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泽民回忆我军首辆坦克攻打长春

Chief 发表于2016-10-29 21:53:40
1946年3月的一天,我和周司令员来到长春外围孟家屯。这里有原日军坦克基地,七八十辆坦克停在那里,小的5吨,大的则18吨。从车上远远望见这些庞然大物,我欣喜若狂,然而到跟前一看心凉了,这是一堆废钢铁。原来是苏军为维持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临撤出长春前,对大批武器做了处理,这些坦克的变速箱里装了炸药,绝大部分被炸毁。

周保中紧皱双眉,围着这堆废钢铁转了一围,默然而立。他真不愧久经沙场的将军,很快愁云从脸上消失,目光坚定地对我说:“泽民,别愁,这难不住咱共产党人,你设法找几名技术人员,从这废铁堆中找出有用的零件,拣零凑整,设法修复几辆,投入攻城战斗。”

根据周司令员的指示,我立即带着警卫员东奔西跑,找来三位伪满时期的汽车司机,七位曾经在日军中驾驶或修理过坦克的技术人员。为安抚他们,我首先弄来粮食,解决大家吃饭问题;又与他们促膝谈心,讲明党的政策,描述美好的未来,逐步打消他们的疑虑和成见,很快大家士气振作起来。

我领着他们起早贪黑地干,在这废钢铁堆中东翻西找,终于找到两辆没有完全炸毁的坦克,以它们为主体进行修复。经过7个昼夜的奋战,终于在4月12日修复起第一辆坦克。

车体修复后,我们又找到炮栓和瞄准镜,将之装上。没有炮塔上的小盖,就用日军丢弃的钢盔代替,里面用铁丝拴牢。车内无线电设备全遭破坏,无法补救,只好不用。经过检试,动力、转向和变速系统还凑合。于是找来汽油,准备打火试车,然而马达不灵,又从附近部队借来一辆汽车,用汽车牵引打火。随着一声轰鸣,马达启动了,我们的心也剧烈地跳动起来,经过辛勤努力,我军第一辆坦克终于诞生了!

与此同时,根据这些日伪技术人员反映,苏军撤走时曾掩埋一些武器弹药,我们又四处寻找,相继挖出坦克上所缺的机枪4挺,五七炮身4件。我们如获至宝,开始修复第二辆坦克。

4月14日,攻打长春的战斗拉开了序幕。我这个坦克“队长”带着4名乘员(修复坦克的技术人员),驾驶着第一辆刚修好的坦克,来到长春东郊二道河子。攻城指挥所就设在这里。

我向周保中报告:“司令员,第一辆坦克已经修好,我们前来参加战斗!”

周司令员和指挥所人员都跑出来看坦克。周司令员围着坦克左看右看,乐得合不拢嘴,连声说:我军有坦克啦,有坦克啦!他激动地指示:“没有我的命令,坦克不能擅自出动,要用到攻城的节骨眼儿上。”

我向司令员详细汇报了坦克现状,以及没有无线电设备、启动不灵、灭火后不易发动和缺少柴油等实际问题。司令员强调,要尽力完善,并指示后勤设法弄些柴油备用。为了使坦克在攻城中发挥威力,他又向我介绍了长春地形、地物及兵力部署情况。

战斗激烈地打响了。二道河子西北角宋家洼子的敌人,凭借一个地主大院中的几个暗堡,把我攻城的吉林军区77团一个营压得抬不起头。营长焦急地请求坦克支援。

经司令员同意,我们开着坦克随增援部队来到宋家洼子。在弄清敌情后,确定敌人没有重武器.我们驾驶着坦克向敌人攻去。在接近地主院围子的一段夹道时,我从炮镜目测到敌人暗堡大约距我40多米,准备射击,然而还没等我们动手,敌人先开了火。一排排机枪子弹射到坦克上,又从坚硬的坦克外壳上弹了回去。可惜坦克上的机枪只打了三枪就卡壳了,炮弹一发也没打响。我急得出了一身汗,只好把坦克开回去。

回到二道河子,我们立即检修,发现炮针过短,机枪零件破损,这大概是日军投降时破坏的。我们换件修好,又把炮弹、枪弹一一作了检查,又沿着原路把坦克开了上去。坦克的轰鸣淹没了说话的声音,我只好用手拍打着炮手的腿,指挥他对准前面的暗堡开炮。这回打响了,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钻进暗堡的炸弹爆炸了,暗堡里面十几个敌人飞上了天。其他暗堡里的敌人魂儿都被震飞了,惊慌失措地往外逃。岂能让他们跑掉!我们又连开三炮,一炮一个,三个暗堡全被摧毁。敌人死的死、伤的伤,活着尚能跑动的拼命向东北方向逃去。

这一带除了南面、西面可行外,其他地方都是高低不平的洼地和翻浆地,坦克不易通过,但是,我们还是开着坦克冲上去追击敌人。我们在追得起劲的时候,突然坦克的机枪又哑了,我急忙从跟进的步兵那里拎过一挺机枪,架在炮塔上向敌群射击。这时坦克炮又发射了,震得我什么也听不见。我们一直把敌人追出五六里地。

这股逃敌被长春军分区司令员曹里怀率领的部队在铁路大桥全部歼灭。77团也抓了不少俘虏。这一仗共歼敌700多人。

战斗结束后,我们向周司令员作了汇报。他握住我的手兴奋地说:“打得好!这回可解决大问题了。过去很长时间,我们只能靠手中的步枪和很少的子弹同敌人拼,拼到今天总算有了坦克,打攻坚战时胜利的把握更大了。”

