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和平谈判,在我攻打天津之前便已开始。当时,我党平津总前委领导成员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与傅方代表华北“剿总”土地处长周北峰和民盟北平负责人张东荪,以及后来的国民党华北“剿总”副总司令邓宝珊等进行谈判。我军攻占天津之后,加紧了对北平的包围,并准备攻城。
北平是我国的文化古都,历史悠久,元、明、清三代王朝在这里建都。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高等院校,其中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图书馆等,在中外都是很有名的。为使北平完整无损地回归人民,我方代表同傅方代表达成并签署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初步协议。这时,我们派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陶铸等同傅方代表周北峰一起先行进入北平,商定傅作义北平守军接受改编的具体方案。随后,成立了以叶剑英为主任和我方3人(陶铸、徐冰、戎子和)、傅方3人(周北峰、郭宗汾、焦实斋)为委员的北平联合办事处。
在和平谈判;争取和平解放的过程中,做好前线部队的政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重要任务。开始,党中央决定派代表与傅方代表正式接洽谈判的时候,我们教育部队,对和平解放北平问题,不能抱太大幻想,还是要立足于打,不松懈战斗意志。从中央到平津前线司令部都是这样考虑的。一面和谈,争取和平解放,一面积极准备攻城,拟制精密计划。1949年1月16日,中央军委给林、罗、聂的电报指出:积极准备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力争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同时指出,对占据这些文化单位的敌人,我们不要攻击,将其它城区占领后,再用谈判及瓦解的方法使其缴械。并说,即使延长许多时间,也要耐心地这样做。指示要求:要绘图立说,各部队首长人手一份,使大家明确哪些地方可以攻击,哪些地方不能攻击,当做一项纪律去执行。
解放北平还是立足于打,这一点,全军指战员也都是非常明确的。我主持起草了关于攻占北平后的入城纪律问题给中央军委的报告。报告说:“我军攻占北平后,关于该市之接收与管理,中央已指定军事管制委员会负责。但在军管会人员尚未入城或入城后尚未接收以前,我入城部队,需以全力保护维持秩序,防止抢劫与破坏,我入城部队必须切实遵守纪律,不得违犯纪律。兹提出下列数端,望各部立即进行教育,并在入城后即照此执行:(一)保护学校及文化古迹名胜,如平市各大学、图书馆、公园及故宫博物院、西山、香山、中南海、北海等名胜,尚需派兵保护,防止偷窃与破坏。在秩序未恢复前,拒绝参观。学校则一律禁止驻兵。(--)敌人经营管理的各种工厂、仓库、堆栈、银行、医院及党政军办公机关、官舍、公馆等,由部队派兵看守,所有这些地方物资、汽车、用具一律不许搬动,等候接收。(三)干市外侨较多,且有各国领事馆,其住址多在东交民巷,我军入城后,对于外侨及其领馆人员应采取保护政策,其合法权利,完全予以保障,不许侵犯。按照中央指示,在军事管制时期,为了防止特务与坏人捣乱,我军有派兵保护其领事馆一切安全责任,应派人向其说明我们此种责任。如他们不要武装保护,则需由他们出具证明文件,说明以后发生乱子,我们不负责任。但在站岗保护领事馆时,对领事馆出入人员及领事馆内部,都不实行人身和室内检查,而只应注意有无捣乱分子在领事馆附近或是否向领事馆捣乱,应教育部队对待外侨及领事馆人员,需以礼貌相待,不得讥笑或故意留难。如发现他们之中有特务间谍嫌疑和破坏行为者,亦应报告上级处理,不得擅自行动。(四)被指定入城之机关部队,必须服装整齐,保持清洁,并注意礼节及军纪教育,使为广大市民及各界人士所尊重。(五)实行纪律赏罚制。凡保护有功与遵守纪律有优良成绩者,当予以奖励,其有不尽职责,致引起破坏和违犯纪律之个人与单位,则需受到批评与惩罚。私自搬去之物资,不论多少,均须责令退还。(六)准备以4纵及2兵团政治部人员进入北平,担任北平城防及城市卫戍工作。望4纵、2兵团政治部加重此项教育,并对此作各种准备,但其他部队亦需进行此项教育,以便必要时征调入城及在尔后攻占北平时,作为进入北平的准备。”这个报告经中央军委批准后,下发部队执行。
