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23日起,东北野战军位于锦州、大虎山、营口等地的5个纵队,按军委命令及野司行动计划,“取捷径,夜行晓宿”,转道经热河境内,由喜峰口、冷口出冀东,迅速而又隐蔽地向关内进军。为了迷惑敌人,中央军委指示,我召集政治部的宣传部门和新华社,对部队行动后的对外宣传作了布置,要求部队开进和东总指挥机关出动l周后,在沈阳等地的报纸上,登载或广播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等人尚在沈阳活动的新闻消息。
11月底,经喜峰口、冷口入关的部队行动,被敌人察觉。这时,部队便由夜间改为昼夜兼程开进。由沈阳附近出动的3个纵队及特种兵部队,直接由山海关向冀东急进。
部队长驱直进中,各级政治机关派人随部队行动,帮助连队做巩固部队和思想动员工作。政治工作干部,发扬红军、八路军时期战时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一边行军,一边工作。通过讲部队和个人的光荣历史,老战士觉得接近胜利了,决不能装孬种;新战士觉得战争只剩一年左右的时间了,如不争取,以后再没有立战功的机会了。新补入连队的解放战士,大部分家在关内,一听说要入关打仗,高兴极了,说,“我现在当上解放军见爹娘了!”感到非常光荣。有些东北籍新战士,开始不愿离开家乡,经过耐心教育,思想通了,情绪高了。
部队行进的沿途,设立了宣传站、鼓动棚,门板上、村口、路旁刷写标语,张贴鼓动口号;宣传队员唱歌子、说快板,自编自演,动员欢迎的群众呼口号。宣传鼓动工作,热火朝天。部队政治机关编的口号,生动活泼,内容恰当,效果很好。如:“华北不解放,东北不稳当!”“拿咱脚上的水泡,换取敌人的大炮!”“群众纪律要注意,办事态度要和气!”“部队要出发,纪律要检查,人民一针线,咱们不能拿!”“东北、华北解放军,本来就是一家人,团结起来力量大,并肩作战把敌杀!”
解放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拥军支前热情,给部队很大教育。部队入关作战,行动仓促。罗政委和我,除布置部队开进中的宣传鼓动工作,还负责动员、组织群众支前。解放后的东北人民,把自己的子弟送来参军,民兵、民工随军参战,大批军需物资运来平津前线。部队开进中,东北群众热烈欢送,华北人民热烈欢迎。村村镇镇建立接待站,扎起牌楼、凯旋门,墙壁上、树上贴满红红绿绿的标语。
山海关城楼上,几十面红旗迎风招展,“天下第一关”匾额高挂在城门上,两旁张贴着“千里行军真铁脚,进关杀敌是英雄”的巨幅对联。城门口,欢声雷动,锣鼓喧天。欢迎人群高呼“热烈欢迎东北野战军入关”、“消灭蒋匪军,解放全华北”等口号。欢迎的群众把一碗碗茶水送到战士嘴边。柿子、红枣、白梨、花生、栗子、煮熟了的鸡蛋,一个劲地往战士衣袋、挎包里塞。军民鱼水情,激动的眼泪和喜庆的欢乐交织在一起。
部队每到宿营地,住房和粮草都已准备妥贴,家家户户炕烧得暖烘烘,地扫得溜光。入关部队在冀东集结地域,发现老解放区群众生活依然很困难,但把粮食拿来交公粮,把好吃的东西拿出来给军队,妇女为军队做军鞋,干部战士很受感动。驻地访问,老大爷、老大娘诉说了日本侵略军、国民党“遭殃军”烧杀抢掠的罪行,东北籍的干部战士又受到一次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残害人民群众的生动教育。老乡们说:“大军要打仗,为咱百姓除害,不吃饱肚子,怎么去打仗,没有鞋子穿,怎么走路啊!”东北、华北解放区人民的热烈迎送和大力支援,给我东北野战军以无穷的力量,激励着全体指战员挺进平津,杀敌立功。
