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回忆在武城时期的战斗工作经历(上)

立十广 发表于2016-08-26 19:10:08
1939年初,我在冀南军区政治部民运科当干事。主任是王光华,民运科科长是马克昌。这时,日军已占领各县县城,并到处修筑据点,军区机关在邱县一带活动时曾受到敌人袭击。为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军区机关进行精简整编,动员部分同志下去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4月,我奉命到冀南四分区的武城工作。当时,武城党的组织还处于地下活动,县工委书记韩强同志介绍我认识了区党的负责人戚锋同志。区仅戚庄有党支部,我去后发展了中学时的同学宋烈和赵之璞入党,并建立了饮马庄沙庄党支部。
组织地方武装最大的困难,一是没有武器,二是群众对共产党、八路军还不甚了解。开始,我通过关系找到肖官屯的严文昌,他思想比较进步,在本村掌握有几十条枪,想通过他组织游击队,但他思想上有顾虑,认为条件不成熟,未成功(他后来参加了八路军)。以后,我和戚锋同志商量组织游击队的问题。6月间,我们去争取孙芳绪,他是张八师(被国民党收编的土匪武装)的大队长,该大队有几百人,绝大多数是农民,驻在武城清河交界处。张八师师长和戚锋的父亲戚夯是结盟兄弟,刘芳绪是戚锋的姐夫。通过这个关系我们去找孙芳绪,同去的有戚锋、戚贫、徐亚南、林颖等。去后,以孙芳绪客人的身份出现,和孙芳绪多次商谈让他将部队带出,成立八路军地方武装。孙表示同意带部队走,但顾虑多,迟迟未下决心(他后来参加了革命队伍)。八、九月间,冀南军区政治部驻在枣强和尚店一带,我和戚锋去汇报 工作,史秘书转达王光华同志意见说:“国民党要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党内有通知,进入国民党部队工作的同志,己暴露身份要马上离开。”我们随即撤了出来,张八师马上贴出布告抓戚锋和我,抓住赏几百块大洋。
回来后,我们继续做戚夯(戚锋的父亲)的工作,他虽是国民党员、曾在国民党政府任过武城县财政科长,家中也比较富裕,这个人有民族气节,赞成支持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在武城有一定影响。经过多次和他商谈,他同意组织八路军地方武装并担任领导。于是他和党支部一起,在游击小组的基础上动员党员和进步青年群众参军。开始组织了十几个人,仅戚夯家有一支驳壳枪,多数人拿红缨枪。部队成立后,因运河东难以存在,当夜转移到河西小林庄。城里日伪军得知戚夯、戚锋父子参加了八路军,即抄家封门,全家人被迫迁到河西。在这支部队的建立中,戚夯、戚锋父子经受住了考验,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部队开始在武城、清河边境一带活动。当地群众因时常遭到伪警人员的催粮、要款、敲诈勒索和土匪的抢劫,都盼望八路军来。部队首先狠狠打击了外出作恶的汉奸及伪警人员,缴获了几支枪,在吕华庄以南杀了几个罪大恶极的汉奸,对极个别不法地主实行罚款,也适当进行征粮征款。这行动大快人心,鼓舞了士气。这样群众很快发动了起来热烈拥护八路军,部队也发展到了三、四十人。为适应形势的发展,经上级批准,决定成立抗日政府和县独立营,区长戚夯兼独立营营长,教导员王新,副营长刘远光,连长戚贫,指导员戚锋。独立营成立后,即袭击了陈庄伪警察所,敌人毫无准备,缴获了一些枪支和物品。春节前后,又袭击了河西街伪警察所。在要庄以北的一个村子里,消灭了一股土匪,有 几十人,都取得了胜利。从此以后,再没有成股土匪活动。战斗中我们牺牲了一个李班长(李家户人)。
当时,武城的形势是,县城和城东被日军占着,城北是国民党收编的薛子文和胡和道部;我们只能在城南地区活动(二区、三区到清河边)。
1939年冬,原石友三部队的高庆生、刘汉连因不满国民党军队的压迫和积极反共等倒行逆施,带着一挺机枪来参加了革命队伍。由此,县独立营有了第一挺机枪,加强了部队的火力。高、刘二同志来后,作战一贯勇敢,立了不少战功。这样,部队很快展到一百多人。有了抗日政府和人民的地方武装,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一定的保障,使武城南这块根据地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1939年底,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遵照中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指示,冀南讨逆战役取得了胜利。我们这一带,薛子文和胡和道的部队南逃,其中大部分被消灭,少数逃过了黄河,薛子文个人回来后,参加了革命队伍,我们随即收复了武城城北地区。在讨伐石友三战役中,县独立营配合主力南下到广宗威县一带,战役结束后部队返回武城。这时形势很好,根据地扩大了,群众的抗日情绪高涨,积极拥军,部队也得到了发展壮大。1940年春,经上级批准,武城成立县委、县政府、县独立营改编为县大队,张宝山任大队长,王新任政委,全县除一区(在河东)外,二、三、四、五、六区都建立了区委、区政府和区中队。
谁在收藏
浏览:251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袁秀珍
    袁秀珍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