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香肠
1946年末至1947年初,冒着气温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东北民主联军打响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当时我在六纵十七师四十九团一营当卫生员,我们营和兄弟部队奉命一起围歼国民党军驻九台县城子街之敌。
三连是突击连,一、二连紧随其后加入战斗。当时,东北人民为支援人民子弟兵多打胜仗,慰劳了我部一些香肠,首长决定将香肠发给一线部队突击营连作为战斗给养。我们营连每个指战员分到了两只香肠。在攻打城子街的两天一夜里,战士们坚守在气温零下30度以下的战壕里,正是需要战斗给养的时机。可是香肠冻得坚硬如石,根本啃不动。吃不着香肠,战士们就对着香肠想象起来。一个战士吧唧着嘴说,我从小没吃过香肠,不知香肠是啥味道。另一个战士接着说,香肠么,一定很香,很好吃。还有一位战士加重语气说:“等全歼城子街之敌后,把香肠加热,咱再买它二两小酒,那时吃就更美了。”
话犹在耳,可是,很多战士再也吃不到香肠了。城子街之战全歼敌新一军三十师八十九团和师山炮营及九台县保安队一部,共毙、伤、俘曾琪团长以下2000余人,缴获山炮九门及整团的美械装备。仗是打胜了,但我军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突击营连伤亡过半。在掩埋战友们的遗体时,我们把他们各自保存多天的两只香肠放进了烈士各自的墓里,作为陪葬品。
一件皮大衣
城子街歼灭战之后,2月27日,我们乘胜攻打德惠县城。为了避开敌机的骚扰,部队选在夜间行动。夜里气温在摄氏30度以下,而那时的东北刚从日本占领下解放不久,物资非常匮乏,我们这支部队只有连级以上的干部才有皮大衣。到了午夜,我腹中空空,而御寒的只是单薄的棉衣裤,冷得全身发抖,话都说不成句。
忽然,一件皮大衣披在我的身上,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军医王玉鸾把自己身上的皮大衣脱下来给了我,他关切地说:“小杨,快穿上!”我执意不肯穿,用冻得含糊不清的声音推辞道:“我不冷……”王军医生气地命令道:“看你冻的,快穿上!”我穿着这件皮大衣在行军路上走了约一个小时的路,全身心暖烘烘的,然而却看到王军医冷得瑟瑟发抖,我立即把身上的皮大衣脱下,却被王军医阻止了。就这样我穿着王军医的皮大衣又走了近两个小时,来到德惠县城郊一老乡家里住下,这时我发现王军医已经冻得和3个多小时前的我一样,话都说不成句了。在这样滴水成冰的夜里,谁不需要这样一件温暖的皮大衣御寒呢?想着想着,我哭出声来。我边哭边想:王军医啊,王军医,您不是我父母,却胜似父母,只有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有这样血浓于水的官兵之情!王军医见我热泪盈眶,便安慰我说:“我不冷,我不冷……小杨,你不要这样,官爱兵、兵爱官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嘛!”
送烈士最后一程
在三下江南的一次遭遇战中,部队在追击敌人时一位战士不幸中弹牺牲。我们就在附近的村子里购买了一口棺材,同时找了七八个老乡帮忙,挖了一个墓穴准备掩埋。可当墓穴挖好后,棺材入穴却成了难题,因为东北红松木棺材质地好,但却很重,光靠人的双手难以将其入穴。于是我们从附近老百姓家借了八条绳索,但绳子比较细,我们担心棺材入穴时一旦有什么闪失,落地不稳,那就成了对烈士的不敬。要棺材稳当落穴,必须有一个人先进入墓穴,扶住棺材。老乡们嫌晦气,没有人愿意进入墓穴。眼见这个情况,我扑通一声跳入了墓穴,老乡们见状,也立即一起行动起来。在老乡们齐心协力的配合下,棺材终于平稳放入了墓穴。
从墓穴里爬上来后,我向烈士行了个军礼。这时一位三十出头的老乡走到我跟前问道:“小同志,多大了?”我回答说:“十七了。”他翘起大拇指说:“小同志,你真了不起!”我说:“这位烈士是为给我们穷人打天下而牺牲的,我这样做是应该的!”