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解放后,华东野战军32军参谋长赵一萍,任青岛警备区司令员。赵一萍是山东的老党员,长期坚持党的地下工作,后在军队任领导职务。1949年解放青岛,他是人民解放军青岛作战部队的主要组织者和指挥员之一,今逢青岛解放,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特撰写此文,以示怀念。
赵一萍(1905-1986)原名马兰馨,寿光牛头镇人,1920年入济南正谊中学读书,1923年毕业后,又读外语专科一年。1924年冬回到寿光家乡牛头镇。1925年3月,他结识了牛头镇张家庄的张玉山,又结交了牛头镇的马保三,经张玉山、马保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秋,中共寿光地执委决定调赵一萍到寿光崔家庄双凤小学,接替李灼亭(校长)、李步鳌(团支书)工作。他到学校以后,主要负责教学工作,崔家庄和双凤小学的全面工作,由张玉山亲自主持。
1926年冬至1927年春,是崔家庄中共党团组织大发展的一年。全村党员发展到20人,团员发展到30余人,双凤小学单独成立了党、团支部。这时的双凤小学,实际上已经成为寿光县的党团活动中心。
1929年秋,根据省执委的指示,在双凤小学举办“国共两党活动分子训练班”,中共组织了党团员40余人参加,中共寿光地执委书记张玉山,讲授共产主义理论,国民党寿光县党部负责人孟雪园,讲授军事课,赵一萍负责讲训练班的情况定期向省执委汇报。1927年春,省执委委员丁群在听完他的汇报后叮嘱说:国民党右派有叛变革命的可能,寿光地执委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及时传达了省执委的指示。
1926年秋,寿光的中共党员发展到近百人,共产主义青年团发展到300余人,赵一萍任县团委书记。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两党合作破裂。5月,王云生和赵一萍代表中共寿光地执委出席省执委紧急会议,听取关于停止迎接北伐,准备开展隐蔽斗争的指示。会后,立即回寿光传达贯彻执行。
1932年,赵一萍被国民党政府通缉,中共山东省委调他到鲁丰纱厂领导工人运动,后调蓬莱,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直至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底,赵一萍在栖霞县香夼组织抗日武装起义,起义部队编入《中国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二路一大队,赵一萍任大队长。1938年,三军改编为五支队,赵一萍任61团团长。1939年,升任五支队参谋长;1941年,任胶东第三军区司令员。1942年,他率2个连,被万名日伪军包围,血战一昼夜,毙伤日伪军数百人,胜利突围。1943年,赵一萍被派赴延安学习,1945年日军投降后返回山东。
1946——1948年,赵一萍先后担任鲁南军区、鲁中军区、鲁中南军区参谋长,参加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后,任徐州警备区司令员。1949年调任华野32军任参谋长,负责组织指挥解放青岛。解放青岛的主力是华野32军,整体作战计划由赵一萍主持制定。赵原是胶东五旅参谋长,是许世友的得力助手,他长期在山东作战,对青岛敌情十分了解,可谓“知己知彼”。当时,华野主力南下作战,远离山东;青岛守敌,在人员数量和武器装备方面,占据着相对优势,并有海空军支援作战。因此,许世友临战调将,要赵一萍来32军,是深谋远虑的决策。《即青战役》的总体作战方案是:32军首先从中路(即墨)和西路(马山)进击青岛,警备四旅从东路(四社山、大庙山)侧击敌后,绕过崂山,形成对青岛的夹击包围,迫敌撤退,保全城市。具体战斗,则实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因此,我军在青岛外围战中,攻必克,战必胜,越战越勇。守敌总是被动挨打,防守据点不断丢失,防卫空间越来越小,最后,被迫弃城从海上逃窜。赵一萍为青岛解放做出了贡献。青岛解放后,留任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兼青岛警备区司令员。
全国解放后,赵一萍调海军工作,1955年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9年任海军参谋长,1976年离休。1986年10月4日病逝,终年81岁。
赵一萍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忠于党,忠于人民,沿着共产主义的人生轨迹,走过了辉煌的一生。
摘自《风雨同舟五十年》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专辑,1999年12月出版。作者刘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