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靖的传奇一生(中)

华朱 发表于2016-08-11 19:03:51
十年艰难奔波 终于回到革命队伍
南昌起义部队在潮汕失败后,朱克靖只身潜入广州,希望找到党组织。然而,广州经过“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往日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气象已荡然无存,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由于朱克靖曾在这里进行过革命活动,认识的人较多,不能久留,他便混在人群中买了一张火车票,沿粤汉线北上,赶到武昌。当时武汉三镇同样笼罩着恐怖气氛,反动派四处搜捕共产党人。朱克靖找到妻子肖仲之后,马上匆匆忙忙地携带家眷去了北平,暂在岳母家避居。为躲避反动派的迫害,朱克靖隐名埋姓,租种了海淀区中关村附近的一个葡萄园,靠栽蔬菜、养兔子为生。他一面自食其力,一面努力寻访党组织。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转入秘密活动,一时难以联络上,朱克靖焦急万分。在生活的驱使下,他只得改行,经人介绍,化名李有才,在北平附近的遵化县任教。1932年,他遇上幼年时的同学罗征书(此时正在广西师专做庶务),邀他到桂林教课。就这样,朱克靖举家迁到桂林,以李竹怡的化名,出现在广西师专的讲台上。
1934年间,白崇禧游玩桂林时,有人悄悄地把朱克靖的情况告诉了白崇禧。白崇禧听说朱克靖已脱离了共产党,便做出一付礼贤下士的样子,吩咐准备宴席,并派吉普车去接,想劝说朱克靖归顺自己。朱克靖知道来者不善,托辞推脱,后在同乡好友程星龄的帮助下,全家逃离桂林,几经辗转,流落到长沙。此时,他已身无分文,迫于生活,只得忍痛将三子秀麟送与长沙火车站职员杨世铭为嗣,然后,取道江西去投奔妻舅文群。
文群任过江西省财政厅长,此时兼办豫鄂赣闽四省的农村合作事业。他平素极器重朱克靖,便请他来帮办农村信贷事宜。朱克靖觉得这也能为农民办些实事、解决些困难,便答应了下来。于是,他化名朱笃一,前往河南省农村合作委员会南阳办事处任特派员。当时河南农业凋敝,农民生活贫困,朱克靖带领几个办事员奔波于南阳行署所辖的13个县,扶助农民购买耕牛、添置农具,开渠凿井、兴办水利设施。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国共两党共同公布“重新合作,一致抗日”的协定,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新四军军部在南昌市高升巷公开挂出了牌子。朱克靖经过10年的艰难奔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队伍,他极为振奋,对家里的人说:“我要重归战场,请缨杀敌。”他把妻子肖仲之和儿女送回醴陵家乡安置,并委托友人说:“如有机会,请把我的家属转移到延安去。”安排好这一切,他便急切地奔往南昌,投身抗战行伍。

