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福,1907年出生于山东宁津县,因家庭贫寒读不起书,只能到当地学堂偷学认字,一学就是4年。1923年,16岁的刘贵福外出谋生,在北京西北边防督办公署修械所当学徒。说是学徒,其实是打杂干零活,这样干下去什么手艺也学不着,怎么办?“偷学”。晚上一有空,他就跑到工作间,从窗口爬进工房,观看师傅加工零件,从中学到不少手艺。后来他又到山西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从事机械修理和制造,为以后设计制造新步枪奠定了基础。
“第一枪”源自延安
193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延安陕甘宁边区举行工业展览会,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一支新式轻型步枪。这支步枪是陕甘宁边区枪械修造部负责人刘贵福按照毛泽东同志关于游击战的要求设计的,其特点是短小精悍、轻巧实用。因展出时还未来得及命名,展览会就标了个“无名式马步枪”。
当时,刘贵福设计出马步枪的总图和零部件草图,和孙云龙一起制作模具和图样,由梁松方负责制图,孙云龙和曹嘉仪负责钳工,张庆森主攻机械加工,刘先惠专攻样板和量具的检验,冉瑞峰用核桃木制成精美的枪托。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战,“无名式马步枪”研制成功,刷新了中国人自主设计制造步枪的历史。
当时,延安《新中华报》报道了有关这支枪的新闻:1939年4月底,军工局决定将边区机器厂枪械修造部迁至安塞县郝家岔村单独建厂造枪,改为军工局二厂,对外称边区机器二厂,专门生产“无名式马步枪”。到1939年5月,工厂生产出第一批“无名式马步枪”,进行寿命试验时打了200发子弹,证明效果良好。
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中央警卫团护卫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撤出延安。此时,毛泽东同志曾送给为中央带路的延安老乡白生财一支“无名式马步枪”。
1977年7月后,“无名式马步枪”的三棱刺刀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的综合馆展出。
八路军的“八一式”
1939年7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派一批干部和技术骨干,支援晋东南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并命令刘贵福、刘先惠、曹加仪等组成300多人的工人行军营。刘贵福任三连连长。
1939年10月,刘贵福背着一支无名式马步枪到达军工部,先后担任军工部技师、军工部一所(即黄崖洞兵工厂)副所长,并受命改进无名式马步枪。
1940年8月1日,刘贵福制造出一支新式步枪。这种枪吸收无名式、捷克式、中正式、三八式以及汉阳造等步枪的优点,长度比一般步枪略短,比马枪稍长,取名为“八一式马步枪”。枪的刺刀紧紧连在枪口处,平时折叠在枪杆下不会丢掉,肉搏时能迅速脱钩弹出展开。枪重3.36公斤,口径7.9毫米,射击准确,刺刀锋利,枪体轻巧坚固,外形美观。
垂阳兵工厂的厂长——刘贵福一家
1937年,八路军在平型关痛击日寇的消息使刘贵福看到希望,他联系了4个人要去解放区,可临走的那天变成了16人,到了临汾刘庄八路军办事处,受到朱德、彭雪枫、杨立三的接待,派人把他们送到延安。这16人后来都成为八路军枪械制造界的翘楚。
延安当时有所兵工厂,是从吴起镇红军兵工厂迁去的,厂址最初设在离延安城南15里的柳树店,因此又叫柳树店兵工厂。该厂主要任务是修理枪支,以武装部队、支援抗日战争。刘贵福他们就被分配到柳树店兵工厂工作。柳树店兵工厂在柳树店村的小庙和几个窑洞里,只有几部机器,工人大多是红军。到厂不久,他们就修好仓库里的100多挺机枪。刘贵福被任命为枪炮科长。不久,工厂迁到安塞茶坊。
1939年4月,刘贵福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茶坊陕甘宁边区机器厂东厂负责人。他在学习“论持久战”的思想指导下,自主设计、制造了“无名式马步枪”(后来也叫‘新七九’),在延安五一工业展览会上被评为甲等产品奖,刘贵福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毛主席亲自题词:“刘贵福同志你是生产战线上的英雄”。“无名式马步枪”成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支步枪,开创了步枪“轻型化”的先例,从此,进入我国自己设计、制造步枪的历史。
刘贵福一生负责枪械弹药生产制造的技术指导,为我国兵器工业特别是枪械制造技术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