为了切实保护好文化古都北平,平津前线司令部1月19日决定,以原东北先遣第2兵团第4纵队为基础,成立北平警备司令部,由兵团司令员程子华任警备司令兼政委,彭明治、吴克华任副司令,莫文骅任副政委,刘道生任政治部主任,担负北平解放后维持治安和警备任务。4纵接受任务后,党委作出决议,明确指出担负北平警备任务的重要意义,要求部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北乎的工商业、市政文化建设、名胜古迹、学校以及仓库物资,等等,“只许看管,不许动用;只许保护,不许破坏;空手进去,空手出来。”0
入城部队在抓紧思想动员和政策纪律教育的同时,又狠抓了军风纪的整顿。我最先入城的警备部队,模范地执行了城市政策纪律。我军进入北平接管的时间是1月31日,正是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季节,而部队却露宿街头。住在牛街、黄寺等少数民族街区的部队,很注意执行民族政策。执行警备任务部队看守的仓库里,有军需装备,大米白面,布匹绫罗绸缎,东西应有尽有,执勤的干部战士严于职守,秋毫无犯。说明入城前的城市政策纪律教育,平津前线司令部制定的《约法八章》、《入城守则》的宣传,是深入人心的。北平和平解放,社会秩序安定,文化古迹和古代文物,完整无损地保护了下来,这是我们党的方针政策的胜利,是我军政治工作的胜利!2
北平通过谈判达成和平解放协议,傅作义的部队撤出北平接受改编,是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产生了以后解决国民党残余武装力量的“北平方式”。
但是,从军队的政治工作来说,一下子改编这么多的军队,即:1个“剿匪”总部、两个兵团部、8个军部、25个师,连同地方部队共25万人,使之成为人民解放军,这在我军建军史上也是少有的,这是一件极其复杂、艰巨的任务。为了顺利进行改编,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陶铸直接领导了和平改编这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陶铸是个很好的同志,很有魄力,在改编北平25万国民党军队的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记得,对傅作义军队的改编方案中,规定有这样的内容:对于国民党部队中的政工人员,愿留解放军工作的,必须经过训练,再行录用。原国民党军队各级军官,愿意学习深造的,按其工作职位与程度,分班组织学习。凡接受解放军分配工作的,其本人和家属均与解放军同级干部和家属享受同样待遇。愿意回家的,一律按原薪发给3个月薪金,一切私人财物均可全部带走,并由平津前线司令部发给车票,在解放区沿途供给食宿(包括家属在内)。
改编方案还特别规定:凡在解放区居住的国民党军官,回家后可分得应有的一份土地。回家的国民党军人,一律发给《参加北平和平解放证明书》。
月21日,平津前线司令部、政治部召开改编会议,受编部队师以上军官参加。我主持了这次会议,陶铸副主任宣布了改编方案,并指出:我们制定上述方案和原则,改编受编部队,是因为参加此次北平和平解放的国民党军官兵有功于国家,有功于人民,所以,解放军和人民愿意给以奖励和优待。这个改编方案,受到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
受编部队撤出北平抵达指定地区后,东北野战军的各级领导和机关,花了很大精力,采取各种措施,对受编的国民党军进行了团结教育工作。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除个别单位不听劝告,强行改编外,各部队均胜利完成了和平改编任务。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有了北平改编国民党军的经验,4野部队在进军中南地区作战中,又对湖南、长沙等地国民党守军,顺利地进行了和平改编。
平津战役中,东北野战军的政治工作,完成了保证任务,取得了新的经验。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已改为第4野战军,奉命南下,执行渡长江,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向祖国南疆挺进的光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