4月15日上午8点多,战斗进入对峙状态。周司令员让我们给指挥所送信。此时,指挥所已转移到伪皇宫北边附近的义昌园面粉厂,其间要经过一段高地。国民党军队死死困守在利用伪皇宫城墙筑起的坚固工事里,集中火力封锁住这段高地。我们部队难以靠前,只能在远处形成包围圈,虽先后派出些步兵、骑兵通讯员,但都没有冲过去,情况很紧急。

我们出发了,坦克在高地上刚一露头,敌人工事里的机枪、步枪就向我们猛烈扫射。然而这些轻武器奈何不得坦克,敌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我们坦克大摇大摆地开进义昌园院内。遵照周司令员交待,我把信交给曹里怀。他很高兴,看完信后详细询问了坦克的吨位、性能及使用情况。面对伪皇宫屡攻不克的态势,他问我们,这辆坦克能不能摧毁伪皇宫里的炮台?

我汇报:“根据坦克上五七炮的性能,砖墙可以击毁,钢筋水泥筑成的墙,10厘米以上的无法奏效。尚不知伪皇宫的墙是什么筑成的?”

为了让我们心中有数,曹里怀向我们介绍了伪皇宫里的敌情和工事构筑情况,又带着我们到面粉厂最高一层楼观察伪皇宫北侧的地形。居高临下,我们把敌人的工事和上下炮台看得清清楚楚。根据掌握的敌情,我们决定试试,也进一步检验坦克的威力。

中午过后,我们驾驶着坦克离开义昌园向南行驶,刚一转弯,正面对着伪皇宫边墙的一个炮台,炮台里的敌人向我们猛烈开火。我们加大油门快速行驶,在距炮台二三十米时,我拍打炮手的大腿,命他开火。轰隆一声响,炮弹正击中炮台的上半部,原来这是红砖加水泥的墙,顿时被炸开一个大洞,里面枪声停了,一片鬼哭狼嚎。我们乘胜从左翼跃进,从东侧又连开两炮,全部命中,几分钟内,这个炮台就全部“报销”了。

站在面粉厂高楼上观阵的曹里怀司令员将这一切全看到了。我们开着坦克回来向他报告时,他连说:“打得好!打得好!”

我向他建议,派部队跟进。当时指挥部没有多少部队,曹里怀和陈光两位首长商量,决定从警卫连抽掉100人,跟随坦克打伪皇宫。

我们又出发了,部队先行,隐蔽着接近了伪皇宫;坦克随后,边推进边开炮。然而,伪皇宫的围墙异常坚固,炮弹击中后只是一个个小洞。围墙攻不破,部队进不去,要消灭里面的敌人很难。面对这又高又厚的伪皇宫红墙,我们心急如焚。我苦思一会儿后,决定换个角度,攻不破它就撞坏它。于是,我们开着坦克接连摧毁东南面边墙上的几个炮台后,选择较为平坦的一个小空场,迅速扭转坦克炮塔,炮口朝后,将坦克开到墙根,加大油门一个猛冲,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把围墙撞开半扇门大的口子,部队随之冲了进去。

这时,闻风丧胆的敌人大部分逃进了防空洞,少部分逃进溥仪的图书馆。敌人见伪皇宫被摧毁,感到大势已去,经我们喊话宣传,一帮一伙地耷拉着脑袋蜷缩着身子走了出来,举手投降。

16日清晨,另一辆坦克已经修好,开到指挥所。我向乘员们简单介绍了这两天战况,大家信心百倍,摩拳擦掌,迎接新的战斗。

上午,曹里怀司令员给我们下达任务,让这两辆坦克给坚守在长春火车站的大部队送信,并配合他们经大同大街(现斯大林大街),向大同广场(现人民广场)发动攻击。

我们受命出发,因道路不熟,又要防备敌人袭击,只好摸索前进,赶到火车站已近中午。部队指战员听说坦克来了,又惊又喜。我们找到长春分区某团的于克政委,将曹司令员的信交给他,他看后高兴地说:“你们来得正好,这回妥啦!”说完,他指向窗外的广场。广场上正躺着我们牺牲的两名战友,武器还握在手里。由于敌入封锁,部队上不去,不能把战友遗体运回。

目睹这一惨景,我强压心头火问:“敌人是从哪个方向射击的?火力如何?”

于政委说:“从东南方向.那里有座六层楼,是日伪时期的高级妓院,楼的最高层和房项都有沙袋筑的工事,没有炮,仅有三挺重机枪,火力交叉,完全控制了站前广场。”随后,于政委把我领到地下室,看了长春地图,研究了行驶路线。

我们两辆坦克立即投入战斗,从铁路北驶过来,在站前广场刚一露头,敌人工事里的机枪就雨点般地射到炮塔上。坦克瞄准镜不能用了,我们干脆拉开炮栓,从炮筒中瞄准大楼上的工事,装上炮弹就放。“轰”的一声巨响,工事里的一挺机枪连同射手飞上了天,另两挺也哑巴了,敌人开始溃逃。

经过4天4夜的激战,长春解放了。周保中司令员和吉林省军区有关领导,接见了我们坦克队全体队员,对我们在这次战斗中所起的特殊作用,给予很大鼓励。


谁在收藏
浏览:144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