“仲连智免蹈东海 武穆冤成走传书”
朱克靖赶到南昌,就像久离娘亲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母亲--党的怀抱。当时,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闻知朱克靖要去新四军工作,便以“叙旧”为幌子,把他请到自己家里,提出要聘请他担任江西省政府秘书长的职务。面对高官厚禄,朱克靖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愿在新四军与抗日将士们一起吃苦”,便起身告辞了。而在党组织征求他安排职务的意见时,朱克靖却说:“无论分配我做什么工作都行,只要对抗战有益。”
叶挺对朱克靖十分尊重,提议要留他在军部工作。1938年1月6日,新四军正式在南昌编成,叶挺、项英分任正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分任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43岁的朱克靖任军政治部顾问兼直属战地服务团团长。
战地服务团直属政治部领导,专门负责宣传、民运工作,其成员大多数是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来的爱国青年,有新闻工作者,也有作家,但比重最大的是大学生和中学生,分成戏剧、绘画、歌咏、通讯、民运等几个大组,其中,民运组人数最多。朱克靖对服务团的创建和发展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开始时,服务团的男青年大都西装革履,女青年则烫发旗袍,比较自由散漫,因此也受到一些批评。但是,朱克靖看到了他们的血气方刚,觉得他们离开大城市投奔新四军,有很高的抗日热情,而且很多人有一技之长,他便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娇”、“骄”二气,与抗日军民生活在一起。战地服务团成立了一个剧社,朱克靖带着这批青年跋山涉水,到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演出,有时还把《松花江上》、《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送到前沿阵地。不到一年时间,他们行程2万里,足迹踏遍苏、浙、皖、赣4省,有效地宣传了共产党和新四军的抗日主张。
1940年6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受蒋介石指使,企图阻挡新四军向江北发展,拉拢泰州地方实力派、鲁苏皖边游击总指挥部的正副总指挥李明扬、李长江,阻击新四军。因为李明扬在北伐时是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的旧部,中共中央东南分局考虑到朱克靖在大革命时期的地位和影响,委任他担任新四军联络部长,负责统战方面的工作。陈毅为了争取二李,避免内战,特致书朱克靖,邀他从江南赶来,赴泰州谈判。陈毅为朱克靖的泰州之行,曾写下了《送人赴泰州谈判抗日合作》的诗句:
停骖问我意何如?词婉情真再致书。
军令今当斩马谡,歧途何事泣杨朱?
仲连智免蹈东海,武穆冤成走传书。
凭君寄语强梁辈,摩擦自戕慎厥初。
朱克靖轻骑入泰州,对二李晓以民族大义,陈述了“兄弟阋于墙,共御其侮”的道理,并揭露了蒋介石等顽固派借刀杀人,削弱抗日国防力量的阴谋。二李深为所动,不愿与共产党打内战,同意让开一条通道。陈毅率部顺利地通过了他们的防区,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使之成为嵌在敌伪心脏的前沿阵地。
朱克靖在争取开明士绅、社会贤达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当时苏北有名的大文豪韩紫石,就是经朱克靖联系争取过来的。
但是,韩德勤忠实地秉承蒋介石的反共政策,充当了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急先锋。他把进攻目标首先指向江北新四军,还邀约二李配合,企图攻占黄桥。因此,继续争取二李保持中立,对于改变战场力量对比有重要意义。陈毅派朱克靖继续坐镇泰州,与二李谈判。谈判中,朱克靖发现二李动摇不定的原因,是惧怕韩德勤人多势众,同时又怀疑新四军立足不稳。因此,朱克靖便对二李详细地分析了苏皖地区的各种政治力量,着重指出新四军虽然人少枪少,但努力抗战,众望所归,如此正义之师必操胜券。经促膝交谈,二李继续与新四军保持了统一战线关系,并允许江南新四军通过自己的防区增援黄桥,抵抗韩德勤部队的进攻。
黄桥之战当夜,朱克靖坐在李明扬办公室里,两人一起守在电话机旁。李的部下不断打来电话报告战况。到了次日午后,朱克靖接到陈毅电话,让他转告李明扬,黄桥之战已经结束,顽军军长李守维落水溺毙,师长孙启人及一批旅、团长成了新四军的俘虏。不久,苏北参政大会在海安召开,朱克靖作为中共方面的代表当选为副议长,同时兼任苏北三分署主任。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粟裕率第一师在苏中地区成立苏中军区,下辖4个分区,各分区成立中共地委、行政专员分署和军分区。第三分区由叶飞任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朱克靖任第三分区专署专员。他们共事多年,一起领导了泰兴、泰州、如西、靖江4县地方政权建设,开展瓦解敌军,保障部队供给和反“扫荡”、反清乡斗争。
为了开拓新的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派粟裕、叶飞于1944年底先后率部南下,同浙东游击队会合,创建了苏浙根据地。朱克靖带领300多名地方干部随军同行,任苏浙行政公署主任,在领导地方政权建设,发展经济,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者:朱华)

浏览:148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