。

天气越来越冷,冰雪严寒的季节马上就到了。晚上,我们在野外露宿。为了抗寒,我们一人挖一个掩体,躺在里面,身子上面盖上军大衣。南方人没经受过酷寒,很多人被冻伤,大家都咬牙坚持。

开进中与敌遭遇,在云山地区,我军打了出国第一仗。这是一场中美王牌军的大较量,以我军全面获胜结束。

云山,是朝鲜云山郡首府。群山环抱,河流纵横,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美陆军第一骑兵师,创建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系“开国元勋师”,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战功赫赫,号称“王牌军”。11月1日早晨,重兵云集的云山一反常态,白茫茫的浓雾笼罩着山川,异常寂静。开战之前,双方还不知道彼此的身份——我军以为对手是南朝鲜军,美军以为对手是朝鲜人民军。

11月1日下午5点30分,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我军提前发起总攻,各种火器发出的声响震荡着云山山谷。我们117师从两翼实施包抄迂回,断敌退路,截敌增援。一阵猛烈的炮火后,我步兵团潮水般地向云山发起了冲锋,并很快逼近美军阵地前。这时,天已黑下来了。高地上、河谷中、山涧里,枪炮声、军号声及锣鼓声震耳欲聋,呐喊声惊天动地。美军知道这回是碰到旗鼓相当的对手了。11月2日清晨,绝望的美第8骑兵团被压缩在云山南面狭窄的开阔地里。美第5骑兵团急促增援而来,却受到我军的顽强阻击。阻击战斗异常惨烈,天上是美军几十架轰炸机狂轰滥炸,地上是一波又一波的坦克配属步兵的冲锋,阵地上原来茂密的树林,此时被炸成一片焦土。从11月2日午后到黄昏,美军对我军发起十多起冲锋,只换得在阵地前丢下了上百具美军尸体。更令美军瞠目结舌的是,面对重达55吨的坦克,中国士兵竟毫无惧色。士兵王有勇敢机智地爬到了美军的坦克盖上,用手榴弹恫吓敌人。震惊至极的美国坦克兵只好举起了双手投降。我军以灵活机动的战法,重创了美陆军第一骑兵师,共歼敌两千多人,取得了中美现代陆军首次交锋的胜利,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极大地争强了战士对战斗胜利的信心。

11月底,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我39军先在云山以南的明堂洞,上、下九洞地区阻击北犯之敌,后与兄弟部队一起转入反攻追击,解放了平壤。在上草洞地区,部队喊话迫降了一个美军黑人连,创造了朝鲜战争中的一个记录。

敌人溃败后漫山遍野地溃逃。团长命令我们隐蔽在洼地,把敌人的咽喉退路掐住了。穷凶极恶的美军妄图用独占的空中优势,扭转战局。他们用F84扫射汽油弹。落地的汽油弹立刻燃起冲天大火,被击中身上燃起火焰的战友,怕暴露目标,硬是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直至被烧焦死去。我亲眼看见不少的战友被烈火焚烧的悲壮场面,眼泪啪啪地顺脸淌下,我握紧拳头,决心发扬他们的崇高精神,用自己的英勇果敢,为他们报仇雪恨。我带领几名战士,冒着纷飞的炮火,在战场上抢救受伤的战友,把他们背到安全地带,使这些伤员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为减少伤亡出了一份力。

12月底,在第三次战役中,我39军率先突破了被韩军称为“铜墙铁壁”的临津江防线,连续取得上釜谷里和回龙寺战斗的胜利。之后,解放汉城,进占水原,与友军一起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地区。

过临津江,正是冰冻三尺的严寒季节,河面上结着冰碴。没有桥,为了抢时间,我们就按照命令,迅速挽起裤腿,脱下鞋袜,下到齐腰深的冰水里,趟着冰碴过河。刚下去时,还能感觉到仿佛有无数根钢针痛刺皮肉,走几步,双腿和双脚就被冻麻木了,什么也感觉不出来了。大家喊着口号,坚定地向100多米的对岸奔去。上岸后,按照命令,我们又光脚跑了四、五里路,直到跑出了一身的热汗,两腿也有了知觉。我们才停下穿鞋穿袜。一看,不由一愣,两只脚的脚底粘上了一层小石子,是冻上去的,只因失去知觉,没感觉出来。我就是在那时,落下了静脉曲张的病根,两腿肿胀,疼痛不止。