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于11月30日由沈阳乘火车出发,到锦州换乘汽车向关内开进。12月7H抵达蓟县。在蓟县,我主持起草了《目前作战的政工动员》指示,经罗政委审定,由林、罗、刘、谭签署,于12月11日发出。指示说:目前形势于我极其有利。敌在全国虽有5个战场(平津、太原、西安、武汉、徐州),但兵力最大,对于全局有决定作用的,仅为两个战场,即徐州战场与华北战场。同时指出:华北敌人在南线敌人遭受严重挫败与东北我军大举入关之后,已感极大孤立,军心惶恐,进退失据。傅作义主力此刻被阻于张家口、新保安、怀来之线,而蒋系各军则分布于平津、塘沽、唐山等地,兵力既形分散,其联系随时都可为我切断。这种情况就利于我军分割敌人与各个歼灭敌人。东北我军与华北友军会合后,我作战兵力已达百万人以上,这样雄厚的兵力,是华北敌人所招架不了的;又有我经过8年抗日战争到现在的广大老解放区的支援,我全部歼灭华北敌人,攻占平津甚有把握。指示还说:如我做到全部歼灭华北敌人,占领平津,这将是一个极大的胜利,不但华北全境可获解放,东北、华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联成一片,且在华北我军歼灭傅作义,华东、中原我军歼灭杜聿明各军之后,蒋介石在全国范围内即无主力。那时长江以北局势可以稳定,全国胜利的基础从此即可以巩固建立起来,故这一作战关系极大。华北敌人数量众多,其中若干部分且有战斗力,必须经过激烈的战斗方可取得胜利,任何轻敌观念因而放松作战准备,是极其有害的。
指示要求各部队到达集结地域后,马上进行作战动员,并把这一大好形势告诉指战员,鼓舞士气,振奋全军,号召指战员不骄不躁,为消灭华北全部敌人而战。要求各部队“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成为团结人民、团结友军、遵守纪律、执行政策的模范”。指示还特别强调要力戒骄傲,任何对于人民,对于友军,对于地方机关团体,以劳苦功高、居功骄傲与以主力军自居的表现,以及粗暴无礼的表现,是绝不允许的;要求各部队教育干部战士主动地团结华北部队,充分发扬我军友爱互助精神,在发生争执与纠纷时,不论有理无理,均应忍耐、退让,检讨自己,原谅对方,宁可自己吃亏,不可因此伤害对方感情。我们的口号是:“团结至上,团结战胜一切”;要求在城市工作与城市政策上“严格执行军队保护一切,原封不动”的规定。
《目前作战的政工动员》提出了整个战役政治工作的要求。这一指示发出后,紧接着我又起草了《关于平津作战政治鼓动的指示》,于12月12日,以林、罗、谭名义发各纵(转师)及兵团政治部。指示说:“全部歼灭华北敌人,夺取平津、塘沽的作战,是一个巨大规模的作战。凡到达集结位置的部队应即鼓动作战;尚未到达的在进关后,立即利用行军空隙鼓动作战,要不怕疲劳,勇敢地接受任务。各级政治机关须以全力到下面去鼓动作战。”并指出:“为了鼓励士气,克服逃亡,在动员问题上,应广为利用冀东群众对我军的热情慰问与鼓动,以驻村为单位发动群众,组织慰问团,向部队问寒问暖,热炕、洗衣、缝补破烂,军民开联欢会,一方面表达群众对军队的热望,鼓动全体指战员,准备决心全歼华北敌人,攻下北平、天津、塘沽,为解放全华北而战;另一方面部队亦可派出代表讲话,表示决心,决不辜负群众的热望,等等。”
入关各路大军于集结地域稍作休息,根据《目前作战的政工动员》和《关于干津作战政治鼓动的指示》,进行了简短的政治动员,先后向预定攻击目标急进。4纵、5纵和1l纵于17日从西北和西南面包围了北平;6纵、10纵、3纵和华北7纵隔断了北平与天津之间的联系,并准备阻击平、津敌人突围;8纵、9纵、7纵、12纵、l纵、2纵及特种兵主力,不久也完成了对天津、塘沽敌人的包围。
由于部队行动急促,没有来得及休整和深入进行思想教育,补充的新兵在开进中逃亡减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