在第四次战役中,我们参加了横城反击战。我军迅猛穿插,一举堵住了韩8师和美2师一个团的南逃道路。气急败坏的敌军在优势炮火的掩护下拼死突围,据守横城的美军也出动坦克和步兵向北接应。公路两边的民房在敌机的轰炸中燃烧,凝固的汽油弹的气味令人窒息。我们沿着公路前进,如同在火海中穿行。我117师灵活穿插切割,南敌北拒,打得十分出色。经过浴血苦战,不但顶住了敌军的攻势,还主动出击,利用夜暗将美韩军队分割成数段,打起了歼灭战。在整个战役中,共毙伤俘敌3300余人,其中俘虏美军800余人,创造了一次俘虏美军最多的记录。押送俘虏途中,韩军的一个女兵因股部受伤,走路一瘸一拐。我们让她赶上队伍,她当众解开裤带,要脱裤子,大家都吓了一跳。翻译过来对话,才知道她想让我们知道她臀部有伤,得到一些照顾。战场上什么事情都会发生,是人生难得的阅历。

说起坑道战,还有一番气壮山河的来历呢。战斗英雄高云和带领一个班,在成川190.8高地坚守坑道5昼夜,战胜敌8次坑道爆破,5次凿顶爆破,2次施放毒气,3次火焰喷射和多次正面进攻,成功地出坑道反击20余次,杀伤敌20余名。首创了朝鲜战场运用坑道战的成功范例。此后,坑道战在部队迅速推广。在第五次战役中,我们117师作为预备队,担任守备任务。构造了以坑道为核心,以堑壕、交通沟、掩体相结合的完整防御体系,建成了“攻不破、打不烂”的地下长城。

我当时是349团8连的指导员,针对长期潜伏在坑道里的实际情况,如何让全连人员发扬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顺利度过坑道里的生活,成为我必须做好的事情。为此,我经过反复琢磨和思考,组织大家开展了建设阵地之家的活动。

这项活动激发了全连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班在搞好卫生的基础上,比着布置、美化所在的坑道。有的将采来的松树枝及野花扯成花串,挂在侧面或头顶上方的洞壁上;有的将野花野草插入空罐头瓶或炮弹壳里,做成花瓶。比着搞好宣传和文化活动,有的将炮弹箱的木板改造成宣传板,在上面书写鼓舞人心的口号及宣传好人好事;还有的找来马尾,电话线,用炮弹壳制作二胡等土乐器,吹拉弹唱;有的还组织骨干创作诗歌,搞朗诵;有的还别出心裁,用松针和绿叶在进出的洞口做成凯旋门。大家比着搞好伙食,有的因陋就简,用黄豆自制豆腐;有的用罐头包饺子。坑道里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层出不穷的小发明,小花絮,小故事,小娱乐,小画面,就有家的亲切感。战士们长久生活在里面,不觉得枯燥寂寞,相反,都感到舒适愉悦,士气高昂,增强了连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此,新华社记者路云还到我们连队采访,写了一篇《阵地之家》的战地报道,发表在《人民日报》抗美援朝的专栏上。采访结束后,路云送给我一个笔记本,这在当时是很珍贵的礼物。我很喜欢,经常在上面记点东西。多年后,这个笔记本找不到了,是我心里的一个遗憾。因我们连的《阵地之家》上了国家的报纸,就有了名气。军里召开座谈会,上边安排我参加会,并在会上就《阵地之家》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发言。会后,我就被调入军部任政治部组织处干事。不长时间117师高炮营营长和教导员同时被敌机炸成重伤,我即刻被派到这个营任教导员。

五次战役结束后,我们在中部战线担任了一段守备任务,后又回撤到西海岸守备。1953年7月, 39军受命班师回国,我和战友们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回到了祖国。(整理人黎燕 当代女作家,鞍钢退休干部)


谁在收藏
浏览:98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石晓东
    石晓东
  • 原野
    原野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